WOT2015羅奇斌:網際網路和基因行業的融合是未來大趨勢

2021-01-17 一品手機網
WOT2015羅奇斌:網際網路和基因行業的融合是未來大趨勢
2015.12.01 16:30:26來源:techweb作者:techweb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健康成為人們尤為關注的話題。而基因作為解密人體健康的鑰匙,其中存在了大量的奧秘。如何揭開這些秘密呢?在過去,這或許很難做到;而今,隨著生物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尤其是大數據技術的大發展,針對基因大數據的挖掘和解讀也開始展開,並且業內已經取得了一些實質成果。在51CTO舉辦的WOT2015深圳站大數據技術峰會上,51CTO記者採訪了wot特邀講師、北京奇雲諾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羅奇斌博士,針對基因測序等問題做專業的解答。

羅奇斌,奇雲諾德創始人,《網際網路+》叢書聯合作者和《網際網路+基因空間》主編。中信出版社《網際網路+醫療》聯合作者。貝殼社BioMan成員。基因空間微信公眾號和基因世界APP的內容主編, 2007年獲得浙江大學沃森研究院生物信息學碩士學位,2008年獲得德國DAAD全額獎學金赴慕尼黑工業大學生物信息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專注於二代測序技術和互作網絡在基因數據中的應用。2014年離開中科院創辦奇雲生物 (QY Genomics)和奇雲諾德 (QY NODE),專注於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和生物信息分析技術幫助每一家生物企業,打造基因行業的工業4.0。

企業願景

談及創立奇雲諾德最初的願景,羅博士表示目前整個行業內能夠把產品做出來的非常少。很多基因行業是做技術服務,但是把技術產品轉化為服務的也非常少。奇雲諾德希望整個行業的產品研發不存在門檻,奇雲諾德定位於為企業提供無門檻服務。

行業現狀

羅博士告訴筆者,基因檢測本身是從大方面來說分成兩個類別,一是預防類,  一個是診斷類。診斷類門檻高,需要得到包括CFDA和衛計委雙方的認可,只有很少企業才具備拿到牌照的資質,比如說大家比較熟悉的無創產業檢測,這是需要通過國家拿到資質才能醫院端做的基因檢測項目。大部分健康人群看到的基因檢測是屬於預防類,兩年前美國的FDA就嚴禁美國一家公司23and Me做健康人群的基因檢測,但是目前國內沒有明文政策禁止基因檢測,於是出現了大量的基因檢測公司,打著健康管理和健康諮詢的招牌做基因檢測。

商業化面臨的難點

雖然基因領域蘊藏著無限商機,在其商業化道路上也面臨著難點。羅奇斌博士認為目前主要難點有以下幾個:第一,市面上的基因檢測產品不能解決人們的健康問題。專業醫生對基因檢測報告也是持懷疑態度的;第二,基因檢測過程複雜且不透明。在一些列的基因檢測過程中,消費者無法獲得基因檢測的成本和價格;第三,國家政策層面沒有給予基因檢測產業以政策支持或者限制,導致目前整個市場比較混亂。他舉例說我國在2006年出現過一家非常大的基因檢測公司叫聯合基因,後來慢慢被做成一個傳銷機構。

那麼,針對以上這些問題和難點應該怎麼辦呢?羅博士認為應該從國家層面推動監管,消除基因檢測的神秘感,讓老百姓認識到基因檢測並不神秘,而是存在一定的科學道理,那麼就會像血常規、尿常規一樣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他看來,推動基因檢測和國家醫保對接是診斷類基因檢測切入的第一步。

生物科學裡的「摩爾定律」

話題從價格和價值延伸到摩爾定律上,羅博士認為摩爾定律不一定會符合其他行業的發展趨勢,整個基因行業開始關注價格的摩爾定律是由於全球最大的測序儀生產商illumina收購了一家公司Solexa,從那一年開始,整個測序的技術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本由最初非常貴的成本降到我們全人類基因組30億,一共100個易感的數據只需要1萬人民幣,到目前為止這麼低的成本已經讓很多在信息領域一直信奉的摩爾定律得不到信奉,這是非常奇怪的現象。這個現象反映了價格驅動數據的產生,未來我們可以看到基因領域數據會越來越多。

行業展望

當基因檢測邂逅網際網路+,又有大數據技術的助益,會給行業帶來哪些改變或者影響?對此,羅博士發表了他的看法:「在基因數據被不斷的生產出來以後,有一步很重要的是:數據如何變成信息,如何由信息變成知識,如何由知識再變成產品,其實其中每一步都要有專業的人去做,從數據變成信息,我們需要的是生物信息學的專業人士,信息到知識我們需要是網際網路和IT和生物繫結合起來共同開發應用,知識到應用需要行業的專家參與進來,整個的過程發展會導致生態鏈的出現,也就是說生態環境的出現,整個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只有這樣的生態環境產生,「網際網路+」才能夠進入到我們基因行業,促使生態環境不斷產生。」他又特別提到產品經理,很多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產品經理正轉入傳統行業,這些人受過專業、系統的IT知識訓練,轉入生物技術領域後也將給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他看來,網際網路和基因行業的融合是未來的大趨勢。

 戳下方圖片,更有料!

 

(WOT2015大數據技術峰會總結專題)

【責任編輯:李英傑 TEL:(010)68476606】

您可能也感興趣:    英媒:北京欲讓藥箱裝滿國產藥    人體內的八個瘋狂事實    英國飲食協會:吃多少才算夠?用手一測便知    如何科學添加輔食

相關焦點

  • 奇雲諾德CEO羅奇斌:解讀測序密碼與基因大數據
    在生物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推動下,計算機對基因大數據的挖掘和解讀正變得日益人工智慧化。 」基因組有多大?基因數據研究有多重要?基因行業市場現狀如何?基因組有多大?每一個人的字母有30億個,一個字母八個字節,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數據量大約是3G。
  • 羅奇斌:「網際網路+醫療」不等同於「醫療+網際網路」
    齊雲科技創始人羅奇斌表示,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做醫療和一個醫療企業做網際網路是不一樣的,醫療企業做網際網路是加一個電商渠道,是從紅海到藍海的過程,它們導出的產品是不一樣的。解決網際網路醫療的產品化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到底是網際網路改變醫療還是醫療改變網際網路,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
  • 羅奇斌:醫療大數據市場價值非常大
    在下午移動醫療圓桌討論環節,齊雲科技創始人羅奇斌表示,基因測序是得到政府財政撥款支持的項目,是醫療大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投入幾百億去發掘這些醫療數據,反映出整個醫療大數據市場價值非常大。以下是網際網路醫療論壇第二個圓桌討論環節的討論實錄:主持人:醫療大數據的本質和未來是什麼?
  •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武漢教培行業大趨勢
    2020年,疫情防控下的教培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如何順應變化開新局?在12月4日至5日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新詞——「OMO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教培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成為武漢教育培訓機構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 未來十年的10個大趨勢!
    因為無論你身在何處,真正的大趨勢必將把地球上每一個人深卷其中,並重構大至國家、城市,小至企業、消費者之間一系列錯綜複雜的關係。面對未來,我們對大趨勢的判斷有如下十個。正式開講之前,我想強調的是,我們真正要關注的,並不是這些大趨勢本身,而是大趨勢下那些與我們相關的次趨勢,以及它們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影響。趨勢一:互聯和融合傳感器和物聯網將使世界完全互聯。
  • 未來科技學院第一次公開課:頂級專家開講未來科技趨勢
    2016年8月6日,未來科技學院「未來科技大講堂」第一期公開課在北京中關村正式啟動,主題是「奇點是否臨近,前沿科技未來發展趨勢」,大講堂邀請了五位重量級嘉賓專家講授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硬科技、納米技術和基因技術等科技,給觀眾帶來了一場科技盛宴。未來科技學院也通過旗下「未來直播」平臺,面向2萬多名科學和企業界觀眾對講座進行了直播。
  • 基因檢測呼喚模式創新
    羅奇斌  在網際網路醫療火熱之際,美國總統歐巴馬近日又拋出2.15億美元助力「精準醫療」,這將基因組學的應用推上了更高的舞臺。  醫療要實現「精準」和「個性化」,除了要不斷收集生物信息,使其達到「大數據」量級,還需要不斷研發新的分析工具,提高對信息的處理能力。
  • 網易科技網際網路X盛宴:徐新姚勁波任泉都聊了什麼
    未來科技峰會,問道科技未來。2015年10月15日,由網易科技、網易新聞客戶端聯合主辦,努比亞智慧型手機獨家戰略合作的「第二屆網易未來科技峰會」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成功舉行。「網際網路 X TIME」是本屆網易未來科技峰會的主題,是「網際網路+」的升級,意為網際網路和傳統實業的融合,不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要素重組般的化學反應。
  • 包裝行業未來3大趨勢變化
    隨著包裝行業的發展,包裝也分很多種類。常見的有:紙質包裝盒,膠盒包裝,吸塑包裝,包裝瓶,包裝袋等等。隨著消費者水平的提升已經資訊時代的瞬息萬變,包裝行業的3大趨勢也在變化。下面淦合包裝膠盒廠小編就和大家分享。
  • 李柏:2015年中國樓市15大趨勢【2】
    原標題:李柏:2015年中國樓市15大趨勢   4、新型城鎮化將持續給力房地產發展。   7、房產眾籌和網際網路金融等成為房地產金融新寵。在房地產市場並不樂觀的現狀下,雖有央行房貸政策助力,市場情緒稍顯緩和,但這些對於資金需求巨大的開發商來說還難以根本改變格局。房地產行業需要探索各種融資方式,網際網路金融無疑是最具有創新的方式之一,各房地產龍頭企業對網際網路金融的探索在2014年已開始觸電,房地產眾籌也在網絡的強大勢能推動下,一炮而紅。
  • 科大訊飛胡國平:AI跨界融合共同賦能傳統行業是大趨勢
    史無前例的疫情,確實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非常多的變數或者說不確定性。我們訪問收集了1024份AI開發者和70位企業的CTO,對AI當前的應用的現狀應用的狀況進行了觀點的發表,形成了一份專題報告,也就是我們今天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人工智慧經濟白皮書。這份白皮書裡面我們也關注了4個重要的觀點。 」
  • 「網際網路+電影」下半場,融合共生時代到來
    網際網路與電影不斷融合發展,二者的結合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近日,愛奇藝發布「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推出新的製片合作模式和發行合作模式,涉及獨家投資、聯合製作及院線發行。此前,阿里影業推出「錦橙合制計劃」:未來五年、四大檔期,阿里影業將以主投、主控、主宣發身份參與20部影片運作。
  • 下一個紅利行業是它,未來將成大趨勢
    從這裡可以看出,網際網路、電商和流量,這些都是風口,抓住了不但能夠實現財富自由,進駐富豪榜爭奪首富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作為普通人,想要發現並抓住時代的風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比較而言,抓住時代的紅利,則要簡單得多。電商興起後,網店就是時代給予的紅利。
  • 60個公司高層自述:未來10年,中國60個行業大趨勢
    、被充分證明,未來的幾年人工智慧技術會溢出到更多的行業,完成技術與場景的匹配,成為所有企業成長的最大驅動力之一。 其實網際網路教育和在線教育最為根本的區別,就是如何獲客:從線下獲得客人、在線上完成交付,就是在線教育;但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公司就善於運用網際網路手段獲取用戶,而這個根本不同的獲客方式就成了企業的關鍵性武器。 另外一個投資的新方向是企業賦能,比如外賣代運營企業食亨,幫助外賣企業對接線上平臺,做線上運營、消費數據分析、產品設計、配送優化、投訴跟進等等。
  • 網際網路基因注入電影產業產生「乘數效應」
    根據國家電影總局的統計數字,2015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高達近259億元,全年有望突破400億元大關。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裡,《大聖歸來》、《捉妖記》等國產影片分別刷新動漫電影和國產電影的票房新高,這無疑給2015影視行業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 上海敖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攜手「中國數碼印刷」打造網際網路平臺
    網絡印刷、雲印刷,數字資產管理等新模式的誕生更彰顯了印刷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之美。  隨著高速網絡的普及,國內也出現了印刷業網際網路化的「大躍進」。印刷攜手網際網路也成為了行業發展的新動力。印刷業與網際網路融合,志在實現創新商業模式,在新媒體環境下實現突破。
  •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診後行業白皮書
    商業模式:目前,網際網路醫療已越來越傾向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通過為線下醫院、藥企、連鎖藥店、保險等提供深度垂直的技術支持或運營服務,網際網路醫療診後企業得到從中分潤的機會,從而解決盈利的問題。未來趨勢:從技術角度考慮,未來大數據AI將更多融合入網際網路醫療診後,制定的標準化制度將輔助臨床及管理決策。
  • 小米攪局網際網路電視 低價肉搏或衝擊行業格局
    據悉,這款電視與傳統電視以及網際網路電視最大的不同是,電視顯示屏幕和電視信號處理、音響等部分分離開來。就相當於現在的電視充當的是電腦中的顯示器,而信號處理部分就是一個蘋果的迷你主機。 上個月,樂視剛在香港發布了「第三代」超級電視,解除了會員費用的購買綁定。作為網際網路電視行業最早進入者,樂視一直在構築終端到生態的牢固優勢壁壘。
  • 全民娛樂時代 跨界融合正漸成王道
    博納影業則從2015年起以優質內容為核心加快資本運作,加強了與BAT等網際網路公司的合作,藉此進一步完善泛娛樂的產業布局。幾乎就在這短短的兩三年間,一股跨界的風潮就開始席捲整個影視圈。同時,不僅僅是在影視圈,整個文化娛樂領域也幾乎都被這種風潮所席捲。
  • 重磅2015家庭網際網路大會「廣電運營商代表團」首度曝光
    大會由領袖峰會、未來家庭娛樂年會、CDN年會、8大企業專場(東方有線、中興九城、歡網科技等)、新品展示會等精品活動組成。2015家庭網際網路大會的「廣電運營商代表團」也將首度曝光,他們將與參會者一起分享實踐經驗,分析家庭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