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跨國藥企掌門人寄語兩會

2020-12-25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在華跨國藥企掌門人寄語兩會

  隨著5月28日全國兩會的勝利閉幕,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委員們的建言等熱點話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其中,擴大對外開放無疑是今年兩會的一大亮點。兩會前夕,重磅文件《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的發布標誌著經濟體制改革再次邁出新的步伐,也為兩會推動對外開放進行了定調。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成為共識。同時,國家還將出臺2020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繼續增加鼓勵類條目,重點是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除了對外開放,今年全國兩會的另一個熱點話題當屬健康。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和健康中國戰略的價值進一步凸顯。醫藥創新作為全球「抗疫」的關鍵一環,其意義也在今年兩會的話題中得到強化。在疫情後全國兩會這個特別的歷史時刻,來自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22家會員企業在華掌門人進行了觀點分享,他們對於我國營商環境優化、創新藥加快引進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肯定,對於中國醫療體系的強大韌性充滿信心,非常看好中國醫療市場的潛力和未來發展,並表示將繼續加碼布局中國市場,期待與行業各界共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同時,他們也發出以下幾點呼籲:

  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推動創新藥國內國外同步研發上市,讓創新藥儘早惠及中國患者

  三、綜合評價藥物創新的價值,完善價值定價機制,鼓勵產業創新應對疾病挑戰

  三、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構建多元化的保障體系,實現醫保基金的可持續發展,提升患者的藥品可及性及可負擔性

  四、加大公共衛生投入,完善以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重視早期預防與慢病管理

  五、促進國內外企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繼續保持對外開放的勢頭,更好地融入全球醫藥創新體系

  以下為22家RDPAC會員企業在華掌門人分享的「兩會寄語」(按公司英文名稱首字母排序):

  艾伯維中國總經理:歐思朗

  對於艾伯維來說,最近迎來了裡程碑式的事件――2020年5月8號,艾伯維已完成對艾爾建的收購,成為在多個關鍵治療領域――免疫學、血液腫瘤、神經科學,和艾爾建美學擁有優勢地位的生物製藥公司。這將有助於我們在中國與更多的夥伴攜手合作,共同建立最佳健康防線。在我們擅長的免疫、腫瘤、抗病毒、神經科學等領域為中國人民的健康貢獻力量。

  展望2020這一屆特殊時期的兩會,嶄新的艾伯維期待中國能夠保持開放的勢頭,更多從患者獲益的角度,加大對創新藥物在華上市及醫保方面的支持。我們堅信,中國醫藥行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開放、創新與合作,我們願意與中國相關政府部門協力推進這一進程。

  安進副總裁兼中國總經理:柯美玲(MyLinhKha)

  2020年兩會時刻,舉國關注,舉世矚目。「生命至上!」這是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的鏗鏘之言,也是中國政府恪守將人民健康福祉付諸於積極行動的初心寫照。而實現全民健康,以慢病為主的健康問題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203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5%,標誌著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

  為應對中國老齡化引發的一系列健康問題,安進將用實際行動支持中國政府推進健康老齡化,以科學與生物技術為本,聚焦包括心血管疾病、骨健康等慢性疾病領域,加速提高創新藥物的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國患者。我們將繼續結合本土需求,通過與各方緊密合作,推動醫療模式從「有病治病」轉變為「預測與預防」為核心的醫療生態系統,促進疾病的早防早治,共建慢病管理的生態系統以助力「健康中國2030」宏偉目標的實現。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

  阿斯利康相信一個優化的市場環境,公平積極、充滿活力的投資氛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創新的主動性,有助於吸引並匯聚海內外資源,強化本土創新競爭力。我們期待政府持續優化國際營商環境,我們也將大力支持並推動跨行業、跨地區的合作,希望能進一步深化創新水平,實現1+1>2的投資效益最大化。

  阿斯利康非常期待看到政府在鼓勵外資藥企在中國進行新藥研發工作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同時持續加速新藥審評審批速度,更好地滿足臨床需求及患者用藥可及性。我們希望今後越來越多新藥國內上市時間與國外上市時間的差距進一步縮短,能夠做到國內外同步上市,甚至1.1類新藥比國外市場更早上市。

  阿斯利康期待政府未來加大對智慧醫療發展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探索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高新技術與醫療有機結合,讓患者在全病程中獲益於這些創新技術帶來的便利,同時通過高新技術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緩解醫療資源分配問題。同時也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全面提升健康管理和疾病預防能力,促進醫療健康產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讓在疫情期間發揮重大作用的「網際網路+醫療」模式及早瓜熟蒂落惠全民。

  百特國際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徐潤紅

  百特根植中國三十年,以「在中國、為中國」為宗旨,致力於成為中國政府、醫務人員和患者可以信賴的夥伴。我們欣喜地看到政府為進一步鼓勵外資企業在中國創新提供支持。百特作為一家高度本土化的跨國醫療企業,將緊跟國家政策,持續驅動以滿足中國患者醫療需求的醫療創新,堅持不懈引入和踐行創新理念、產品和商業模式,踐行企業責任,探索新讓患者、政府、醫院實現多贏的業務模式。

  兩會再次強調了健康中國的戰略價值。作為兼具處方藥與醫療器械的多元化「跨界」醫療科技企業,從研發、製造、銷售到服務的全產業鏈,讓我們持續為中國患者提供先進專業的治療產品與服務,推動中國醫療行業可持續性發展。疫情中,百特在全面支持一線治療的同時,發揮在腎科及危重症治療領域的優勢,通過擁抱網際網路+,發力數位化醫療,創新服務慢病患者,幫助病患遠程進行疾病管理,減少佔用醫院醫療資源的情況。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參與到醫療資源下沉,攜手各界擴大醫療可及性,幫助更多的患者獲得優質的醫療產品和服務,踐行我們「拯救並延續生命」的企業使命。

  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全球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及亞太區總裁,拜耳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江維

  今年的「兩會」非常特殊,但其中傳遞出的積極信號是中國政府始終把經濟、民生和人民大眾的健康放在首位,這對於拜耳這樣長期在中國紮根發展的企業來說倍感鼓舞。秉承「共享健康,消除飢餓」的願景,拜耳將堅定在中國發展的承諾。

  新冠肺炎疫情將加速推動中國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我們期待有更多促進醫療創新合作的政策出臺。拜耳在中國有明確的發展戰略,我們將利用自身的規模優勢,通過與各方的密切合作,加速引進和推出創新產品,強化本土創新合作,積極響應並支持國家政策和藥物可及性,緩解患者的經濟負擔,為改善中國整體健康水平貢獻力量。

  中國已成為全球醫藥創新的熱點地區,也是未來創新的重要推動者。未來十年將是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拜耳將抓住這一機遇,與中國醫藥行業共同發展,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戰略做出更大努力。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總裁高齊飛(Felix Gutsche)

  「兩會」釋放出重要信號:中國對疫情防控有效有力,經濟正在迅速恢復。勃林格殷格翰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與各方一起努力推動創新。就在今年3月,我們剛剛宣布將數字創新實驗室BIX的海外首個分支機構設在上海;我們在中國的外部創新合作中心也即將啟動。

  正如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經濟嚴重衰退等全球性挑戰,各國應攜手共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以創新驅動的跨國製藥企業,勃林格殷格翰也必將信守公司使命,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學術研究人員、公共機構、國際聯盟及其他生物製藥企業合作開展多個項目,尋找遏制疫情大流行的醫學解決方案。同時,我們希望在「十四五」期間中國能為醫藥創新發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推動更加公平和可持續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勃林格殷格翰將一如既往以科技創新助力提升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目標作出貢獻。

  衛材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馮豔輝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工作報告中所述,「當前,疫情尚未結束,發展任務異常艱巨。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我們相信企業將會和社會各界攜手共進,推進構建「健康中國2030」。在有序復工復產的同時,我們將更加關注「生命至上」,關注中國社會老齡化帶來的挑戰和未被滿足的多樣化的醫療需求。

  衛材中國在過去的29年始終紮根中國,一直保持良性、健康、快速的成長。衛材中國秉承「hhc關心人類健康」的企業理念,希望企業與社會大眾一起努力,共同為患者提供更加創新的解決方案和更好的醫療健康服務,共同助力「健康中國2030」的建設。

  禮來中國總裁兼總經理:季禮文(JulioGay-Ger)

  2020年伊始,中國和全球各國都面對著嚴峻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中國政府在這場疫情中高效及時的防控和全方位資源的調動舉世矚目,並取得了疫情防控的優異成就。未來後疫情時代,中國如何在疫情常態化的情況下,積極促進經濟社會的復甦和發展,保障民生福祉,履行大國擔當,如期實現脫貧攻堅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相信代表委員們會給出開創性的「中國方案」。

  兩會期間,醫療衛生制度和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與加強將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我們期待並建議在「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的指引下:

  政府進一步優化國際營商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通過促進國內外企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大力促進醫藥領域的創新研發。

  中國政府不斷加強公共衛生乃至整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進一步增進創新藥品的可及性,特別是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中的提供,將高效便捷的產品,更好地惠及糖尿病、腫瘤等重大疾病的患者。

  GSK處方藥和疫苗中國總經理:齊欣

  疫情讓全人類的命運緊密相連,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我們希望大眾對於疫苗價值的認識也能與時俱進。疫苗全生命周期覆蓋有助於減輕全年齡人群的疾病負擔,並能幫助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作為醫藥衛生事業的參與者,以及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的見證者與受益者,GSK積極響應並支持各項政策及改革措施,在將更多創新藥物引入中國的同時,致力於惠及更廣大患者,不斷提升藥品的可及性及可負擔性。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不斷提升大眾對於全生命周期疫苗接種的認知,真正將疫苗的價值轉化為生命的價值,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

  益普生中國總經理:陳家麟

  「健康」仍然是全國兩會的一個熱點話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我們更加重視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性,也為中國醫療行業加速轉型提供了契機,同時看到了網際網路+的就醫和購藥模式飛速發展,相應的醫療政策隨之升級,將會給患者帶來更多便利。

  益普生專注於加速新藥創新,始終致力於通過發現新的疾病解決方案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升疾病認知,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促進藥物可及性。根植中國28年來,滿足患者需求是我們戰略發展的核心,在腫瘤及罕見病以及消化、等多個領域積極貢獻。

  近年來,益普生加速將更多創新的罕見病藥物引進中國,努力為患者提供創新治療方案,秉持「患者為本「,進一步提升藥物可及性。對於罕見病患者所普遍遇到的支付問題,仍然需要政府優先考慮探討多方籌資,借鑑他國成功經驗,以此來減輕患者經濟和精神上的壓力。

  未來我們期待與中國各方攜手,不斷優化醫藥創新土壤,進一步加強新藥研發轉化提供政策支持,促進藥物可及性,推動實現「健康中國2030」。

  靈北中國總經理:戴麓然(LorenaDiCarlo)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提高突發事件心理危機的幹預能力和水平。在新冠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我們很欣慰能持續為面臨精神健康問題的患者提供藥物,滿足他們因疫情而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我們還響應政府號召,為醫務人員與公眾提供多個系列的線上心理疏導項目。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呼籲政府、企業、學術機構及專家等共同攜手,關注和加強全社會的應急心理健康管理能力。其中包括患病者、罹難者家屬,以及一線醫護人員的心理創傷修復和疏導;還包括社會公眾的心理健康疏導和疾病意識普及。同時,懇請政府在精神疾病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更多的引入創新的治療方案,以幫助病人全面控制抑鬱症的情感、認知、軀體症狀。其中認知症狀的顯著改善可以更好地幫助患者恢復其社會功能。

  進入中國10餘年以來,我們一直致力於在中國的精神衛生領域做出更多貢獻。未來,我們期待與所有相關方一起努力,幫助更多的中國患者恢復腦部健康。

  默克中國生物製藥業務董事總經理:羅傑仁(RogierJanssens)

  疫情期間,默克通過持續關注慢病患者的用藥需求量,竭力保障產品的穩定供應,默克還積極與國內有資質且資信良好的健康服務平臺合作,為患者提供實時在線處方、線上諮詢診療、送藥到家等一站式服務。在積極配合政府應對疫情的同時,也看到患者及公眾對高質量藥物及創新解決方案更為迫切的需求,這將進一步催化以患者為中心的創新生態的構建。同時,中國經濟在疫情期間表現出的強大韌性,中國醫藥健康市場的巨大潛能,以及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極大堅定了默克在華發展信心。

  步入後疫情時代「新常態」,我們希望繼續與政府部門保持良好緊密溝通,以符合成本效益和可負擔的方式解決患者需求,讓高質量的創新療法更快更好地惠及廣大中國患者。

  默沙東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總裁:羅萬裡(JosephRomanelli)

  過去幾個月來,我們看到,對醫療健康的投資之於所有國家都至關重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增加公共衛生投入,提高研發和基礎醫療服務支出的強烈決心。政府的重視加之生物製藥行業的共同努力,將穩步推進醫療改革和「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實現。默沙東是全球領先的科研密集型生物製藥公司,作為默沙東中國的總裁,我們將繼續向中國引入更多創新的疫苗和藥物,支持中國健康領域目標的達成。

  諾華製藥亞太、中東及非洲區域總裁兼諾華集團(中國)總裁:尹旭東

  新冠疫情的發生,凸顯了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今年兩會期間,如何提升公共衛生安全成了熱點議題。我們期待國家在加大公共衛生安全投入的同時,更注重如何從源頭上防控重大公共衛生風險,查缺補漏,完善相關法制和機制的建設。疾病管理也是如此。重大疾病的早防早治不僅可以降低病患的痛苦,降低家庭經濟成本,也可以節約社會成本,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

  經過疫情的考驗,社會各界對藥品創新重要性的認知再次得到提升與加強。希望國家儘快完善並有效落實藥品數據保護制度,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的創新藥實施數據保護,加強藥品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進一步促進藥品創新,推動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此外,建議優化人類遺傳資源的管理與審批流程,尤其是儘快公布並落實藥品上市臨床試驗備案流程及細則,加快引入國外創新藥,造福國內患者。

  此外,新冠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在確保醫藥供應及可及性、實現在線問診和醫保支付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期冀國家和全社會可以藉此機會,進一步加大投入和扶持,加快政策落實和制度突破,促進「網際網路+醫療」模式的滲透,解決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並為全社會節約成本,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提供助力。

  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

  諾和諾德將牢牢把握中國新藥審評審批加速帶來的機遇,將更多創新藥帶入中國市場,提升藥物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國患者;並積極推動創新藥在中國和全球實現同步獲批,讓中國患者與全球患者同步獲益。

  2020年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三步走的第一個關鍵節點。我們將攜手合作夥伴,加快數位化創新步伐,通過搭建改變糖尿病的生態系統,繼續全力踐行改變中國糖尿病與其他嚴重慢性疾病的承諾,助力「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目標的實現。

  希望2020年之初我們共同面臨的疫情考驗,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發展的新契機。預祝兩會圓滿成功!

  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營運長:吳琨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同時要提高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圍繞這些重點領域,全國政協委員、輝瑞中國企業資深顧問馮丹龍委員今年提交了《關於促進老齡人口疫苗接種提升總體健康水平的提案》和《關於促進商業健康保險有序發、儘快發揮其對於基本醫療保險補充作用的提案》。建議通過開展老齡人口的疫苗接種提高疫苗整體接種率,實現疾病預防關口前移,相應降低醫療資源的使用,並支持實現老齡人口健康促進和支持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執行;建議從規範化引導商保發展、深化基本醫保制度與包括商保在內的各類補充型保障有序銜接這兩方面共同著力,促進商保與基本醫保儘快形成有序互補。

  正如總書記所指示,長期來看,我們要將疫情防控常態化,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展望2020,輝瑞將一如既往地與政府、與行業各方攜手,在創新藥物研發、疾病預防、疾病全周期管理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高效的解決方案,持續為患者帶來改變其生活的突破創新。

  羅氏製藥中國總裁:周虹

  在中國,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有6000多人死於癌症,這意味著平均每分鐘就有7人確診,近5人死亡。中國癌症發病佔比、死亡佔比均為全球第一。癌症等重大疾病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了重大經濟負擔。國內外經驗證明,早篩早診早治是最有效的抗癌手段。發現和幹預越早,降低死亡率和診療費用的效果越好。以上海為例,2013年起啟動城市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通過篩查發現的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相較同年未參加篩查患者高出24個百分點。

  建議未來根據不同癌症的發病率和易發人群,逐步擴大公共衛生支出對肺癌、乳腺癌等高發癌種早期篩查的覆蓋面,化被動治療為主動防範,從源頭上節約社會總成本、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賽諾菲普藥全球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兼賽諾菲中國區總裁: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藥企之一,賽諾菲積極支持「健康中國2030」行動綱領,支持國家在健康領域的五大戰略目標以及對五項重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在「健康中國」的戰略部署指引下,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建議政府能夠進一步加大對醫藥健康領域的投入,提升醫療衛生總支出佔GDP的百分比;增加慢病管理和防控的投入,特別是在心血管代謝疾病的管理方面,從而更好惠及慢病患者。

  第二,建議提高全人群疫苗接種率,提供以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服務。

  第三,建議完善對罕見病患者的醫療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通過建立多方共付機制提高治療費用可負擔性,讓更多的罕見病患者獲得救治,且不至於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第四,希望在未來制定政策中能充分考慮和兼顧創新產品的可及性、產品價值評估體系的合理性,並進一步確保智慧財產權的價值得到尊重和體現。

  施維雅中國區總經理:StephaneMASCARAU

  我們認為中國醫藥產業發展的整體的目標是要保障患者對於高質量、創新藥物的可及性。

  我們期待加快新產品監管的新政策草案的落地,例如2020年4月30日國家藥監局和藥品審評中心發布《境外已上市境內未上市藥品臨床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這些政策草案正在朝著讓中國患者能夠儘快獲得創新藥物的方向推進。

  我們長期關注的問題是,如何在「價值定價機制」價格限制的體系下,長期的保證並保持患者所使用藥物的質量。

  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患者從三級醫院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基層醫院的轉移。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基層醫院層面,需要進一步加強規範化管理,提升診療水平。廣大社區醫院的全科醫生,需要進行糖尿病、高血壓、心絞痛、心衰等方面的醫療培訓,建立特設科室,優化規範診療。

  在網際網路醫院和零售藥房層面,我們已經看到部分省市開始試點醫保的覆蓋。希望隨著網際網路+醫療的推進,醫保覆蓋的進程也能夠同步、快速的推進,方便更多患者以更為靈活的方式獲得優質藥物治療。

  武田中國總裁:單國洪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然而中國政府堅持深化對外開放,正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國將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國策。從當下和長遠來看,中國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創新始終位於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醫療衛生領域更是如此。受益於這樣國策,我們看到許多前沿的新藥新療法能更快在中國落地,惠及患者。堅持創新是未來中國醫療健康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這更加堅定了像武田這樣以創新研發為驅動的生物製藥企業在中國發展的決心。

  我們已經開啟了「加速度」發展,建立了從新藥開發、藥物生產到市場化的全方位布局,專注於腫瘤、罕見病、消化、血液製品等疾病領域。未來5年,武田將持續加大在中國的投入,我們相信隨著武田製藥的創新藥物更快、更多、更及時地進入中國市場,助力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為人民提供更好健康保障。

  優時比中國區總經理:吳昕

  疫情之下更清楚地看到,加強慢病管理,讓更有效的診療方案更及時地惠及更多合適的患者,更需要多方合作、跨界合作,走出新路,整體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及服務患者的能力。

  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總裁安思嘉(AsgarRangoonwala)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於中國人民健康的提升,以及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影響深遠。作為以創新為驅動的跨國製藥公司,我們非常榮幸能夠在其中履行自己的承諾,助力推動和實現這一戰略規劃。

  2020年是西安楊森進入中國市場的第35個年頭,深厚的淵源也證明了中國市場在強生全球戰略中所佔據的重要地位。我們對中國充滿信心,非常看好中國醫療健康市場的潛力和未來發展,也非常有信心長期在中國得到以創新為驅動的高質量、高速發展。未來,西安楊森將繼續加碼布局中國市場,為中國患者帶來世界級創新藥物,攜手各界推動藥物的可及性,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共同創造一個沒有疾病的未來。

  「新冠肺炎(COVID-19)的全球爆發給人類、經濟及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損害。」RDPAC執行總裁康韋表示,「RDPAC及會員企業,積極研發藥品、疫苗,與各國及社會各界加強合作,共同應對人類前所未有的危機。同時,我們一如既往致力於提高所有患者對創新藥的可及性,讓中國的患者儘早享受世界醫藥創新的成果,從而為患者減除病痛,挽救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RDPAC執行委員會主席、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總裁安思嘉(AsgarRangoonwala)表示,秉持「創新引領健康中國」的理念,RDPAC會員企業一直是推動中國醫藥行業發展和醫藥創新生態系統完善的重要力量,截止目前,RDPAC的42家會員企業已在中國設立了49家工廠,31個研發中心。過去兩年來,RDPAC會員企業向中國市場引進了100餘種創新藥物,佔同期中國市場所有上市創新藥物的80%。這些投入與努力不僅體現了RDPAC會員企業致力於成為中國實現「健康中國」目標以及不斷提高居民和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合作夥伴,也踐行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行業準則,讓中國患者享受到全球醫藥創新的紅利。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z

相關焦點

  • 18位RDPAC會員企業在華掌門人寄語第三屆進博會
    我們期待著進一步加強跨國藥企與中國政府及本土企業的合作,共同抗擊全球新冠疫情,以創新與國際合作,助力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  為了進一步展現RDPAC會員企業圍繞「創新與合作助力健康中國」所做出的努力,RDPAC特邀部分參展會員企業在華掌門人分享對本屆進博會的期許,以下為具體內容(按企業英文名稱首字母排序)。
  • 跨國藥企接連設立網際網路醫療部門,藥企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能產生怎樣...
    這也是繼阿斯利康的網際網路醫療戰略項目之後,今年又一家直接推動網際網路醫療項目的跨國藥企。藥企巨頭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互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2020年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在藥企戰略布局中的地位,看起來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升級成了藥企重點主抓的業務條線之一。那麼輝瑞普強的網際網路醫療部門究竟要做什麼?藥企為何持續關注網際網路醫療行業?
  • 跨國藥企上半年收入曝光,強生輝瑞滑坡,前三排名又變了
    近期,跨國藥企上半年財報陸續發布。強生、羅氏、輝瑞暫居前三。從金額上看,與2019年同期相比,多數企業營收下滑或增長乏力。 目前發布「成績單」的跨國藥企中,只有阿斯利康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11.62%),此外,安進、GSK、禮來、勃林格殷格翰、諾華增幅在3%以上。羅氏按照恆定匯率計算收入同比增長1%,而從實際金額看減少了約11億瑞士法郎。 2020年疫情對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衝擊。這也導致長期穩定的全球醫藥格局開始震蕩。
  • 最新| 10大跨國藥企業績公布|賽諾菲|默沙東|藥企|業績|-健康界
    10大MNC藥企Q3財報出爐:輝瑞、諾華、羅氏、禮來、諾華……10月開始,全球製藥領域巨頭們陸續發布了其2020年Q3業績報告!截止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有10家MNC藥企公布了Q3「成績單」:賽諾菲、禮來、吉利德、GSK、默沙東、諾華、輝瑞、渤健、羅氏、強生。
  • 一文盤點在華印度藥企現狀
    那麼,在中國的印度藥企,目前現狀如何呢?2019年10月12日,在中印領導人第二次非正式會晤上,國家最高領導人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明確指出,要「深化務實合作,拉緊利益紐帶。要以設立高級別經貿對話機制為契機,加強兩國經濟發展戰略對接,探討建立製造業夥伴關係。歡迎印度藥品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赴華投資合作。」
  • 知名藥企重磅業務,停了!|藥企|重磅|知名|輝瑞|股權|諾華|山德士|...
    2 仿製藥衝擊加劇,多家藥企剝離、併購因為仿製藥面臨的挑戰,產品線重新搭配,剝離過期原研藥和仿製藥成為跨國藥企不謀而合的舉措。2月6日,默沙東宣布,將剝離女性健康產品、成熟產品和生物仿製藥產品,成立一個新的獨立上市公司。
  • 各大藥企紛紛合作網際網路醫療
    這也是繼阿斯利康的網際網路醫療戰略項目之後,今年又一家直接推動網際網路醫療項目的跨國藥企。藥企巨頭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互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2020年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在藥企戰略布局中的地位,看起來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升級成了藥企重點主抓的業務條線之一。那麼輝瑞普強的網際網路醫療部門究竟要做什麼?
  • 這個市場,藥企Top20公布:AZ、輝瑞、正大天晴…
    在中國城市零售藥店格局化藥Top20企業中,仍然是跨國藥企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前十名均為外資藥企,分別為阿斯利康、拜耳、輝瑞、諾華、羅氏、默沙東、賽諾菲、西安楊森、惠氏、諾和諾德。 而內資企業中,青島雙鯨在2018年首次衝入Top20企業榜單中,2020年漲至11名,排名上升一位。正大天晴上升3名至13名。
  •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2020年8月6日,隨著BMS半年報的發布,跨國藥企上半年成績單基本都已出爐,從財報可以看出:COVID-19對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衝擊,這也導致長期穩定的全球醫藥格局開始震蕩。疫情「黑天鵝」下,2020上半年 跨國藥企Top5排名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國內外藥企捐款超15億元,這家藥企豪捐10個億!強生捐物超2000萬
    企業紛紛捐款捐物,截止到目前為止,國內外藥企集團的 捐款金額已經超過15億元。其中包括海外品牌強生、輝瑞等藥企品牌,紛紛第一時間捐贈物資援助武漢。隨著高新科技的不斷進步,各行各業都在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在醫藥行業,隨著國內對於藥價的嚴格把控,再加上國內已經取消了藥品加成。很多外資藥企在華的發展都面臨著轉型。
  • 進博會攜手抗疫:藥企同場競技,跨國巨頭八仙過海
    不僅是在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在技術裝備等多個展區,抗疫包含在眾多新產品中,成為跨國巨頭綜合技術實力的集中體現。  日立(中國)有限公司公共關係部總經理伊藤昌廣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介紹說,與智能製造、智慧城市、工程機械等領域一樣,健康養老是日立集團一直大力推動發展的事業。
  • 輝瑞跌落榜首,羅氏首次登頂,4家中國藥企上榜全球50強
    值得注意的是,雲南白藥、中國生物、恆瑞醫藥、上海醫藥四家中國藥企也進入了50強榜單,分別排在37名、42名、43名、48名,此次中國藥企的入圍數量創下歷年新高。據健識局了解,這份榜單首發於2000年,迄今已有21年歷史,是一份專注於處方藥歷年銷售表現的榜單,堪稱醫藥行業的「財富500強榜單」微縮版。
  • 阿斯利康,巨資收購知名藥企
    事實上,對罕見病藥企產生興趣的跨國巨頭藥企不止阿斯利康一家。 據研究機構當時測算,合併之後的武田製藥,年總收入將超過300億美元,主要來自腫瘤、消化、神經科學、罕見疾病以及血源製品(PDT)等核心業務領域,收購完成的公司進入世界跨國製藥巨頭前十名單。
  • 韓國藥企HUGEL旗下肉毒素「樂提薄」獲準在中國上市,已與四環醫藥...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韓國藥企HUGEL於23日表示,旗下A型肉毒素「樂提薄」(Letybo)在華上市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管管理局批准。至此,HUGEL成為獲得中國批准文號的首家韓國藥企,也是繼美國藥企艾爾建(商品名:保妥適)、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衡力)和法國藥企益普生(麗舒妥)後,在華獲準的第四家藥企。HUGEL已同中國藥企四環醫藥(00460)籤訂合夥協議,爭取年內上市,以後憑藉其打造的廣泛流通渠道擴大中國市場份額。
  • 焦點分析|多家藥企高管人事地震,醫藥風口的洗牌時刻來臨
    不僅僅是輝瑞,跨國藥企輪番開始謀求變革。跨國藥企架構調整以往也有發生,但如此高集中度的變革實屬罕見。是什麼引發了巨頭們的架構轉型潮?這些動作會對行業產生什麼影響?這是值得探究的問題。人事巨變的根源儘管跨國藥企人事巨變的時點,與新冠疫情有所交叉,但實際上,疫情不是導致轉型潮的根源,我們稍後會講到疫情帶來的變化。
  • 帶量採購現場直擊:最高降價98%,有藥企老總戲稱「帶著刀子來拼了」
    競爭落敗的仿製藥企一家股票跌停,一家高喊「反不正當競爭」。也有的跨國藥企態度「佛系」,要麼放棄競標,要麼還不願大幅降價,因報價超過最高有效價格,報價無效而直接出局。還有藥企集體自擺烏龍,因為沒有搞清楚價格算法,導致競標的產品(碳酸氫鈉口服常釋劑型)流標。
  • 旅美作家、鎮海中學於梨華校友逝世!曾寄語「努力再努力」
    白先勇曾評價於梨華的作品是「放逐者之歌」。楊振寧曾為於梨華的書作序,形容她在人物刻畫和內心描述方面「比張愛玲還成功」。心懷母校,深情寄語鎮中學子2014年11月,在第二屆寧波文學周上頒發「於梨華青年文學獎」後,於梨華來到鎮海,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母校——鎮海中學。登梓蔭山,過長廊,跨石橋,漫步大成殿。「我想這裡啊,這裡是我的家鄉呀!」於梨華一邊走一邊戀戀不捨地看著,動情地說:「我的根,在鎮海。」
  • 功率半導體成兩會提案焦點 行業龍頭華微電子或將獲益
    來源:中國經營報近日,民進中央在「兩會」召開之際提交了《關於推動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科學發展》的提案。民進中央在提案中建議,要進一步完善功率半導體產業發展政策,儘快實現功率半導體晶片自主供給。同時,要加大對功率半導體新材料進行科技攻關,把功率半導體新材料研發列入國家計劃。
  • 全球製藥50強最新榜單:輝瑞跌落榜首,4家中國藥企上榜
    在Top10的排名中,相較於2019年榜單,名次上升的除了羅氏和諾華,還包括百時美施貴寶和武田製藥,前者由去年的11位上升至今年的第6位,後者由第16位上升至第10位,該兩家藥企名次上升較快的原因均得益於單次的大併購,去年1月,百時美施貴寶宣布以740億美元(約合超5000億人民幣)併購新基,此次收購也使得百時美施貴寶獲得了新基在腫瘤、免疫、炎症領域的多個重磅管線產品,同期,武田製藥也完成了對罕見病巨頭英國夏爾製藥的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