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票房已超42億,從小說到電影為何要等19年?

2021-01-15 新華每日電訊

首發:2月22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許曉青


業界普遍認為,以電影《流浪地球》等為標誌,2019年將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影片《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場景圖,來源於網絡。

 

2000年,短篇小說《流浪地球》在《科幻世界》雜誌首發引起轟動,但當時的環境不足以拍出科幻大片。那一年,小說作者劉慈欣37歲,科幻讀者郭帆20歲。

 

《流浪地球》當時的責任編輯,如今《科幻世界》雜誌副總編姚海軍回憶,「看到《流浪地球》稿件第一眼,就覺得耳目一新,大膽的想像令人震撼。」

 

2000年時,使用網際網路發電子郵件的人還不多。《流浪地球》刊登後,讓讀者雀躍,雜誌社收到雪片般的來信,不少青少年就此迷上科幻。

 

同是在2000年,中國人在電影院裡第一次看到了李安導演運用國際化團隊拍攝的大片《臥虎藏龍》,當時中國內地商業電影的年票房還不到10億元人民幣,市場化的電影院線機制尚不完善,合拍大片更是寥寥無幾,科幻電影市場基本被好萊塢佔領。後來《臥虎藏龍》獲了諸多國際大獎,這部武俠片包含了西方對中國人的各種「想像」,辮子、功夫、山水風景……

 

中國人拍武俠大片可以,但何時才能拍出屬於自己的科幻大片?長期研究科學技術史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江曉原一直在追問。

 

「所謂的『中國科幻元年』,它只能以一部成功的中國本土科幻大片來開啟。有抱負的中國科幻作家,和有抱負的中國電影人,都必須接受這一使命。」後來他在個人著作《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的封底專門印上這段話。

 

2019年春節,在電影《流浪地球》首映前夜,與很多科幻迷一樣,江曉原對這部「可能是迄今為止中國最『硬』的科幻電影」仍抱有疑慮。不過,後來發生的一切,讓江曉原著實興奮不已。業界普遍認為,以電影《流浪地球》等為標誌,2019年將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積跬步,至千裡


在劉慈欣腦海裡的那個「流浪地球」,「地球自轉剎車用了42年」。


《流浪地球》從原創小說到本土電影,經歷了大約19年。顯然,所用的時間比「地球剎車」短不少。

 

截至2019年2月21日,電影《流浪地球》在中國內地上映17天,票房已突破40億元人民幣,成為僅次於《戰狼2》的中國電影票房亞軍。與此同時,在海外,《流浪地球》是第一部以IMAX 3D形式上映的中國電影,上映僅11天,就成為5年來華語電影北美票房冠軍。

 

與一國的綜合國力相匹配,「科學幻想」作為現代文學的分支之一,主要與工業革命及信息化緊密相關。在科技史上,日美等國伴隨國力增強,特別是在新的科技革命到來之際,都相伴出現科幻電影集中公映及「科幻熱」。20世紀70年代以來,《星球大戰》系列影片、科幻小說《日本沉沒》都在原產國引起轟動。 

 

相比之下,中國的電影生產和科幻創作,都被列入了「後發現代化」的行列。「後發」要如何「追趕」?這是中國科幻界長期討論的話題。

 

如今,科幻界的資深人士回想起來,《流浪地球》從文學到電影的成功轉化,與《三體》三部曲的「飛躍式進步」分不開。

 

劉慈欣創作的《三體》三部曲是中國當代科幻領域最著名、最暢銷的長篇小說。他以恢宏大氣的筆觸描繪了地球文明以外的「三體文明」,作品極具幻想衝擊力和心靈震撼力。文學評論人士稱《三體》「為中國文學注入整體性的思維和超越性的視野」。

 

時間的年輪轉到2012年,11月上旬的一天,在北京西四環亮甲店的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迎來一批神秘的客人,這其中就有劉慈欣、姚海軍,還有一些外國面孔,以及更年輕一些的科幻作家代表陳楸帆等。

 

當時的一項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三體》三部曲中文版已累計銷售約40萬套。這家圖書進出口公司的項目負責人也是科幻迷,多年來跟蹤《三體》三部曲的出版進展,最大的期待是推動《三體》系列國際化。

 

在那次英文版的翻譯工程啟動儀式後,歷時4年《三體》三部曲完成了浩如煙海的翻譯工作。其中,《三體》第一部的英文版於2015年榮獲科幻領域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雨果獎。《三體》和《流浪地球》的電影項目也都在2015年有了起色。

 

致力於科幻普及推廣和產業培育的文化品牌機構「未來事務管理局」負責人姬少亭回憶,拍科幻電影,是科幻界一直以來的嚮往,但是條件是否成熟,業內分歧一直存在。直至2015年,《三體》拿到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電影能否拍成依然是個謎,讀者對此既充滿期待,又特別害怕「跳票」(註:指影視作品無法如期完成並公映)。

 

「圈內絕大部分人都懷著忐忑的心情迎來2019年,因為《流浪地球》在電影創作的跑道上朝著我們加速飛奔而來,馬上要『衝刺』了。中國科幻作品和科幻電影發展,格外需要這樣一次偉大的『衝刺』!」



「衝刺」


1995年,來自山東濟寧的15歲少年郭帆偶然看到了外國科幻大片,他冒出一個念頭——「我是不是可以當導演」。後來輾轉到海南省讀法學專業的他,最終還是執導筒,要做自己愛做的事。

 

郭帆也是科幻愛好者,也愛讀《三體》。他回憶,2005年時,他開始嘗試看一些關於量子物理的書,但起初其實看不懂;真正開始著手《流浪地球》這個項目時,已是2015年,《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從無到首映,花了4年。

 

從一部科幻大片的角度看,《流浪地球》已具備了知識結構、邏輯關係、視覺特效、人物命運、科技倫理等要素,比照之前的國產科幻電影,實現了整體性的進步。

 

在新中國近70年的電影史上,並非完全沒有科幻作品,一般認為改革開放助推了一批科幻電影誕生。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珊瑚島上的死光》曾激勵包括劉慈欣、韓松等在內的一批「60後」科幻作家進行科幻創作。而在中國觀眾記憶中,還有《霹靂貝貝》《大氣層消失》等作品,但有的只歸為兒童片,有的則與科研本身掛鈎,真正的科幻片,特別是科幻大片,幾乎為零。

 

「過去很多導演都想拍科幻片,但是條件和想像力還沒有發展到這個地步,包括周星馳也曾經拍過《長江7號》,但大家知道,一般外星人也只是簡單的裝扮,還不是科幻大片。」參演《流浪地球》的香港演員吳孟達感慨。

 

吳孟達回憶,接到劇本時,自己根本不敢相信,能接到一部中國人自己的科幻片並參與拍攝。後來經過與導演的溝通、感受劇組的氛圍,這位資深演員斷定,「導演是認真的」。

 

郭帆告訴記者,在攝製《流浪地球》過程中幾乎每天都會遇到新的困難。而最大的困難,是面對質疑。當別人不相信中國人能拍出一部屬於自己的科幻電影,團隊能做的就是進一步細化前期的所有方案,讓一切儘可能規範化,包括故事大綱、概念設計、分鏡頭畫稿等。

 

「超支的次數大概有四五次,因為沒有辦法,我們對於拍攝科幻電影是沒有經驗的,沒有可循的路,所以在製作層面上確實會有出乎意料的事情,這個很難避免。」郭帆說。



「地球村」


「《流浪地球》中,人類作為整體出現——即『人類命運共同體』。」劉慈欣說。

 

在《流浪地球》首映之際,劉慈欣通過「未來事務管理局」的「科幻春晚」平臺發表一篇文章。他寫道,「當人類的『太空大航海時代』到來的時候,故鄉的觀念將再一次回到人類文化之中。」

 

多名文學評論人士指出,電影《流浪地球》不僅提供了一種奇觀式的幻想圖景:例如中國的一些特大型城市遭遇冰封等災難的挑戰,同時電影也提供了一種中國科幻的敘事邏輯,比如在遇到整體性災難時,不是不顧一切逃離,而是要帶著眷戀的這片土地、帶著地球這個人類共同的家園,一起飛向未來。

 

劉慈欣坦言,自己是在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下創作的,地球是全部歷史、文化、文明之根的一個象徵。帶著地球一起在太空航行,表達了中國人對故土、對家園的感情和情懷。他試圖在宇宙的大背景下去表現這種情懷。

 

值得關注的是,今天全世界任何一部科幻大片的拍攝,也同樣需要依靠「地球村」的共同努力。《流浪地球》製片人龔格爾透露,影片約八成特效由中國本土團隊自主完成,另外約20%,由來自德國、韓國等的多個團隊,支持中國團隊,共同合作完成。

 

總部位於紐西蘭的特效道具製作工作室——維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近日也透露,為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製作了5套外骨骼裝置,12套防護罩,以及19套防護服等。這家工作室早前曾參與《阿凡達》《攻殼機動隊》等科幻大片的特效道具和裝置設計。紐西蘭工作人員坦言,這是第一次為中國科幻效力,感到特別興奮。這些精密的道具裝置,經歷了「測試開發—服裝裁剪—3D細節推敲—塗裝和做舊—電子數控及組裝」流程。這家工作室還向中方團隊開放了部分研發技術及材料工藝,助力中國本土科幻「啟航」。

 

「從科幻電影產業鏈觀察,電影工業佔較大決定權,雖然『科幻』只是類型片的一種,但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產出效益十分可觀,中國尚在起步階段。」江曉原認為,當代電影的工業化大生產,與先進位造業的大生產有一些相似之處,即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這意味著在鼓勵本土原創的同時,也鼓勵彼此間的協同合作和協同創新。

 

「可以預見有一批科幻電影已經在籌備、拍攝的路上。事實上,我們正在做的是孵化更多的本土『科幻頭腦』和原創力量,包括培育新一代的創意提供者、專業作家、編劇、導演、製作人、運營者等,這將是針對全產業鏈的人才和創意孵化,促進文學向視聽影像轉化。同時,要普及和推廣科幻文學和電影,擴大讀者群和觀眾群。」姬少亭說。

 

《流浪地球》的異軍突起,不是孤立的現象,今年同期還有《瘋狂的外星人》等國產科幻片熱映,年內還有新的本土科幻電影也計劃公映。據「未來事務管理局」分析,事實上近年來在「三體宇宙」概念的版權開發、名家名作的科幻影視化等方面,進程都在加快。從網際網路上看,已連續第四年舉辦的「科幻春晚」,今年得益於《流浪地球》熱映,「科幻春晚」全程瀏覽量進一步攀升,與此同時,圍繞《流浪地球》舉辦的部分科幻活動,也是「科幻春晚」的重要組成部分。

 

「打造一條基於中國本土原創的科幻產業鏈,大有可為!」姬少亭說,「中國科幻已經迎來了好時光,有理由相信,未來將更加美好。」



【往期文章】

公 局長吐槽:處長起草文件,常將分歧問題拿掉

務 基層心聲:一個鄉鎮九種人,沒有編制很傷人

員 初學寫材料?有3個「秘訣」你必須知道

文 故宮,你怎麼變成這樣了?!

化 為何幾千年來,只有李清照成「第一才女」?

歷 蘇軾:你若留白,圓滿自來

史 每一塊故宮匾額,都有自己的故事

神 中國降雪地圖 | 土豆中國曆險記 

州 跟蘇軾遊杭州 | 山是如何改變江西的

風 中國從哪裡來 | 什麼是浙江 | 什麼是貢嘎

物 中國番薯往事 | 南極從哪裡來?


聲明:「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歡迎致電010-63076340,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也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按國家相關規定支付稿酬。


監製:易豔剛 | 責編:張慧 | 校對:趙岑

相關焦點

  • 《阿麗塔:戰鬥天使》2天近3億,《流浪地球》票房破42億!
    2月23日,星期六,開篇想弱弱來句,問世間晴為何物?(數據來源藝恩電影智庫,截止至2019年2月23日22:00)回到正題,春節檔電影餘溫仍在,加上這周有強力新片上映,所以這個周末雖然有些溼冷,但電影院還是蠻熱鬧的,截止至晚上十點,單日電影票房大盤有3.24億。
  • 2019年2月電影票房排行榜:《流浪地球》票房超44億元 遙遙領先
    中商情報網訊: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統計數據,截至2月28日17點,2月份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已破110億。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已超越去年2月份101億的票房,中國內地市場也成為首個兩次單月票房破百億的電影市場。
  • 流浪地球豆瓣電影評分不到8,票房卻超20億,原因在這裡
    春節檔的電影中有部叫《流浪地球》的科幻電影火了,雖然豆瓣電影評分不到8,票房卻已經超20億,幾乎佔據了春節檔電影票房的三分之一。流浪地球海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在不遠的未來,太陽因為衰老加速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不得不開始逃離太陽系。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試圖推動地球到達新宜居星系。
  • 《流浪地球》票房46億,為何不拍《三體》?劉慈欣的回應讓人驚訝
    1999年,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那一年他發表了《流浪地球》的小說,但是只拿到了2000元的稿費。《流浪地球》票房46億,為何不拍《三體》?劉慈欣的回應讓人心寒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最終收穫了46億票房的傲人成績,儼然成為國內科幻界的一部現象級作品。《流浪地球》電影大火之後,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劉慈欣憑藉這部電影能夠分到多少錢呢?
  • 2019年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流浪地球38.01億排名第一
    在2019年電影票房排名中,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佔據著榜單前三名,另外還有哪些精彩的電影呢?一起來看看吧。1、流浪地球總票房:38.01億流浪地球是一部賀歲檔的科幻片,依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畫面特效非常精美,劇情有張有弛,炫酷的同時還帶有煽情。
  • 《流浪地球》票房超《紅海行動》,登頂中國電影北美票房榜!
    》票房超《紅海行動》,登頂中國電影北美票房榜!上周中國內地市場總票房達31.80億,春節檔過後首周大盤環比下降45.72%,降幅高出去年春節檔後一周12個百分點。截止至17日,二月累計票房已達92.52億,距離去年二月創造的101.47億月度票房紀錄僅差8.95億,預計本周五便將刷新中國影史單月票房紀錄。
  • 今日票房:大盤1.85億,#流浪地球#38.81億,#瘋狂的外星人#20.15億
    (不完全排片)統計:#流浪地球#39.6%,9701萬,14天累計38.81億;#瘋狂的外星人#19.41%,3194萬,14天累計20.15億;#飛馳人生#17.85%,2940萬,14天累計15.13億;#熊出沒·原始時代#7.46%,1044萬,14天累計6.52億;#一吻定情#5.61%, 775萬,5天累計1.37億;
  • 《流浪地球》全球第四,2019上半年票房總結
    ④《流浪地球》票房:6.99億美元⑤《馴龍高手3》票房:5.19億美元⑥《玩具總動員4》票房:4.96億美元《流浪地球》可以在全球榜單上排到第四位,中國主場的6.9億美元自然是最主要的輸出,第二高輸出的是澳洲市場,達到100萬美元,北美58萬第三。
  • 「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票房46.8億,為何他卻不想拍《三體》了
    在2019年,一部國產的科幻電影題材的電影火遍了大江南北,他被譽為中國科幻電影行業的裡程碑,在當時科幻電影技術相對落後的中國來說,能拍出這麼好看的電影是非常不容易的,這部電影也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票房甚至高達46.8億的驚人數據。
  • 「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票房46.8億,為何他卻不想拍《三體》了
    在2019年,一部國產的科幻電影題材的電影火遍了大江南北,他被譽為中國科幻電影行業的裡程碑,在當時科幻電影技術相對落後的中國來說,能拍出這麼好看的電影是非常不容易的,這部電影也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票房甚至高達46.8億的驚人數據。
  • 《流浪地球》創作概念源自臺灣小說?劉慈欣:沒看過
    中國賀歲片《流浪地球》票房破紀錄,創作概念竟源自臺灣↓說實話,第一時間以為這是一篇「韓國風格」的稿子,講述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是抄襲了臺灣作家的靈感。第二時間又看到文內「中國」「臺灣」的表述,感覺很不舒服。 但讀下來,發現文章對《流浪地球》似乎「更多是贊」,只是標題強調了「創作概念竟源自臺灣」。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能分多少?難怪《三體》他不想拍
    1999年,劉慈欣發表了小說《流浪地球》,當時的他只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這部作品的稿費也只有2000塊。《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分多少錢?難怪《三體》他不想拍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首日突破2億,兩天4億,三天6億,六天17億,33天46億…… …… 《流浪地球》上60映天,票房已經突破46億,累計觀看人數在3月25日就已經突破1.5億人 。
  • 不是蹭熱度,《流浪地球》後又拍科幻電影,票房要破46億?
    一部《流浪地球》打破了娛樂圈的那平靜的湖面,誰說只有小鮮肉們可以撐起票房,誰說好萊塢的科幻電影不可超越,吳京用自己魄力再一次證明了國內的導演和片方也能拍出一部科幻電影的巔峰之作,雖說電影中的特效和情節也有著許多瑕疵之處,但相比較那些投資了幾億卻拍出來幾毛特效的爛片之作來說,這部投資僅3億眾星雲集的《流浪地球》顯然已經是不可超越般的存在。
  • 為何劉慈欣不想拍《三體》?《流浪地球》票房46億多,他分多少?
    第三部《死神永生》出版後,該系列由「地球往事三部曲」更名為「三體三部曲」。至此,僅憑一人之力把中國科幻小說拉到了國際水準的《三體》正式完結。《流浪地球》票房46億多,他分多少?《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電影,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流浪地球》延期兩個月票房什麼水平?會超60億嗎?
    1.延期播放數字影片《流浪地球》延期播放的通知:由原來的只播到3月5號,現在延期到2019年5月5號。《流浪地球》現在不僅僅延期播放,而且還降低了票房,按照這個發展趨勢,破50億應該是不難的,不知道會不會超越《戰狼2》的水平,成為中國近幾年電影票房第一
  • 《流浪地球》票房45億,香港上映票房卻低到不敢想像
    上映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流浪地球》不僅榮登今年賀歲檔票房第一名,更是以45億的票房,超越《紅海行動》等影片,成為僅次於《戰狼2》的內地票房榜第二名。但不可思議的是有媒體報導《流浪地球》在香港地區上映後卻無人問津,遇到票房爆冷的現象。
  • 流浪地球票房預測分析,流浪地球票房能超戰狼嗎?
    流浪地球上映5天票房累計超12億,成吳京第二個爆款之作,按目前的趨勢打破戰狼2的票房記錄也是有可能的。這部中國科幻片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的數據,《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7億,截止發稿累計票房9.01億,目前貓眼評分9.3分,豆瓣評分8.1分。
  • 百度發布2019十大年度電影:《流浪地球》居榜首
    12月13日,繼科技榜、流行語榜、人物榜和電視榜後,百度沸點又發布了2019年度電影榜:《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哪吒之魔童降世》、《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國機長》、《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少年的你》、《驚奇隊長》、《飛馳人生》、《瘋狂地外星人》十部電影成為2019年最受中國網民關注的影片。
  • 全年票房643億!《哪吒》奪冠,《流浪地球》第二
    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比上年的610億增加32.66億,全年上映各類影片1037部,全年票房前十名的影片中有8部,過億影片88部,國產影片47部。2019年對於國內電影市場來說頗為艱難,雖然整體票房有所增長,但觀影人次與去年基本持平,從春節檔到暑期檔再到國慶檔、賀歲檔,國產影片異軍突起,年度票房TOP10中國產影片佔比過半,過億影片佔據半壁江山。元旦檔虛假繁榮,賀歲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憑藉火爆營銷,預售破億。首日拿下2.4億票房,但隨著口碑的下滑,票房如過山車般急速下跌。單日票房不足千萬,最終僅收2.82億。
  • 科幻片《流浪地球》36.55 億元內地票房排第二:超越《紅海行動...
    IT之家2月17日消息 今天凌晨0點01分,@電影流浪地球 官方微博宣布,《流浪地球》國內票房已經破36億元,而根據最新貓眼專業版數據,《流浪地球》國內票房已經達到了36.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