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由全國婦聯等11部門聯合開展的「把愛帶回家」2021寒假兒童關愛服務「四送」活動在北京啟動。
各地婦聯積極響應,通過組織開展「四送」活動,送去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廣大兒童特別是孤兒、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心關愛。
「今天是我第一次吃生日蛋糕、第一次過集體生日,我好開心!」孤兒拜建偉吃著香甜的蛋糕,開心地說。「我終於可以有自己想要的芭比娃娃了!」留守兒童董雨萱在許下「微心願」後,激動地告訴她的「管家媽媽」。
1月2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婦聯聯合金鳳區婦聯,在良田鎮為77名孤兒、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過集體生日,為孩子們帶來「愛心包」和繪本故事等生日禮物,並認領「微心願」、結對「管家媽媽」,在春節前給孩子們送上貼心關愛。
春節將至,江西省援冀流調隊員家庭的生活情況牽動著婦聯「娘家人」的心。為解決援冀流調隊員後顧之憂,江西省婦聯於近日開展「抗疫天使」新年暖心慰問活動,走訪慰問了援冀流調隊員家庭,詳細詢問隊員家人的生活、身體狀況和存在的困難,並為走訪對象送上了「新年暖心包」、春聯等慰問品,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及婦聯「娘家人」的溫暖。南昌、吉安、贛州、宜春等地婦聯組織和社會組織也向當地援冀抗疫人員家庭送去了關愛和祝福。
2月4日,由江蘇省淮安市婦聯主辦的「暖心淮安 安心在外」「把愛帶回家」2021寒假兒童關愛服務「四送」活動在黃碼鎮甘露村順利舉行。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志願者們帶領孩子們跳現代舞,陽光心理服務中心的老師給孩子們講授心理健康知識,女童保護志願者講師給家長們上了一堂家庭教育課……活動還為27名孩子送上春節慰問金、禮品、春聯等新春物資,希望孩子們和家人一起度過一個祥和安康的春節。貧困婦女兒童的生活狀況一直是婦聯「娘家人」心之所想、情之所系,在2021年春節來臨之際,為切實把婦聯組織的關懷傳遞給貧困婦女兒童,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婦聯日前啟動了「把愛帶回家」2021寒假兒童關愛服務「四送」活動暨「愛助事實孤兒」救助金發放儀式,為21名事實孤兒發放了2020年第二學期每人600元至1000元不等的救助金。縣婦聯叮囑受助孩子們珍惜社會各界給予的關心和幫助,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用行動回報社會;希望監護人履行好監護責任,正確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春節前夕,山西省太原市婦聯深入定點幫扶村——陽曲縣六固村開展「錦繡姐姐把愛帶回家」暖心暖冬慰問活動,為村民送上慰問品和新年祝福。市婦聯還專門設計定做了燈籠、春聯、剪紙、窗花等送給獲得「鄉風文明戶」和「最美庭院」稱號的家庭,廣泛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鄉風文明推動鄉村振興。臨汾市婦聯與市體育局聯合,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青少年兒童寒假鍛鍊方案》,在微信公眾平臺推出兒童鍛鍊課程,包括靈敏協調、心肺耐力類練習,平衡性練習、力量性練習、柔韌性練習等內容。課程通過動態圖演示分解動作,簡單易學的同時促進少年兒童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月2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婦聯聯合賀州市公安局、賀州市女企業家協會等單位,來到賀州市民族學校開展「愛心傳遞 真情助學」賀州市「把愛帶回家」2021關愛土瑤兒童服務活動,向孩子們贈送了臘肉、食用油及學習和生活用品,勉勵他們學好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將來用自己的行動把愛傳遞下去。貼心的關懷和親切的問候,溫暖了住校土瑤兒童的返鄉路。
柳州市柳北區婦聯聯合柳北區關工委等單位在雀兒山街道黨群工作站開展「奉獻一片愛心 溫暖孩子心靈」活動,為孩子們送上扶貧產品年貨大禮包,向家長們贈送《兒童家庭教育德育指導手冊》,同時帶去一節關於困境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課。區婦聯還走進石碑坪鎮古城村看望慰問困境兒童,為他們誦讀家風故事並送上新年慰問品和福氣包。為貫徹落實疫情防控相關要求,鼓勵更多異地務工家庭安心就地過年,2月2日,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婦聯聯合海口市紅十字會、海南國健高科技乳業有限公司開展「關愛務工子女 溫馨過大年」 暖心慰問活動,感謝大家響應號召就地過年。活動還為務工家庭代表送上了奶粉、油、米等新春慰問品,確保他們度過一個溫暖又不失人情味的春節。2月3日,海南省婦聯、海口市婦聯與海南葫蘆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把愛帶回家 幸福過大年」暖心慰問活動,為春節留在海南過年的外來建設者送去了濃濃的關懷與祝福,引導包括廣大婦女姐妹在內的群眾和家庭就地安心過年。廣東省茂名市婦聯聯合市「四新」領域婦聯、市婦女兒童發展促進會等開展「把愛帶回家,溫暖在心間」2021年春節慰問活動,共為154名困難婦女兒童送去近5萬元的慰問金以及價值近3萬元的慰問物資,惠及困難家庭150多戶,送去黨和政府及「娘家人」真摯的關懷與節日的祝福。據統計,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在今年春節慰問中,共慰問困境婦女兒童1667名,送上慰問金及慰問品合計73.452萬元。傳統武術、木版年畫……孩子們終於收到了這些期待已久的禮物。近日,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開展「黃河岸邊中國年」新年研學禮包省市縣三級、四城聯動活動,為鄭州市、安陽市、開封市等地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送去新年研學禮包。研學禮包內容豐富,讓孩子們在體驗研學活動樂趣的同時,認識傳統文化的奧秘,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度過一個有趣又有意義的寒假。
安陽市內黃縣婦聯聯合團縣委開展了「把愛帶回家 情暖童心 用愛圓夢」微心願志願服務活動,以貧困家庭、留守兒童等困難群體為重點徵集對象,先後共徵集到118名貧困孩子的心願並順利幫助其實現。孟州市婦聯聯合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給槐樹鄉中心學校和雙柿樹小學的同學們帶去了武術課、木版年畫課、甲骨文探源活動和少年中醫活動,還精心為孩子們準備了手套、圍巾等禦寒物資及學習用品,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無比的溫暖和幸福。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基層婦聯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兒童關愛服務「四送」活動,為困難少年兒童送去關愛和祝福。萬盛街道新田社區邀請北京外貿學院學生梁震,結合自身經歷,為孩子們講述學習的有效方法;萬北二社區組織開展了「我用巧手迎新春」剪紙技藝體驗活動,讓孩子們通過動手動腦培育健康的興趣愛好,傳承優秀民族文化。
為了讓困境兒童能夠健康快樂成長,貴州省各級婦聯全心全力開展好「四送」活動。貴陽市婦聯組成5個慰問組分別赴6個易地扶貧安置點,了解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並送去書包、圍巾及手套等學習用具和禦寒物品。慰問組共計慰問家庭84戶、兒童310人。銅仁市婦聯組織發動全市431名「愛心媽媽」志願者到易地搬遷安置點開展「把愛帶回家」寒假兒童關愛志願服務活動,讓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切實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愛,在享受親情陪伴中度過美好的假期。畢節市婦聯來到威寧自治縣東風鎮採拖村,為該村的孩子們送去了新書包、新文具,也送去了濃濃的關愛與溫暖。吉林省長春市婦聯給家長們寫了一封信,倡議廣大家長響應上級號召,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家庭做起,用實際行動貢獻防疫「家力量」;號召大朋友、小朋友大手拉小手,就地過新年;希望廣大家長爭當巾幗志願者,與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結對幫扶,當好「代理媽媽」,幫助父母不能返回長春過年的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穿新衣、過新年。
在這個受疫情影響的寒假,黑龍江省民政廳組織各級民政部門抓好兒童福利機構安全管理、社會特殊兒童群體救助關愛保護和父母就地過年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工作,為受疫情影響的兒童群體撐起保護傘;雞西市婦聯走訪慰問了20名農村留守及困境兒童,為她們送去學習、生活用品;雙鴨山市婦聯聯合市稅務局為腦癱兒童送去米麵油和生活用品,並組織婦聯幹部每人包保一名困境兒童,「一對一」結對幫扶……通過一系列活動,守護廣大兒童度過健康、安全、溫暖、充滿愛的假期。山東聊城市婦聯聯合有關部門,爭取有關單位支持,為20名家境貧寒的留守困境兒童提供為期一年每人每月300~600元生活補助,並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等。東阿縣婦聯組織20餘名「愛心媽媽」走進困境兒童家中,送去愛心棉衣、寒假安全知識海報等,守護孩子們安全溫暖過年。濰坊市奎文區婦聯開展知識書包發放、消防安全教育宣傳、法律知識進社區、走訪慰問困難兒童和家庭等活動20餘次,發放愛心物資5萬餘元,幫扶困境婦女兒童近200人。煙臺市牟平區婦聯開展「巾幗愛家送溫暖、點亮兒童微心願」微心願徵集、認領和圓夢主題活動,舉辦留守兒童安全保護和女童自我防護等知識培訓,築牢假期安全防線。
春節前夕,雲南省曲靖市婦聯、富源縣婦聯聯合縣人民檢察院在洞上小學作了題為「把愛帶回家,法治伴你成長」法治專題知識講座,為孩子們講解了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預防校園欺凌等法律法規常識。福建省泉州市青少年社會保護中心是由共青團泉州市委聯合泉州市委政法委、泉州市人民檢察院申請的為民辦實事項目,是全省首個地市級青少年社會保護中心。為了提升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平安歡度春節假期,共青團泉州市委、泉州市光明之城青少年事務社工發展中心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12355自護教育課堂」。防網絡詐騙、健康上網小課堂,校園反恐避險、毒品危害,防拐騙、反校園欺凌,防電信詐騙、突發事件應對……生動的教育課堂贏得了30多位小觀眾的一致好評。
「把愛帶回家」2021寒假兒童關愛服務「四送」活動是針對廣大兒童特別是孤兒、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中小學生家庭親情關愛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利用春節親人團聚、闔家團圓的有利契機,通過開展以「送家風故事」「送家教服務」「送法治安全」「送社會關愛」為內容的「四送」活動,喚醒父母因長時間外出打工而忽略的對孩子的愛,送去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廣大兒童特別是孤兒、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心關愛。
來源/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江西女性、淮安市婦聯、青海婦女、太原婦聯、山西半邊天、廣西女性、龍華區婦聯、葫蘆娃藥業、茂名婦聯、中原女性之聲、萬盛姐妹、貴州省婦聯、長春女性、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齊魯女性、雲南女聲、泉州光明之城青少年社工
製圖/全國婦聯網信中心
編輯/全國婦聯網信中心 姚瑤、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