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首日票房奪冠,《第一次的離別》蘊含的深意一般人真心看不懂

2020-08-19 葉秋臣

文/葉秋臣

選擇在全國電影院恢復營業的第一天就上映,王麗娜導演的作品《第一次的離別》就是有這種一馬當先的底氣。不負所望,該片首日就成功摘下了票房冠軍,電影愛好者們也紛紛前去打卡,以此來支持這部高品質的佳作。

在導演美麗的家鄉新疆,她通過孩子們的視角去深刻詮釋了什麼是離別背後蘊藏的深意,以及如何從離別中慢慢長大。觀影過後,感覺整個人的心靈就像被洗禮了一樣,萌生了最為純粹的體驗和感悟。

1.離別,不一定要轟轟烈烈才會刻骨銘心

所謂「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意味著相聚只是相對的,離別才是絕對的。「聚少離多」會是一種常態,「合久必分」也是我們常常需要面對的無奈,所有人都是在無奈中慢慢長大的。

正因為「離別」的普遍性,這個詞幾乎成為了生命長河中的一種必然選擇,也是人生中必經之路的命題作文。所以我們常常會在各類影視劇作品中看到在離別之下那種飆到撕心裂肺的哭戲,或是歇斯底裡的咆哮。對於這個詞的情感詮釋,更多的人或許都習慣於在淚水和崩潰中找到一份安全感和歸屬感。

但王麗娜導演的手法卻與眾不同,她完全是淡然處之,因為生活的點滴就是最天然去雕飾的旋律。整個故事的拍攝方式樸實無華,劇情是恰到好處地點醒心靈,再搭配婉轉悠揚的音樂,通過天真無邪的孩童視角去講述離別,其實更為觸動人心。

影片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幕簡單的場景而感受到生活無盡的溫馨,男孩子隨手抓起樹上的葡萄和饢一起送入口中,他們趕著車走在夕陽的餘暉之下,仿佛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就已經勝過千言萬語。

正是這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高級,讓王麗娜導演憑藉自己的處女作就完成了各大國際獎項的收割。

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新生代兒童單元評審團大獎和最佳影片;

第3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的最佳影片;

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新秀電影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火鳥大獎;

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

王麗娜導演用溫柔且細膩的筆觸去書寫了一段充滿詩意的故事,在獨具意境的敘事手法下,蘊藏著引人無限深思的人生哲理和真諦。

2.離別,是所有人長大成熟的必經之路

故事裡有一對形影不離的小夥伴,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家庭之中,男孩叫艾薩,女孩叫凱麗。

他們一起玩耍,一起養小羊,一起感受年少時期獨有的純粹童年。然而生活卻不會總是一成不變,在變化中就勢必要面對與過去的生活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所以美好的曾經註定只能成為回憶。

艾薩必須面對與小羊的離別,與母親的離別,與好友的離別,雖然始料未及,但都是一種必然。可能他自己都不清楚,哪一次的離別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但他們已經開始學會如何接受離別的感覺了。

在「第一次離別」之前,他們仍然只是孩子而已;但在「第一次離別」之後,他們就要邁上長大成熟的必經之路。

第一次的離別,是從孩童到成人最為重要的轉折點。

當艾薩高喊著「你在哪兒」的時候,其實他尋找的並不是走散的人或錯過的事,而是過去的自己,因為他想回到過去的生活。

畫面中這種恰到好處的朦朧感,剛好也是在襯託孩子此時內心的迷惘,因為我們都太清楚,沒有人能阻攔「離別」的悄然而至,也沒有人能阻攔「長大」的必然趨勢。

艾薩不可以,凱麗不可以,我們都不可以。

當影片接近尾聲時,很多人都說自己哭了,哭的感覺是因為這個故事,還是故事中他們看到的自己,我們並不清楚。

這種哀傷就隨著靜靜流淌的時光而慢慢被淡化,直到有一天我們終將習慣於離別的感覺,然後在離別中逐漸長大,成為了現在我們熟悉的模樣。

雖然這是一種令人哀傷的蛻變,但看過《第一次的離別》後會喚醒我們的這種麻木,回到最初內心被觸動的地方。

3.離別,只有學會了離別才能真正長大

當凱麗懇求著大人們也將艾薩帶走時,得到的答案是「每個人都要學會離別」。

因為,只有學會離別才能夠真正長大。

雖然這是一種悲傷的情緒,但我們應該感激每一次的離別,尤其是第一次離別為我們帶來的震撼和蛻變。從那一刻開始,我們不再只是任性的孩子,而是需要學會去接受世界的大人。

離別是成長的必修課,電影中看似是孩童們的離別,其實講述的也是我們身邊每一個人都需要面臨的選擇。就像凱麗得到的這個答案一樣,其實答案並不局限於一個問題而已,而是剩餘人生中所有問題的一種解答。事情或有不同,但結果相似相仿,殊途同歸。

導演描繪的是孩子世界的離別和長大,他們的感情既純粹又簡單,拋開了成年人世界的各種複雜和揣測,但同時孩子們能夠改變的事情卻少之又少,所以他們的視角才更加突出了這種離別的無助感,以及接受長大的無力感。

沒有充滿感悟的人生,可能根本看不懂《第一次的離別》背後想要表達的真正深意。

我們不止要面對離別,還要感謝那些告別的人和事在特定人生階段的陪伴。因為在歲月的長河中,我們一生會經歷許多的過客,每一個過客都有其獨特的存在意義。有些人選擇了主動離開,有些人只能被動接受著現狀,驅車前往一個不知道未來的迷茫遠方,就像艾薩和凱麗。

但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是艾薩和凱麗。

我們都是從孩童的視角開啟了對於整個世界的認知,因為有了第一次的離別,就必然會迎來長大帶來的蛻變。

即便我們不想去面對,但卻仍舊不得不去面對,於是便瀟灑從容地說著再見,感激每一次離別的人曾經的陪伴,然後繼續等待著下一次的成長。

人生中每一次的離別,都是最難說出口的再見。

謝謝每一次的離別,都能夠陪伴我們一起長大。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相關焦點

  • 影院開門首日票房超350萬!《第一次的離別》奪冠,《誤殺》第二
    7月20日,電影院正式迎來復工。復工首日大盤票房突破350萬,達到351.3萬。雖然首日僅有兩部新片,但是在一眾舊片的加持下,大盤整體票房達到了351萬。首次執導長片,《第一次的離別》確實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卻讓觀眾看到了最為真實自然的呈現。
  • 掌聲迎接久違的電影,《第一次的離別》位列票房榜首
    簡短的慶祝之後,10點30分,燈光漸暗,龍標出現,觀眾自發鼓掌,迎接久違的大銀幕,觀看新片《第一次的離別》。根據貓眼專業版app統計,截至7月20日下午4點,影院復工首日,全國總票房為311萬,11萬觀眾在影院見證了這一盛況,這兩個數字仍然在不斷上漲。
  • 影院復工首日,《第一次離別》票房強勢登頂,這部獻禮片國慶上映
    成都第一位走進影院的觀眾拿到了終身免費觀影的機會,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了,堪稱是又一位錦鯉,讓人羨慕不已。今天,共有一部新片上映,那就是豆瓣評分7.4的《第一次的離別》,該片上映首日票房登頂,雖然票房僅有133萬左右,但是意義重大。看得出來,觀眾對於影院復工還是非常支持的。
  • 春節後首部院線片定檔: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影院復業首日全國公映
    13日宣布,正式定檔於影院復業首日全國公映。在影院復業日期尚未明確的前提下宣布定檔復業首日公映,破解了觀眾對影院復業無「新片」可看的擔憂,也重振了電影行業復工的信心。電影《第一次的離別》發布了名為「新片定檔,久別盼重逢」一封信,宣布將於全國影院復業首日公映。
  • 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將於春節後第一天在全國上映
    影片《第一次的離別》在天后結束,並在柏林、東京和香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三個獎項,於宣布,正式計劃在電影院重新開放的第一天在全國上映。這是後第一部正式宣布檔期的電影。在影院復工尚未確定的前提下,原定復業首日的公布,打消了觀眾對「新片」無望的擔憂,也堅定了電影業復工的信心。
  • 《奪冠》上映首日票房奪冠,力壓《八佰》奪第一,鞏俐神似郎平
    9月25日18:00,發行了由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李現等主演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上映了。根據貓眼專業版的票房數據,截至9月26日15:34:57,「冠軍」的總票房超過了1億,花了0天21:34。
  • 上映首日票房超5500萬,《奪冠》能在國慶檔奪冠嗎?
    「女排奪冠的路上一向都是難,難,難。我們劇組拍攝也一樣。三年的難,難,難。終於等到9月25日這一天。」導演陳可辛早前在微博中寫到。經歷了春節檔撤檔、重新定檔、再次提檔後,9月25日,《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終於上映了。截至9月26日0:00,《奪冠》上映首日票房達5790.7萬元,目前豆瓣暫無評分,想看人數超10萬+。
  • 《信條》首日票房險勝《八佰》,觀眾直呼看不懂,影評人也難搞懂
    9月4日,備受影迷期待的諾蘭新片《信條》在中國內地上映,在排片佔比高達42.8%的有利局面下,上映首日僅拿到6231萬元票房(含零點場),險勝已上映15天的《八佰》。後者當天再收5702萬元票房,排片佔比36.1%,累計票房22.33億元。
  • 全球資訊 |《第一次的離別》宣布影院復工首日上映
    《第一次的離別》宣布影院復工首日上映2.浙江廣電影視娛樂頻道將於7月底停播3.電影《徵途》7月24日獨家登陸愛奇藝4.羅永浩、張雨綺加盟《脫口秀大會第三季》5.王祖藍模仿葫蘆娃被判侵權6.上市20周年,搜狐靜悄悄,張朝陽很落寞
  • 《第一次的離別》宣布影院復工首日上映
    時光網訊 今日,青年導演王麗娜的長片導演處女作《第一次的離別》宣布將於影院復業首日全國上映。      影片以詩意現實主義風格展現了大銀幕上罕見的新疆生活圖景,娓娓道出一對青梅竹馬好友間的動人故事。
  • 【韓影票房】《仁川登陸作戰》上映首日票房奪冠 擊敗喪屍片...
    【韓影票房】《仁川登陸作戰》上映首日票房奪冠 擊敗喪屍片《釜山行》2016-7-29 09:53:09 來源:亞洲經濟中文網 &nbsp&nbsp&nbsp&nbsp《仁川登陸作戰》海報&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仁川登陸作戰
  • 《奪冠》上映首日票房奪冠,力壓《八佰》奪第一,排片率升了一半
    序言:2020年9月26日,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李現等主演的電影《奪冠》上映了。《奪冠》首日排片佔比29.3%,上座率12.6%,一共收穫5669.98萬元票房,擠下《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
  • 《奪冠》上映2天,票房破億,首日票房5492萬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9月26日,據燈塔數據專業版顯示,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上映2天,票房破億元大關。該片9月25日於全國上映,首日票房5492萬,票房佔比63.5%,9月26日截止發稿前,單日票房5000萬,票房佔比68.5%。該片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講述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 今日周末票房大盤6672萬冠》上映連續三天奪冠
    23.時截止今日周末票房大盤6672萬冠》上映連續三天奪冠。《奪冠》#導演:陳可辛23.時截止今日周末票房大盤6672萬,《奪冠》上映連續三天奪冠。編輯 導演:陳可辛主演: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類型:劇情/運動上映
  • 《奪冠》首日拿下票房第一的《八佰》"奪冠"
    票房衝頂9月2日陳可辛導演的《奪冠》上映,首日排片佔比29.3%,收票房約5800萬元(含首映場),擠下《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 由於《奪冠》的上映,《八佰》《花木蘭》《信條》的排片受到一定擠壓,今日,《奪冠》上映第二日的預排片佔比達到了
  • 《奪冠》上映首日票房奪冠,力壓《八佰》奪第一
    9月25日,陳可辛導演的《奪冠》上映,首日排片佔比29.3%,收票房約5800萬元(含首映場),擠下《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
  • 《奪冠》首日票房沒能「奪冠」,黃渤加鞏俐,票房靈藥也不靈了
    文 | 劇本研習社看完《奪冠》,第一感覺是想起了高三,高考前夕刷題的時光。看完之後,第二感覺是有點失望,《奪冠》不應該這樣,《奪冠》的票房也不應該是這樣。》的成績已經不多了,上映三天,票房已經破億,達到了1.66億,而上映了24天、一手打造《盜夢空間》等神作的諾蘭又一力作《信條》只有4.4億票房,迪士尼力作,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上映了17天,卻只有2.72億。
  • 《奪冠》上映首日即奪冠,票房能破10億嗎?影迷透露:很難
    在昨天也就是25號,一部體育傳記類電影《奪冠》悄然上映,在上映首日,就將連續霸佔了4次周冠軍的《八佰》給拉下了馬,首映當日,票房就突破了8000萬,某瓣評分7.4分,這樣的成績對於體育類電影來說那是相當的可以。
  • 《第一次的離別》舉辦觀影活動 累積票房破380萬
    1905電影網訊7月24日,騰訊影業攜手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在京舉辦《第一次的離別》院線復工特別觀影活動,夏鋼、陶玲玲、張革早在7月13日,經所有出品方一致決定,影片將在影院復工首日公映,意在為中國電影的復甦貢獻一份力量。導演王麗娜表示這是一個「艱難但堅定」的決定,「離別」這個題目和觀眾跟影院離別這麼久特別應景,也希望把疫情後的第一場觀影變成一個比較溫暖的儀式。表達對行業復工的心意與信心成為舉辦今天這場特別觀影的初衷。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導演表示,與電影院離別的180天裡,「大家都太想念電影院了」。
  • 《奪冠》上映首天票房破億,女排精彩可歌可泣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本應是今年大年初一上映,可由於疫情原因遲遲延期大半年,而就在9月25日,國慶節來臨前,這部萬眾期待的,陳可辛傾心打造的「女排」電影,終於和大家見面了。且在上映1.5天後,票房已破1億大關,毫無意外的拿下單日票房冠軍。淘票票用戶評分高達9.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