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開創了一代文風。
此外,歐陽修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伯樂,蘇軾稱其為恩師,王安石也曾得到過他的提攜。在後世眼中,歐陽修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大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歐陽修曾經被捲入過亂倫醜聞。
歐陽修性格剛直,入仕為官後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性格。察覺到北宋人才制度地位弊端後,歐陽修和範仲淹等人開始主張新政策,但是現行的人才體系本就是很多達官顯貴牟利的方法,歐陽修這一行為無異於是在損害他們的利益。
因此,不僅新政沒有建立,還遭到了一些官員的報復。有人舉報歐陽修的外甥女張氏和家裡的下人有不乾淨的關係,但是張氏為了保全自己,出賣歐陽修,親口表示自己和歐陽修有不正當的關係,還將歐陽修的作品拿出來當證據:
望江南·江南柳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為絲輕那忍折,鶯嫌枝嫩不勝吟。留著待春深。十四五,閒抱琵琶尋。階上簸錢階下走,恁時相見早留心。何況到如今。
其實這位張氏只是歐陽修妹妹的繼女,但是卻和家裡的下人私通。這件事情被發現後,想報復歐陽修的官員便以這首詩為引子,逼迫張氏承認和歐陽修的關係不正常。
事情發生後,歐陽修的名譽被破壞,雖然宋仁宗沒有對這件事最跟就地,但歐陽修還是被貶到了滁州。在哪裡,歐陽修寫下了那篇流傳至今的千古名作——《醉翁亭記》。
後來,歐陽修再次捲入官場的爭鬥。當時的宋仁宗沒有繼承人,只能立同族的趙曙為太子。但是趙曙登基後,兩位父親的稱謂成引發了政治爭論。當時歐陽修也是支持皇帝稱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皇考,他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卻得罪了別人。
歐陽修的一位堂弟被政敵收買,誣陷歐陽修和他的兒媳通姦,這件事情令文武百官十分震驚。好在當時有人為歐歐陽修辯解,皇帝對歐陽修也比較信任,對這宗案件進行了徹查,最後還了歐陽修清白。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歐陽修在文學上的成就很多人終其一生都難以達到,為官時又寧折不彎,也不顧及自己的言行會帶來怎樣的後果,難免會成為政敵的目標。儘管一生被捲入兩次亂倫緋聞,但歐陽修的背後是有血有肉的人生。
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得罪達官顯貴,但依然堅守原則,不因此退卻,歐陽修是真正的勇士。
朱熹曾評價歐陽修:「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遊,中實剛勁。」
為官剛正不阿,提攜後輩,生活上樂觀豁達,也難怪歐陽修能夠得到後世如此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