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與海子三弟查舜君
「我選擇永恆的事業
我的事業 就是要成為太陽的一生」
在查灣的田野中默誦海子的《祖國,或以夢為馬》,我想到已身在遙遠之地的忠誠的兒子!……在不遠處,你的舊居依戀大地;你的長眠處依戀大地;你不朽的詩歌依戀大地!
此刻,大地陽光普照。
人們!二十八年過去了,請不要再追問海子的死因了!我們要學會尊重一種抉擇,那可能就是上帝的抉擇。
此刻,在查灣,我想,從我六十歲開始,我該為海子做些什麼了!這不是承諾,這是我的使命。
明天,2017年5月25日,距離駱一禾祭日還有一周時間,我將告別查灣回返京城。我此行的心願了猶未了。
在海子墓前,我用心告訴年輕永生的詩歌靈魂,我對永遠二十五歲的海子說,你的家鄉山清水秀,民風淳厚,確是福地。願你安息!我用心說,小查,回京後,我會去另一處墓地看望你的二十八歲的兄長!如今你們一南一北,仍如車之兩轅。
不錯,誰也無法否認,在駱一禾與海子之間存在博大的海,神異的路,燃燒的火,無盡的念,飛翔的心。他們可以代表這個古老民族數千年、尤其是近一百年源自勞作、艱辛、歡樂的詩歌求索;在兩位年輕傑出的逝者身上,我能見證高貴的品質,搏擊的姿態,他們擁有智者的心靈。
至少,在我五十九歲這年,我獨自完成了來到查灣的心願。我在描述駱一禾、海子的中篇小說《天籟》中表達過這個心願。
查灣,我會再來的。
三天前,在海子故居,在那位偉大平易的詩歌母親面前,我說,媽媽,我會再來的!
這是可以預言的:總有一天,查灣因為永生的海子,會成為一個聖地!
這沒有疑問。
中國新詩百年,因駱一禾、海子的出現,因他們年輕不朽的精神勞作而被後人久久紀念。
再見,海子!
再見,查灣!
2017年5月20日24日,於查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