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難忘的「白月光」孝賢皇后

2020-12-27 小郭學歷史

春風秋月兮盡於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復何時?-乾隆《述悲賦》

自雍正五年(1727年)弘曆與富察氏(孝賢純皇后)結為夫婦,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孝賢純皇后去世,二十餘年間,兩人恩愛有加,可謂「鶼鰈情深」,無時不刻都在「秀恩愛」。用乾隆自己的詩來說:

「一日不見如三月」 「山亭水榭間,並輦同舟所」, 「愁喜惟予共,寒暄無刻忘」,

作為一個「高處不勝寒」的孤獨帝王,乾隆的心思總是不可捉摸,更不會隨意流露自己內心的柔軟一面。在孝賢皇后活著的歲月裡,她即是乾隆皇帝最愛的妻子,也是他的「知音」,繁瑣政事、天下蒼生之後的苦悶、煩惱都可以在她這裡一吐為快。

在孝賢皇后去世之後,這種失去「真愛」失去「知音」的悲慟,更是只能藏在心裡。

乾隆的愛是深沉的,慷慨的,但又是十分吝嗇的,凡不愛的人,他絕不表示一絲一毫的溫柔之情。"以詩言志",是乾隆皇帝「爆發」自己內心世界情感時最好的「承載」。

在乾隆數以萬計的詩詞中。寫給亡後孝賢的詩有上百首,每首都堪稱最見真情的上乘佳作。只有在這些詩中,乾隆才真正放下了帝王的尊嚴,盡情地抒發了內心深處對結髮妻子的眷戀,懷念。

下面我們就從幾首詩中來看看乾隆對亡妻的深深想念。

鳳韝逍遙即殯宮,感時憶舊痛何窮。一天日色含愁白,三月山花作惡紅。溫清慈闈誰我代,寂寥椒寢夢魂通。因參生死俱為幻,畢竟恩情總是空。廿載同心成逝水,兩眶血淚灑東風。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當初盼夢熊。」-作於乾隆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孝賢皇后崩後13天)

站在亡妻梓宮前面,回憶兩人美好的時光,那種心痛永遠都不會抹去,山花的絢爛,在他眼中也成了「惡紅」。他與皇后20年同心結好,轉眼成了東逝之水。他的心已經帶血。「早知失子兼亡母,當初何必盼夢熊」。「夢熊」,語出《詩經》,意為生子。皇后所生嫡子對整個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乾隆競感慨要是不生了這兩個男孩,也許就不會帶走他們的母親了。可見乾隆對皇后感情之深到了何種程度。

「別後已杳杳,憶前猶歷歷,嗟哉長春宮,遺像空懸壁。傾爵酒頻酹,拭巾淚猶滴。滴淚不能幹,平生恩愛積。齊物慚未能,難學莊盆擊。獨旦不能眠,欹枕懷百端。涼秋率感人,況逢形影單。九御鹹備位,對之籲若空。」-寫於孝賢皇后去世一百天

我並沒覺得時間有多長,就像才過一天一樣。長春宮裡,只有遺像空懸。為皇后奠酒,爵中之酒已傾盡,眼淚還是不能幹。只因你我恩愛太多。難學莊子那樣瀟灑,妻子死了,擊盆而歌。獨自不能入睡,靠著枕頭心懷百端。秋天本是悽涼日,況又碰此形隻影單時!三宮六院,妃嬪齊備,可面對她們,簡直就像面對虛空一樣!可以看出孝賢皇后的去世,讓乾隆皇帝心如死灰。

在來看乾隆於孝賢皇后在世時和去世後乾隆七夕節所作詩詞對比。

去世前: 今夕夫何夕,當年即此年,雖雲久離別,卻是永團圓。去世之後:秋懷容易感,七夕感偏多。天不知情海,誰叫設絳河。

去世之前是「雖是離別,卻是團圓」的美好日子,去世之後確實詩風大變,「敢問上天你根本不懂情,又如何能設銀河」滿是對上天的怨憤,和自己痛失愛人的無奈。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東巡到濟南大明湖畔,在自己收藏的《鵲華秋色圖》 上寫下了《題鵲華橋三首》:

長笛數裡亙雙湖,夾鏡波光入畫圖。 望見鵲華山色好,石橋名亦與凡殊。大明豈是銀河畔,何事居然架鵲橋? 秋月春風初較量,白榆應讓柳千條。榆煙杏火接空丁,穩度芳堤飲練虹。 李杜詩情天水畫,都教神會片帆中。

乾隆站在橋頭之上,面對著鵲華煙雨的美景,浮想聯翩,由鵲華橋聯想到傳說中的銀河、鵲橋、牛郎織女相會的故事,發出了還是人間大明湖更美好的感嘆。

然而,事隔三天,隨行的孝賢皇后病逝,乾隆想到自己開玩笑的"駕鵲橋",竟成真。悲慟萬分。

此後再寫過關於鵲華橋的詩,卻變成了這樣:

大明湖已是銀河,鵲華橋成不再過。付爾東風兩行淚,為添北渚幾分波。

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又觀《鵲華秋色圖》,看著看著,就想起了大明湖和去世的孝賢皇后,他在《鵲華秋色圖》上題了最後一段文字:

「嘉話自詡遊不孤,歸來登舟值變故。是卷廢置過年餘,歲暇胡然入眼紛愁予,兩朵天花乃好在,鵲橋似阻銀河塗,向來悲喜倏已過,流陰瞥眼誠堪籲,成詩聊當賦獨旦,古紙側理偏宜書,常侍卻能講譡論,久成寶籍藏石渠,慮致魯魚難補記,解頤笑謂有是夫,千秋後人執卷以題詠,其誰守禁為汝停吟觚?"

這段美好回憶,後來被瓊瑤借到了小說裡,成全了乾隆皇帝與「夏雨荷」的一段佳話。而真實的情形是,乾隆皇帝確實在思念,思念的卻不是「夏雨荷」,而是孝賢皇后。

宮殿寂靜,帷帳空垂,春風既過,斯人不再,惟嘆:春花秋月兮盡於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復何時!

相關焦點

  • 孝賢純皇后:乾隆對她的終生懷念,是真情實意還是表演作秀?
    其他各方面的喪儀標準也全部按超高規格辦理,皇后梓宮由皇帝親自護送,奉安於裕陵地宮的寶床之上,並專門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叫做「孝賢皇后陵總管衙門」,這個衙門設置總管、副總管、章京、筆貼式等大小官員23名,看守陵墓兵丁80名。僅這一項開銷,每年就耗費白銀十萬兩以上。乾隆對孝賢皇后的懷念,整整持續了一生。
  • 歷史上真實的富察皇后:一生平平穩穩,乾隆心裡的白月光
    孝賢純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贈一等承恩公、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傅恆的姐姐。 富察氏是清代著名的中後期的旗人世家,出身富貴。其家族的祖先是女真沙濟城主檀都,可見在入關之前,其家族的門第就很高。
  • 帝王無情,她卻做了乾隆一生的「白月光」,原因是……
    《延禧攻略》裡,富察皇后(秦嵐飾)卻是一個蕙質蘭心的人,善良對待身邊每一個人,從不害人的後宮稀有物種。乾隆皇帝對這個皇后也是寵愛有加,說話做事生怕皇后不高興,還常常吃點皇后的小醋。根據史書記載,孝賢皇后富察氏是一位名門之女。「富察」是滿洲八大姓之一,她的家世很顯赫。富察氏嫁給乾隆的時候,年方十六,還不是皇后。因為那時,乾隆也才十七歲,還沒當皇帝。富察氏當初是作為福晉嫁到宮中的。
  • 孝賢純皇后死因真的是感冒嗎?是乾隆帝故意撒謊,還是有難言之隱
    現代的史學家普遍認為乾隆雖然一生風流,卻也是一位對第一位皇后孝賢純皇后一生鍾情的人,孝賢純皇后如同乾隆的「白月光」,孝賢純皇后死後,乾隆所有的妃子都有著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影子。圖片當上皇后的富察氏,克己奉公,勤儉節約,把乾隆的後宮治理的井井有條,讓乾隆帝十分的歡心。也許是上天感動於富察氏的虔誠,終於在乾隆登基後的第十一年,富察氏再次受孕,並且為乾隆生下了皇七子,永琮。
  • 乾隆大帝的皇后們(上)——孝賢純皇后
    叔那顆隱藏數千年的八卦少女心也被點燃了,乾脆決定用這幾天功夫來跟大家聊一聊乾隆大帝身邊的幾位奇女子。(畢竟親眼見過的,比他們拍的要真實些,噓~~~別說出去~~)分別為歷史上真正的孝賢純皇后(富察皇后),純帝繼皇后(如懿),孝儀純皇后魏佳氏(魏瓔珞)。今天先說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 誰才是乾隆皇帝真正的「白月光」?
    記者:宋宇晟從「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一生的白月光」,乾隆皇帝的感情生活似乎一直是影視作品的關注點
  • 孝賢純皇后離世,兩個皇子因哭得不夠動情,被乾隆剝奪了繼位資格
    在清朝的眾多皇帝中,乾隆皇帝的后妃數量是其中的佼佼者,留有記載的就多達41人,其她無名氏就更多了。在這眾多的后妃中,乾隆皇帝最愛之人當屬孝賢純皇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
  • 乾隆一生嬪妃眾多,但是誰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
    無論是從民間傳說還是各大影視劇中,乾隆都是一位風流多情的天子,乾隆一生妃嬪眾多,風流韻事數不勝數,他愛過的女子也很多,比如皇后富察氏、繼後那拉氏,還有傳說中的香妃。
  • 歷史上的如懿皇后一生是怎麼樣的呢,為什麼會被乾隆廢后?
    乾隆的第一個皇后是孝賢皇后,乾隆非常的喜歡她, 孝賢皇后生永璉、永琮都被秘密立為儲君,可惜這兩個兒子都去世了,乾隆很悲痛,孝賢皇后去世後兩年(乾隆十五年)才晉升輝發那拉氏為皇后,時年32歲。輝發那拉氏深得太后喜愛,是太后下旨定下的皇后。輝發那拉氏所生皇嫡子永璂沒有像孝賢皇后的兩兒子一樣被秘密立為儲君,輝發那拉氏感到焦慮和不安。雖然孝賢皇后去世了很多年,乾隆心裡一直懷念她,對輝發那拉氏相對冷淡。
  • 乾隆患一種怪病,孝賢皇后得知後,便與他同住100天,最後痊癒!
    ,但是在他心中,孝賢皇后的地位卻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可惜孝賢皇后命薄,在乾隆17年就被送入了地宮中安眠,想必在看到孝賢皇后入棺的那一刻,乾隆心中肯定有著萬般的不舍,皇后是如何在三千佳麗中為自己贏得地位,讓乾隆寵愛的呢?
  • 孝賢純皇后———落寞等待愛情過早凋落的花
    每次身邊的嬪妃有地方做得不盡滿意,他便會懷念起孝賢的賢淑,他說,孝賢皇后是唯一一個稱得上 「母儀天下」 的女人。這個女人,成了他心裡一輩子的皇后。再也沒有人撼動過她在他心裡的地位。由此可見,《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也曾考據大量清史,最後鎖定在乾隆與孝賢皇后的故事上,寫了這樣一部家喻戶曉的作品。作
  • 竟把乾隆對孝賢純皇后說的這句話,寫在紅樓夢上!
    ……」原來,據《金川紀略》載:在皇七子永琮去世後,孝賢純皇后悲悼成疾。她告訴乾隆帝,在病中時時夢見碧霞元君在召喚她。她已經許下心願,在病好後要親自前往泰山碧霞祠還願。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孝賢純皇后隨乾隆帝東巡。二月二十九日,登泰山。三月十一日,孝賢純皇后在回京的路上,卻意外崩於山東德州運河的船上。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
  • 孝賢純皇后因何而死?乾隆的一首詩裡,透露出富察氏的死因!
    孝賢純皇后因何而死?乾隆的一首詩裡,透露出富察氏的死因!孝賢純皇后是乾隆的原配皇后,也是乾隆一生的摯愛。而作為一國之母的富察氏皇后,有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和最好的生活條件,為什麼會早早的就離開人世了呢?
  • 乾隆皇帝想念了富察皇后51年,遠比《延禧攻略》劇中更深情
    歷史上沒有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高貴妃,令妃也都不是乾隆的最愛,只有富察皇后是他的「白月光」。乾隆生了癤,皇后唯恐宮女照顧不周,都是自己親自照顧百日,直至痊癒。乾隆說當今的滿洲貴族子弟都忘了節儉的本色,皇后特意用鹿尾絨毛縫製成燧囊,乾隆時時戴在身上。
  •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生前為自己討要諡號
    在我國古代,帝王、皇后、藩王、重臣或在士大夫階層中很有影響力的人物去世後,往往朝廷會給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來概括其一生作為品德,這就是「諡號」,諡號通常只會在人去世後才會獲得。但在清朝,確實發生了一起皇后生前向皇帝討要諡號的特殊事件。
  • 有40位后妃的乾隆,卻用72年獨愛她一人!她才是帝王一生的白月光
    但乾隆皇帝縱然一生后妃無數,他心中最愛的女人還是自己的結髮之妻,富察皇后,她是乾隆皇帝一生的白月光。孝賢皇后聞知,每夕於上寢宮外居住奉侍,百日滿後,始回宮。——《郎潛紀聞二筆》皇后的祭品不夠不潔淨鮮明,嚴懲;皇后冊寶製作粗陋,全堂問罪;滿文譯文中將「皇妣」一詞錯譯成了「先太后」,重罰。「孝賢皇后喪儀,朕皆斟酌古今,不參私意。
  • 富察皇后:帝王無情的時代,她做了乾隆一生的白月光
    弘曆登基後,年號乾隆,富察也自然成為了他的皇后。據史料記載,富察是一個很深明大義的女子,不爭不搶,不貪慕富貴,一切以夫君為主,做事都會為乾隆考慮,所以乾隆一直很寵愛她。 在他們的嫡長子7歲那年,年僅26歲的乾隆就把兒子永璉的名字寫在了立儲密匣裡,可以說是要把天下交給最愛的兒子了。
  • 三任皇后,乾隆喜歡哪一個?富察皇后只是「白月光」,她才是真愛
    乾隆皇帝有三任皇后,分別是孝賢純皇后、烏拉那拉皇后、孝儀純皇后。皇帝和皇后都是皇權時代最尊貴的人,要說哪一位皇后是乾隆最愛的那一個,有的人說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也有的人說是孝儀純皇后,很多人都爭議不斷。
  • 乾隆9位后妃的畫像,圖2的孝賢純皇后雍容華貴,圖6令妃真的很美
    乾隆皇帝風流倜儻,他一生之中后妃眾多,這些後宮女子有著傾國傾城的美貌,其中有的人榮寵不衰,成為乾隆一生的摯愛,下面就來看一下乾隆9位絕色后妃的真實畫像,領略一下她們的風採。 先來看看乾隆皇帝年輕時候的畫像,他眉宇之間英氣盡顯,器宇軒昂,不愧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
  • 古希天子終身難忘的伉儷——孝賢純皇后
    乾隆皇帝晚年,重用和珅等人,官吏貪汙之風盛行,各種矛盾激化,盛世也由此中衰。乾隆帝死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梓宮於同年九月十五日入葬勝水峪地宮。其諡號全稱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嘉慶四年四月十二日,為他樹立了兩統石碑,鐫刻了他一生的業績。       孝賢純皇后是最先葬入乾隆裕陵地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