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0位后妃的乾隆,卻用72年獨愛她一人!她才是帝王一生的白月光

2021-02-08 悅讀進化論

來源:匠心之城(jxzc681)


『 小悅導讀 

小悅一向太喜歡不看古裝劇(除非是像「大明王朝1556」「漢武大帝」「雍正王朝」這類央視正劇),其中一個原因是感覺瞎編亂造太多,對歷史不尊重。

最近清宮劇《延禧攻略》熱播,引起網友各種討論,其中乾隆皇帝與富察皇后的鶼鰈情深讓網友大呼甜蜜。可能是於正一貫作品的胡編亂造的風(niào)格(xìng),也有許多人對電視劇中的帝後感情有些質疑……

事實上,歷史上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的愛情,比電視劇還要感人!

《延禧攻略》劇照

乾隆帝在我們印象中

也是一位風流多情的君主

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遍體生香的含香公主,

美豔多姿的令妃娘娘,

更別說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了。

根據歷史記載,

乾隆皇帝後宮有名號的妃嬪,

就多達40位。

但乾隆皇帝縱然一生后妃無數,

他心中最愛的女人還是自己的結髮之妻

富察皇后

她是乾隆皇帝一生的白月光

富察皇后出生於滿洲鑲黃旗,

姣好的面容,

高貴的出身,

優雅的談吐,

行不動裙,

笑不露齒。

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

名門淑女的風度與修養。

富察氏9歲時的書法作品就被雍正(乾隆的爹)讚不絕口,甚至用小富察的字來教育兒子。

「此字乃是一位九歲的格格所寫,你們如不用心上進,可連女童都不如了」。——出自《富察氏後人玄海的回憶錄》

雍正五年,

16歲的富察氏參加選秀,

被當時在位的雍正皇帝一眼選中,

指給了已經暗立為儲君的乾隆做嫡福晉。

雍正選的就是未來大清國的皇后。

17歲的乾隆與16的富察氏

婚後舉案齊眉,

相敬如賓,羨煞眾人。

在成親第二年便生下長女,

三年後,富察氏誕下二皇子,

雍正皇帝對這個嫡孫分外寵愛,

親賜名為永璉

璉有宗廟之意,

即希望他未來能繼承皇位。

雍正十三年,

乾隆繼承大統,

立即冊封富察氏為中宮皇后。

富察氏雖然貴為皇后,

卻毫無驕矜之氣。

她聰明賢惠,識大體,重小節,

生活簡樸,不喜金銀首飾,

平常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

後恭儉,平居以通花絨草為飾,不御珠翠。 ——《清史稿 · 后妃傳》

富察氏對待太后更是非常的孝順。

兩人性格迥異,相處並不容易,

但是富察氏卻極其恭敬孝順,

說話極其謙卑有禮,

太后吃飯的時候都是自己伺候布菜,

從不假手於宮女。

太后生病也是衣不解帶,

整夜守在床邊照顧,

太后對這個兒媳非常滿意,

親密到一日也離不開。

後宮上下對皇后非常欽佩,

乾隆本就極其注重孝道,

對富察氏的喜愛更是與日俱增。

她將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

使乾隆在前朝沒有後顧之憂。

生活中對乾隆也是呵護備至,

為他排憂解難,耐心傾聽。

皇上生癤,

御醫說要連續一百天堅持換藥,

富察氏不放心他人照顧,

便連續三個月親手為皇上換藥,

精心照顧,直至乾隆痊癒。

純聖壯年,曾患癤,甫愈,醫云:須養百日,元氣可復。孝賢皇后聞知,每夕於上寢宮外居住奉侍,百日滿後,始回宮。——《郎潛紀聞二筆》

有次乾隆皇帝說起,

當年先祖在關外艱難創業,

袖口能用鹿尾巴的絨毛

緣個邊就已經是很好的裝飾了,

而如今八旗子弟穿金戴銀,

鋪張浪費,驕奢風氣漸起。

本是無意提起,

富察氏卻記在心裡,

她回去就做了一個用鹿尾巴毛

緣邊的小荷包送給乾隆,

意指夫妻二人

互相勉勵保住先祖樸素的習慣。


乾隆大為感動,

便終生將荷包佩戴身邊,

夫婦二人感情甚篤。

歲時以鹿羔沴毧制為荷包進上,仿先世關外遺制,示不忘本也。 ——《清史稿 · 孝賢皇后傳》


富察氏懂乾隆的精神世界,

他們一起吟詩作畫,

一起策馬馳騁,

她是他的伴侶,更是知己。

乾隆本身很自負,

高己卑人,

但在皇后身上幾乎挑不出毛病。


按照禮制,

三宮六院有很多妃子,

但是誰也取代不了皇后

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

當其他妃嬪絞盡腦汁,

明爭暗鬥爭寵的時候,

她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不僅如此,

乾隆對皇后家人的賜封更是超出常制,

所受恩寵,空前曠古,冠絕百僚。

皇后胞弟傅恆年未而立即位登首輔,

二十餘年中,出將入相,

乾隆帝對其恩寵有加,罕有人及。

乾隆也絲毫不掩飾自己

施恩外戚是因為皇后的緣故:

「朕之加恩傅謙兄弟者,

乃因皇后加恩,

並不因其為大學士公傅恆之兄弟也。」

富察皇后在紫禁城的居所叫長春宮,

在圓明園的居所叫長春仙館,

而乾隆皇帝的名號即「長春居士」,

其伉儷情深可見一斑。

但是天道忌全,人生難測,

太過幸福美滿的生活連老天都妒忌。

乾隆三年,

年僅9歲的二皇子永璉,

因病夭折,

而乾隆皇帝在繼位第一年,

便曾秘密立其為皇太子。

乾隆評價二皇子:

「聰明貴重,氣宇非凡」。

這一意外猶如晴天霹靂,

讓帝後陷入悲痛之中,

勤勉的乾隆罷朝五日,

為二皇子修建陵寢,

一切按照太子規格辦理。

大病一場的富察氏幾天內便形銷骨立,

終日以淚洗面,

乾隆皇帝承受著喪子之痛,

但是更擔心皇后過度悲傷,

便每日前來勸慰。

因為傷了身體,

直到七年後,

35歲的富察皇后才再度有孕,

乾隆皇帝對其高度重視,

按照慣例,

要出宮去圓明園過上元節,觀煙火。

乾隆不忍皇后一人在宮內,

破例留在宮中陪富察皇后過節。

皇后誕下皇七子永琮

儘管其他妃嬪已經給乾隆生了好幾個皇子,

乾隆依然對其寵愛有加,

稱讚其「性成夙慧,歧嶷表異,

出自正嫡,聰穎殊常」。

每天一下朝便來到皇后寢宮,

夫妻二人將孩子抱在懷裡哄逗,

那是他們最美好的時光。

但是災禍降臨,

永琮在未滿兩歲的時候出天花而夭折,

那天正好是大年三十。


乾隆把永琮安葬在朱華山太子陵園內,

在乾隆皇帝心裡,

永琮已經內定是太子。

此次噩耗直接擊垮了皇后

悲悼成疾,

表面上皇后保持著端莊嫻靜,

內裡的生命卻一點一點耗盡。

兩個月後,

乾隆十三年,

是皇上的第一次東巡。

繼位這麼多年,

乾隆皇帝勵精圖治,

出巡是為了更好的實地考察,

也是藉此機會帶著富察皇后散心,

消解喪子之痛,使其重整精神。

東巡隊伍來到山東,

一起謁孔廟、登泰山、遊覽趵突泉,

乾隆親自去泰山碧霞宮拈香,

為皇后祈福,日後身體康健,

早誕貴子。

富察皇后也很開心,

卻不想突然病倒了,

回程在即,

皇上決意留在濟南陪皇后養病,

皇后不願因自己而貽誤國家重務,

便勸皇上自己無妨,回京再治。


他們在德州乘船,走水路。

卻不想皇后當晚亥時,

就病死於船上,年僅37歲。

從這一天起,

這錦繡山河再無人與我欣賞,

這高處不勝寒的寂寞

再也沒人與我分擔,

縱使我有這三千粉黛,

卻都不是你的樣子。

他悲痛欲絕,

回京後親自扶棺治喪,

不惜耗費巨資、大興土木,

動員工匠8242人,

各作壯夫9593名,

耗費白銀9600餘兩。

新建房間338間,

耗費白銀91300餘兩

追封諡號「孝賢純皇后」

九日不理朝政

終日身穿素衣素袍。

這還不夠,

他要讓所有人陪著他一起悲痛,

天子之怒,血流成河。

皇后的祭品不夠不潔淨鮮明,嚴懲;

皇后冊寶製作粗陋,全堂問罪;

滿文譯文中將「皇妣」一詞

錯譯成了「先太后」,重罰。

「孝賢皇后喪儀,朕皆斟酌古今,不參私意。考明嘉靖七年孝潔陳皇后之喪,張璁援引古禮,謂『喪服自期以下諸侯絕,特為旁期言。若妻喪本三年報服,殺為期年,固未嘗絕。上宜為後服期喪』云云。今據議奏,如升殿作樂,凡大朝祀典,自當如例。唯常日視朝,但鳴鐘鼓,樂懸而不作……」 ——《清史稿 嘉禮》

因皇子永璜和永璋在

皇后葬禮上哭的不夠悲傷,

便歇斯底裡地痛斥:

 "此二人斷不可繼承大統……

伊等如此不孝,朕以父子之情,

不忍殺伊……"

直接絕了二人的繼位可能。

乾隆下令,

百日之內官員都要吃素穿孝不得剃頭,

停止音樂嫁娶, 

天下臣民一律為皇后服喪。

江南河道總督這樣的一品高官

在皇后喪期剃頭,被賜死;

湖南巡撫、湖北巡撫因此革職;

其中53名官員沒有來得及上奏悼念,

多被貶黜,降級,削功。

富察皇后的離世,

給大清朝的政局帶來一場巨大的風波。

乾隆性情突變,

越發任性和嚴苛,

錯殺冤殺不計其數,

這一系列瘋狂舉動讓全國上下人心惶惶。

精神也變得有些不正常了,

記性變得非常差,

時常記不得自己下一秒要做什麼,

只是不斷地發火,動怒。

唯有靠寫詩才能緩解自己的情緒,

皇后剛去世的那段日子,

每晚夢到皇后,

便將夢中的情景寫到詩裡。

他夢見皇后說,

在那個世界過得很好,

不要擔心,

自己放心不下婆婆和孩子特來看望。

待乾隆醒來,淚水早就沾溼枕巾,

黑夜寂寥,風吹簾櫳,

我在寂寞傷感中,

你又在哪裡。

富察皇后去世後留下的長春宮,

乾隆命令所有陳設,

都要保持原樣,一點也不許動。


每年皇后的祭辰,

乾隆都要到這兒來進行憑弔,

在椅子上一坐就是大半天,

這種做法乾隆持續了四十多年,

一直到退位。

因皇后於船上去世,

乾隆甚至下令

把保留了她最後的體溫的青雀舫(大船)

運進紫禁城。

可這艘船體積巨大,至少重千噸,

加上當時又沒有起重機等設備,

這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皇帝甚至下令拆掉城門門洞,

還好後來官員想到一個主意

才算保住了城門!

他命人搭起木架從城牆垛口通過,上設木軌,木軌上滿鋪鮮菜葉,使之潤滑,千餘名人工推扶拉拽,費盡力氣,終於將御舟運進了城內。

自從富察皇后去世後,

乾隆就養成了獨宿的習慣,

再也不讓任何妃子伴其過夜了。

而濟南則成了乾隆的傷心地,

每次出巡,經過濟南,

乾隆從不入城,都是在城邊繞道而行。

因為你,我怪罪一座城。

皇后去世十年之際,

乾隆再次來到泰山,

回憶起皇后染疾而逝,傷心不已,

幻想和皇后能夠緣定三生。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

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

大多文採平平,非常平庸。

但是其中有一百多首詩卻寫得非常好,

情真意切,真情流露,


那一百多首詩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都是在悼念富察皇后,

乾隆詩作的最高水平都獻給了富察皇后。

「九御鹹備位,對之籲若空。」

雖然我坐擁三宮六院,嬪妃齊備,但是面對她們,就像是面對虛空。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當初盼夢熊」

早知道失了孩子還會讓你也離開,那當初寧可不生了!

「同來侍宴承歡處,為憶前弦轉鼻辛」

看到我們的女兒本來該開心,可是卻想起了你,我的鼻子又酸了。

「朕以二十餘年伉儷之情,恩深誼摯,邃行冊立,於心實所不忍。即過二十七月,於心猶以為速,但思皇后大事,上軫聖母懷思」。

立了新皇后,他還去富察皇后的墓前解釋:「我也不想的,但是母后年紀大了,你就當是孝順她吧!」

其來不告去無詞, 兩字平安報我知。 只有叮嚀思聖母, 更教顧復惜諸兒。 醒看淚雨猶沾枕, 靜覺悲風乍拂帷。

他經常夢見富察:「我又夢見你回來了,向我報了平安,擔心母后和孩子們。醒來後卻只有我一個人,淚水沾溼了枕頭,瞬間覺得好難過啊!」

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自從你去世以後,我多次南巡,四次路過濟南,都從不入城,但是又忍不住要從城邊繞道。因為我害怕一進去,就想起了你在這生病、離世,我又會難過了。」

「曾孫畢姻近,眠者可聞知」

71歲時,乾隆在陵墓前對富察說:我們的孫子都要結婚了,不知道你聽說了嗎?

而到了80歲,他再到了她的墳前:

三秋別忽爾,一晌奠酸然。追憶居中閫,深宜稱孝賢。

平生難盡述,百歲妄希延。夏日冬之夜,遠期只廿年。

我已經三年沒來給你上墳了,今年來到這我又忍不住哭了。你我陰陽兩隔這麼久,我沒有辦法一下子把這麼多年的發生的事全都告訴你。想起以前和你一起度過的日子,多麼的美好啊!

他們都說我身體好,可以活到100歲,可我不想活那麼久,我想早一點到地下,這樣就能和你團聚了。

相守21年,分開51年。

10幾歲的初戀,30幾歲時的陰陽兩隔,再到白髮蒼蒼,腳步蹣跚時,你依舊是我心中唯一的那束白月光。

自古君王皆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

可這一生,他真正愛的,或許只此一人。

— END —

關於熬夜和早起,也許你一直都錯了

我把《清明上河圖》放大30倍,嚇死

唐僧到底愛不愛女兒國國王?

一次性把中國茶講清楚(建議收藏)

書單 | 買書不挑出版社的都是山炮!

相關焦點

  • 雖有40位后妃,卻用72年獨愛她一人!乾隆,一個你並不了解的深情男人
    雖有40位后妃,卻用72年獨愛她一人!
  • 有40位妃子的乾隆,卻用一生只愛一人
    自17歲時娶了富察,往後72年直至臨死,縱使後宮有名位的妃嬪有40位,可或許乾隆這一生真正愛的自始至終只有富察氏一人而已吧。乾隆這樣一個複雜的男子想要的,絕不只是一個漂亮溫柔聽話的女人,而富察或許就是那個內外兼修的人,才讓乾隆愛了她一生。在乾隆政務繁忙的時候,富察就將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讓乾隆能不分心。而當乾隆在工作中遇到不順心時,富察氏能立刻感覺到乾隆的情緒變化,輕聲細語的和他聊天,疏解他的負面情緒。
  • 富察皇后:帝王無情的時代,她做了乾隆一生的白月光
    每年富察皇后忌辰的時候,乾隆都會去到她的寢宮靜坐,陪她說說話,回憶兩個人在一起的細節,這樣堅持了40年。 在失去富察皇后的日子裡,乾隆放縱自己沉迷女色。但是一生從未讓任何女人陪伴自己入睡過,他養成了獨睡的習慣。也許在現在看來「在心愛的女人死後沉迷女色」有點渣,但是在身為帝王的封建時代,已經是難得的深情了。
  • 比《延禧攻略》還精彩:有40位后妃的乾隆卻用72年獨寵一人,堪比最蘇霸道總裁!
    根據歷史記載,乾隆皇帝後宮有名號的妃嬪,就多達40位。但乾隆皇帝縱然一生后妃無數,他心中最愛的女人,還是自己的結髮之妻,富察皇后,她是乾隆皇帝一生的白月光。皇后胞弟傅恆年未而立即位登首輔,二十餘年中,出將入相,乾隆帝對其恩寵有加,罕有人及。
  • 帝王無情,她卻做了乾隆一生的「白月光」,原因是……
    當秦嵐飾演的皇后,因為兒子燒死,哭得聲音嘶啞,幾乎瘋癲,最後乾隆為了避免她尋短見,不得不將她捆起來時,觀眾也都幾乎淚崩了。最後,她死了,倒也解脫了。「富察」是滿洲八大姓之一,她的家世很顯赫。富察氏嫁給乾隆的時候,年方十六,還不是皇后。因為那時,乾隆也才十七歲,還沒當皇帝。富察氏當初是作為福晉嫁到宮中的。除了出身名門、長相姣好之外,富察氏還是一個非常聰明、非常賢惠、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女人。
  • 乾隆一生妃嬪無數,卻唯獨對她的愛就像一道白月光
    乾隆一生處處留情,我們了解到的還珠格格裡面的紫薇就是乾隆皇帝遺落在人間的女兒,當然到現在依舊是說法不一,有的說紫薇是純貴妃的女兒,深得乾隆的喜愛,也有的說紫薇是朝中大臣的女兒,讓乾隆封為了格格,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公主。可是不管怎麼說,足以說明乾隆皇帝是個多情的帝王。
  • 史上的富察皇后有多美?肖像畫還原撞臉女星,難怪乾隆獨寵她72年
    眾所周知,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長恨歌》,詩中運用及其精煉的預言,為我們還原了帝王后宮的真實生活,楊貴妃的美貌、嬌媚,獨受君王的寵愛在這短短的幾句詩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而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愛情,至今依然廣為流傳。
  • 乾隆十二后妃真實容貌:一妃子像極了富察皇后,順嬪並非絕色美人
    中國歷史上有數百位皇帝,但皇帝的數量遠遠不及后妃。因為原始社會從母系過渡到父系之後,男子娶多個女子就漸漸成了古代默認的「規矩」,大概3000年前,《周禮》就有規定周天子立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外加八十一御妻,這麼算起來後宮少數也塞滿百名女子,最誇張的還是晉武帝司馬炎,他後宮粉黛近萬人!
  • 她19歲嫁給乾隆,一生未誕下兒女,唯一存世的畫像被美國收藏至今
    這位后妃是伊爾根覺羅氏,後世之人習慣稱她為循貴妃,雖然因為在乾隆偌大的後宮中她並不算多麼顯眼,但因為那幅著名的《心寫治平圖》,她也在後世留下了獨屬於自己的一份烙印。《心寫治平圖》又名乾隆帝后妃嬪圖卷,畫作的內容是乾隆帝、孝賢純皇后以及十一位妃子的半身像,作者是清朝最著名的洋人宮廷畫家郎世寧以及其弟子。
  • 後宮佳麗三千,乾隆一生只愛她一人
    :乾隆十三年。這首詩,完全不像一位後宮佳麗三千人的帝王之作,只像一位普通的丈夫,對妻子的苦苦思念:你專門來告訴我,在那個世界過得很好,讓我不必擔心。還問我婆婆和宮中孩子的現狀,我一一告訴你後,你就這麼匆忙消失了,任憑我一人在這世間,淚如雨下...
  • 她才是真實的魏瓔珞,10年生6胎,屍骨挖出後,才發現乾隆多狠心
    富察皇后賢淑純良,一生節儉,直到死後都是乾隆心中的白月光,而魏瓔珞有仇必報,一路開掛,成為清宮中的「事業女強人」,她陪伴了乾隆30年,也是富察皇后死後最得皇上寵愛的妃子。歷史上魏瓔珞的原型就是令妃,這個人物我們都不陌生,在還珠中她是善良大度的,在另一部清宮戲裡她化名魏嬿婉,卻成了一大反派。那麼真實的令妃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 三任皇后,乾隆喜歡哪一個?富察皇后只是「白月光」,她才是真愛
    後世一般用「風流帝王」來定義乾隆皇帝,但自幼受過正統傳統教育的他並非登徒之輩,而是一位有深度、有內涵、有修養的高素質帝王。對於愛情,乾隆皇帝並不僅僅看中美色;對於恩寵,他更不是隨意給予。 那麼,三任皇后中,誰才是乾隆皇帝給予最真實情感的真愛呢?
  • ▷《乾隆王朝》①|他娶了40多個女人,卻獨愛她一人: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模樣
    尤其是關河五十州通過對眾多史料的解讀,以人性化的視角去關照一位帝王的內心世界,還原一位帝王充滿複雜情感和生命張力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乾隆鮮明的個性是如何將一個王朝帶領到歷史巔峰的,而那個時代又是如何賦予乾隆十全武功的豐功偉績的。讓我們跟隨關河五十州的豐富細膩的歷史筆觸,一起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 《乾隆王朝》①|他娶了40多個女人,卻獨愛她一人: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模樣
    尤其是關河五十州通過對眾多史料的解讀,以人性化的視角去關照一位帝王的內心世界,還原一位帝王充滿複雜情感和生命張力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乾隆鮮明的個性是如何將一個王朝帶領到歷史巔峰的,而那個時代又是如何賦予乾隆十全武功的豐功偉績的。讓我們跟隨關河五十州的豐富細膩的歷史筆觸,一起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 乾隆一生嬪妃眾多,但是誰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
    雖然作為帝王,妃嬪無數,身邊來來往往的佳麗太多,似乎並沒有哪個值得他專情,但是如果單考慮他作為男性來講,從史料來看,乾隆的最愛還是他的原配妻子富察皇后。 她是《如懿傳》中城府深沉的富察琅嬅,也是《延禧攻略》裡人美心善的富察容音,歷史上乾隆對富察皇后的愛情要比影視劇中演繹的更深情。
  • 乾隆皇帝:她是我初戀,我愛了她72年 | 美好七夕
    其實在歷史上,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比電視劇還要恩愛得多。雍正皇帝在位時,為當時還是阿哥的乾隆皇帝賜號「長春居士」。乾隆皇帝登基後,便賜長春宮為皇后的居所,而圓明園中則賜居長春仙館,要說乾隆到底多愛富察皇后,就是你住的地方也要和我有關。
  • 《延禧攻略》自富察走後,乾隆愛了她整整48年.
    她也沒想到,這場被操辦的婚姻,竟然會讓她遇見那個天作之合的男人。弘曆也沒有想到,自己會突然擁有一個如此完美的妻子。富察皇后僅比乾隆小一歲,嫁給乾隆時才16歲,是乾隆的初戀。她溫婉可人,眉眼裡藏著些許憂愁,她也是大家閨秀,出身高官,才華不凡,能寫得一手好字。
  • 絨花——不敗之花,永生常在,照亮的不僅是乾隆一生的白月光
    絨花,南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妥妥地獻身於這場文化大潮,成就了《延禧攻略》中被贊為乾隆一生白月光的富察皇后。這一次整得超專業的於媽團隊,冷不丁地與觀眾來了一次世紀大和解,無論是布景還是妝容,都對得起「專業」這個詞,劇中場景、人物造型都一改往日浮華繁瑣,儼然是一派古典雅致、清新脫俗的清宮氣息。
  • 甜蜜蜜,乾隆他愛的甜蜜蜜!
    妹子見多了帝王不愛皇后愛野花的愛情,看膩了小老婆傻白甜、原配心狠手辣的設定。但是這部劇不黑原配,皇帝和皇后舉案齊眉,妥妥的真愛,連女主也難以插足。著實是一個稀罕物啊~劇中乾隆皇帝是一個傲嬌毒舌、強勢、能力超凡的皇帝。在他的心裡,有皇后一人足以,不求任何其他女子。一場秀女殿選,乾隆愣把給自己選妃變成了吐槽大會,這個黑那個瘦,還有一個太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