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起彼伏的網際網路創業潮上,總有那麼一群中年人,選擇挖井式的堅守。他們似乎總有一種執念,堅守是為了等待下一次的出彩!韓坤就是其中一個。
雖然已是凌晨2點,但韓坤的聲音是激動的,這位曾經締造過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等爆款產品的創始人,正與2019騰訊數字生態人物頒獎盛典現場跨洋連線。他與閱文集團的CEO吳文輝作為新文創領域的代表,剛剛摘得2019「榮耀榜創始人」大獎。
2019騰訊數字生態人物頒獎盛典:
一下科技創始人兼CEO韓坤 獲「榮耀榜創始人「
「打井打到5米,沒有水;打到15米,還是沒有水,很多人就放棄了。但也許水就在16米呢?認準了方向,一定不要輕言放棄。」韓坤的這段話,特別像勵志雞湯。
不過,張洪禹聽完這個故事後,很快成了他的天使投資人,因為他覺得韓坤很「不一樣」。這位80後創業先鋒,曾經是國內家喻戶曉的視頻平臺PPS的創始人。不僅如此,每每關鍵時刻,韓坤都對團隊講起這個老掉牙的故事,但是卻出奇地有效。
不過,大家也因此偷偷給他起了外號,叫他「挖井的老韓」。的確,從韓坤的經歷來看,他確實在網際網路創業者中氣質獨特。
韓坤並非技術出身,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還是回老家做了戶籍民警。這份工作平平無奇,卻也很巧合的幫助韓坤接觸到了網絡和計算機,可以說是國內比較早接觸網際網路的一批人。對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興趣讓韓坤心潮澎湃,他似乎看到了自己未來的詩和遠方。所以毅然放棄了穩定的鐵飯碗,來到北京,成為一個北漂。
這個舉措其實並不容易,畢竟在那個時代,放棄一份體制內的工作對一個普通家庭而言並非小事,家人的壓力和不解曾讓韓坤很難面對。決定去北京發展更是非常有挑戰的事情,十幾年前的北京也沒有那麼成熟的就業機制,於現在各大企業從畢業校招就開始的一條龍招聘,還是有很大不同。
北漂的生活當然沒有想像中美好,來到北京舉目無親的韓坤也是一路折騰和漂泊,不過事實也證明,機會還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份網際網路工作開始向韓坤招手,公司很不錯,是那個時候網際網路公司中的翹楚搜狐,不過工作卻很一般,是一個基礎的夜班編輯崗位。這個崗位基礎又辛苦,晚上熬夜做內容,黑白顛倒,很多人都不願意幹。不過韓坤不介意,這是他網際網路夢的開始。
熟悉韓坤的人都知道他做事很拼,也不計較一時得失,這也使得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同事中的佼佼者,一路成為搜狐歷史上最年輕的主編。
搜狐被譽為中國網際網路的黃埔軍校,韓坤至今都非常感謝這所學校。在他如今辦公室惟一的書櫃裡,擺滿了當年在搜狐獲得的一系列獎狀和獎盃。
實際上,早在2004年,搜狐時期的韓坤看好視頻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個判斷,在當時是非常激進。因為當時寬帶並不普及,用戶看視頻習慣還沒有養成,視頻內容方面投入高昂,包括帶寬成本、內容IP成本,盈利困難非常大。甚至直到今天,15年後,主流視頻網站幾經變遷,依舊是虧多盈少。
韓坤的堅持並沒有得到助力,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於是毅然辭職開始了新的探索,成為了中國最早的視頻平臺酷6網的一員。
酷6其實趕上了第一波的視頻發展大潮,曾經的發展也確實是一日千裡,並成為國內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視頻平臺。不過因為各種原因,酷6並沒有實現韓坤心中的視頻夢。
人到中年,財務自由,但夢想不死的韓坤,仍然選擇在視頻夢上重新出發。2011年他選擇了從酷6退出。在很多訪談中,韓坤不無感慨的回憶道:「創業失敗的感覺就像深愛著的女朋友和自己分手了,而自己卻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能力再愛一個。」
2011年,開始籌備二次創業的韓坤跟張洪禹聊起短視頻。「當時你能感覺到他眼睛裡的興奮。不過那時長視頻平臺尚生死難料,我對短視頻行業其實是心存疑慮的」。
這位一下科技天使投資人兼聯合創始人,在中國網際網路、視頻、P2P技術領域的積澱頗深,思考和判斷以客觀冷靜著稱。
「韓坤特別靦腆,不會說什麼豪言壯語,其實之前大家都有視頻夢,他又順便講了下挖井的故事。有那麼一個瞬間,我就決定加入了。」
「從2011年開始做秒拍,前兩年特別艱難,當時移動網際網路風口還沒開啟,微視、美拍強敵環伺,日子很不好過。最難的時候有人建議放棄,用很少的人力專注一款有穩定營收的產品,韓坤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堅持。當然,他也沒少跟大家講起挖井的故事。」
後來,隨著2013年移動網際網路風口的到來,秒拍、一直播、小咖秀產品紛紛起飛,成為行業及大眾眼中的爆款。並未像外界所理解的,一個個有遠見的短視頻產品—仿佛橫空出世一般,這其中有勢的助推,更多是夢的掙扎與堅守。
在搜狐時期很多同事眼中,韓坤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也是一個看長遠的人。
很多人都看到了秒拍和微博的戰略結盟,卻很少有人了解,在微博剛起步階段,韓坤就可以不談條件地先幹活兒。微博和韓坤的合作始於業務外包,彼時年輕的微博尚沒有精力涉獵視頻業務。
而韓坤也任勞任怨,按照「我們可以先幫他們做,做好了再談錢」的原則,先幫新浪做體育直播、做公開課,慢慢融入到了微博體系,最終和微博形成了共生共榮的生態。也憑藉「冰桶挑戰」在微博上的發酵,讓雙方都名利雙收。
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品牌方試圖複製秒拍「冰桶挑戰」傳奇效應,但無疑例外停留在小圈層的狂歡。究其原因在於,明星和普通用戶一樣,也有她們需求疼點。在平衡企業的功利心和外部合作者的關注點上,韓坤有自己的處理藝術。
在一些公開的採訪中,韓坤就表示過「如果只是讓明星們直接站個臺,對他們而言肯定沒有什麼吸引力。」曾經在小咖秀、一直播中玩得嗨的明星們、大V們,肯定深知這句話的內涵。因為這是他們把不普通的生活,向外界傳遞的一個媒介,彼時的他們也僅僅只是普通的產品愛好者,只有真正的熱愛才能促成主動的傳播和效仿,而後形成風尚。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韓坤和他的一下科技遭遇了一些挑戰。不但外部是抖音、快手的包抄,在內部,韓坤也在思索和重構旗下移動視頻的未來發展軌道。
對於幾經起伏的韓坤來說,這種艱難的態勢並不陌生。用他的話講,移動視頻這口井也許才打了15米,16米後的天地仍然可期。
畢竟從視頻十多年發展歷程來看,視頻從短視頻到長視頻到直播,然後又從直播,短視頻又到IP,幾經波折。這裡有用戶喜好變化,有網際網路寬帶不斷增加,手機流量資費下降的原因。
5G技術和風口的到來似乎也是一個魔盒,全天候在線和全天候的直播是否普遍成為現實,剪輯更為精準的短視頻內容或是新加入的短視頻產品形態,是否還有一個爆發趨勢,都很難在短時間做出定論。
運營帳號簡介:
微博: @萬能的大熊:粉絲247萬+,每月閱讀量過億
微信:萬能的大熊(zn10961242)、大熊財經評論(daxiongcaijing)、大熊會 (daxionghui2015)粉絲共計50萬+,每年閱讀量過千萬
百家號: 粉絲47萬+
今日頭條: 粉絲17萬+
獲得榮譽:
微博2015至2018年,連續四年科技、電商十大最有影響力雙料大V
2018年百度動態影響力紅人
2017至2019年克勞銳最具影響力科技互聯自媒體
2017年藍鯨自媒體聯盟年度科技大V
2017自媒體作者極客大獎
2016年新浪看點新浪科技自媒體意見領袖
2015年速途網新媒體聯盟十佳自媒體
2015年鳳凰一點年度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