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優衣庫?日本第二大服飾集團加碼中國市場,上海再開店

2020-12-22 澎湃新聞

日本潮流集合店niko and…繼續在中國市場加碼。

在去年niko and…首家中國大陸旗艦店入駐上海淮海中路,並引發狂熱排隊熱潮後,一年不到的時間,第二家niko and…再次選址上海。

第二家niko and…主打概念店模式,已於12月19日在上海南京西路吳江路四季坊正式開幕,上下兩層空間面積達1500平米,融合了日本當季年輕人流行的生活方式、趣味單品、日用雜貨、服裝服飾等產品。

據了解,niko and…隸屬於日本第二大服飾集團ADASTRIA(中文:愛德利亞)。ADASTRIA集團最早起源於茨城縣水戶市的「株式會社福田屋洋服店」,由創始人福田哲三於1953年創立,主營男士服裝。在經歷了近70年的擴店、連鎖化發展、品牌培育後,現在的ADASTRIA集團是除了優衣庫以外的最大服飾零售商,全球擁有30多個品牌以及約1400家門店,包括GLOBAL WORK,niko and…,LOWRYS FARM等。

ADASTRIA集團2020財年主要財務數據截至2020財年(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ADASTRIA集團淨銷售額達2223億日元(約合140億人民幣)。而去年首次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niko and…更是ADASTRIA集團旗下增長最快的品牌,2020財年銷售額達到約320億日元(約合20億人民幣),僅次於集團旗下第一大服裝品牌GLOBAL WORK。截至2020年8月31日,niko and…在全球共擁有145家門店。

niko and...2020財年銷售額

ADASTRIA集團旗下品牌數量開業一年已盈利,niko and…首店年銷售約1億元為何niko and…一進中國就能成功?這要從其潮流屬性說起。

niko and…成立於2007年,主營服飾和生活雜貨。品牌名Niko and…中的「niko「代表「Nobody I Know Own Style」,即沒有人更比我懂自己的風格,品牌主要針對25歲左右的年輕人,主張其發揮自己的個性,打造獨一無二的風格;而品牌名中的「and…」則代表無限的想像。

雖然品牌中的七成商品均為自營服飾品牌,但另三成生活雜貨卻是其吸引年輕人的關鍵,例如四季坊店還推出了與xVessel、Stanley等品牌合作的商品。並且,niko and…每45天就會進行商品和陳列的更新。去年中國大陸首店開業後,niko and…淮海中路旗艦店一炮而紅。即使經歷了年初的疫情關店,但據品牌方透露,該店在今年4月的人流和銷售額就逐步恢復正常,6月門店實現盈利,十一黃金周期間的日銷售額高達70萬元,預計今年全年銷售額可達1億人民幣。

一年開設兩家門店,未來niko and…會繼續在中國開店發力嗎?

ADASTRIA董事會成員及營業統括本部本部長 北村嘉輝據niko and…品牌負責人、ADASTRIA董事會成員及營業統括本部本部長北村嘉輝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未來niko and…將以在中國的一線城市開設少量精品店為策略,並不會走大規模鋪店模式。以上海為例,根據其規劃,除淮海中路旗艦店,四季坊概念店外,只會再增加一間基礎門店。「我們會在大城市繼續開店,但不會像無印良品和優衣庫那樣開那麼多家門店。」 北村嘉輝說,「我們品牌注重時尚和消費者快樂的體驗,而優衣庫和無印良品賣的是一些基礎的商品,這有本質的不同。」

十年前試水失敗,ADASTRIA再戰中國市場

雖然作為日本第二大服飾集團,但ADASTRIA卻一直在中國大陸市場聲勢極小,這和其多品牌策略所導致的品牌印象分散,以及過去未重視中國大陸市場有關。

北村嘉輝在採訪中也向記者坦誠,稱niko and…是中國大陸市場的「晚到者」,此前已有優衣庫和無印良品耕耘多年。從數量上來看,優衣庫在中國門店數量已突破800家,無印良品已有約280家。

但事實上,10年前ADASTRIA集團曾試水中國市場。

2009年,ADASTRIA集團在中國推出「Collect Point」品牌集合店,同時搭售集團旗下多個品牌。根據網上信息,Collect Point在華巔峰時期門曾達到40餘家,但在2017年後就不斷關閉虧損門店,目前該品牌已退出中國市場。

「這十年中國市場成長迅速,我們過去的品牌沒有跟上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其次這些品牌本身品牌力度不夠也導致了退出中國市場的結果。現在我們從零開始,希望把niko and…這個品牌做起來,通過它推進中國市場的發展。」 北村嘉輝接受採訪時表示。

此外,Collect Point也未跟上中國電商10餘年電商發展的路徑。「中國消費者快速的變化也和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有關,網際網路不僅是購物場景,也被賦予了和消費者溝通的功能。」北村嘉輝指出。

因此,就在niko and…首店開業的同時,其也入駐了天貓旗艦店,目前已上線門店約40%的SKU,未來商品品類將進一步擴大。天貓旗艦店的開業,也為不能在上海實地體驗門店的消費者提供了購物渠道,也為新店進入下一個城市進行鋪墊。

中國市場成功後,未來還將試水東南亞市場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ADASTRIA集團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推進海外市場,雖然去年才重返中國大陸市場,但在除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場已鋪設了65家門店,包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韓國、美國。截至2020年8月31日,海外市場佔集團總收入約5.9%。

ADASTRIA集團在海外門店數量儘管ADASTRIA集團在日本的表現一直很穩健,但受到疫情影響,其本土銷售額下滑非常劇烈,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上半財年,僅有中國大陸市場和中國臺灣市場實現正增長。

ADASTRIA集團在海外市場銷售額ADASTRIA集團在財報中指出,上半財年日本本土市場因關店或營業時間縮短,銷售額下滑27.1%。從6月3日起因所有門店重新開放,集團銷售額繼續下滑,但下滑幅度收窄,同時線上渠道同比增長超25%。出海政策也和日本服飾市場飽和相關。「一是日本新增人口在減少,二是日本有太多服裝品牌,市場已經飽和了,未來不受歡迎的品牌會逐漸退出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希望能夠在海外有新的增長。」

北村嘉輝透露,未來會繼續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市場發力,首先以中國大陸市場為基礎。根據其未來規劃,未來當niko and…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達到 25億人民幣,趕超該品牌在日本本土銷售額時,將會考慮下一步進入東南亞市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下一個優衣庫?日本第二大服飾集團加碼中國市場,上海再開店_10%...
    日本潮流集合店niko and…繼續在中國市場加碼。在去年niko and…首家中國大陸旗艦店入駐上海淮海中路,並引發狂熱排隊熱潮後,一年不到的時間,第二家niko and…再次選址上海。
  • 日本第二大服飾巨頭敗退中國,優衣庫卻要開店3000家,差在哪?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會長兼社長柳井正表示,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按中國人口計算,預計可開3000家。 日本經濟新聞則感嘆,迅銷市值已達到7萬多億日元(近600億歐元),比新冠病毒全面流行前的2月底上漲了3成之多,縮小了與全球服飾老大、Zara母公司Inditex的差距。
  • 優衣庫母公司營利雙跌 快時尚品牌發力中國市場
    記者就優衣庫目前在中國的市場表現、未來的具體規劃等問題向其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疫情常態化的衝擊下,全球服飾產業都面臨萎縮的局面,對於類似優衣庫以實體端門店為主導國內外品牌衝擊尤其很大,業績下滑避免不了。目前企業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
  • 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與優衣庫的悲歡並不相通
    日本服裝品牌的「冰火兩重天」專業品牌機構Asiabrand日前發布了《2020亞洲品牌500強》榜單,其中排名最前的服飾集團是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品牌價值指數為905.13,位列總榜第33名。據鏡像娛樂不完全統計,近幾年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包括日本家喻戶曉的Shimamura(飾夢樂),日本時尚集團 Stripe International 旗下earthmusic&ecology、Samansa Mos2 等七個品牌,以及快時尚品牌 Honeys(好儷姿)、百貨品牌 ITOKIN(伊都錦)、時尚集團 ADASTRIA 旗下的多品牌服飾集合店collect point
  • 優衣庫:在中國每年開店80-100間計劃不變
    但疫情打亂了計劃,優衣庫迅速掉頭,主攻線上發布春夏新品,早前發布的Uniqlo U系列多個款式在開售不久即賣斷貨。   早在2015年,優衣庫就開始在中國市場發力線上,除了官方網站、APP,還全面布局了天貓官方旗艦店及微信小程序等線上渠道。
  • 中國直營店數量反超日本,優衣庫要在中國開店3000家
    服裝品牌「優衣庫」想必大家不會陌生,這幾年在中國的經營一直風生水起,瘋狂刷著存在感,攻城開店的勢頭不減。現在,外國的新冠疫情並沒有明顯好轉,而反觀中國,疫情控制得相當不錯,民眾的衣食住行基本恢復正常。優衣庫在中國的門店也回到了往日的熱鬧景象。
  • 設廠開店,加碼布局……特殊之年他們為何在中國這麼做?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設廠開店,加碼布局……特殊之年他們為何在中國這麼做?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劉紅霞、周蕊  全球疫情衝擊,海外需求疲弱,跨境投資縮水近半……不少外資企業感慨,這一年,太難了。  也是在這一年,許多外企在中國設新廠、開新店,加碼布局加快步伐。
  • 優衣庫同門快時尚品牌GU進駐中國 已開出第二家店
    平價時尚原則   近兩年,在全球經濟低迷的零售環境下,幾大快時尚集團都顯示銷售放緩跡象,尤其是在歐洲市場,增長更為緩慢。而英國廉價品牌Primark卻依然保持高雙位數增長,在西班牙市場甚至已經超越了ZARA。一時間,各大快時尚集團幾乎同時加速拓展旗下的廉價品牌。
  • 行業慘澹,優衣庫Q1財報要「感謝」中國市場
    相比於整體市場的不景氣,優衣庫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財報中也透露一個關鍵消息,中國市場對優衣庫的重要性正在越來越大。優衣庫創十年最大降幅日本日本目前依舊是優衣庫的第一市場,雖然優衣庫一直在大力發展中國、韓國、印度、東南亞、歐美等地區的市場,可日本的銷量仍然佔到四成左右。作為第一大市場,日本市場的不景氣,為迅銷集團Q1財報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
  • 深度|為什麼有錢人都愛穿優衣庫?
    此外,優衣庫在日本另一人群家庭主婦中也有著重要意義,家務繁忙的她們在一家門店就能完美解決全家人的服飾需求,上至60歲下至6歲都在無形中成為這個服飾零售商的忠實用戶。同樣的事情,在中國市場也正在發生。2002年9月,優衣庫在中國上海開設了第一家門店,比競爭對手H&M和Zara早了4年入場,面對當年最火的美特斯邦威、傑克瓊斯等品牌,優衣庫選擇默默地在中國市場進行耕耘沉澱。2008年,中國消費者的觀念和購物習慣逐漸發生轉變,嗅到先機的優衣庫又於2009年率先入駐天貓開設旗艦店。
  • 外資品牌「攻佔」中國市場的心,黑天鵝也擋不住
    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項目拓展部負責人何軍表示,集團看好中國文化市場的巨大潛力,已經計劃在徐匯設立地區總部,投資總額約14億日元,2020年,將在杭州和上海開設蔦屋書店,中期計劃是在中國開設1100家店鋪。
  • 優衣庫VS無印良品:一個攢足勁要「擴張」,一個正在走下神壇
    兩家人盡皆知的日本品牌在中國的命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一邊,優衣庫加快中國擴張的步伐,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會長兼社長柳井正表示,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按中國人口計算,預計可開3000家。
  • 優衣庫韓國最大門店下月關門,與中國市場逆勢擴張形成鮮明對比
    其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韓日貿易爭端引發韓國民眾抵制日本產品,另一方面是新冠疫情的沉重打擊,總結起來就一個詞:虧損。 優衣庫在2005年進入韓國市場後,門店迅速擴張,巔峰時一度接近200家門店,但是從2019年韓日發生貿易爭端後,優衣庫在韓國市場就按下了暫停鍵。
  • 優衣庫VS無印良品:一個攢足了勁要「擴張」,一個正在走下神壇
    兩家人盡皆知的日本品牌在中國的命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一邊,優衣庫加快中國擴張的步伐,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會長兼社長柳井正表示,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按中國人口計算,預計可開3000家。近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公布了截至8月31日的2020財年全年業績,雖然綜合收益及經營溢利雙雙下降,但由於大中華地區恢復步伐超預期,集團全年業績沒有出現赤字,表現好於預期。門店數量更是瘋狂擴張,優衣庫掌門人柳井正叫囂在中國市場開3000家不成問題。
  • 優衣庫姊妹品牌GU退出韓國 它在中國還好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玥)優衣庫(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日前宣布,旗下快時尚品牌GU即將退出韓國市場。GU一直被業內視為優衣庫的姊妹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已有七年時間,在快時尚行業發展低谷期,它在中國的表現如何?
  • 優衣庫借勢迪士尼IP謀求中國繼續擴張 未來目標3000店
    在2016年上海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幕之前,Uniqlo 優衣庫提前推出相關迪士尼「IP」服飾衍生品無疑是前瞻性策略。周六,Fast Retailing Co., Ltd. 迅銷集團主席、執行長Tadashi Yanai 柳井正在上海接受採訪時表示,明年上海迪士尼的開放給了雙方合作機會。
  • 在中國開店800家,一年從中國賺走288億,創始人成為日本首富
    從12月23日網際網路周刊消息獲悉,快時尚服裝巨頭優衣庫,在2020年12月份加碼新開10家新店。至此,優衣庫在中國市場門店數量突破800家。對於優衣庫,大多數讀者都十分熟悉。這家快時尚服裝品牌遍布各大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商場,店內通勤、居家、戶外、工作、聚會類服裝應有盡有,下線門店常年人頭攢動,尤其是年關大促期間。可能不少消費者會下意識以為,優衣庫是一個中國服裝品牌,但事實上,它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日本品牌。
  • 直擊進博會|外資品牌新面孔:加碼中國市場 提升數位化運營
    首次參會的優衣庫更是一舉拿下了消費品類的最大展臺,1500平方米的區域分為10大創新展區,展現了6大服裝科技。優衣庫方面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優衣庫仍然保持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與投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 進博會的「新朋友們」拿出十八般武藝,在展現不同魅力的同時,也透露出加速本土化運營的信號。
  • ZARA在中國失寵:開店數量下降,兄弟品牌明後年撤離,快時尚不香了?
    得益於主力中國市場的復甦,優衣庫在5月便實現營收和淨利雙增長。當然,優衣庫並不認為自己與快時尚有半毛錢關係,相反還認為自己是快時尚的反面。不管如何定義快時尚,一個令人難以迴避的問題是:為什麼優衣庫能逆勢增長,ZARA卻做不好中國市場?失速根源是本土化戰略?
  • Kaws優衣庫聯名款服飾被瘋搶的背後
    確切的說,是在搶優衣庫的衣服,KAWS優衣庫聯名款T恤。昨天剛上架,就出現了這樣情況,就連優衣庫都始料未及。據說,上海、廣州、杭州等多地都出現搶貨潮。廣州某門店人員稱,開店十分鐘,六七百件成人款被購空。而沒搶到成人款的,就搶兒童款。看看網友們評論:維他十級愛好者:真的沒必要…99我覺得還可以…這個價格我瘋了才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