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2021-01-1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新華社記者查文曄 黃揚 鄧倩倩

  盤點2020年臺灣經濟,人們有不少問號。全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突破「悶經濟」了嗎?臺灣經濟表現中,什麼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民進黨當局鼓吹「親美遠中」,在經濟領域能實現嗎?在區域經濟合作潮流中,民進黨當局正把臺灣帶向何處?

  臺灣突破「悶經濟」了嗎?

  臺行政機構11月將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1.56%上修至2.54%。民進黨當局對這個數據「難掩喜悅」,但島內媒體看到的卻是數據背後的隱憂——「悶經濟」依舊。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增長率上修原因並非投資或消費大幅增長,而是出口超預期。今年前10個月,臺灣出口年增率3.4%,有力拉動整體經濟增長。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指出,今年全球經濟都受疫情巨大衝擊,臺灣也無法置身事外。但由於臺灣各行業供應鏈結構與大陸深度連結,大陸經濟較快復甦對其產生正面影響,抵消了其他經濟體方面帶來的負面衝擊。

  臺灣產業發展不平衡,經濟高增長主要拜資訊電子業所賜。若把資訊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這兩類排除重估,今年前10個月臺灣出口年增率會跌到負10.1%,說明大多數行業出口面臨衰退。換言之,傳統產業仍在景氣嚴冬。

  「疫情下『宅經濟』逆勢成長,資訊電子業一枝獨秀。」唐永紅指出,失衡的產業結構導致經濟成果分配嚴重不均。資訊電子業賺得「盆滿缽滿」,而觀光業備受打擊,傳統製造業產值降低。大多數行業員工感受不到經濟增長好處,缺乏獲得感,痛感強烈。

  一位在臺中半工半讀的學生對媒體表示,儘管時薪四連漲,但對打工族來說一點感覺都沒有,因為物價在「一例一休」後大幅提升,吃飯都貴了,賺的錢扣掉房租、生活費後所剩無幾。

  深層次問題未解,民進黨當局還為選舉「撒錢」,造成「債留子孫」。據經濟學家預測,臺灣2021年未償債務餘額將達6.1萬億元新臺幣,人均負債26萬元新臺幣,約為30年前的20倍。

  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民進黨當局上臺伊始就企圖弱化與大陸經濟聯繫,今年更借疫情阻撓兩岸人員往來、限縮交流合作。但大陸方面和臺方的統計均顯示,一年來兩岸貿易額不降反增,經貿聯繫更加密切。

  據臺方統計,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佔同期臺灣出口總額的43.8%,佔比創歷史新高。大陸持續位列臺灣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大陸自臺進口1817.1億美元,佔同期大陸進口總額的9.8%,臺灣從大陸獲得貿易順差1277.3億美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指出,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今年經濟將難以維持正增長。

  有媒體直指,臺灣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其實來自對大陸出口。這已成為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面對質疑,臺陸委會欲蓋彌彰,竟辯稱是大陸依賴臺灣。

  唐永紅指出,臺灣的要素資源稟賦決定其經濟發展必然與大陸緊密聯結。兩岸經濟聯繫是基於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和兩岸分工的比較優勢形成的,基礎深厚,不可能輕易改變,更無法「脫鉤」。「臺獨」政客叫囂「脫鉤」,將帶給臺灣經濟不堪承受之重。

  儘管遭遇各種不利因素,但今年臺商對大陸投資保持增長態勢。據臺方統計,1至11月,累計核准對大陸投資445件,核准投(增)資金額56億美元,同比增加50.4%,11月更同比大漲71%。

  「數字最能說明一切,再次證明大陸市場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漳州臺商林伯彥表示,大陸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高度重視5G、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臺企參與打造智能製造「共同市場」正逢其時。

  「問題是每個籃子都沒有你的雞蛋」

  2020年11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全球最大自貿區誕生,臺灣地區不在其中。

  島內媒體認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加上當局在經濟上刻意「聯美遠中」,導致臺灣無法加入RCEP。

  蔡英文回應說:「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島內網友在評論中發出「靈魂之問」:「問題是每個籃子都沒有你。」

  不僅是RCEP,還有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在兩岸關係冰凍情況下,臺灣也無法加入。民進黨當局力推意在「去中」的「新南向政策」4年多,臺灣和東南亞國家貿易額沒有顯著增長,今年甚至出現明顯衰退。臺灣對東協出口佔比2013年還有19%,今年前10個月降至15.4%。

  唐永紅指出,臺灣將面臨來自RCEP成員之間免關稅進出口的競爭性產品衝擊,在貿易和投資兩方面都將「邊緣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模擬預測顯示,到2030年,未加入RCEP會使臺灣出口減少80億美元,實質所得減少30億美元。有臺灣學者坦言,「臺灣經濟將失落20年」。

  「臺灣經濟的出路在於維護兩岸和平、共謀經濟發展,我們沒有分裂的本錢,應當更緊密結合在一起。」深耕大陸20年的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說,兩岸打造共同市場,將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雙方優勢互補,共同振興中華民族經濟,這樣的未來值得期待。

  高質量發展、新發展格局、新型基礎設施、綠色低碳發展、數字經濟……深耕大陸臺企和登陸築夢臺胞當下都在關心「十四五」規劃這個新議題、大議題。

  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分析指出,「十四五」規劃建議涉臺內容體現了大陸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以明確信號提振了臺胞臺企的信心。深化兩岸合作能使臺商臺企更好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臺灣業界開拓全球市場提供更大更優平臺和條件。兩岸中國人沒有理由不攜手合作,共創更美好未來。

相關焦點

  • 在2020年臺灣經濟表現中,有很多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但是臺當局為了吹噓自己的「成績」,把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歸功於民進黨當局的領導。臺灣「主計總處」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次突破3萬美元。臺當局行政機構把臺灣地區2020年經濟增長預測從1.56%調至2.54%。臺當局藉此宣揚這些都是他們的「成績」,是執政黨的功勞,但是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 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是什麼?
    點擊播放 GIF 0.0M作者:滕飛審稿:淺夢盤點2020年的臺灣經濟,人們心中存有不少疑慮。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率要比預期小幅上漲,那麼,臺灣真的突破「悶經濟」了嗎?而在臺灣經濟表現中,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又是什麼呢?臺灣真的突破「悶經濟」了?據了解,臺當局行政機構在2020年11月份就將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從1.56%上調至2.54%。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兩岸快評第1151期】去年11月,臺當局行政機構將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1.56%上修至2.54%,也就是說島內去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主計總處」日前也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聲稱突破所謂「發達社會」門檻。
  • 民進黨稱大陸經濟「全靠」臺灣
    作者:秋白編輯:枯木2020年11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經濟部門指出,臺灣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會從1.56%提升到2.51%,民進黨當局對外聲稱島內2020年經濟增長率已經略有上浮。民進黨當局的統計機構最新發布預計結果稱,臺灣民眾的人均GDP將會在今年第1次突破3萬美元。民進黨當局的自欺欺人民進黨當局如此進行高調宣傳,就是對外聲稱他們"執政有方"。民進黨及其他綠營人士甚至大肆吹噓到蔡英文在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因為積極推動經濟的發展,才有了今天台灣經濟建設的"輝煌"。
  • 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進口有不能說的秘密?前「綠委」曝兩大可能
    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進口有不能說的秘密?前「綠委」曝兩大可能 2021年01月07日 11:4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進口有不能說的秘密?前「綠委」曝兩大可能。
  • 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進口有不能說的秘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當局不顧島內民意反對執意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並稱可換得「更緊密經貿關係」,結果美國商務部卻對臺灣輪胎相關產品課徵高額的反傾銷稅,恐衝擊島內輪胎廠商。
  • 臺灣經濟靠誰?民進黨當局不要搞錯了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民進黨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操弄讓兩岸更加對立撕裂,疫情結束後兩岸情勢如何發展也令人關注。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總會長謝正一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真正在破壞兩岸關係的是民進黨當局,對於疫情結束後兩岸情勢如何發展,臺灣經濟需要靠大陸,要緊張的應該是臺灣,該擔心的也是臺灣。
  • 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民進黨當局一番「折騰」後,臺灣對大陸經濟更依賴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受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臺灣經濟下行的壓力直接成倍增長,這讓民進黨當局進退兩難。原本在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還想出各種舉措,意圖達成與大陸經濟「脫鉤」的目的。可現如今民進黨當局卻不得不接受現實,經過一番「折騰」後,兩岸經濟不僅沒有愈發生疏,反而讓臺灣對大陸經濟更加依賴了。據數據表明,在6月份臺灣出口大陸的總佔比達46.1%,這也是史上最高紀錄。
  • RCEP籤署,國民黨批民進黨當局讓臺灣變「經濟邊緣人」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1月16日訊 歷經8年時間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正式籤署。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15日批評民進黨當局只想抓著美國,不管亞太,讓臺灣變成「經濟邊緣人」,呼籲蔡英文緊急召開高層會議,針對RCEP正式成形後對臺經貿衝擊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因應之道。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蔡英文興奮的背後,藏著「不能說的秘密」
    民進黨當局一方面叫囂著要跟大陸進行「脫鉤」,限制兩岸正常的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另一方面,對美國是不遺餘力地進行討好,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去購買美國的軍事武器裝備,為美國軍火商「清庫存」。這些舉措無疑是在損害臺灣民眾的利益,不僅如此,民進黨當局顛倒黑白的本事一流,經常會愚弄臺灣民眾,騙取民意。
  • 臺灣疫情影響加深,「三倍卷」背後,是臺當局還不可言說的秘密
    「領不到」的「三倍券」為了拯救臺灣的整體經濟頹勢,使臺灣經濟不至於墜入深淵,一振不起,民進黨當局與數月之前便提出所謂的經濟振興三部曲,這些看似光鮮亮麗的種種名頭和胸有成竹的政治考量背後,其實不過「發錢」二字罷了。
  • 民進黨當局出賣臺灣民眾,金門議員高喊「靠向大陸」
    作者:年負2020年12月28日,金門縣府和議會再次重申,將運用自治條例將「萊豬」拒之門外。金門縣議員、農會理事長蔡水遊怒斥民進黨當局無法無天,出賣民眾利益,不如金門縣乾脆「靠向大陸」。1月1日,含瘦肉精的美豬正式進口臺灣地區。
  • 「臺灣之光」張經義就這樣被民進黨當局給「泯滅」了!
    張經義回答來自臺灣。這一正常回答,卻被支持川普網軍發帖攻擊說他在撒謊,還威脅要逮捕並遣返張經義。隨後川普不僅轉發了這個帖子,同樣威脅要將張經義「踢出」美國。川普的威脅不可怕,可怕的是,民進黨當局第一時間跳出來配合川普揮舞著恐嚇大棒,將他打成「為中共黨政軍工作人員」,要對張經義嚴懲不貸。
  • 民進黨當局證實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代表處」
    民進黨當局證實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代表處」 2020年12月21日 15:5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源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外事部門政務副手曾厚仁今日證實,民進黨當局正推動「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
  • 臺灣NCC儼然成了民進黨當局的「東廠」
    而對中天電視臺換照,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則說,「中天新聞臺表現如何,民眾自公評」。民眾並非專門機構的專業人員,怎可對媒體進行審評?照此邏輯,民眾對民進黨當局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不滿,民進黨可否就此知趣下臺?可見,民進黨當局早已插手幹擾NCC的獨立運作,有針對性地對泛藍媒體進行打壓,清理異見媒體。為什麼民進黨當局要想盡辦法關掉中天電視臺?
  • 2020年還會投給民進黨嗎?| 臺灣網友這麼說
    民進黨執政將近2年,許多政策引發強烈社會爭議。這個時候,當臺灣老百姓被問到「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還會投給民進黨嗎?」
  • 民進黨創黨成員:兩岸若開戰 臺灣經濟恐倒退50年
    「臺海一旦爆發戰事,臺灣經濟恐怕倒退50年。」作為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的胞弟,民進黨創黨成員許國泰近日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如此提醒蔡當局。
  • 臺灣虧大了!美國許下空頭支票,民進黨當局拿西裝換內褲
    作者:年負首屆所謂「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臺北正式舉行,民進黨當局開始自嗨,綠媒也大肆炒作,直呼這是「歷史性一刻」。可是,「所謂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最後得到的卻只是一紙五年有效期的合作了解備忘錄(M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