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作者:滕飛
審稿:淺夢
盤點2020年的臺灣經濟,人們心中存有不少疑慮。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率要比預期小幅上漲,那麼,臺灣真的突破「悶經濟」了嗎?而在臺灣經濟表現中,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又是什麼呢?
臺灣真的突破「悶經濟」了?
據了解,臺當局行政機構在2020年11月份就將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從1.56%上調至2.54%。對於這個數據,民進黨當局可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然而在一些臺灣媒體看來,表面樂觀的數據也難掩其背後的憂慮,即臺灣並沒有突破「悶經濟」。
而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的主要功臣,並非是消費增長或者投資增長,而是出口超出預期。在2020年前10個月,臺灣出口年增長率3.4%,有力拉動臺灣整體經濟增長。
對此,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指出,全球受疫情的重大打擊,經濟大幅下滑,臺灣地區也沒能倖免。但由於臺灣各個行業的供應鏈結構和大陸深度聯結,而大陸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要比其他國家和地區都優秀,率先實現了經濟復甦。正因為如此,臺灣才能「借光」抵消其他經濟體所帶來的負面衝擊。
不過,臺灣的產業發展並不平衡,經濟高增長的一大推動因素就是通訊電子業的成功。如果將資訊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這兩類排除重新估算,那麼在2020年前10個月,臺灣出口的年增率可能就不是正數,而是-10.1%了。這就說明了,臺灣的傳統產業仍在景氣嚴冬。
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而對於民進黨當局而言,雖然臺灣交上來的經濟報告非常可觀,但他們也有不願意說出口的「秘密」,那就是臺灣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其實來自對大陸出口。
可民進黨當局自上臺後,就一直想方設法地弱化與大陸的經濟聯繫。在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更是屢屢藉此機會,阻礙兩岸人員的經濟交往和正常交流。可即便如此,據統計,2020年1至11月,臺商對大陸投資額非但沒有下降,反倒是同比增加50.4%。
事實證明,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來自對大陸出口,但這卻是民進黨當局始終不願意承認的眾人皆知的「秘密」。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曾明確表態稱,兩岸經貿紅利切實造福廣大臺灣同胞,臺灣的發展前途在大陸、臺灣同胞利益福祉繫於兩岸關係,會一再被事實證明。民進黨當局為了一黨之私,罔顧廣大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逆潮流而動、悖民意而行,不會得逞。
免責聲明:本文由崛起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新華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