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賓|西部民歌的傳歌者

2021-01-13 人民藝術家雜誌

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美麗小鳥飛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幾歲孩童,相信每個人都會哼唱這麼幾句。《青春舞曲》已經傳唱了不知道多少年,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新疆民歌能夠被改編成漢語並傳唱至今,都仰賴於一位老人——王洛賓。

「西部歌王」王洛賓

王洛賓於1913年12月28日出生在北京,曾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和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系就讀。抗戰爆發後,王洛賓跋山涉水,遠赴西北,加入西北戰地服務團,終日奔波在祁連山下,穿梭於絲綢古道上的河西走廊。

1938年,王洛賓 ( 中 ) 與蕭軍等人合影

除了向群眾宣傳抗日,王洛賓幾乎將自己的所有時間用在了搜集西北民歌上。很多少數民族的民歌,以及瀕臨失傳和即將消亡的民間音樂,都通過他的筆記錄了下來。而他對這些民歌的翻譯和改編,更是使得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走出了偏僻的西北,走出了廣闊的中國,傳唱至今。

達坂城的姑娘

達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

西瓜大又甜呀

達坂城的姑娘辮子長啊

兩個眼睛真漂亮

你要想嫁人

不要嫁給別人

一定要嫁給我

一曲優美的旋律,一段質樸詼諧的歌詞,讓一座地處烏魯木齊和吐魯番之間的小城聞名海內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當時的蘭州,是蘇聯將抗戰物資運往內地的交通要道,每天都有來自新疆的車隊,車隊裡有很多維吾爾族司機。一天,西戰團舉辦了一場慰問新疆車隊的聯歡會,聯歡會上,一個維吾爾族司機即興演唱了一首簡短的維吾爾語歌曲。這種來自西域的音律和節奏,讓王洛賓如獲至寶。會後,他找到那位司機,請求對方再唱一遍這支民歌。

王洛賓向民間藝人學習請教

經朋友翻譯,王洛賓得知歌詞的大意是,新疆有個達坂城,那裡住的一位姑娘叫康巴爾汗,她的辮子長得能夠拖到地上,我想要娶她做老婆,趕著馬車去娶親。但是,朋友翻譯的歌詞既不具美感,也不便於傳唱。王洛賓沒有灰心,他連夜編寫了歌詞,又重新改編了旋律。

《達坂城的姑娘》手稿

第二天,在歡送新疆車隊的聯歡會上,王洛賓登臺用漢語演唱了自己改編的《達坂城的姑娘》,明快活潑的曲調和幽默輕鬆的歌詞收穫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一時間,《達坂城的姑娘》風靡蘭州的大街小巷,並很快唱響國內外,成為世界各地人民都喜愛的歌曲。

1994年11月,王洛賓在達坂城參加《達坂城的姑娘》塑像落成儀式

這是王洛賓改編的第一首維吾爾族民歌,那一年,王洛賓25歲。

掀起你的蓋頭來

掀起了你的蓋頭來

讓我看你的眉毛

你的眉毛細又長呀

像那樹上的彎月亮

掀起了你的蓋頭來

讓我看你的臉兒

你的臉兒紅又圓呀

好像那蘋果到秋天

1938年,王洛賓隨團在河西走廊宣傳演出時,從一位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商人那裡記下了一首在南疆喀什地區流傳的民歌《亞裡亞》。

這本是南疆的一種鄉土遊戲。秋收時節,在麥場上休息時,由一位老漢穿上婦女的服裝、戴上蓋頭,然後作出扭捏的動作。一個青年在他身旁邊唱邊跳,最後掀開蓋頭,卻看見蓋頭裡原來是一位白髮老漢,大家哄堂大笑,然後繼續勞動。

1939年,王洛賓在青海西寧崑崙回民中學任音樂老師時,利用這個本無多少藝術價值的音樂和舞蹈素材,為剛成立不久的青海兒童抗戰劇團編寫演出節目,於是便有了《掀起你的蓋頭來》。

1994年,王洛賓在聯合國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

後來,有人將《掀起你的蓋頭來》帶到了抗戰時期的陪都重慶,這首來自大西北的民歌,立即受到重慶及國內音樂愛好者的歡迎。

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

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她那粉紅的笑臉

好像紅太陽

她那美麗動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1939年7月,導演鄭君裡帶領電影隊前往青海省海晏縣金銀灘草原,準備拍攝反映各族人民生活的紀錄電影《民族萬歲》,王洛賓隨劇組一道,順便到草原上採風。

拍攝電影《民族萬歲》時留影

當時身在西寧的王洛賓被鄭君裡特邀參加演出,金銀灘千戶長同曲乎家十七歲的女兒薩耶卓瑪飾演牧羊女,王洛賓則穿上了藏袍,充當幫工,與卓瑪姑娘一起趕羊。

卓瑪姑娘在《民族萬歲》中的留影

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王洛賓與卓瑪姑娘並肩策馬疾行。許是沉浸在了這種美好的感覺中,趕羊的時候,王洛賓一不留神在卓瑪的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馬兒受驚狂奔起來,馬背上的卓瑪姑娘回頭看了他一眼,好像是很生氣又好像是很高興。不一會,卓瑪悄悄溜到王洛賓身後,用牧羊鞭輕輕在他背上抽了一下,像是在替她的馬兒報了剛才的一鞭之仇。

王洛賓在青海草原上欣然起舞

那之後的三天時間裡,每當王洛賓到草原上採風,卓瑪總是同他一起去,為他做翻譯,兩個年輕人的心也越走越近。

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手稿

電影拍攝完成後,王洛賓騎著駱駝跟隨電影隊返回西寧,卓瑪和父親送了他們一程又一程。卓瑪姑娘美麗的形象、純真的笑容以及分別時不舍的神情,勾起了王洛賓的萬千思緒,他融合自己在草原上搜集到的哈薩克族民歌《羊群裡躺著想念你的人》,創作了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也許是因為這段美麗的情緣,《在那遙遠的地方》成為王洛賓一生最珍視的歌曲。去世前,王洛賓叮囑兒女,將這首歌的歌詞,刻在了自己的墓碑上。

阿拉木汗

阿拉木汗什麼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

她的眉毛像彎月

她的腰身像綿柳

她的小嘴很多情

眼睛能使你發抖

阿拉木汗什麼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

阿拉木汗住在哪裡

吐魯番西三百六

這也是王洛賓為青海兒童抗戰劇團的孩子們改編的歌舞節目之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吐魯番及哈密一帶的傳說中,阿拉木汗是一個美麗善良、多才多藝的維吾爾族姑娘,舊時曾經被邀請到宮廷裡,專為郡王和達官貴人表演歌舞,很受歡迎。後來,阿拉木汗的故事被演繹成歌曲在民間傳唱。

趙萬順 《阿拉木汗你在哪裡》

當時,身在青海的王洛賓並未到過新疆,更沒有見過阿拉木汗,但他卻憑藉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描繪了一個健康、美麗、活潑的阿拉木汗。這是一個藝術家的敏銳和天賦,是王洛賓浪漫詩人情懷的體現。

新疆本土音樂劇《阿拉木汗傳說》

從改編第一首維吾爾族民歌《達坂城的姑娘》開始,王洛賓便與新疆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王洛賓來說,新疆是他的夢想,音樂是他的生命。然而,直到1949年12月,王洛賓第一次才來到了讓他魂牽夢縈的新疆。

《青春舞曲》手稿

現在廣泛流傳的《哪裡來的駱駝隊》《我不願擦去鞋上的泥》《在銀色的月光下》《沙棗兒花香》《圓圓的》等一大批新疆民歌,都是王洛賓來到新疆後改編創作的。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王洛賓在南疆軍區文工團教演員唱新歌

由於歷史原因,這些歌曲曾作為「沒有作者的民歌」在社會上傳唱了幾十年。好在,歷史終究還是給予了這位歷經坎坷的老人最公正的評價,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王洛賓終於得以在這些作品中署上自己的名字。

王洛賓與少兒歡唱《青春舞曲》

人們這時才知道,原來在遙遠的新疆,有一位「喜戴牛仔帽,眉尖上揚,下唇地包天,臉紋略帶倔強,山羊鬍子向前撅,對苦樂漫不經心」的老人,他的一生因歌而起,又因歌而落,先後三次入獄,飽受20年牢獄之災,但仍堅守在美麗的新疆,搜集、整理、創作歌曲一千餘首,「透過歌曲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

王洛賓晚年在創作

人們尊稱他為「西部歌王」「民歌之父」,面對突如其來的禮遇和讚美,王洛賓淡淡地說了一句:「我只是西部民歌的傳歌者。」

相關焦點

  • 王洛賓與《撒阿黛》:最悲慘的時候,寫出了最深情的歌
    點擊上方「民歌中國」可以訂閱哦德國詩人、音樂家舒曼說:「要留神細聽所有的民歌,因為它們是最優美旋律的寶庫
  • 王洛賓:西部歌王,用一生譜寫愛的戀歌
    婚後不久,王洛賓為愛妻更名為黃靜。 黃靜無條件地愛著丈夫,不管王洛賓做什麼,她都沒有怨言。為了採集和整理民歌,王洛賓婚後狠心去了新疆,從此所有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了黃靜一個人的肩膀上。 因為愛,黃靜以無比堅韌的力量,獨自應對著生活的一地雞毛。
  • 方惠民:王洛賓與韓生元
    我看著手持記譜本的青年王洛賓和身著傳統回族服飾漫著花兒的美麗女子五朵梅,心情既興奮又惆悵。原來王洛賓的西部民歌之路就是從這裡開啟的,真是不虛此行!1938年4月,參加西北抗敵服務團的王洛賓和蕭軍、塞克等人自西安至蘭州途中來到了六盤山腳下,向來乾旱少雨的六盤山在那幾天卻下起了連綿大雨。王洛賓一行只好住進了「五朵梅」開的車馬店。
  • 《花兒與少年》|王洛賓和馬步芳的一世情緣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王洛賓在蘭州改編了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後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將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稱。1988年9月,王洛賓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功勳榮譽獎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央視「永遠的王洛賓」經典音樂會(附王洛賓歌曲大全)
    王洛賓(1913-1996)中國20世紀最負盛名的民族音樂家。籍貫北京。193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他1938年在蘭州改編了第一首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後,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從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間曾先後兩次入獄達十八年之久),將傳奇般的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
  • 我心中的王洛賓
    王洛賓先生認準了一生走搜集、改編、創作西部民歌之路,就一無反顧、無怨無悔。不怕艱辛、不怕寂寞、不怕誹謗,甚至不怕命運多舛、不怕家破人亡、不怕鐵窗之苦。從一九三七年奔赴大西北,直至一九九六年病逝於西部邊陲,整整六十個春秋將全部身心投入到西部民歌的海洋之中,吸納、提練出數以千計的優秀聲樂作品,這在中外音樂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 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王洛賓的青春舞曲
    作者王洛賓被稱為西部歌王,他對西部音樂的整理、傳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當今流傳的版本並不是王洛賓手稿,而是歌唱家李谷一1981年錄製的改版。李谷一老師對於這首《青春舞曲》演唱的最大特色就在於恰到好處的唱出了一縷憂傷感,準確地詮釋出了這首歌的真正含義,被收錄在《掀起你的蓋頭來-西部歌王王洛賓和他的歌》《百歌頌中華2》之中,李谷一青春舞曲的版本還被列入了《中國民歌精選》。
  • 蒙古族民歌《蔓莉》王洛賓譜曲,黃霜仁填詞,原唱林仲康
    當時,作曲家王洛賓隨由丁玲任團長的西北戰地服務團,欲往新疆開展工作。由於軍閥盛世才沒有給與積極配合,服務團去新疆無望只能滯留蘭州,於是,王洛賓開始到民樂縣哈薩克人當中採風。山村的風光不同於城市的景色,這裡,群山巍峨,雲霧飄渺,風在遼闊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遊逛,蒼鷹展翅翱翔,從高高的藍天上俯視著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尤其是樸素純潔的民歌風味,與王洛賓的情趣一拍即合。在與哈薩克族歌手的多次接觸中,他不僅熟悉了哈族的民歌音調,而且對哈薩克族的民族性格、生活習俗、歷史狀況也有了初步了解,記下了《流浪之歌》、《我等你到明天》、《羊群裡躺著想念你的人》等一些民歌。
  • 「西部歌王」王洛賓傳奇一生:坐牢19年,張國榮許巍翻唱他的歌
    王洛賓的名字與民歌捆綁在一起,而他本人也窮其一生讓民歌閃耀出別樣的光芒。 在他們朝夕相處的過程中,王洛賓愈發感覺到西部少數民族的率真可愛,一直對卓瑪姑娘念念不忘,腦海中浮現出她放羊的景象,耳邊也響起卓瑪曾經唱過的哈薩克民歌《羊群裡躺著想念你的人》。
  • 經典歌手,王洛賓
    在黃沙漫漫的戈壁灘,在綠草茵茵的青海湖畔,在揚鞭策馬、仰天長歌的內蒙古高原,王洛賓,這位深情而倔犟的西部歌王,眼含淚花,情隨曲轉,憧憬著熱烈美好的愛情,描繪著夢中的《阿拉木汗》:《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一位美麗的《達坂城的姑娘》,《半個月亮爬上來》的時候,痴纏悱惻的《康定情歌》在唱響。
  • 出現在西部歌王王洛賓歌曲中的地方,如今各個是旅遊熱門地
    所以這些人的歌單中一定有西部歌王王洛賓的歌曲。1938年,王洛賓改編了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後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將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他這一生足跡遍及哪裡?今天我們跟著他的歌曲我們來環遊西北吧。
  • 耄耋文化老人高天星:「西部歌王」王洛賓墓志銘追憶
    我倆追念和緬懷多位文友、藝友,也同時追憶起人民音樂家、西部歌王王洛賓。我和王超海是老鄉,長期同在西部工作生活,對西部有特殊情感。談起王洛賓話長,他的一首首歌,是他一道又一道光彩的年輪;他的歌友眾多,是一個部落,是一個群落。我倆談到王洛賓的音樂人生,共享西部歌王的音樂文化韻味。今年不能親到京華王洛賓墓園掃墓與祭奠。只能奉上心香一瓣,心裡祭奠之。
  • 陳俊舟【「偉志杯」徵文】王洛賓與「偉志」情緣
    1987年夏天,王洛賓先生接到母校北京師範大學寄來的請柬,邀請他10月到北京參加母校85周年校慶活動。王洛賓先生1947年回到北京參加了母校45周年的慶典,當時王洛賓先生的西部民歌就轟動了校園,轉眼40年過去了。出入場合,王洛賓先生把西安老戰友給他買的一套新產品牌「偉志」西服穿在身上,顯得十分可體。
  • 王洛賓與《達坂城的姑娘》的故事:身雖未至,心嚮往之
    《達坂城的姑娘》是西部歌王王洛賓整理和編曲的第一首維吾爾民歌,也是我國第一首用漢語編配的維吾爾民歌。王洛賓也是我國近代史上讓新疆民歌在全國傳播並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而令人奇怪的是,當年王洛賓改編這首《達坂城的姑娘》維吾爾民歌時,他還沒有到過新疆,那麼,王洛賓又是如何和這首民歌結緣的呢?
  • 永不消逝的歌聲——紀念音樂家王洛賓(音頻/原文/創作體會)
    代表作品有《東方神話——從啞女到神童》《祖國不會忘記》《邊關軍魂》《太陽之歌》《上下五千年》《永不消逝的歌聲——紀念音樂家王洛賓》等。她主播的節目,注意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使節目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服務性於一爐,可聽性強,受到聽眾的歡迎和喜愛。
  • 每日一拍 · 3月14日丨王洛賓:我的一生只有七個音符
    王洛賓之後陸陸續續創作了《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等歌,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將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有「西北民歌之父」、「西北歌王」之稱。1996年3月14日,「西部歌王」王洛賓在他一生所愛之地烏魯木齊離世了,他的一生悲喜交織,有著史詩般輝煌的作品,也有著多舛坎坷的命運,旦凡有華人的地方,一定傳唱著王洛賓的西部民歌。
  • 29年前,三毛在醫院用絲襪自縊身亡,死前向王洛賓提了最後的請求
    她與丈夫荷西的愛情故事人盡皆知,但荷西並不是她一生中唯一的愛人,在離世之前,三毛這位孤獨的流浪作家,深愛著的人是王洛賓。王洛賓被稱為"西北民歌之父",一生中創作了無數優秀的西部民歌,將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兩人的緣分也起始於西部民歌,三毛從小就聽王洛賓創作的西部民歌長大,心中對他十分嚮往。
  • 「西部歌王」王洛賓,雖被妻子背叛過,卻也與三毛有場忘年黃昏戀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估計大家都熟悉,這首歌曲是著名歌唱家王洛賓的成名作,他憑藉這首歌曲獲得了「西部歌王」的美譽。出身音樂世家,音樂培養「西部歌王」王洛賓出生於1913年,家住在北京東城區裡的花胡同裡,他們家原來是做油畫匠的,王洛賓的曾祖父是浙江人,常在當地賣茶葉蛋,後來因為生活所迫,流浪到北京,他的爺爺是民間藝術家,在京城裡畫梁雕棟。
  • 王洛賓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80年前的經典,背後的故事更感人
    新疆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是王洛賓於1939年創作的,也是王洛賓創作的眾多歌曲中,流行最廣的一首歌。王洛賓也因為這首歌,獲得了「西部歌王」的美譽。王洛賓臨終前,還囑咐家人,把這首歌的歌詞,刻在他的墓碑上,由此可見,王洛賓對這首歌是多麼的喜愛。
  • 不朽歌者王洛賓的傳奇故事(附大量珍貴照片)
    他是不朽的歌者——王洛賓。西部歌王——王洛賓(1995年8月10日,曾政攝影) 題記:二十年前,我是新疆軍區一名機關幹部,因參與八一廠《西部歌王》拍攝,多次拜訪王洛賓,並成為他晚年的一位好友。作為非音樂研究專業外行,由我來談王洛賓音樂藝術顯然還存在著嚴重的知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