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奔 圖/大奔 | 鳳五原創稿件
少年時代對日本的初印象是聲音。
濱崎步那充滿生命力的聲音,安室奈美惠那醇質又活力的嗓音,宇多田光宇宙般的聲線,尤其是那首《first love》,作為手機鈴聲很久。
斑斕的聲音,構成少年時代對異國的感受。
青年時代開始接觸日本的動畫和文學,印象是有趣。
《有頂天家族》裡以京都為背景構建的天狗、狸貓、人類的世界,四季交替的京都有趣的節日祭典,引人遐想。
川端康成《古都》中千重子生活的京都,電影中山口百惠美麗的臉龐,嵐山深處的寺廟,壯觀的五山送火,自然與人文的韻味令人著迷。
日本古都——「京都」這座城市的印象逐漸清晰。被稱作平安京的京都,穩重和構建日本文化的核心。
今年十月,定下了京都之行。帶著探尋記憶裡美好畫面的目的,拉上行李開啟旅程,飛機降落在關西機場,期待著異國的美景美人,一切都是那麼新鮮。
京都沒有辜負我,平行時空中與他們相遇。
遇見《金閣寺》的少年溝口,一起欣賞永恆的美麗金閣在水中的倒影。
遇見《古都》裡千重子在嵐山嵯峨野漫步。天龍寺裡,紅葉稍稍毛尖,綠葉與紅葉交織的色彩映在水中,和乾淨的天空交疊,感嘆自然的饋贈
遇見《有頂天家族》狸貓們生活的糾之森與下鴨神社。
日本神道教始於自然崇拜,森林,動物,皆為精靈,皆為神明。對自然的崇高敬意,糾之森這座原始森林歷經歲月安然生長在京都郊區,不受人類文明的幹擾。而下鴨神社鎮守之處,時光寧靜,歲月悠長。
遇見《玉子的市場》裡那條懸掛著大魚的商店街。市民們輕快的穿過街道,老奶奶牽著柴犬和我們招呼。
少年時代看過的書,笑過的漫畫,毫無遮攔的出現在眼前,真實的影像與想像的剪影重疊一處,夢幻與現實交織,這種感覺大概就是旅行的意義。
京都 源於祭典的遺憾
京都這座古城,名勝繁多,平安京之名已存在千年。心中很多目的地,貪心的每個都想去。但即使很早開始做規劃,最終的確定行程,依然缺少桂離宮和仙洞御所。
作為日式古建園林第一園的桂離宮和皇家園林仙洞御所,因為皇室所在的關係,需要控制遊人,必須提前一個月進行預約。男友在日本的官網進行預約,桂離宮三次都失敗,仙洞御所同樣沒有成功,只得放棄。此為遺憾之一。
京都古城安立於此,只見四季更替。
在這裡生活的人們,隨著四季景色變換,遵循著古老的節日。
春末初夏的葵祭,盛夏的祗園祭,初秋的時代祭。以及四季的自然風物,春日賞櫻,秋日賞楓,夏日賞花,冬日賞雪。
可惜時間是十一黃金周,也無春花,也無秋葉,更無冬雪,只能欣賞滿眼的綠色和稍稍冒尖的紅葉。
時代祭剛好在十月二十二日,同樣無法等到。
不能親身參與賞花賞楓和祭祀等等風雅有趣的活動,真當是第二大遺憾。
葵祭通向下鴨神社,通過糾之森的跑馬道。
盛夏夜晚熱鬧異常的祗園祭
通向時代祭的終點平安神宮
作為古城的京都,將人與自然調和的平衡極了。
鴨川穿過市區,在鴨川邊散步是市民們的習慣。
路遇水鳥在河堤旁站立,完全不怕人的靠近,顯示著京都與大自然的和諧。
京都分為上京,中京,下京三區。
數天的京都之行,住在下京的桂地區,偶然碰到居民運動會的召開,男女老少齊聚桂地區小學的操場,非常有人氣。
從景點遊玩的歸途中,總能碰見這家澡堂,在日本稱為「湯」,雖然門面很小,招牌用積木拼成「桂湯」的字樣,門口的帘子傳統又好看,非常用心。
日本的審美崇尚精緻,小而美。
在京都的每一個寺廟或是神社,都有可能找到這樣精緻的小池子,青苔與花朵交映,可以舀一瓢水,愜意的洗洗手。一汪池水容納青空,這樣的小池子,是日式建築和審美的縮影。
在祗園周圍,總能碰上穿和服的姑娘,每到三連休或是周末,京都本地的女孩子或是從外地來京都旅遊的人們,會應景的穿上和服,與這座古城保持一致的氣質,漫步街頭巷尾。
眼中觀賞體味京都風景的他們同樣也成為別人眼中的一道風景。
自由行的最大好處,就是能親近的接觸真正的風土人情。
這些細節,都會讓遊人喜歡這座古都。
回憶京都之行,充滿了美和趣味,圓滿了曾經那個少年心裡的京都。
在旅行中,發現美好的景色和小物,體味當地的風土人情,大概是最棒的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