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丨免費報紙讓香港報業重現生機

2021-03-02 灣區經濟評論

解救紙媒,ID:savemedia

投稿郵箱:savemedia@sina.com

打通紙媒轉型任督二脈

修煉產業變遷深厚內功

本文轉載自騰訊科技,作者查小欣,香港著名傳媒人、主持人、專欄作家、TVB籤約藝人。

香港有點和日本相似,居住小島空間不大,人口密集,人群素質較高,這也就造成了紙媒沒有走向黃昏的情況。

有人說傳統報紙四面楚歌,網絡發達,加上年輕人閱報興趣大減,傳統報紙步入黃昏期。2002年香港首份免費報紙面世,改寫了香港的報業史。在剛過去的星期五(6月12日),該份免費報紙舉行了盛大的13周年報慶晚會,衣香鬢影,其成績斐然,吸引財團加入戰場。

免費報面積是傳統報的一半,即小型報(tabloid)。免費報的構思及運作跟網際網路站一樣,都是提供免費資訊及娛樂給市民,發行免費報的成本不菲,除了紙費,還有派報員的工資、編採人員的酬勞、燈油火蠟等,而其主要收入來源全靠廣告費。小本經營根本無生存空間,反而替傳統報開了新出路。傳統報可利用現有資源出版免費報,資源共用,減低免費報成本,又可吸納更多廣告,實行肥水不流別人田,免費報成為運財童子,帶來可觀盈利,因而近年免費報湧現,總派發量相信比收費報總銷量還多,加上網上新聞積極進取,時效性強,收費報受到正面衝擊,銷量和廣告收入應聲下跌。

免費報主攻上班族,因此只在星期一至五出版,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打破收費報年中無休的傳統,因而更吸引記者編輯加盟,搶去收費報不少人手。

為準時把免費報派到目標讀者手中,免費報為低技術勞工製造就業機會,大量聘用他們,清晨在各旺區主要地鐵站出口派發免費報,塞到各人手中,非常方便讀者,如不嫌麻煩,一人可拿到二三份不同的免費報,在車程上閱讀,讀完即棄,雖然免費報內容十分精簡,不及傳統報詳盡,但正好就迎合行色匆匆上班族在最短時間內吸收最多資訊的需求。我替傳統報寫專欄,字數最少500-600,免費報則只需300-400字,言簡意賅。

免費報減低市民購買收費報意欲,收費報銷量大跌。根據調查,其中一份收費大報銷量至今已下跌五成。唇寒齒亡,街頭報檔相應減少,加上便利店兼售報章雜誌,可用電子貨幣付費,方便快捷的報檔已成夕陽行業。

在免費報大戰中,已有一份在前年陣亡,壽命只短短兩年。該報由一份收費報強勢出版,宣傳力度十足,聲言每日發行量100萬份,更推出早、午、晚三版在各區派發。各報嚴陣以待,該報果然具殺傷力,瞬即受到關注,可惜求勝心切,走了歪路,用色情作賣點,將色情說成是情色,用露骨的情色小說和淫穢情色漫畫作吸引,為開闢甚具潛力的年青人廣告巿場,特地在各中學校門外派發,招攬中學生成為主要讀者群,惹來軒然大波。教育界對該報極為反感,有學校下令同學不準取閱該報,禁止帶該報入校門,否則記一小過。其間有同學為此記了一過,扣操行分,老師更要大費周章,浪費寶貴課堂時間為同學作出輔導。

社會人士紛紛痛斥該報荼毒青少年,香港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在短短一星期已接獲超過100宗有關該報內容不雅、淫褻、暴力及鼓吹賭博的投訴,一篇該報刊登的色情小說更被淫褻物品審裁處定為第II類不雅物品,形象與報格盡喪,嚇得廣告商退廣告,該報出現嚴重虧蝕,唯有倒閉收場。

有消息指今年內將會有兩份新報章面世,至於是收費或免費則未知。

相關焦點

  • 香港報業:誰在為自由支付「贖金」?
    商人辦報正是誕生於這一時期:兩位外國商人在香江創辦了第一份中文商業報紙,目的主要是用來推銷自己的商品。 二戰爆發後商人辦報才迎來了自己的繁榮期。 彼時,香港當局取消了新聞檢查制度,人人關心戰爭局勢,新聞報導倍受重視,報業無不利市三倍。民間富商紛紛進軍報業,商人辦報成為主流,《星島日報》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 深度:香港紙媒的幾種死法
    壹傳媒旗下的《壹周刊》將裁員一半,9月決定是否結業。香港市民們還沒有從對《成報》的驚愕和惋惜中緩過來之際,壹傳媒旗下的《壹周刊》工會又突然公布,《壹周刊》將在短期內削減一半人手,9月中再決定是否停刊。香港記者協會對《新報》宣布停刊等事件感到惋惜。記協主席岑倚蘭表示,免費報紙的出現、網際網路及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讓傳統報紙面對前所未有的威脅。
  • 香港紙媒的幾種死法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教授黃煜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成報》和《新報》本身都是岌岌可危的報紙,在市場上沒有自己獨特的定位,吸引不到讀者和廣告商,在市場競爭中長期處於羸弱的狀態。香港人口700多萬,卻有20多家高度市場化的本地和國際報紙激烈競爭。黃煜直言,相比內地的報業,香港報業則是「特別艱難」。
  • 【日記2016.2.18】早餐、香港的報紙等等
    香港的早餐種類繁多,中式西式各取所需,有的還中西結合。我以為就點了一份雪菜肉絲米粉,端上來,才發現還配小餐包、漢堡肉餅、煎蛋和檸檬茶。我覺得香港人食量巨大。一碗雪菜肉絲粉和煎蛋,對我來說就已足夠。這份早餐30港幣。如果在武漢,只怕也不止賣24塊。當然,我更傾向那5塊錢一碗的熱乾麵。餐廳裡很安靜,大多數人悠閒地讀報紙。
  • 朝日新聞轉型及對中國報紙的啟示
    內容提要:日本報紙近年來面臨銷量下滑、「不讀層」增加的危機,轉型成為日本報業的一個關鍵詞。本文作者通過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對日本第二大報《朝日新聞》面臨的危機及數位化轉型的措施進行了分析,著重闡述了其深耕內容、發展深度報導和建設媒體實驗室的做法,並據此總結出其對中國報業轉型的借鑑。包括遵循報業發展規律主動轉型、堅持內容為王、跟蹤前沿技術、媒介融合注重實效等。
  • 利智電影:《四大家族之龍虎兄弟》 免費在線觀看
    數年後,二人已經成年,世豪不甘養父的生意不振,與兄長聯絡外人將字花攤生意攬入手中,並依靠報紙的傳播力量打開了局面,同時馬少霖投資報業名利雙收,成為報業董事會主席。1968年,兄弟倆涉足毒品,與香港大毒梟金牙駒陷入混戰,導致養父和眾多兄弟殞命,馬氏兄弟依靠議員的力量橫掃黑幫,一家獨大。他們的黑幫事業蒸蒸日上之時,廉政公署宣告成立,形勢急轉直下……
  • 未來報業何者為王
    「內容、只有內容,才是『報業鐵達尼號』的自救之道。」幾天前,針對微博上「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如何依靠視覺保持尊嚴」的話題,我如此附議道。邁耶提出的「報紙消亡論」的觀點由學界引入國內,並獲得較大認同。報界由此普遍增強了危機意識,我國報業也走出狹隘的「紙媒」概念,開始了媒介融合的轉型。作為主流媒體代表的人民日報,還留下了與姚晨微博粉絲量對比發行量,並由此引發危機意識的一段佳話。 在我國報業轉型的過程中,湧現出全媒體、二維碼、雲報紙、新聞APP、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帳號等「融媒體」形式,令人目不暇接。
  • 百名報業社長總編看貴陽暨全國報紙自辦發行協會2020年會員代表...
    10月24日,百名報業社長總編看貴陽暨全國報紙自辦發行協會2020年會員代表大會在築舉行。來自全國各地100多家報社的代表齊聚一堂,以「聚力攻堅克難 融合轉型發展」為主題,探討新時代報紙自辦發行的轉型與實踐。
  • 海南革命報業奠基人—林文英
    據現有史料記載,可以說,林文英是開創海南革命報業的第一人。         林文英(1873—1914),原名林天澤,又名如春,字格蘭出生於一個久居暹羅(今泰國)的愛國華僑林開倫家庭。他家境殷實,僅木材廠就開有3家,並有數間鋪面。其祖籍在海南省文昌市清瀾四坑村。他少年時代就讀於泰國華僑學校,在中華中學畢業後回家鄉探親,並同鄰村姑娘陳妚大訂親結婚。
  • 南方報業小記者首次體驗「即時報導」,於是……
    23日上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南方報業小記者」活動走進第十七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15名南方報業小記者抱團組隊,體驗了一把「即時報導」。跟南方名記者郭小戈學採訪寫作新聞的結構是怎麼樣的?如何利用新聞特點為報導加分?新聞六要素在新聞實踐中是怎麼體現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記者的第一站就是新聞培訓課。
  • 哇,今日嘅香港報紙好壯觀!
    ,大家紛紛出言譴責這些香港「廢青」。《大公報》的頭版,也有一些報紙從另外一些角度報導了此次的「反水貨客」暴力事件:「反水貨客」當街罵人的報導已經不止一起,居然還有網站首頁放這種報導,似乎只能呵呵了……到底有沒有大陸人來港主動掀罵戰,相信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 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再次入選世界媒體500強
    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再次入選世界媒體500強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20-12-23 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憑藉自身的文化軟實力、媒體資源聚合能力和品牌優勢
  • 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現在遭遇停刊的報紙和雜誌 盤點
    社長前言你有訂閱報紙雜誌的習慣嗎?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的普及發達,越來越多的雜誌和報紙舉步維艱。
  • 通訊:泰國傳統文化業期盼疫情過後重現生機
    新華社曼谷5月25日電 通訊:泰國傳統文化業期盼疫情過後重現生機新華社記者任芊「以前,我們劇團時常會參與一些商演活動,但疫情使劇團的正常運營受到很大衝擊。」今年是薩西皮蒙和她不足10人的小木偶劇團在曼谷吞武裡區的「藝術之家」免費義演的第十年,劇團為對木偶劇感興趣的孩子免費教授木偶技藝,10年的堅持完全是出於劇團成員對這一傳統藝術的熱愛與傳承之心。但新冠疫情使劇團不得不暫停了表演,也讓劇團成員們的生活陷入困境。
  • 全港震怒,香港市民終於爆發了!
    (以上來源:香港文匯報、澳門日報)同時,各大報紙也紛紛報導譴責反水客暴徒,表達自己的立場。也有一些報紙從另外一些角度報導了此次的「反水貨客」暴力事件:(以上報紙圖片來源網絡)香港市民的此舉,讓小編看到了大部分香港人的愛國之心,同時也看到了香港未來的希望。
  • 通訊:深圳河道暗涵復明重現生機
    中新社深圳1月10日電 題:深圳河道暗涵復明重現生機作者 朱族英作為茅洲河上遊左岸的一級支流,木墩河緩緩流過深圳市光明區光明街道的河心路段,該路段歷經一年零四個月的修整改造,實現了暗涵復明,河道兩邊也覆蓋了滿滿的綠色植被。
  • 北京同世堂中醫醫院連鎖讓你的門診重現生機
    如果你也開門診,但是自己覺得已經沒有什麼信心,不如試一下別的方法,加盟北京同世堂中醫醫院連鎖,也許會讓你的門診重現生機。
  • 原神:原神登上新加坡報紙,但報導的內容,卻有點意思!
    這不是我好幾年都沒買過報紙的紙張顏色嘛,再往上看內容,嘰裡呱啦一堆英文看的頭大,但上面的配圖是《原神》相關的宣傳海報,再加上標題,這讓我好奇了起來。我也是用著小學的英文水平外加生硬機翻看了一下,原圖報紙上小字看得實在難受,電子版又只能花錢訂閱才能看完,但大概意思還是明白了:新加坡將會從明年開始,在中小學人群中教導D博的危害,而這些因素(指D博)常存在於箱子中(應該指的是氪金抽的池子),尤其是免費的手遊中,人們擔心具有這種因素的遊戲會成為主流,尤其是上個月月末推出的流行手機遊戲genshin。
  • 觀媒| 新媒體時代,報紙怎麼做災難報導?
    災難報導一向是媒體報導的重地。災難的突發性決定了報導速度是第一位的,最快時間、最新報導,才能滿足人們在災難發生後對信息的巨大需求,以及思想混亂時的心理需求。此時事件現場的一切都有極高新聞價值,記者看到的一切都是觀眾想看到的,都成為人們關注媒體報導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