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1日,在西方國家是一個愚人節,可以開玩笑,愚弄人。
可在這一天,一代巨星張國榮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健身房一躍而下,隨後送往瑪麗醫院搶救,經搶救無效宣布死亡,終年46歲。
他的離去,如驚夢一般讓人猝不及防,如排山倒海席捲娛樂圈,令所有藝人和粉絲唏噓悲,惋惜不已。
在事業上有著輝煌光環的巨星,在人生最巔峰的時刻,因受抑鬱症折磨,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在他25年的演藝生涯中,即充滿了沉寂也充滿了傳奇。
張國榮像是為舞臺而生。
1975年,因父親中風,身在英國的張國榮聞訊後,只好返回香港,就此學業中斷。
剛來到香港的張國榮人生地不熟,不想讓家裡養著的張國榮開始找四處找工作。
一開始什麼都做,賣過鞋、牛仔褲,做過郵寄員,還在律師事務所做過打雜,換了一份又一份工作。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得知麗的電視臺舉辦歌唱比賽,心動的張國榮拿著從小把他帶大的傭人六姐的20塊錢,做了比賽的路費和報名費。
1977年,21歲的張國榮憑藉著《American Pie》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亞洲歌唱比賽」香港賽區的亞軍和亞洲總決賽的第五名。
入行沒多久,寶麗多唱片公司就把張國榮籤約為旗下歌手。
接連推出了兩張專輯,可都反響平平,備受侮辱的是唱片更是以一元一張的價格賣出。
音樂上失意的張國榮,卻在人生中遇到第一位初戀女友
1977年,因一次偶然機會接觸到了這個微胖,帶著陽光笑容的女孩17歲的毛舜筠,兩人同在一家公司,所以碰面的機會非常多。
就這樣,兩人時常被公司安排一起工作,在一次拍甜蜜宣傳照時,張國榮開玩笑的說道:「你願意做我女朋友嗎?」
「好啊」!毛舜筠回答道。
正所謂男有情女有意,兩人就這樣走到一起了。
雖然兩人年紀都很小,但張國榮很認真的對待這份感情,把她帶回家做客,向朋友介紹,參加姐姐婚禮,已然把她看作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
可能太愛毛舜筠了,想組建家庭,當張國榮拿著玫瑰花向她求婚時,年僅19歲的毛舜筠被嚇壞了,慌張的拒絕了他,這段感情就次打住。
如果當時答應了哥哥,也許哥哥的一生將會改變,可惜沒有如果。
戀情結束的哥哥,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事業中。
剛開始的張國榮,唱歌事業也伴隨著坎坷和挫折,登臺表演並不受觀眾歡迎。
被觀眾仍帽子、喊下臺,去時裝店借衣服被冷漠對待的經歷。
他也想過放棄,可他不服輸、倔強的性格使他堅持了下來。
他開始反思自己唱歌技巧,在回家後會聽很多大紅大紫前輩的唱片,每日每夜的聽,揣摩他們的唱歌技巧並學習起來。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直到1983年的演唱的《風繼續吹》一曲成名,才慢慢走入大眾視線,並獲得「第七屆金唱片頒獎典禮」金唱片之一。
1984年,憑藉著《Monica》拿下金曲獎,開啟了香港流行樂壇的舞曲潮流,一時間張國榮火遍香港大街小巷。
至此奠定了自己在歌壇巨星的地位。
1985年,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一年開十場,座無缺席,反響強烈。
張國榮徹底紅了,7年的心酸苦辣,終於熬出了頭。
80年代,香港樂壇開啟了譚張兩王爭雄的局面。
兩王的粉絲涇渭分明,口水大戰,互不相讓打架鬥毆事件屢屢發生,造成了譚張兩人的苦惱和無奈。
1988年,在領完獎項的譚詠麟宣布不再競逐任何獎項。
而這邊張國榮更狠,在1989年正處於巔峰時期的張國榮,在舉辦33場演唱會的生日當天,宣布退出歌壇的舞臺。
至此香港樂壇譚張之爭畫上了句號。
退居歌壇的張國榮,把重心放在了電影上,並在影壇取得了巨大成功。
無論飾演什麼樣的角色,他總能對人物的理解和掌控拿捏的恰到好處,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和魅力。
王家衛執導的《阿飛正傳》中風蕩不羈、自卑又自戀的浪子旭仔。
吳宇森執導的《縱橫四海》中灑脫自信的神偷阿佔。
陳凱哥執導的《霸王別姬》中柔美、痴情的不瘋魔不成活的戲子程蝶衣。
他總能遊走在各個角色之間,從各個人物中進入、抽離,不帶痕跡,賦予角色很強的生命力。
陳可辛曾說:「拍張國榮的時候,就覺得他很不人,不是一個平凡的人,你甚至會覺得他是一個仙。」
吳宇森曾說:「無人可替代張國榮,不用講話,一個定定的神情就有很多故事。」
為何世人都喜愛張國榮?
無論在歌壇還是影壇,他都做到了極致,以自己勤勉的態度和輝煌的成就,給後輩樹立起了精神榜樣。
他永遠以年輕的姿態定格在我們的記憶當中,正如他唱的那首歌《我》中的一句歌詞— —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