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穿透時空的文字交流

2020-12-20 騰訊網

9月1日晚21:20,《似是故人來》節目第七期於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同步播出。

節目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特邀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國際翻譯聯合會原副主席黃友義,回溯中國翻譯世界的幾次浪潮探討翻譯在推動文化交流與發展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公元401年,57歲的鳩摩羅什在命運與信仰的兩重裹挾下,進入姚秦的都城長安,受到國師的禮遇。這個出生於龜茲的西域混血王族,少年時便聲名鵲起,從小乘到大乘佛教信仰的轉變讓他將開宗立派作為人生理想,卻不想在生命最後的12年時間裡,國破家亡,被當作戰利品成為了一個在異域的翻譯工作者。公元402年,他譯出《金剛經》,成為後世傳播最廣的漢語翻譯作品之一,而其中的「大千世界」、「因果」、「剎那」、「過去」、「未來」、「信心」、「宇宙」、「世間」……更在千年的時間裡,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

翻譯,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信息的轉換與傳播行為。從人類語言誕生開始,翻譯就存在,並隨著不同地域間的交流而逐漸興起。中華古典文明之花開得過於絢爛,同時期的四周近鄰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直到東漢末年佛教傳入前,翻譯並沒有作為一項事業而廣泛存在。或許,連鳩摩羅什本人都沒想到,他主導的譯經工作,標誌著翻譯工作從個人到國立的轉變,也掀起了中國翻譯史上的第一次翻譯高潮。

兩百多年後的公元629年,一個名叫玄奘的華夏僧人抱著直探原典、重新翻譯、以求消弭中國佛學思想分歧的大願,乘危遠邁、杖策孤徵,踏上了西去天竺那爛陀的徵途。他以耳邊的陣陣駝鈴為夢裡的嫋嫋梵音,以眼前的風霜雪雨為心底的貪嗔痴怨,撥煙霞而進影,躡霜雨而前躍。此後17年時間的遊歷與學習,讓這個志向高遠且意志堅定的僧人成為通曉三藏的高僧,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對西域與天竺各相關語種融會貫通的語言能力。

公元645年,回歸大唐後的玄奘受命在長安設立國立翻譯院,開始了他人生最後19年的翻譯工作。當年西天取經時的護身平安咒語,經他用心重譯為《心經》,伴隨著那句參透世事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成為後世禪學的般若法門。

與鳩摩羅什和玄奘相隔兩個多世紀的遺憾錯過不同,也是緣起於宗教信仰的利瑪竇和徐光啟東西方二人,終得完美相遇。公元1601年,以天主教傳教士的身份來華的義大利人利瑪竇進京面聖,除了自鳴鐘與八音琴等歐洲方物外,也帶來了因文藝復興而煥發出的西方科技之光。

漢字是二維文字,漢語又是音形分離的語言,對外國人來說,通過短期的努力能學會聽與說,但要精通讀與寫則需要付出巨大的時間成本。與以鳩摩羅什為代表的外國翻譯家因長期浸淫於漢語言世界而具備了良好的漢語基礎不同的是,利瑪竇入華時間不長,他選擇與同為天主教成員的翰林院庶吉士徐光啟合作,以一個口述一個執筆的方式,於1607年翻譯出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前六回。不久他倆又合譯出《測量法義》,這也為徐光啟《農政全書》的編纂打下基石。這時的翻譯工作,漸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中不可替代的橋梁,也吹響了西學東漸的號角。

鴉片戰爭讓「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得到廣泛傳播,翻譯事業在全國範圍內再起波瀾,並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推動下掀起新的高潮。一大批學子負笈歐美,譯著頗豐。魯迅從翻譯蘇俄文學作品中獲得大量感悟,將其間的希望與悲哀同身處的現實社會對比,深刻影響了自己的創作風格;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打破西方傳統按寫作年代為序,以喜劇、悲劇、史劇和雜劇四類編排,為中國讀者窺探西方文學開啟了一扇窗;林語堂作為雙語寫作作家的傑出代表,自如地將中國傳統文化介紹給西方讀者,《孔子的智慧》與《老子的智慧》便是他融合自己思想的《論語》與《道德經》的英譯本;傅雷的法國文學尤其是巴爾扎克作品的翻譯一直被認為是現代漢譯的典範,他追求翻譯的神似形似,常常從作品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楊憲益與英籍妻子戴乃迭合作翻譯了《儒林外史》與《紅樓夢》等一大批中國古典小說,打開了中國文學的對外溝通窗口;大衛·霍克斯不僅是漢學家,更是紅學家,他辭去牛津大學的教職,用10年時間翻譯並出版了《紅樓夢》前80回英文全譯本,大大推動了《紅樓夢》的海外傳播;沙博理則將中國當成第二故鄉,他翻譯的英譯本《水滸傳》中人物個性鮮明,讓西方讀者能產生與中國讀者一樣的感情的共鳴,成為中國文學翻譯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

翻譯工作,無論青燈照壁,還是冷雨敲窗,都被籠罩在艱苦而漫長的時光裡。古往今來,檻內檻外,那些為了人類文明默默求索的翻譯工作者們,無一不是將寂寥幻化成自己人生的註腳。他們曾經偉大的抱負與理想,在與翻譯事業相遇後,在朝朝暮暮中,或互相溶解,或自我融化,他們生前大多不曾料想過贏得身後之名。幸好光陰沒有辜負他們,鳩摩羅什未曾開宗立派,卻因他的翻譯工作使中國有了系統的大乘學說,被後世公認為漢傳佛教八宗之祖;玄奘創立的法相宗與《瑜伽師地論》一起早已退出了日常人們的認知,他卻因不畏艱險的西方取經與翻譯事業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更成為魯迅筆下「中華民族的脊梁」。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齣自鳩摩羅什的譯文中的偈語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千年時光裡能以不變應萬變。若能穿透時空,與鳩摩羅什對話,希望可以讓他知道,一個人的影子無法鋪滿大地,但他留下的精神卻超越了時空的界限,河漢無極,生生不息。

作者:李小奇

原創文章,版權歸中國網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都/在/看

主編:劉倩

本期責編:陳冰然

本期校對:牛慧穎

相關焦點

  • 《似是故人來》第七期 | 翻譯——穿透時空的文字交流
    《似是故人來》第七期 | 翻譯——穿透時空的文字交流 2020-09-01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時空壺同聲翻譯耳機全新升級,離線翻譯正式上線
    6月18日,深圳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旗下智能翻譯設備時空壺同聲翻譯耳機(Timekettle WT2 Plus)迎來全新功能升級。據了解,此次時空壺同聲翻譯耳機最顯著的更新是上線離線翻譯及全新UI交互方式,並新增4個翻譯語種9個翻譯口音,截止目前共支持40種語言,93種口音。整體而言,新版時空壺同聲翻譯耳機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人性化和便捷高效的翻譯體驗。
  • 「時空壺」:只需耳機就能雙向實時翻譯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我們希望幫助用戶跨越語言障礙,實現自然高效的交流。」日前,時空壺創始人田力在高交會發布新款消費級AI翻譯耳機時說,時空壺成立的初衷是讓翻譯這件事,儘可能接近於兩個沒有語言障礙的人在溝通的場景,如今,他們做到了。
  • 絲柏:穿透時空的力量!
    《最精油》讀書會精彩回顧新一輪精油讀書會即將啟動絲柏:穿透時空的力量!▼文/廣州—天亮絲柏,穿透時空的力量,一種對生命的尊重,莊嚴而肅穆。
  • 跨時空貿易交流 看雲端廣交會背後的「騰」雲駕「物」
    廣交會變危為機,用科技的力量實現了跨國際、跨時空的交流與貿易,5G、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將企業上「雲端」變成現實。作為技術服務商,騰訊為廣交會的「騰」雲駕「物」插上了翅膀,實現了足不出戶洽談生意、無障礙交流合作。
  • 高古玉---穿透千年時空的美!
    高古玉作為中國玉文化的精髓和源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化身,更是東方美的象徵,高古這一時期的玉器精神內涵是高於一切的,越是原始的越是接近它的本質,古玉是古人心靈的一種反映,附載有先祖們要說的話和要表達的感情,玉以其溫潤硬朗含蓄的個性也最能代表華夏民族的氣質和精神,最受文人雅士所鍾愛,我們現今在欣賞高古玉的溫潤淳厚,古樸端方之時,更可感受到古玉帶給我們的那種穿透千年時空的美!
  • 漫畫文字自動翻譯
    現在,東京大學兩位博士研發了漫畫文字自動翻譯的一個工具,追漫再也不累了!作者 | 神經星星 責編 | 張文內容概要:一項關於漫畫文字自動翻譯的研究,引發了熱議,由兩位東京大學博士組成的 Mantra 團隊發布了一篇論文,目前已被 AAAI 2021 收錄,該 Mantra 項目旨在為日本漫畫提供自動化的機器翻譯工具。
  • 動漫《穿越時空的少女》我穿透這光陰,只為尋你
    圖片來自網絡在《穿越時空的少女中》這部動漫中,女主真琴也碰到同樣的問題。圖片來自網絡我穿透這光陰,光陰的盡頭沒有你,又有什麼好?我穿透這光陰,光陰的盡頭有你,人生何其有幸!時間對千昭來說,是茫茫人海中的找尋,世界那麼多人,在未來裡,真琴又在哪裡,也許她正直青春年華,也許她已經白髮蒼蒼,也許她已經不在了。千昭並沒有告訴真琴他在未來哪裡,也許他們未來真的無法相聚。
  • 華為手機自帶翻譯功能真是厲害了!不會英文也能和老外交流
    華為手機自帶翻譯功能真是厲害了!不會英文也能和老外交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華為手機自帶的翻譯功能,就算不會英文,也能和老外暢快交流,一起來看看吧!通話翻譯有些英文寫在紙上面的時候很好辨認,但是口語表達比較差。
  • 不會外語,怎麼與外國人進行交流?這款手機APP語音翻譯太強啦!
    出國旅遊不想找翻譯,卻又不會外語交流怎麼辦?現在,不管是辦公、出國旅遊或留學等,我們與外國人進行接觸和交流的機會增加了許多,這著實讓很多不會外語的小夥伴帶來了不小的煩惱。其實,目前推出有許多款兼具翻譯功能的手機APP,方便又好用。
  • 科大訊飛翻譯系統變身「隨身翻譯官」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交流...
    「香港的大學在課堂教學中大多使用英語,部分授課使用粵語,而在日常生活中當地學生都是粵語交流。在香港聽不懂粵語,意味著溝通的障礙和生活的不便。」中國語言產業研究院調查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的語言使用呈現出多語言、多文字特徵,語言包含漢語的普通話和粵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以及英語、葡語;文字包括規範漢字、繁體字、英文、葡文。
  • 株洲文藝評論100期 《典籍裡的中國》讓思想之光穿透時空
    《典籍裡的中國》讓思想之光穿透時空中華典籍浩如煙海,兼收並蓄;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不絕如縷。
  • 在古代,人們是怎麼和外國人交流的,古代也有從事翻譯的人麼
    當今世界,英語在國際上作為一種通用語言,很多人都多少會一些,遇到外國人進行簡單的交流是沒有問題,就算是不會英語,最起碼依靠強大的卡科技,我們還能藉助一些翻譯軟體進行交流,但是在古代,當人們遇到外國人,他們又是如何進行交流的呢,是不是在古代也有從事外語翻譯的人呢?
  • 怎麼語音翻譯?你的工作、旅行小幫手:錄音轉文字助手APP
    怎麼進行語音翻譯呢?想要進行語音翻譯,小夥伴們可以嘗試一下這款軟體APP哦。這款軟體APP,是很多人的工作、旅行小幫手呢。在工作、旅行中,當需要與外國人進行溝通、交流時,小夥伴們是否有遇到過一些尷尬不已的情況呢?
  • 交流接觸器的作用_交流接觸器的文字符號是什麼
    打開APP 交流接觸器的作用_交流接觸器的文字符號是什麼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2 09:57:37   交流接觸器的作用   交流接觸器的作用就是保護電路,能允許很大的電流通過。
  • 終極三國5大神器:青龍偃月刀墊底,第1可穿透時空,秒殺一切魔族
    似乎與關羽心靈相通,關羽用起來相當輕便,可能就像汪大東和龍紋鏊的關係一樣;第四件神器,小黃蜂,脩的專用吉他,因為脩是鐵時空的東城衛團長,而且表面上東城衛也是一個樂隊,脩則是東城衛的吉他手,主唱曾經是a chord,後來因為北城衛隊長之死,a chord被調走,夏天擔任主唱,但是在鐵時空脩的小黃蜂並不是很常見,似乎是在終極三國才正式面世的;第三件神器,青虹紫電,脩最想要的吉他
  • 可以在線拍照、翻譯成文字嗎?(ocr文字識別技術)
    課件的內容是拍下來了,接下來要解決的,便是如何將這些內容整理出來了,那麼拍下來的照片可以翻譯成文字嗎?具體怎麼翻譯?接下來,大家不妨看看小北是如何操作的吧!一、關於照片翻譯成文字的功能手機雖然可以拍照,但是卻沒有將照片中文字翻譯出來的功能,不過小北上網搜索之後發現,現如今有不少的文字識別軟體都可以實現這個操作,比如說小北接下來會使用到的這款迅捷OCR文字識別軟體。二、照片中的文字要如何翻譯?
  • 紀念鳴鳥藍光發售抽獎 · 翻譯交流四五六
    這也是為什麼2017年12月28日,我發布鳴鳥28話文字版的時候,很注重來源的我之所以不能寫資源來源,又為了不佔有他人勞動成果,非要在頂頭加一句「非本人翻譯」的原因。我很注重來源,如果我不注重,那我何必加這句畫蛇添足。
  • 這錄音筆,能實時錄音轉文字、還能翻譯,簡直是第二大腦
    它小巧、輕便、錄音清晰,還支持錄音轉文字、中英翻譯等功能!很多人覺得:錄音筆這種東西,只有記者等文字工作者才用得上。其實不然。的確,論記憶強度,大部分職業都比不上記者,每天要處理大量信息、新聞;但通過1根錄音筆,很多記者就像擁有了「第二個大腦」,得以輕鬆處理。
  • 穿透葉片的眼光
    ■ 穿透葉片的陽光文/宋瑜清你是天外的仙我在荒野,靜靜地守望黃與綠的輪迴,已是千年望盡阡陌冷暖,忘記了流年等你風,瘋狂的追逐花,嫵媚的招搖雪,執著的敲打我的心靈月,在樹梢柔情的呼喚我,屹立在歲月中,孤獨著等你 終於,你若水的指尖爬過我的背脊我如石的心靈,融化為一池清泉柔情,籠罩了塵間我緊緊地抱著你,讓你躺在流光裡,愛瀰漫了時空所有的孤單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