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到7月31日這一期開始有這個想法的。《認真的嘎嘎們》這檔節目,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從導師選擇到節目剪輯,都是業內頂尖水平。金主騰訊有錢,第一期裡甚至包下了歡樂谷,開創了國內節目喜劇節目的嶄新形式。
但我對於這檔節目的質疑,也是從歡樂谷那個第一期開始的。
歡樂谷那期,節目錄製了一整天。對於節目製作組來說,歡樂谷當然能少租一天是一天,燒錢。但這也意味著更大的人力投入。四位導師要在歡樂谷裡走一整天,還坐過幾次過山車。導師們不僅僅是在哈哈,他們更是在工作,工作其實沒那麼有趣,再疲憊也要在鏡頭前有合適的表現。節目後半段,我能看到何炅少有的疲態。李誕半真半假地說:要不是今天天不熱,要不然我就要生氣了。是嘛,整整一天的實地拍攝,光剪輯成節目就有四個小時,這對於導師和學員都是精力和體力上的極大考驗。
第一期節目末尾,以及今天這期節目末尾,都有落選者的道歉表演。道歉這個環節很巧妙,是失敗者又一次露臉的機會,也幫助節目擴充了內容。只是以前做節目都不敢這麼玩,有些突破底線了。即便是喜劇節目,也不能如此漠視人的基本尊嚴。當然,如果那些落選者是心甘情願在鏡頭前鞠躬道歉,我也沒什麼說的,也許露臉的機會比尊嚴重要。
騰訊視頻今年另一個綜藝是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第一期節目也是錄製了至少一天,直到深夜。40個演員挨個兒一通講完,第一期就淘汰一半的人。
認真的嘎嘎們,這個節目能成功,靠的不是哪一個學員特別優秀的表現,或者哪一個特別了不起的梗,而靠的是這個嚴密的體系,類似於996的程式設計師。我敢說,哪怕56個學員一個好笑的梗都不好笑,節目的收視率依然會很棒。資本的大量投入的同時,也加入了大量的計算,計算如何才能榨取每個人最多的價值,從學員到導師全都不放過。畢竟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只要累不死,就可以接著用,反正籤了合同,反正我們都是為了夢想。結果是學員的靈氣和才華在壓力之下迅速被透支,而其中最後的倖存者也許只學會了如何做一個攪屎棍。
敗者被節目組稱為「學期結束」,不如說是利用價值盡了,一拍兩散。酷酷的滕和百克力,兩個都是在別的領域有名氣的人,並不用靠在這個節目裡拼命來出頭。他們在被淘汰的時候都表現出了灑脫,他們都看出來了自己在節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們想離開這個遊戲。但資本怎能放過讓內容更豐富的機會?人為指定的復活機制保證了節目的商業價值,如果你還有價值,如果沒有違背合同,你就別想走。
一面,是被權力傾軋逐漸緊縮的話語體系。另一面,是被資本緊緊捆綁算計的微小個體。可憐的年輕人。
--
8月13日這期節目注水嚴重,完全靠淘汰環節吸引眼球。所有人一起浪費時間,比剝削還令人不齒。剝削至少是可以出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