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響力美術人物專業平臺
在李大成的作品裡
可以看到他鮮明的個人面目和創造,
主要體現在自然意趣的追求、
生活實境的復現和婉約寧謐的詩意的營造等方面。
所謂自然意趣的追求,
是他對大自然的感悟
和對生命活力的謳歌
紅楓樹下誰為伴
不論《紅楓樹下誰為伴》
還是《翠華清露》
都體現出他對於
充滿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真情描繪
他很少沿襲松、竹、梅、蘭等傳統文化花鳥題材
更不局限於名貴花木、珍禽瑞獸
而是從觀照生命的角度
捕捉自然的情態和意趣
讓人們從觀賞自然中感悟生命
幽谷空濛韻獨清
心物合一離不開虛靜自由,二者共同作用引導創作中對生命精神的尋求。從自身的實踐看來,當我在創作《幽谷空濛韻獨清》這幅作品時,深刻地體會到內心真誠的去感受外物所獲得的精神回饋。
工筆花鳥畫的創作離不開自然,但不是刻畫自然的表面形態,於是我放棄了創作的目的,忘記了對物象的要求,只安靜地將自己安頓在自然中,自由地欣賞,靜靜地觀察。當我虛靜自由自身後,漸漸感受到物的靈魂和氣息,體會到自然的生命精神。
—— 李大成
版納逸韻
李大成
雨林清幽
幽谷深處聽潺聲
情系天地間
李大成是工筆畫壇的著名的畫家,他的基本功很深厚,工夫很紮實,我覺得大成在從傳統向現代轉型這個過程中,應該值得讚揚和推崇!我們工筆界、畫壇需要有這樣的畫家,兢兢業業、認認真真鑽研,而且深入研究到位。
—— 著名畫家 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 李魁正
陽春三月
大成的孔雀呢,應該說是別開生面,有自己獨到的東西,無論是從筆墨上,從形象的塑造上,從畫面的整體效果追求上,都達到了很高的層次,關鍵現在畫孔雀很多人都追求富麗,追求富麗之後呢,淡雅的那一塊就弱了,李大成在富麗和典雅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契合點,在傳統和現代、古典和時尚之間找到了這麼一個很好的契合點,這一點是很難能可貴的。
—— 著名畫家 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 蕭玉田
芳情雀豔若翠仙
人見人愛的工筆花鳥畫是一種大眾藝術,是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大眾藝術,當我們在全球化語境中探討當代大眾文化的課題時,認同中國本土的大眾藝術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問題,而李大成提供的正是大眾經典的個案。
—— 著名評論家 尚輝
翠羽悅春
秀逸嫻雅
《孔雀北飛棲太行》120cmx240cm
時空無花有芳情
南國之春
翠羽凌風
雨林幽趣
螳螂捕蟬
歲月留痕
楓葉紅了的時候
情滿澗谷
李大成 作品 花鳥四條屏
《片片紅葉惹秋思》
《一鳥帶煙來別渚》
《花開忘川情彼岸》
《秋盡江南草未凋》
《一鳥帶煙來別渚》
所謂生活實境的復現
是指他擅長從尋常景物中發掘生活的美
不論是《籬影的故事》中
棲息於瓜棚籬笆的野鴿子
籬影的故事
還是《歇晌》中
溫情相依的錦雞
歇晌
不論是
《荷塘清趣》中嬉水啁鳴的水鳥
荷塘清趣
還是《秋雨潤江南》中
千姿百態、聚散離合的群鴨
秋雨潤江南
醉秋
雨過秋更濃
雨過碧雲秋
悠悠情思
意幽影靜望波紋
一朝春雨碧滿塘
歇秋2
歇秋1
夏至
夏之夢
晚秋逸韻
深秋靜悄悄
秋韻
秋意
秋塘野趣
秋塘曉霧
秋塘霧亦濃
秋塘清音
秋塘驚夢
秋塘孤禽
秋聲
秋深孤禽
秋趣
秋籟無聲
秋來戲水
秋風有情
秋風拂過
暝色又高秋
寥落寒秋多寂寞
立秋時節
薄霧初開
灰鶴戲秋
荷塘秋韻
荷塘秋趣
荷塘清幽
和風秋韻
瑞雪
芳草有情牽戲蝶
蜜
獨喜櫻花頌友情
蒼茫秋色深
鄉思隨夢入閩西 200cmx200cm
晨露溼新妝
覓秋
夏蔭
夢回故裡
知秋
人物作品
似火年華
冬季的紅辣椒
岜沙漢子
光輝的一生——鄧子恢200x200cm
工筆畫家李大成——大成之路視頻來源:595號片庫李大成作品數十次入選全國、全軍美術大展並獲獎。作品曾獲全國第三屆工筆畫大展銅獎、第四屆工筆畫大展金獎,獲得全國、全軍、省市各大型美展金獎、特等獎、一等獎十餘次。作品連續入選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聯合主辦的第八、九、十、十一屆全國美展。2012年7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中國工筆畫金獎畫家十人展。2012年8月作為中國奧運文化代表團成員應邀赴英國參加「2012(倫敦)奧林匹克世界美術大會」,2016年10月作品赴巴西裡約參加「2016(裡約)奧林匹克世界美術大會」曾分別在廈門圖書館、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江蘇無錫梵宮、南京維珍藝術館、徐州喻繼高藝術館、福建龍巖美術館、連城博物館、福建省美術館、廈門美術館、山東省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多次特邀參加中國美協、中國工筆畫學會主辦的「中國工筆畫名家學術邀請展」,2011年11月策劃組織「中國工筆畫名家廈門學術邀請展」。1993年至1995年創作歷史題材工筆人物畫《大駕滷簿圖》,該畫長60米,高1米,現收藏於臺灣,1996年7月2日首次臺灣中山紀念堂展出,2009年10月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