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已經開始一周了,新一年的旅行計劃定好了麼?
如果沒有,老藝術家建議你把九寨溝加上。
作為自然風光發燒友心中白月光一般的存在,2017年被地震毀壞的九寨溝,在歷經兩年多的修整重新營業後,於去年年底終於有了新動作:
「11月28日晚,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九寨溝景區關於部分區域對外開放(試運行)補充通告》,根據九寨溝景區災後恢復重建推進和試運行情況,景區從即日起開始對散客開放。」
△官方網站通告截圖
從單日限流5000人,只能提前半個月預約,抱旅行社大腿組團入園;到擴容至一天放出2萬個指標,散客也能通過官網預約自由安排賞景行程。
有著「人間仙境,童話世界」之稱的九寨溝,再也不是只供腦補的心願清單,而是切切實實能夠走進的目的地。
而如今,九寨溝執行淡季門票:從2019.11.16-2020.3.31,門票從169元/人調至80元/人,觀光車票由每人90元調至80元。
加上最近一場初雪,成就了「綠水皺面,青山白頭」的美景刷屏。去九寨溝看看,更顯迫不及待。
△冬天的九寨溝/圖蟲
一直很網紅,從未被超越
選擇在去年9月27號世界旅遊日開門迎客著實費了番心思,可當天九寨溝僅售賣出了不到三千張門票,讓園區內不少苦等一天都未開張的商戶揪心。
但接下來的國慶小長假,九寨溝用「10月1日至5日門票瞬間售罄」的戰績再次讓人相信:重回王者地位,對九寨溝而言,只是時間的問題。
翻閱《阿壩州九寨溝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不難發現,在因地震關閉之前,九寨溝到底有多火:
2016年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500萬人次,單日入園人次高達4-6萬;旅遊收入突破8億元,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近兩年的創收成績不相上下。
這樣一個流量驚人的景點,擱哪都是世界級的。
△感受一下什麼叫世界級客流/圖蟲
在自媒體尚未興起,網紅效應還不足以顯露的早期,九寨溝就已經是旅遊者朝聖路上的熱詞。
你或許沒曾親眼一睹九姑娘真容,但常年在銅版紙掛曆上刷著存在感的諾日朗瀑布以及阿壩歌唱家容中爾甲的歌聲,早已將「有著森林絢麗夢想」和「有著大海碧波光芒」的形象融進了所有人的想像。
△在那個畫質高糊的年代,九寨溝就已經被全國人民所熟知/劇照
現任中國銀河證券公司上海總部黨委書記、作家姜鳴曾在文章裡回憶起1985年結伴探訪九寨溝的經歷:
從上海搭乘綠皮火車,途徑40多個小時到達四川廣元,再從昭華汽車站轉乘甘肅文縣開往四川南坪的長途汽車,車程耗費掉一整個白天后,隔天才能坐上南坪通向九寨溝的班車。
路途折騰不說,費用在當時也是普通人家難以承受之重。在廣元招待所住宿費用還僅為1元每晚的八十年代,九寨溝的門票售價就已經高達五元。
△宛如仙境的九寨溝/圖蟲
「還有一些記不清的路費、門票和每天飯錢,在我記憶中,這次旅遊的總花銷,共計130元。相當於2個多月的工資。」
隨著汶川地震災後基礎設施重建,寬闊的新路線和便利的交通,讓越來越多的遊客得以踏足這塊早期無數人神往卻只有少數人能有資本進入的秘境。
遊人如連綿不絕的長河湧入,以原生態自然風光著稱的九寨溝因此陷入了毀譽參半的尷尬境地。
一方面景色絕美讓人嘆服,吸引著一批批前赴後繼者,一方面過載的遊客數量,在成就九寨溝黃金期的同時,也在損毀它的美麗。
2013年國慶小長假期間,九寨溝發生了一場聞名全國的群體性滯留事件:
景區毫無節制地售票,大量的人車擁堵在距離溝口20公裡左右的地方,導致結束遊覽的旅客出不去,排隊進場的遊客進不來。
這場擁堵持續了三個多小時,最終不得不出動武警才得以疏散。
△在九寨溝排隊的遊人們/ 圖蟲
這一事件讓不少朋友患上了國慶出遊恐懼症,也讓九寨溝景區管理局不得不制定限流制度:旺季遊客最大承載量為每天4.1萬人次,當景區已售門票達到最大承載量時,將停售當日門票。
可即便是限制流量,破4萬的遊客接待背後也是諸多不能承受之重。
國慶小長假,九寨溝平均單日需要清理15噸左右的旅行垃圾,而同期峨眉山金頂的垃圾量僅為九寨溝的十五分之一。
「晴天要產生18噸垃圾,雨天要產生20噸。2014年全年九寨溝產生垃圾2397噸,光垃圾袋就消耗了42噸。每天需要300多名清潔工徒步10公裡,才能清掃乾淨。」
△九寨溝雨天滿布垃圾/ 新聞截圖
而如今重新營業,九寨溝更是大幅下調遊客載量。相比於之前四萬人的比肩繼踵,即便只開放了85%的遊覽區域,兩萬人的日均接待量大概也能讓人產生包場的美好錯覺吧。
照騙那麼多,但九姑娘不是
不同於某些遠看網紅近看照騙的景點,一直位於中國5A級景點C位區的九寨溝,雖然在不同的攝影設備和攝影者的創作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樣子,但美就是美,從來未曾辜負過前來賞玩者的眼睛。
九寨溝得名於沿高山湖泊分布於此的九個藏族村寨。
現如今景區僅保留了位於樹正瀑布對面的樹正寨、蘆葦海附近的荷葉寨以及諾日朗瀑布下方的則渣窪寨,以及108座知名或不知名湖泊和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沃諾色嫫和達戈神山。
△九寨溝的群山/ 圖蟲
宛如打翻了顏料盤的各色植被確實讓九寨溝在春夏秋冬四季變幻出不同的風情,但這幅美景版圖的靈魂,其實是由樹正溝、日則溝、則渣窪溝三大溝組成呈Y字形分布的各色海子。
海子是藏區人民對內陸湖泊的別稱。九寨溝湖水雜質少水質清,鈣鎂等礦物質含量高,加上高原地區豐富的日照加持,光線在此產生了極為多變的散射效應。
除了大多數肉眼所見的藍綠色翠海,九寨溝的名片五花海更是宛如天宮的五彩瑤池投射到了人間:平均5米深的同一片水域裡,居然呈現出了墨綠、粉藍、鵝黃、青黛、灰黑等多種色彩。
△九寨溝五花海/圖蟲
成就九寨溝之美的,除了光芒四射的色,更重要的是海子本身的清澈見底。
關於九寨溝108個海子的起源,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山神達戈為博神女沃諾色嫫的歡心,送給她一面寶鏡。收到禮物的神女過於激動,一個失手摔碎了手裡的寶鏡,寶鏡碎裂成了108塊,就成了如今九寨溝的海子。
類似於此的傳奇故事還有很多,比如犀牛海得名於騎犀牛而來的喇嘛,傳說身患重病的老喇嘛騎著犀牛來此飲水,之後奇蹟般康復便決定永久定居於此;
珍珠灘的背後則是一個藏版七仙女的故事,相傳神女和藏族小夥相愛,後因人神不可越界的天條約束,作為倆人定情信物的珍珠項鍊被天神怒而扯碎,珍珠散落於此便有了珍珠灘。
如今,珍珠灘更為人所知的標籤,是86版西遊記片尾曲取景地。
敢問路在何方的BGM徐徐響起,師徒四人涉水而行的瀑布,雖然官方宣稱是在諾日朗,但據當地的藏民回憶,這段家喻戶曉的片段,其實取景於珍珠灘。
△出現在86版《西遊記》片尾曲中的九寨溝/ 劇照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進入九寨溝的成本前文已述,千裡迢迢折騰來此,當然要充分利用資源,於是便有了樹正磨坊戲水的豬八戒,五花海惡鬥孫悟空的蜘蛛精…
和西遊記僅一字之差,講述的卻是八仙傳奇的《東遊記》同樣也曾在五花海拍攝部分鏡頭,而張紀中版的《神鵰俠侶》更是將多達一半的鏡頭,都給了九寨溝。
星光讓九寨溝褪去神秘,而某些名副其實的命名則為九寨溝添上了一抹神隱動人的氣質:
熊貓海因其附近曾有野生大熊貓出沒而聞名,而其上遊的箭竹海,則因滿山披蓋著大熊貓最喜歡的食物——箭竹而為人所知。
△當然了,普通人可能一輩子也難得見一次野生熊貓/ 圖蟲
因為珍貴,所以珍惜
九寨溝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海拔極差達兩千米,地形起伏非常之大。
而早在四億年前,這裡沒有高原盆地之分,細數地界隱沒在一片汪洋大海裡。生命起源於海洋,繁衍於海洋,最終也以一身除了鈣質無他的殘骸沉積於海洋。
請記住碳酸鈣這一證明著遠古生命曾存在過的神奇物質,在歷經板塊運動冰川剝蝕後,富含碳酸鈣的石灰巖或隆起形成高山,或被衝蝕淪為溝壑,九寨溝的框架得以成型。
△九寨溝的鈣化樹/圖蟲
冰川融水沿著蜿蜒曲折的地表,將凹陷處填平成湖泊;在斷層處形成飛泉;遇上一層層呈階梯狀分布的鈣化堤,又有了絕美如鏡面破碎的疊瀑。
湖水將不同的地形串聯成了一體的風景,石灰巖作為盛放這盤美景的容器,在時間賦予的原力作用下,一次又一次改變著九寨溝原有的形態:
樹正群海本為一片汪洋,鈣華累積成堤壩,將原本連成一片的海子割裂成了零落分散大小各異的、由23個湖泊組成的群海;
箭竹海本沒有瀑布,同樣得益於鈣華的沉積抬升了河道,平湖出高峽,這日積月累的高度差為平靜的箭竹海架起了一道清秀的瀑布。
△箭竹海瀑布/圖蟲
碳酸鈣豐富了九寨溝的形態,同樣也讓九寨溝暴露出了「向來好物不堅牢」的脆弱。
地處板塊銜接地帶的九寨溝,本就是地震多發地。一旦地殼激烈運動,以石灰巖為主的山體就極易坍塌,容器破損造成水體下陷。
所以在2017年九寨溝縣境內發生7.0級地震時,眾多五彩斑斕的湖泊瞬間消失幾盡乾涸,就連九寨溝的名片——火花海也呈現出讓人難以想像的狼狽。
△地震後一片狼藉的火花海/圖蟲
核心景區遭此劫難,連地質專家都斷言修復「像九寨溝諾日朗瀑布這樣的開放型鈣華瀑布」將會成為世界性難題。可神奇的是,在震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九寨溝85%的景色就展現出了形態與震前相差無幾的自愈能力。
甚至因地震改寫的石灰巖地形,還創造出了一處新的景色:
火花海成倍擴容,從迷你海子變成了一片面積驚人的巨型湖泊,下接一片飛瀑,動靜相宜,氣勢如虹。
△恢復生機的九寨溝/圖蟲
自然成就了九寨溝,毀滅過九寨溝,又改寫著九寨溝。在這股神秘又盛大的力量面前,我們能做的,只有信任與尊重。
參考資料:
九寨溝重生記:限流開放與門外等待的500萬遊客 商界
三十二年前,我花130元去了美麗的九寨溝 騰訊大家
九寨溝遊客擁擠 很多手機掉水裡 騰訊大成網
九寨溝這麼美,地震你別傷害她 磨坊
九寨溝會消失嗎 星球研究所
【今日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你打算重新去探訪九寨溝嗎?
【今日作者】
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