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7級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九寨溝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並被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北京時間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一場突如其來的7.0級強烈地震,將美麗九寨撕裂出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傷口」,從地震次日起,九寨溝就停止了遊客接待。

新建的阿壩地震預警臺點。(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據四川省地震局介紹,震後3年來,九寨溝通過恢復重建建立的「護身鎧甲」,主要體現在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風險排查等方面。

——地震預警,提升區域監測預警能力

「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四川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並與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融合,做到「一體化設計、多元化產出、多網融合、一網多用、多級服務」。

災後恢復重建的九寨溝漳扎鎮小學。(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該項工程將提升區域監測預警能力,全面提升當地地震緊急信息服務能力,並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目前,工程臨近竣工,後期工作正緊鑼密鼓按計劃推進。

——斷層普查,摸清地震災害危險性

搞清楚地震活動斷層的分布及活動特徵、危害性,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是減輕地震災害的前提和基礎。在九寨溝地震1周年之際,四川省地震局全面啟動《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

阿壩活動斷層鑽探。(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作為項目實施的先行區域,九寨溝所在的阿壩地區活動斷層普查各子項目率先啟動。截至目前,阿壩斷裂1:5萬地質填圖項目、松潘縣1:1萬城市活動斷層探查項目、阿壩州1:25萬活動斷層普查項目、阿壩縣1:1萬城市活動斷層探查項目進展順利。

——抗震設防,保證建築物抗震設防能力

作為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的重災區之一,九寨溝在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中,堅持把抗震設防作為一項重要的基本工作。得益於這一工作的紮實推進,九寨溝地震發生後,震級大卻傷亡輕,加強抗震設防能力也成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經驗。

九寨溝漳扎鎮滑坡治理工程。(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為確保建築物達到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阿壩州制定《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備案制度》,把抗震設防備案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範疇,建立建築物抗震設防管理長效機制。

在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中,阿壩將抗震設防工作納入建設工程在線審批平臺,推進監管工作落實。此外,阿壩防震減災、住建等部門還加強對農村地區群眾的抗震設防宣傳,舉辦建築工匠培訓,提供民房設計圖集,指導落實抗震設防措施,促進農村民居抗震設防工作。

——隱患整治,減輕地震災害風險

九寨溝7.0級地震遺留下的潛在威脅包括825處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點,當地政府已組織實施14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完成63處地災排危除險工程、9處景區地質災害工程治理、76處重大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建成九寨溝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120處應急避難場所、地質環境管理和山洪災害防治監測預警等信息化平臺,全縣特別是景區的防災減災綜合能力明顯增強。

九寨溝諾日朗瀑布再現往昔壯觀美景。(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九寨溝的生態環境同樣遭到地震嚴重破壞,按照「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方式,九寨溝縣優先啟動13個生態環境修復保護項目。目前,當地震損的植被正加快恢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態修復保護成效逐漸顯現。

——風險排查,實現地震災害應對常態化

如今,地震災害風險排查已成為阿壩年度例行工作。阿壩將地震災害納入全州重大風險防範與化解範疇,每年年初派出工作組深入重點危險區開展地震風險排查工作,提升地震風險應對處置能力,做到防患未然。

災後恢復重建的九寨溝縣城。(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 供圖)

九寨溝地震應急結束後,在總結經驗基礎上修訂完善《阿壩州地震應急預案》,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並推動全州實現地震應急演練常態化。同時,阿壩近年來利用防災減災日、九寨溝地震紀念日等重要時段,深入鄉村、社區、寺廟,大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民眾防震減災意識普遍提高,「與地震風險共處」也逐步成為民眾共識。(完)

相關焦點

  • 災區轉移六萬人、將同步安置原住民……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最新...
    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發生後35小時:截至目前,地震共造成19人遇難,343人受傷;轉移民眾超過6萬;國際救援隊乘直升機分批次挺近震中,各項救援工作有序開展。本次地震對九寨溝景區破壞到底有多大?對此專家表示影響比較有限,但景區恢復需要時間。
  • 九寨溝地震災後重建三周年:「傷痕」已抹平 地災防控插上「科技...
    九寨溝地震災後重建三周年:「傷痕」已抹平 地災防控插上「科技翅膀」 2020-11-08 10:25:2911月寒冷的天氣並未打消四方遊客的熱情,位於四川省阿壩州的九寨溝景區內,一輛接著一輛觀光車載著遊客穿梭在各個景點,人們帶著笑容用相機定格美麗風景。九寨溝景區遊人如織。 嶽依桐 攝  2017年8月8日,一場7.0級地震襲擊了九寨溝縣。同年11月8日,九寨溝災後重建工作正式啟動。2019年9月27日,九寨溝景區試開園,再度迎客。
  • 九寨溝地震後,這些瞬間震撼人心!
    李雅、況永波夫婦是一對80後小夫妻,今年8月,是他們結婚10周年紀念,兩人決定到九寨溝慶祝。昨日,一對浙江的小情侶在九寨溝把終身大事給定了!原來,地震發生時,他們正坐在大巴上。四川九寨溝發生地震時,一對來自湖北武漢的夫婦正帶著孩子一家四口自駕遊,行至神仙池酒店附近,被巨石砸住,孩子的母親當場被落石砸中身亡。
  • 鍾祥市發生2.3級地震!
    據湖北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0年03月24日06時28分,在湖北荊門市鍾祥市(北緯30.99度,東經112.46度)發生2.3級地震,震源深度7公裡。
  • 九寨溝的頂流,地震都震不垮
    作為自然風光發燒友心中白月光一般的存在,2017年被地震毀壞的九寨溝,在歷經兩年多的修整重新營業後,於去年年底終於有了新動作: 「11月28日晚,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九寨溝景區關於部分區域對外開放(試運行)補充通告》,根據九寨溝景區災後恢復重建推進和試運行情況,景區從即日起開始對散客開放。
  • 【薦讀】九寨溝地震後,這些瞬間震撼人心~
    突然間有幾塊飛石砸進了後車窗,男孩瞬間把女孩給抱住。「我當時什麼都沒想,就想著石頭不要砸到她」。事後,女孩甜蜜地說到:「定了明天回家的機票,回去我就嫁給他。」
  • 美國加州又地震了!3月以來第二個最強地震,未來有7級以上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本次美國加州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二個5級以上的最強地震,最強的一次是發生在西南印度洋海嶺的5.9級地震(本次為5.7級),當然3月以來沒有一個6級以上地震,這是比較幸運的,所以5.7級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二個最強地震,大家參考下數據就行。
  • 九寨溝火花海將於國慶前夕開放 此前因地震致景觀消失
    近日,世界自然遺產地火花海保護與培育實驗性研究項目階段性評審會議在九寨溝召開,與會專家實地踏勘了火花海現場,聽取了項目承擔單位成都理工大學裴向軍教授報告,一致認為該項目達到了防災減災效果預期。特別是今年8月,九寨溝縣經歷百年來最大一次洪澇災害,防汛應急響應升級為Ⅰ級。
  • 九寨溝火花海修復3年後開放 不少遊客在打卡拍照
    九寨溝火花海修復3年後開放 不少遊客在打卡拍照時間:2020-10-25 10: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九寨溝火花海修復3年後開放 不少遊客在打卡拍照 10月24日,在九寨溝景區火花海景點,不少遊客在打卡拍照的同時,發出這樣的感嘆。
  • 九寨溝地震災後「重生」 加速補齊「短板」提升改造
    【解說】自「8·8」地震2017年襲擊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後已經過去三年。歷經三年的災後重建,九寨溝旅遊景區已恢復往日神採,當地基礎設施也「改頭換面」。近日,在九寨溝漳扎鎮村,曾因地震造成嚴重損毀而無法繼續使用的九寨溝小學(原漳扎鎮小學)內,一堂生動的安全體驗課程正在進行。
  • 日本東北地區發生7.1級地震:東京有強烈震感,門窗劇烈搖動
    【TechWeb】2月13日消息,據日本氣象廳消息,當地時間2月13日23時8分,日本東北地區發生芮氏7.1級地震,震源位於福島附近海域
  • 汶川地震7周年 中國救災改變了哪些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7周年紀念日。7年前,強烈的地震給四川等地以重創,7年後災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怎麼樣?
  • 九寨溝地震救援,這張逆行照片刷爆了朋友圈!震前後的景區,曾經五彩瑰麗如今都已不在,你還會去嗎?
    >為人民,奮不顧身九寨溝縣發生的7級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自2008年512汶川地震後,九寨溝又經歷了玉樹地震和雅安地震,但九寨溝依然美麗綻放!然而8.8九寨溝地震,不同於以往歷次災害,因為震中就在九寨溝,它對九寨溝的美景和附近村莊居民造成的災難幾乎是致命性的。九寨溝諾日朗瀑布發生垮塌,作為西遊記取景地,涓涓細流變成一股急流,昔日美景傷痕累累!
  • 探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2022年將建立覆蓋全國的地震預警系統
    :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9度,東經104.95度)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7月27日下午4點16分,中國地震臺網官方微博發布了最新的地震速報信息。 每一天,中國地震臺網都會發送若干條類似的速報。只要震級超過3級,網民就可以在幾分鐘之內通過臺網的官方微博獲悉。地震速報制度發展至今,我國已經實現了全國2分鐘內、全球10分鐘內有影響地震的自動速報,速報能力居世界前列。同時還將於2022年建立覆蓋全國的地震預警系統。
  • 加利福尼亞州6.4級地震:震中距離洛杉磯大約240公裡
    網友評論延伸閱讀6.4級地震屬於什麼級別地震地震震級分為九級,一般小於2.5級的地震人無感覺,2.5級以上人有感覺,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破壞。簡稱震級。1. 一般將小於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2. M≥1級,小於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3.
  • 震後實拍九寨溝景點 專家:歷史上多次地震塑造出九寨溝獨特的美
    「8·8」九寨溝地震後,一位中國導遊含淚在朋友圈寫到:等著,我深愛的戀人九姑娘。九寨是我們中國人的愛人,她一直安好在流淌,依然美麗動人。九寨溝,是造物主的恩寵,是全世界的珍寶。地震之中,珍寶是否無恙?地震後,川觀君和所有人一樣深深牽掛著她,數次冒著滑坡和飛石的風險深入九寨溝,一步步、一處處,去細細探訪她的傷口,去見證她震後更加令人震撼、令人熱淚盈眶的美麗與堅強。
  • 九寨溝著名景點火花海修復完成,將於國慶前夕開放!
    (圖片來源:九寨溝景區管理局)四川在線記者 郭靜雯近日,記者從九寨溝景區管理局獲悉,在2017年8月8日九寨溝7.0級地震中決堤的火花海已修復完成,將於國慶節前夕正式向遊客開放。火花海是九寨溝景區的著名景點。
  • 中國近些年有哪些大地震?——記唐山大地震44周年
    幾個小時後的44年前,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東經118.2°,北緯39.6°)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 。
  • 日本官方:7.4級地震是2011年大地震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11月22日凌晨5點,日本本州東岸福島縣近海發生7.2級地震,造成嚴重破壞,引發海嘯,福島核電站也受到威脅。日本氣象廳將本次地震的震級定為7.4級,並指出這是2011年311大地震的餘震。
  • 日本又現5.6級地震,3月已有5次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
    從地理位置來看,本次地震發生的範圍也是在「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難道我們的地震帶真的是活躍了?並且在2020年3月25日的時候,位於千島群島還發生了一次7.5級大地震也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那我們來看看今年以來的整體數據情況,從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從2020年以來,全球總計出現了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次數為20次,其中最強的一次地震為古巴南部海域7.7級大地震,第二強的地震就是3月25日發生在千島群島的7.5級大地震,第三個也是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