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人生》是在大年初一上映的,片中詼諧的話語、逗趣的笑點能讓觀眾在春節這個喜氣洋洋的節日裡享受到一番樂趣,除去那些笑點給我們觀眾帶來了歡樂與暢快,主角張馳為自己內心的熱愛奉獻出一切的精神也給我們帶來了震撼與感動。
因為非法飆車,他駕照被吊銷,參賽資格被取消,被禁賽5年,靠著賣炒飯的生意來維持生計,沒有機會去碰自己心愛的賽車,從連續奪取過五屆冠軍的天之驕子變成被眾多贊助商無情拋棄的廉價貨色,但是,即使如此,他依然對賽車充滿著熱愛。
每天,他拿著方向盤模型在腦海中模擬20遍疾馳在巴音布魯克賽道的情景。對於那長達109公裡,有1462個彎道,終點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帶的巴音布魯克賽道,他已經憑著這日復一日的模擬訓練變得十分熟悉,這是他後來在沒有領航員的指導下贏下那場「滅了林臻東」的榮譽之戰的關鍵原因之一。
五年禁賽期過去,他重獲參賽資格,為了重返賽場,他得重考駕照,得重新弄回自己的車。然而,命運並沒有讓這個男人輕輕鬆鬆地重返賽場,現實給他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回原先車隊想拿回自己的車可那裡的經理不同意,結果只得到一個車架子;得到其後要各種零部件來改裝出自己想要的車,但錢不夠,只得四處去拉贊助。
而為了拉贊助,張馳和自己的領航員孫宇強可謂是絞盡了腦汁費盡了心思。這個過程是狼狽的,是辛苦的,更是看清友誼真假的一個過程。正如影片中林臻東所說:「人在順境之時的友誼,可能不會那麼堅固的。」只有當你在逆境之時,仍然給予你支持與幫助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足見「患難見真情」這句話道理所在了。
真正的三兄弟
張馳一通一通電話打給以前的贊助商和「好友」,可一個個都說在國外度假,這些在他輝煌之時和他稱兄道弟的人著實是虛假朋友了;休養莊老闆和開工廠的老闆或「直」或「彎」地表示拒絕;最後,被逼無奈上電視求贊助,遇到自己最不想求的人——對手林殝東,也豁出去了,即使沒了面子,丟了裡子,只要能要到贊助也值了,但最後老天並沒有眷顧他的良苦用心。
之後,因為宇強認識一位大哥,他倆憑著那不顧面子,忘卻臉皮,一心要贊助的「無恥精神」,乖乖聽從了那位大哥的無理要求,賣力表演,才得以成功拿到夢寐以求的贊助,籌到了夠用的錢。
對張弛來說,只要能夠參賽,能夠站上自己的舞臺,能夠再為自己的熱愛灑上一回熱血,能夠為了那句「我沒想贏,只是不想輸」再拼一次,即使經歷這些不堪又算得了什麼呢!而對於我們觀眾來說,當我們看到張馳那標誌性的笑容時,心中也會因他保持樂觀,決不放棄,執著追夢的精神而打動的,心中縱然有密布的愁云為未來而擔憂也會漸漸消散的。
記得有人曾說過:「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隨口拿來誇耀的事跡,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那時的張弛不就是這樣的人嗎?積極如張馳,不屈如張馳,自信滿懷如張馳,為熱愛為夢想如此付出的他給了我們前進的力量。就像《光輝歲月》裡唱到的:「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一生經過彷徨的掙扎,自信可改變未來,問誰又能做到。」
誠然,張馳做到了,最後的結果雖然不完滿,但也雖死無憾了。
由這部影片表達的主題讓我想到了前些天看到的一個視頻。
視頻講的是一個熱愛足球運動的泰國小男孩,他夜以繼日不知疲倦地練習,身體力量、足球技術、戰術方法這些都包括在內,可是,如此努力而且球技也好的他並沒有得到教練的賞識,他於是·就幹坐冷板凳。
可是呢,他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依然在奉獻著自己的力量。隊友在球場上受傷,他跑過去攙扶;給替換上場的球員提出自己的技戰術意見;隊友們中場休息時,他給每個隊友都遞上一瓶水。
在觀眾臺上看比賽的父親,因為自己的兒子上不了場而懊惱喪氣,看完整場比賽後,兒子還是沒有上場,父親也因此而失望灰心。
可是當兒子告訴了父親自己為球隊做了上面所說的那些為團隊付出的事時,父親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理解了兒子,為兒子能夠那樣默默奉獻而驕傲。
作為觀眾的我看完這個視頻,被感動的淚眼婆娑。因為它讓我明白,即使眼前沒有機會,我們仍然要為自己所愛的事情奉獻所有,在每件能夠做好的事上做到最好。
通過張馳,通過泰國小男孩,我們會不經意地聯想到自己,我們是不是在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拼搏著呢?還是說,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去做自己熱愛的事呢?或者在抱怨命運的不公,生活的艱難呢?
曾經的我就是這樣,在我所讀的那個高中,因為理科生考上一本大學的機率更高,家人也更看重這個,於是就選了理科而非文科,可實際上我所喜歡的是歷史人文類學科;上了大學,為了成為別人眼中那個優秀的人,我費盡心思去拼那只有幾個人才有機會得到的國家獎學金,而因此放棄了自己所喜歡的人和事,還默默安慰自己說:不要緊的,等你變優秀了,一切都會有的。
可是,現在的我認為,即使你變優秀了,你曾經喜歡的人難道還會在那等著你嗎?你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難道不會遲了嗎?而且,一門心思撲在自己並不熱愛的專業,弄得自己精疲力竭、苦不堪言真的值嗎?現在的我想清楚了這些問題,堅持自己所熱愛的,那才是重要的。
反觀音樂圈裡的黃家駒、周杰倫;籃球界裡的科比、詹姆斯;文學領域的馬爾克斯、村上春樹等等,他們不都是在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上充滿著熱愛,擁有著他們獨有的飛馳人生嗎?
回到影片,當我想到影片末尾唱到的那首《奉獻》裡的句子: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白雲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白鴿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長夜;雨季奉獻給大地,歲月奉獻給季節。那麼,希望你我能夠把自己的人生奉獻給自己的熱愛,因為:無熱愛,人生不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