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1.67米的小個子也能代表「上海高度」,甚至創造「世界高度」。他就是高勤飛,上海首位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1960年,在北京以2小時05分成績打破國際航聯F1F活塞式發動機模型直升機留空時間的世界紀錄,比此前的紀錄久了一個多小時。60年後,上海市航空車輛模型協會為他頒發了終身成就獎。
狂熱的「翼風少年」
高勤飛的名字似乎註定了他此生要和飛翔結緣。
「我13歲起就喜歡飛機模型。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在下面偷偷地做模型。老師一回頭,我趕快把東西藏好。」痴迷航模製作的少年覺得這項遊戲充滿挑戰,還剛好用得上書上的物理、數學、氣象等知識。放學後,他更是把幾乎所有時間用在航模製作上。「所有小零件都靠自己做,一片機翼要好幾天,做一架飛機起碼一個月。」
最開心的時光當屬每周末攥著父母給的一點點零花錢去逛航模人的聚集地——翼風模型商店。為了省錢,他總是從虹口的家一路走到南京西路。一小時路,能省三分錢,能多買一瓶膠水。
進入繼光中學後,高勤飛參加了校內航空模型小組。學校專門闢出一個教室,還承擔一切活動經費。買零件不用再「精打細算」,「翼風少年」如饑似渴地跟著高年級學生學習,並在比賽中擔任助手,琢磨相同重量模型,如何留空時間更長。
淡定的破紀錄者
從助手進階選手,頻頻參賽的高勤飛漸漸出名,被選入上海市航空模型集訓隊,備戰首屆全運會。隨後,他又以「黑馬」姿態,奪得F1C活塞式發動機自由飛模型飛機全運會冠軍。
1960年,國家航模隊成立,高勤飛順理成章地入選國家隊。當時,國家體委正號召運動員爭取破世界紀錄。他選定活塞式發動機模型直升機留空時間作為主攻項目。當時世界紀錄是54分27秒。在設備不完善的艱苦條件下,他除吃飯睡覺之外,便是試驗:比較發動機試車,攻克結構難關,大量實地試飛……通過8個月努力,他創下直升機留空時間2小時05分世界紀錄,也成為上海首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面對喜訊,他卻很低調:「連女友都沒講。」父母也是從新民晚報上才知道兒子的佳績。「有了成績,我們小眾的項目可以站穩腳跟,有更多發展。」
他繼續以佳績推動航模運動發展:1979年,代表中國隊赴美參加世界航空模型比賽,並在自己的項目上獲第六名。這也是中國航模隊首次亮相世界比賽,更讓外國人刮目相看。轉為教練後,他帶的運動員拿過全國冠軍,取得世界賽事佳績。
熱愛航模大半輩子的「老男孩」退休後,每周仍會和老隊友相約一起放飛。每當看到飛機極速升空,做出一連串瀟灑的翻轉動作時,拿著遙控器的他笑得像個孩子。
新民晚報記者 李穎肖茜穎 李銘珅
海報設計 董春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