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的心跳聲是病房裡最美妙的旋律」

2020-12-26 光明網新聞中心

  「規律的心跳聲是病房裡最美妙的旋律」

  ——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事

  【決戰最前沿】

  光明日報記者 章文 光明日報通訊員 馮瑾 白進

  除夕夜,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在國旗下列隊,登上飛往武漢前線的專機,隊伍中有「長海人」的身影,他們先後轉戰漢口醫院、火神山醫院兩個重要陣地。

  2月18日7點28分,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第二批隊員登上運-20飛赴武漢前線,隊伍中仍有「長海人」的身影,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是他們抗擊「疫魔」的又一個陣地。

  來自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的「長海人」是軍隊支援武漢醫療隊的一分子,也是後方定點收治的重要力量。在「永不言敗、鍥而不捨、一往無前、直取巔峰」的長海醫院「大師文化」精神感召下,一批批長海醫護人員牢記使命、衝鋒在前、攻堅克難,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拼盡全力。

  火神山醫院感染二科一病區主任、長海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董宇超在感染區外走廊操作移動查房車調整治療方案。圖片由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提供

  1 做足打硬仗的準備

  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高齡、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比例高,不少是從敬老院、福利院轉來的,往往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器官衰竭等基礎性疾病。對他們的治療非常複雜,護理工作難度極大,對護士的專業技能要求非常高。

  3月16日,一名高齡患者突然病情惡化,需要行ECMO(體外膜肺氧合生命支持)輔助系統。不到30分鐘,光谷院區感染一科護士長邱文娟就組建了由劉偉偉、陳麗華、劉金紅、程笑等具有重症監護經驗的護士組成的特重新冠患者ECMO特護小組,實行專人專管,嚴密監護。謝明暉護士長帶領劉立媛護師緊急準備手術所需儀器和耗材,救治過程如同一場接力賽,所有隊員爭分奪秒全力以赴。當晚手術平穩順利,之後特護小組一直守在病床邊,時刻觀察患者的狀態。

  ECMO患者的床邊像蜘蛛網一樣,有各種儀器、各種管路和各種導線,保持管道通暢、妥善固定尤為重要。特護組需要每2-4小時監測患者動脈血氣等,根據結果調整用藥。在自製的特護單上,一行行文字詳細清晰記錄著患者病情變化及各項護理措施,為治療提供了有力的依據。48小時後,患者各項體徵平穩。「規律的心跳聲是病房裡最美妙的旋律,這是寧靜中的無限生機。」護士劉偉偉欣慰地說。

  「我們是做足打硬仗的準備而來的,這最硬的仗是面對重症患者突發症狀,此時此刻,我們必須與死神競速。」邱文娟告訴記者,在長海醫院重症監護室工作多年,她深知對重症患者的整體護理於患者的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她將這個理念傳遞給光谷院區的護理團隊,「我們以患者的健康為中心,不只關注疾病,還包括心理、社會、精神各個層面的全程護理,更是包括入院、住院、出院以及出院後的康復指導,這考驗我們護理專業水平的整體高度和協調配合能力。由於我們的表現很專業,被患者稱讚為『女子特戰連』。」

  2 守護百歲「老祥瑞」

  2月24日,一位百歲老人轉至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院裡決定收入由長海隊員負責的感染一科。老人意識不清,通過患者家屬描述得知一些細節——2個月前就咳嗽、氣急、痰咳不出等症狀,後經核酸檢測為陽性。患者年齡大,合併有高血壓、心衰、腹主動脈瘤、阿爾茲海默症等多種基礎疾病,病情非常嚴重。

  針對老人複雜的身體狀況,醫療隊第一時間成立專人專病管理小組:曾力主任任組長,張偉教授、蔡晨教授、吳梅紅醫生為組員,同時以邱文娟為組長成立八人護理組;提出「精準化」用藥、「全程化」疏導、「個性化」配餐、「親情化」護理、「常態化」諮詢的方案,還結合中藥抗病毒、幹擾素霧化吸入及糾正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症等救治方案,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但經過幾次複查,專家組總感覺患者距離康復還差一口氣。

  一次查房時,張偉教授提出一個想法,可否採用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前期其他醫院有重症病例療效顯著,但百歲年齡的老人治療沒有經驗可循。醫療組經多次討論,最後一致通過:上!這是一個創新性的決定,體現了這個團隊的責任與擔當。

  對老人開展兩次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取得顯著療效。從接收到出院,每一位醫護人員都精心呵護著這位百歲老人,大家親切地稱他為「老祥瑞」。想到這位老人剛過了百歲生日,護士鄭娜梅連夜用粉色手工紙做了十幾個壽桃,布置在床旁牆上。

  經過大家13個日夜的努力,這位百歲「老祥瑞」鼻咽拭子取樣和核酸檢測為陰性,確定治癒,可以出院。

  3 細心關懷特殊患者

  2月11日,醫院收治了一名尿毒症多年需要腹透的老年患者黃奶奶,病區調集了腎內科專業醫護人員為其會診。由於轉運過程中準備不足,缺少一些進行腹透操作必須的物品,一時之間腹透無法進行。

  「腹透停一天問題不是很大,主要怕高鉀血症,但她的檢測結果還是穩定的。」來自長海醫院腎內科的張優大夫立刻著手對患者的處理——首先評估患者的基本情況,詳細詢問了平日的腹膜透析治療方案、併發症情況,監測患者腎功電解質等化驗指標,並通過電話與患者的腹透責任醫生取得聯繫,進行病情的了解與溝通,同時積極上報聯繫所需物資。第二天,隨著腹透液、碘液微型蓋、加熱器等物品送抵醫院,黃奶奶的「生命線」續上了。

  由於隔離病房是負壓病房,抽風機激起的揚塵不利於腹透的無菌操作,一病區董宇超主任特別為徐奶奶安排到遠離排風口的位置,並配備了紫外線消毒燈。「腹透患者就怕感染導致腹膜炎,所以我們加強了對患者和同房間病友在消毒這方面的宣傳教育。」張優每天都會來到黃奶奶病房關心她的腹透情況,並為她特製食譜,確保患者進食過程中保持合適的溫度,避免汙染的情況。從一開始的惶恐不安、擔心透析斷檔,到心態樂觀拉著醫護人員手喊「閨女」,黃奶奶經過兩周的住院治療,便順利出院了。

  「尿毒症患者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需要定期的透析治療維持生命,疫情之下,尿毒症患者承受著比平時更多的痛苦和煎熬。我們給予這些患者的關懷不應僅是醫療上的,更是心靈上的。」張優說。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27日 09版)

[ 責編:丁玉冰 ]

相關焦點

  • 規律的心跳聲是病房裡最美妙的旋律
    圖片由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提供【決戰最前沿】除夕夜,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在國旗下列隊,登上飛往武漢前線的專機,隊伍中有「長海人」的身影,他們先後轉戰漢口醫院、火神山醫院兩個重要陣地。「規律的心跳聲是病房裡最美妙的旋律,這是寧靜中的無限生機。」護士劉偉偉欣慰地說。「我們是做足打硬仗的準備而來的,這最硬的仗是面對重症患者突發症狀,此時此刻,我們必須與死神競速。」
  • 《美妙旋律》講述了五年級的「真中啦啦」誤入美妙天堂後成為偶像
    美妙旋律第四季《Pretty Rhythm:Puripara》,是一部講述了小學五年級的"真中啦啦"誤入美妙天堂後成為偶像,與同伴一起奮鬥、努力的成長故事。這次的"變身"環節由前三季的菱石改成了卡片,在這個世界裡,到一定年齡的女孩子只要擁有"美妙卡片",誰都可以輕鬆地變身成偶像並開演唱會。
  • 【彩蛋】臺灣心跳聲
    臺灣心跳聲(2010年上海世博會臺灣館主題曲)詞:方文山曲:林邁可演唱:蔡依林/寇家瑞那長春藤攀上 生鏽的消防栓像蝴蝶離不開 有花香的地方寧靜的小巷 一杯永和豆漿我在細細品嘗 恬淡的家鄉霓虹燈點亮 關於夜市的想像孩子們捉迷藏 在找愛吃的糖昏黃的夕陽
  • 交響樂|美妙旋律出少年
    ↑↑↑點擊【浙江日報有風來】藍色字體可與我們在一起文|劉慧 23日晚,浙江青少年交響樂團新春音樂會在杭州劇院火熱上演,提琴、圓號、黑管此起彼伏,交織出一首美妙旋律  「樂團在每年音樂季,與所有特邀的大牌嘉賓都在合同裡補籤了一條,要留出一天時間指導我們這個團。比如著名指揮家簡柏堅、於海、林友聲、林大葉,日本指揮家川本浩治等,他們帶來了精彩的大師講座和演奏訓練課。」陳西泠說,除了將來在國內要有自己的演出之外,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也已同意將浙江青少年交響樂團納入團體成員,這也就意味著樂團可以參與國際間青少年交響樂的交流活動。
  • 【開票啦】一部神奇的電影、一段美妙的旋律.跟隨「愛樂匯輕音樂團」走進電影裡的世界!
    一部神奇的電影,看完你會堅信夢想,一段美妙的旋律,聽完你會相信愛情。第89屆奧斯卡《愛樂之城》獲14個提名,平了奧斯卡史上單片獲提名最多紀錄,包攬了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原創歌曲6項大獎。該片講述一位爵士樂鋼琴家與一名懷揣夢想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
  • 火神山醫院病房裡有一個「知心電臺」……
    「好一朵茉莉花……」2月12日下午3時,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一病區裡,歌曲《茉莉花》優美的旋律飄蕩在各個病房,許多患者也跟著輕輕哼唱起來,使這裡的氛圍頓時輕鬆了不少。
  • BBC出品的兒童古典音樂動畫片,讓孩子在奇想中聽懂古典、暢遊美妙旋律!
    《Melody 美妙旋律》的每一集只有7分鐘左右,可短短的時間裡,除了古典音樂,還結合到繪畫、動畫、真人拍攝和手工,充滿了孩子喜愛的夢幻和奇想。聊聊第二季裡我最喜歡的幾段樂曲和短片!國內外的觀影地址我找到了,文章內沒法插入超連結,所以請在公號後臺的對話框裡輸入關鍵詞「melody」,就能獲得觀影地址啦!國內的觀影地址,我找到了《美麗旋律》第一季。第一季也推薦了20個著名的古典樂曲,很值得觀看!
  • 學習樂理,先來了解音樂的第一要素——旋律
    上篇文章講了音樂的三要素,分別是:旋律、節奏、和聲。這篇文章來講解音樂的第一要素:旋律。旋律是音樂最重要的要素,它是音樂的血肉,正因為有各種不同的旋律,所以我們才能聽到不同的美妙動聽的音樂。如果把一首歌曲比作語文的文章,那麼旋律則是語文的句子,音階(1、2、3、4、5、6、7)則是語文的漢字。一首好聽的歌曲,它的決定性因素就是旋律。歌曲的旋律分為主歌和副歌,主歌是敘述部分,副歌是高潮部分,絕大多數歌曲都是由敘述推向高潮,所以副歌的旋律往往比主歌的旋律要高。
  • 這對兒親兄弟,地壇醫院CCU病房裡過大年
    「去年因為疫情沒能相聚,沒想到今年病房裡一起過年了」,2月11日除夕夜的團圓餃子,金大爺這對親兄弟是在北京地壇醫院
  • ICU裡有個彈吉他的女歌手,她的「藥」就是歌聲和旋律
    「哇……哇……」在首都兒科研究所重症監護室的病房裡,護士正準備給5個月大的患兒小晨晨(化名)扎針。似乎早有預感,小傢伙不斷翻身掙扎,奮力蹬著小腿放聲大哭。這時,一個身著綠色手術服的「醫生」快步上前。令人意外的是,她手裡的並非醫療器械,而是一把吉他。她的「藥」,就是歌聲和旋律。
  • 是你,讓時光有了美妙旋律
    配以身體打擊,或是杯子、書本、書簡擊打等呈現方式,六中的"阿卡貝拉",展現出最純真、最直接的情感表達,使我們得以穿越千年與古人心神相通。每當我迷失,《夜空中最亮的星》給我指引。》(節選)作曲/作詞:逃跑計劃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知道曾與我同行的身影如今在哪裡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在意是等太陽升起還是意外先來臨我寧願所有痛苦都留在心裡也不願忘記你的眼睛
  • 臺灣的心跳聲,是那一味眷村 黃埔新村
    —— 《臺灣的心跳聲》MV拍得溫情,古樸的街坊巷弄、夜空裡的天燈,虔誠的媽祖廟,和若影若無的永和豆漿香氣..以及無以名狀的感動情緒。我不知道這情緒從哪裡來,卻想在食物旅途中散發。走街竄巷的夜市,無數的臺灣手信,總覺得又缺了什麼。
  • 初學吉他,指法一定要按這種規律來按弦,後期彈奏提升快
    活到老,學到到,直到老了,還有一招沒學到,都說學無止境,真是此話不假,今天聽了一位吉他老師講得爬格了與指法的關係,真是恍然大悟,原來爬格子裡已經包含了指法的規律和方法,只要掌握這些基本的方法來演奏,基本上很多獨奏曲指彈曲,都不會顯得太難,今天在此分享給愛吉他的朋友,如有不對之處,還請高手們多指教
  • 音為你--傾聽美妙旋律,春天與你同在
    踏歌而行,不問歸期,快來在明媚的春光裡歇歇腳。多麼積極、美妙的歌曲!,每次聽心情都會不自覺地變好。俏皮的女聲,輕鬆的旋律,讓人跟著想抖腿呢,管他什麼優雅,此刻,解放! 結語: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趁我們還有時間,快去看看美麗的自然,體驗別處的生活。和音樂一起,輕裝旅行,走起!
  • 病房裡的荒唐一幕
    「對,爸爸最寵的就是我們嫻嫻了!」保姆附和,「先生這個人平時就特別細心,太太電話裡說,洗胃洗得嘴裡喝水都是苦的,先生就讓我趕緊先帶點糖果給他們,等他來的時候,他會捎一些湯水來……」 「就一小包,幾粒,他們都吃了,袋子我也扔了……」 糖果! 吳之恆讓保姆給楊軼和陶明慧帶來了糖果!
  • 【津門戰「疫」】病房裡的「父母」
    青年醫生,講述醫院裡最真實的故事 從網上買,最快也要兩天才能到,得知情況後,正準備下夜班的王麗紅等不及網購,立即跑遍了附近的藥店買回了助行器;她一路小跑趕回病房
  • 旋律只是最粗淺的表達:音樂中的科學之美令人著迷
    據威爾切克介紹,他的同行們最愛的作曲家是巴赫,因為「巴赫是模式的偉大操縱者」。顯然,如果宇宙中沒有規律和模式,我們將很難理解科學是什麼。在一些作者看來,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規律性,其實同樣可以在音樂中發現。正是得益於這些科學模式,才使得音樂變得如此美麗。
  • 音樂是有色彩的,繪本是有旋律的
    童年是有旋律的我上小學路上的時候,從我們家住的鐵路大院裡走出來,走66步過小橋,路邊吆喝一聲,左邊院子裡會急急忙忙跑出來王家老六;穿過公路涵洞來到大路上,胖子和朱軍已經在路邊了。各種美妙的色彩多了起來,美好的音樂也多了起來,彩色的音樂穿過空洞的高樓大夏、溜過馬路,直到和大自然撞在了一起……還好還好,鑽過那一片綠,每個音符,每個顏色,每一個孩子,走向心靈的家園……我還在誇讚女兒呢,已經小學生四年級的哥哥湊了過來,「我們學過這樣的兒童詩呢,你們聽聽——傘花一把把傘,一朵朵花,花兒不怕風吹,
  • 「新華網連線湖北」防護服變「暴汗服」 隔離病房裡來了「降溫神器」
    張燕笑著說,穿梭在病房完成各項治療和護理,考驗的不僅僅是體力,還有那一份執著。每天踏進病房時,張燕總是會把自己的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以一句「早上好」開始一天的工作。病房裡的患者們也總會熱情地發出「早上好」的回應,這也許就是早晨最美妙的喚醒樂。今天一走進房間,張燕就收穫了一大波表揚。「你們的護士都很美!」
  • 武漢隔離病房裡,看不見的戰役
    隔離病房裡,有人蜷縮在病床上夜不能寐;有人被噩夢和孤獨纏繞,每天以淚洗面;有人失去愛人,不想獨活;有人拔下手臂上的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