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不同地方的年俗:新加坡人互拜年換橘子,寓意大吉大利!
哈嘍大家好,歡迎閱讀小妮妮了解歷史帶來的精彩內容,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為:細數不同地方的年俗:新加坡人互拜年換橘子,寓意大吉大利!要說過年,我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十分高興的,畢竟又長大了一歲,而且過年的時候放假,我們可以去玩很多平時沒時間玩的東西,那麼在哪個地方的年俗最好玩呢?趕緊來看看吧!
逛花市踩小人(廣東):逛花市買年花是嶺南春節一景。買年花講究好意頭,桃花象徵愛情得意、大展宏圖;水仙清雅聚財;金橘是金元寶;牡丹很富貴;佛手也叫五代同堂,象徵多子多福;劍蘭意指步步高升;銀柳諧音有銀有樓、銀流滾滾來厖大年夜,零時零分的經典活動是踩小人。穿上紅襪子,在鐘聲敲響的時候邊跳邊踩,可在新年裡免遭小人禍害。年初一小輩人給長輩拜年,長輩會把用紅紙綑紮的生菜、芹菜、韭菜和蔥等蔬菜給小輩當回禮。生菜有生機勃勃和生財之意,芹菜寓意勤勞,韭菜長長久久,蔥則是祈望小朋友聰明伶俐。
爬門樓掙元寶(山東):年三十晚十二點,鞭炮聲響起時,大人會讓小孩們站在凳子上,兩手握門框,然後大人問:「毛毛長多高啦?」標準答案必須是「長得比門還高」,這樣小孩來年就會長得高,這叫「爬門樓」。禁忌則是年初一不許拿剪刀,以免口舌之爭;不許動刀子,以免殺身之禍。此外,煮餃子萬一煮破了皮,一定不可以說「破」,要說「掙」——掙元寶!
吃打糕玩跳板(韓國):韓國跟我國一樣有春節,時間也一致。韓國人過年必吃打糕,祭祖時供桌的擺法講究「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制。過年娛樂活動是男孩放風箏,女孩玩跳跳板,據說正月裡跳了跳板,腳板一年都不會扎刺。還有驅鬼的風俗:初一黃昏時,在門口拉上禁線,散上黃土,燃放鞭炮,睡覺時把小孩的鞋藏起來,以免被鬼偷去。韓國人的「春運」跟我們一樣緊張,節前一天,韓國的高速公路上會排起車龍,移動緩慢,蔚為奇觀,韓國人稱之為「龜行」,有人甚至會在路邊生火做飯。
吃麵條看春晚(日本):從前日本也是過春節的,但在明治維新後就取消了傳統春節,只過元旦。除夕夜,日本人也會守歲,一邊吃蕎麥麵條,一邊看他們的春晚——就是著名的「紅白歌會」。午夜時分,寺廟鐘聲齊鳴,通常是敲一百零八下,每敲一下就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
不理髮不掃地(東北):東北舊俗講究從大年初一到農曆二月初一之間不能剪頭,如果剪頭會克舅舅,等到「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剪頭就很吉利。跟全國很多地方一樣,東北人也講究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不能掃地,否則會將好運和財氣都掃走。互拜年換橘子(橘子):與潮州年俗類似,新加坡人在大年初一互相拜年時,會帶上兩個柑橘作為賀禮,寓意「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主人也要回贈給客人兩個柑橘,新加坡人俗稱「換橘子」。
邁腳步儲酒肉(英國):西方人的新年當然是元旦,不過他們也有很多有趣的年俗。在除夕深夜,英國人會帶上酒和糕點走親訪友,他們不敲門,徑直走進親友家去一—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房屋主人在新一年裡運氣的好壞。如果此人是個快樂、幸福、有錢的人,主人將全年吉利;反之,主人在新一年裡將衰事連連。與我們講究的「年年有餘」類似,除夕這天,英國家家戶戶必須瓶中有酒、櫥中有肉,否則來年便會貧窮。
以上就是小編帶來的精彩文章,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何觀點,歡迎大家在留言板發表自己的觀點!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