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友誼:最親切的療傷之藥

2021-03-02 三聯生活周刊


 
《友誼》 葛瑞林著

你最好的朋友是在什麼時候結交的?英國哲學家葛瑞林在《友誼》一書中說:「在中學時代的最後幾年,友誼的體驗明顯集中地出現,接著是在大學生涯的整個過程中。尤其在後來的大學時期,我曾經與兩位朋友有過關係甚為親密的交往,彼此之間基於對一系列音樂和書籍的共同愛好而建立了彼此談話時心有靈犀般的快速交流渠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化,有的友誼會中斷,但「隨著時間的積累,其中的某些友誼慢慢成熟,變成那種無需頻繁打磨擦拭而依然煥發光彩的情誼,多年以後,依然能夠隨時撿起和放下,流淌在這段友誼中的優美旋律從來未曾錯過哪怕最微弱的一次律動,並且依然生動地展現著友誼的核心理念。」

葛瑞林說:「人類所有關係中最崇高、最美好的莫過於友誼。我們都認為如果我們長大後跟父母成了朋友、我們的孩子長大後跟我們成為朋友、我們跟同學和同事成為朋友是一項成就。」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普遍認為,友誼是最親切的療傷之藥。沒有朋友會很可悲,葛瑞林說:「一個沒有朋友的人就像無人照料的花園,會變得荒草叢生——看上去蓬頭垢面、陰鬱內向,再往後就愈發變得古怪反常、半痴半癲。社交能使人起碼是表面上保持外貌上的乾淨整潔、行為上的通情達理和禮貌文雅、神智上清醒正常。」

不是所有人都擅長交友,朋友也不是越多越好。「今天的人們通過Facebook等網站獲得了數量巨大的朋友。如果某人在Facebook上結識了10個、50個、100個甚至上千個朋友,他們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嗎?在交友網站盛行的時代,朋友和熟人之間所存在的區別還具有某種特別意義上的重要性嗎?」對於這個問題,古代賢人的想法對我們仍很有教益:波洛尼厄斯對哈姆雷特提出建議說:「不要對每一個泛泛之交的新相識濫施你的情誼」,《希臘羅馬名人傳》的作者普魯塔克也認為朋友不宜太多,他強烈反對人們與所謂機會主義的成功者和某些善於諂媚者之間有那種嚴陣以待的親暱行為,因為想要擺脫一位品行邪惡的朋友也非易事,要繼續保持關係又麻煩不斷,而且在擺脫過程中還有可能會變成敵人:「就像面對有毒有害的食物時,我們既做不到讓其停留在胃裡而不造成任何危險和傷害,也做不到好像只是被簡單地吃進嘴裡後立即就被排出體外……」

書中專門介紹了文人對故友的讚美:在《他們日久歲深的陪伴》一書中,羅伯特·洛威爾回憶了蘭德爾·賈雷爾,德裡克·沃爾科特回憶了羅伯特·洛威爾,奧本海默回憶了愛因斯坦,阿赫瑪託娃回憶了莫迪利阿尼,索爾·貝婁回憶了約翰·契弗,布羅茨基回憶了以賽亞·伯林……「他們各自與眾不同的經歷和故事,都散發出一束束的璀璨光芒,照亮了友誼存在的每一個角落,映射出友誼之千變萬化的多樣性和與眾不同的可能性。」德裡克·沃爾科特告訴羅伯特·洛威爾,自己很喜歡他佩戴的那條領帶,洛威爾馬上解下了那條領帶送給了他。賈森·愛潑斯坦回憶說,埃德蒙·威爾遜晚年拒絕接受助聽器、心臟起搏器、疫苗和託馬斯·曼的形上學。

文人的圈子還有很多,比如英國的布魯姆斯伯裡文化圈,包括維吉尼亞·伍爾夫姐妹、克萊夫·貝爾、裡敦·斯特萊切、凱恩斯等,「他們的友誼不僅為參與者提供被稱為更高級淫蕩行為的更多機會和更大範圍,他們應該受到了喬治·摩爾在《倫理學原理》中的觀點的啟發和鼓舞:人一生中最值得追求和實現的價值是美好的事物和真摯的友誼。」


文妮莎、斯蒂娜、維吉尼亞三姐妹


維吉尼亞·伍爾夫與裡敦·斯特萊切

格雷林說,友誼不僅限於同時代的人,一個人也可以跟早已不在人世的作家成為朋友,或者跟小說中的人物、跟歷史上的人物,跟動物如狗、貓和馬成為朋友。異性之間真的能成為朋友嗎?「懷疑者認為,這種事情只能存在於求偶期之前和之後,即青春期的開頭和中年時期。但好像事實不是這樣,大部分人都見證過一些男性和女性之間沒有性關係的友誼。」

有朋友的好處是有人與你同甘共苦,分享某種經歷——「某些版本的雜誌可能會聚焦於歡笑、眼淚、假期和秘密等主題,但常常並不意味著真的分享彼此的收入或妻子。但在古代,分享的要求確實很苛刻,要跟朋友分享物質方面的成果,甚至分擔他們的不幸遭遇,比如共同度過流放生涯。在現在的社會安排和傳統下,人們要做到像古人那樣與朋友同甘共苦,已經是難上加難的妄想了,比如跟朋友分享自己的收入。在現代社會,朋友仍有的一個好處是能給你提出忠告。」

友誼除了能給人們帶來諸多好處,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和危險。「一些基督教思想家認為,友誼不好是因為它是帶有偏好的、排他的。交一個朋友就是鄙視他人、不管他人,把自己的東西和時間更多地交給了朋友,而這些資源本可以更平等地與人分享。」

 (圖片來自網絡)

⊙ 本文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長按二維碼 即關注

相關焦點

  • 孫露的音樂是最好的療傷藥
    如果光說療傷歌后這個名號,或許有人把她和其他歌手弄混,但如果說起頂尖的「黑膠女嗓」,那基本不會有人認錯了。2006年,孫露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寂寞情人》,正式出道,出道11年,大大小小的專輯孫露也發過二十多張了,專輯銷量過二十萬,單曲播放破億,她的歌聲廣為人知。本人的名字卻遠不如作品來的響亮。但如果你是一位HiFi音樂發燒友,她的名字對你來說簡直就是發燒碟質量的保證。
  • 《以家人之名》凌霄燙傷的真相被揭開,尖尖才是其最好的療傷藥
    《以家人之名》可謂是暑期檔最為突出的一部電視劇了,從開播到現在收視率仍然維持在非常高的位置。之所以該劇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主要有兩點:第一,取材貼切,以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為中心,很能引起觀眾共鳴。第二,三位年輕演員對於角色的把控十分到位,而且演技也在線,有時候觀看劇集時,莫名其妙便被三位小主的演技帶入了兒時的記憶,這一點可謂非常難得。
  • 友誼深厚!趙薇為老友黃曉明慶生 親切稱呼大鬍子
    趙薇還親切地稱呼黃曉明是「大鬍子」,二人關係十分要好。網友看後紛紛留言:「明薇友誼萬歲!!!曉明生日快樂!」「生日快樂。大鬍子曉明哥哥。」「為你倆的友誼乾杯!」
  • 此物可「固人腎陽,堅人筋骨」,服之能接骨療傷,補益一身
    其實中醫在骨傷方面也是具有很大的特色的,除卻一些專業的理療、接骨等手法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幫助人接骨療傷、續人筋骨的良藥,配伍得當的話,可以有效地促進人體筋骨損傷的癒合。比如這味叫做「骨碎補」的中醫良藥,從其名字之中我們就足以看出它較好的接骨療傷之效。而歷代的中醫大家在介紹此物的時間,也多會特別提到它的接骨療傷之功。在《本草拾遺》之中就說到,骨碎補入藥「主傷折、補骨碎,故作此名」,可見此物之名正是其功效所在。
  • 這位天下最會讀書的人說:不要跟你的書談戀愛,保持友誼就夠了
    作家唐諾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會書寫、最會讀書的人之一,他在《閱讀的故事》中誠懇地提出並且回答了關於閱讀的諸多問題,幫助我們重新認識閱讀這件事本身是什麼。而且,唐諾從讀書人的經驗裡提供了一條跟閱讀態度有關的指南:不要跟你的書談戀愛。在之前的一集《十三邀》裡,作家唐諾有幾段關於讀書的話,在社交網絡引發關注。
  • 《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是一首很傷感的歌曲,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
    火箭少女101中的11個女孩,比賽封閉了三個月,一出道便被推到行業最矚目的位置,她們來不及反應,亦缺乏所謂的公眾人物意識,對成為專業藝人,她們還缺乏準備。初成團,除了業務能力不匹配,11位女孩的日常相處也有待磨合。儘管,一路上確會有種種質疑擲向她們,並沒有人真的希望女團破繭只是幻夢一場。
  • 鬥破蒼穹漫畫:紫研實在太好哄,蕭炎的療傷方式勸退小醫仙
    蕭炎為了救藥塵帶隊來到了魂殿,雖然找到了藥塵,但是魂殿看守的力量卻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看著大家拼命想要讓自己逃出去,蕭炎自然也無法坐視同伴們的犧牲,於是他使出了異火融合的大招,卻沒有想到並沒有打倒對手,自己反而身受重傷。
  • 【WZU·拾點讀書】女生間的友誼,真的沒你想的那麼脆弱
    有女生會因愛情而翻臉,自然也會有男生因愛情絕交,這絕不是女生小心眼的證據,更不是女生友誼脆弱的理由。曾看到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何女生的友誼難以長久?」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很沒水準,這個問題本身就有預設立場--就是女生友誼不長久,那麼又是從哪裡得出女生友誼不長久的結論的呢?
  • 為什麼張無忌給女生運功療傷要脫衣服,男的不用?
    為此,我不惜查看了其他一些古裝影視劇裡的「運功療傷」鏡頭,感覺洪荒之力快擋不住了…… 大家先來看看這幾張截圖裡,張無忌給人療傷的背景。 首先是光明頂之戰,救治他外公殷天正。
  • 解毒療傷液解一切熱毒
    解毒療傷液(驗方)【組成】虎杖70g 牡丹皮20g 蘆薈10g 孩兒茶6g 冰片6【用法】煎煮成湯,濾去渣滓,噴於創面,2小時1次,無須包紮【主治】各類燒傷、燙傷。方中虎杖用量最重,《名醫別錄》謂其能「破留血」;《藥性論》謂其能「利小便」而「解一切熱毒」。可見本品清熱解毒與活血行津之功早為古代醫家肯定,現代多用此藥治療燒燙所傷,復用蘆薈清熱解毒,牡丹皮涼血活血,冰片發散鬱火,孩兒茶止血斂津,生肌定痛,合而成方,能呈清熱解毒,活血行津,止血定痛,生肌斂口功效。此方清熱解毒力量甚強,主要在於防止邪侵。
  • 1987年那款流傳至今的友誼之光
    《友誼之光》同樣在1988年初舉行的十大中文金曲獎上出盡風頭。本來在譚詠麟退出領獎的第一年,最風光的應該是張國榮,但沒想到十大中文金曲獎的第一名就讓這首歌的演唱者肥媽得到了。其實這首《友誼之光》是另一首國語經典歌曲堪稱神來之筆的翻唱版,它就是誕生在1954年由臺灣第一批音樂人周藍萍和潘英傑創作的《綠島小夜曲》,這是最著名的國語歌曲了。可惜最早流行起來竟然是牆裡開花牆外香,菲律賓一家唱片公司最早發現了這張藏有如此經典歌曲的唱片,在50年代末引進東南亞引起轟動,然後臺灣隨之再度發行從而傳遍華語世界。
  • 解讀關羽刮骨療傷之謎!是真是假?
    關羽刮骨療傷已經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不過太多形象是從《三國演義》中而來,今天以正史的角度來看,刮骨療傷的幾個關鍵之謎。接著,三國志繼續說道: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最後一段跟三國演義的記載差不太多,關羽不怕痛,一邊做沒有麻藥的手術,一邊喝酒聊天。但最大的不同是,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關羽是何時中箭,被誰所射,也沒有說醫生是誰。而三國演義則明確地講了是打樊城時被曹仁所射傷,醫生則是華佗。
  • 《音樂之聲》女主角清唱《友誼地久天長》,太動人了
    這是她在1965年上映的音樂電影《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裡的劇照。《音樂之聲》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音樂片,也是最經典的音樂電影之一。朱莉.安德魯斯作為女主角,在裡面飾演一名熱愛唱歌、熱情活潑的修女(瑪利亞)。面對喜歡惡作劇的孩子們,這位修女用自身的信任與愛,優美舞蹈和美妙的歌聲贏得了孩子尊重,更贏得了上校的愛情。
  • 讀書筆記:《漫長的告別》中年人的友誼,總會帶著隱藏和保留
    作者:思月#每日讀書#《漫長的告別》是我近段時間看過最好看的偵探推理小說,作者雷蒙德·錢得勒,美國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以偵探小說步入經典文學殿堂,寫入經典文學史冊的偵探小說大家。這本書被人們認為是錢得勒寫作生涯的巔峰之作,榮獲很多獎項和好評。
  • 給關羽刮骨療傷的主治醫生原來...
    給關羽刮骨療傷的主治醫生原來根本不是華佗!可在史書的記載中,華佗卻未曾為關羽刮骨療傷。根據《三國志·魏書》記載:建安十三年,曹操的愛子曹衝病重夭折,年僅十三歲,曹操仰天長呼:「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從此可以看出,曹操殺死華佗的時間,最晚也不會超過建安十三年,但關羽「刮骨療毒」發生在建安二十四年,此時的華醫生已經長眠地下十年左右了,又怎麼可能親切地看望關二爺並給他做手術呢?
  • 不妨聽聽這7首療傷情歌,讓...
    用情歌療傷,是廣大失戀男女最常用來解救失眠夜的方法,無論是「分手快樂如果說情歌是情傷解藥,那麼老情歌就像老字號的感冒特效藥,愛情中一路的風雨顛簸都有這幾首經典相伴,身邊的人來來去去,療傷解藥依然還是熟悉的最對味!
  • 揭秘:《那年花開月正圓》當中的神藥「血竭」,原來是這麼回事!
    在電視劇中,用到血竭的膏藥,是用來給前線官兵療傷止血用的,哪能有丁點含糊。很多人也許不是很明白,血竭這味藥到底是什麼?名字也奇怪的很,完全不知道是植物藥還是動物藥,而且對於療傷止血真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嗎?
  • 《億男》比金錢更珍貴,世上最稀罕的友誼
    但是比起片中展現的人與金錢的關係、人因金錢而發生的改變,最觸動我的卻是九十九和一男之間的友誼。那種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會改變;無論過去多少年,都不會改變;仍然會在十年未見之後如同初見時高興地衝過來抱住你,脫口而出的親切叫喚;是中了三億巨獎誰都不說,只告訴對方;即便對方拿著巨獎突然失蹤,也篤定他還會再回來的那種,奇特的,獨一無二的,頑固的信任。我覺得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出這種友誼了吧?
  • 固肝腎可堅齒聰耳,療傷痛能接骨續筋,這就是人們說的「骨碎補」
    骨碎補,聞其名當能知其意,《本草拾遺》之中記載:「骨碎補因能療傷折、補骨碎,故作此名」。而歷代的醫者也多會應用此物緩解骨傷病症,多能奏效。骨碎補其味苦性溫,藥力主入人體肝、腎二經,服之有固肝腎之效。而中醫裡面認為「腎開竅於耳」,所以骨碎補入藥有聰耳的功效。比如當人們上了年紀之後,肝腎氣血不足,常會出現耳朵的聽力下降、耳中常有嗡鳴聲等情況,這時間就可以用骨碎補來緩解。古方之中記載,將骨碎補搗為細粉,然後放入豬心內燉湯食用,可有效緩解上述症狀。
  • 原央視主持人張政朗誦:友誼
    提示:點擊↑'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免費訂閱我歌月徘徊文學朗誦網 | 國內最久的文學朗誦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