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之路》笑中帶淚,鄧超把喬樹林演出了三個層次

2020-10-07 光影新天地

《我和我的家鄉》成為國慶檔首部票房過15億的電影,這證明了觀眾對電影的認可和喜歡。電影由五個單元故事組成,五個作品的質量和七位導演的水平難分伯仲,但對於觀眾來說內心會有一把標尺,總會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個,選擇的標準,主要還是能夠被笑點和淚點戳到吧!而戳到我的,《回鄉之路》裡的鄧超

《銀河補習班》讓我對鄧超的演技和導演水平有了新的認知,所以這次對《回鄉之路》自然有很高期待。看過之後很感慨,《回鄉之路》真誠動人,讓觀眾笑中帶淚。同時鄧超也完成了一次新的突破。

觀眾會覺得一部電影五個單元,每個單元半小時左右的時長,對於導演來說不過是小試牛刀。但創作難度其實並不亞於一部常規電影。

一方面作品要緊扣「家鄉」主題,並且在半小時左右的篇幅裡講好具備起承轉合的完整故事,本身劇本創作和拍攝的難度就很大。在我的認知裡,鄧超喜歡抒發細膩的個人情感,而面對《回鄉之路》這個項目,他必須要有所捨棄,放棄固有的創作習慣,去探索新的風格,這對他來說是不小的挑戰,並且把劇本乾巴巴的文字轉化為銀幕上的影像是另一個層面的藝術創作,確實很難;

另一方面,受限於篇幅,鄧超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塑造喬樹林,除了劇本技巧之外,相對於常規電影鄧超要承受更大的壓力,他很難展現人物的成長、做必要的鋪墊,人物個性要鮮明、人物行動要直給,並且要通過情緒的變化、人物關係的拿捏向觀眾交代合理的人物動機。基於這一點,其實《回鄉之路》的人物和劇情不違和就已經及格了,沒想到鄧超不僅及格還很優秀,因為他把喬樹林演出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鄧超用極富張力的演技盤活了喬樹林這個角色,並完成了《回鄉之路》中大量的喜劇輸出。電影中閆妮和鄧超,用一冷一熱的人物性格營造強烈反差,也成為了營造喜劇色彩的先決條件。然而自始至終閆妮的閆飛燕都處在一個被動、抗拒的狀態,她表露情緒主要集中在後山對高媽媽訴衷腸的部分。

而面對這個警惕性強、油鹽不進的女網紅,鄧超飾演的喬樹林則完全放下自尊,使勁渾身解數和對方攀關係、套近乎,從而輸出各種笑料。但好笑和尷尬一線之隔,不夠放的開,觀眾會覺得你沒有「解放天性」,表現的太過火,觀眾又會覺得你違和、尷尬。

鄧超成功的找到了一個平衡點,沒有人物背景介紹,飛機上出場就單刀直入的和閆飛燕套近乎,這一段鄧超表現的自然且生動,我們常說,最好的表演就是變成角色本身,這樣就會不露表演痕跡,鄧超確實變成了喬樹林,可讓我不解的是,鄧超對這個人物的表演經驗到底是從哪來的呢?特別是強加微信、和對方合影等肢體動作太真實了,每一次觀眾都回饋熱烈的笑聲。

第二層,鄧超的喬樹林,兼顧了生意人的圓滑,和毛蛋兒的「土味」。時間有限,作為《回鄉之路》的核心人物,鄧超不能浪費喬樹林每一幀的畫面。二刷的時候我特別留意了一下,幾乎每一個鏡頭都被鄧超用來完成角色塑造和情緒傳達。一般來說,久經商場的生意人和鄉村人的「土味」無法兼顧,可鄧超做到了。和閆飛燕毫無心理障礙的套近乎、打電話假裝成功老闆,還有在巴士上偷偷的說要將閆飛燕「拿下」,都能感知到喬樹林作為生意人的圓滑。

然而鄧超又兼顧了毛蛋兒的「土味」,這種「土味」形象是鄧超之前沒有嘗試過的,更難得的是,鄧超靠的不是服裝、不是妝發,因為他的外在形象確實像個企業家,再不濟也是個皮包公司老闆。他的土由內而外散發出來,像是在小時候被叫做毛蛋兒的時期就滲透到了骨子裡,我們很難通過他的方言或舉手投足去定義,從鄧超身上,我看到了演員塑造角色的奇妙。

第三層,鄧超完成了前面不要臉、後面有反轉的終極任務。自我看來,《回鄉之路》喜劇是過程,感動觀眾才是目標也是終點。因為作品要傳達的核心是成功之後反哺家鄉,以及對治沙人的歌頌,因此只有做到笑中帶淚才算成功。喬樹林前半部分是不要臉、不著調、不靠譜,甚至因為吹牛,被老同學鄙視,扔在了半路上。然而最後小朋友的口述給了這個人物一個180度的反轉,劇本是原動力,但不要忘了,閃回的部分也要靠鄧超的表演啊!除了完成一前一後形象的反差外,在他趕到校慶,眾人拍拍打打的送上前排那場戲,鄧超的表情控制和情緒拿捏都太精準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換作我是喬樹林,在那個被眾人擁簇、突然有了主角光環的場合,大概也就是這樣的表現吧!所以鄧超確實做到了真實、接地氣,用每一場戲的精準表演,成功塑造了喬樹林,從而帶給觀眾笑中帶淚的觀感。


相關焦點

  • 鄧超《回鄉之路》:像喬樹林一樣嬉笑面對中年人生的難
    由於明星陣容太過強大,不禁感慨能在這部影片中客串一個角色,哪怕只是三兩句臺詞,也是極其榮耀的。電影分為五個單元:《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以及《神筆馬亮》,不得不說個個出彩,但鄧超主演的《回鄉之路》帶來的反轉最大,最出乎意料。《回鄉之路》的開場引出是中年創業者的故事,所有的觀眾都在以看笑話的眼光來打量鄧超扮演的喬樹林。
  • 鄧超:《回鄉之路》的笑與淚
    這個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幾乎所有的人都踏上了回鄉之路。各個火車站人海湧動的潮流,各條高速路上漫長的堵車長龍,各種擁堵的煩惱和回鄉的幸福,都訴說著這個假期的不平凡。有人說,這是推遲了九個月的春運。而我想說,回鄉的路,真好!
  • 鄧超:《回鄉之路》的笑與淚
    鄧超那條《回鄉之路》悄然重合,充滿著喜樂和期望,也充滿感動和溫暖。 最初看到《回鄉之路》的預告片時,被鄧超的造型、方言以及一副窮困潦倒卻裝大款的樣兒笑到不行。鄧超穿著POLO衫和西裝外套,夾著一個手拿包,眼鏡垮垮地掛在鼻梁上的樣子,非常形象真實接地氣地演繹著「俗」到掉渣的土味老闆。
  • 《回鄉之路》鄧超用「土味」歌頌治沙人,演出了喜感和層次感
    電影中的每一幀畫面都能感受到鄧超的努力,他沒有浪費喬樹林的每一個鏡頭。在《回鄉之路》中鄧超把喬樹林塑造的非常生動。就如前文所說,他演出了喬樹林的「土味」,這種土無關造型和妝容,而是由內而外的氣質,很好奇鄧超是怎麼演出這種氣質的,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感覺他不是在表演,而是真的變成了一門心思推銷蘋果的喬樹林,更大的挑戰是,鄧超又要在土的基礎上用那一身衣服、手包和墨鏡來假裝自己是一個事業有成的老闆,演出層次感確實不容易,但他做到了。
  • 《回鄉之路》笑點淚點均滿分,鄧超實力演繹土味企業家喬樹林
    除了演員和導演,在火爆全國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中,身為綜藝主持人的鄧超控場能力一流,在節目中憑藉著快速的反應力和超強的幽默感給觀眾帶來了很多的歡樂。而在這部《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的篇章中,導演兼主演的鄧超再次用優異的演技和對作品成熟的把控證明了他的成長。
  • 閆妮機場偶遇鄧超,順口喊了一聲喬樹林!鄧超的反應全場笑翻
    的《回鄉之路》單元,好笑又不失感動,粗俗卻不失細膩。鄧超飾演的治沙致富人喬樹林身上,不僅有鄧超一如既往舉重若輕、信手拈來的演技,亦不乏小人物的無奈、喜劇的誇張等等,最重要的是整個角色層次感很強,在短短的時間裡,兩個極端的展現,只能說明鄧超演技高超,把握了角色精髓!
  • 喬樹林這個社會人我給滿分,這是鄧超的《回鄉之路》
    鄧超連導帶演給觀眾奉獻出的是第四個故事《回鄉之路》,故事的背景在陝西榆林,鄧超在片中扮演了想用種蘋果改變家鄉環境的治沙人。再看喬樹林的造型,大金鍊子大金表,墨鏡夾包大背頭,絲毫不加掩飾的乍富和俗氣,拿著經濟艙的票偏要往頭等艙混,當他拿出手機跟閆妮扮演的成功女企業家蹭合影時,所長不厚道的笑出了豬聲。就你們說說,這種人設是不是在生活中太常見了,你也不認識他,他就跟你自來熟,賊不拿自己當外人。
  • 《回鄉之路》關注三個點:思鄉情愁 脫貧攻堅 網際網路思維
    相比去年的姊妹篇《我和我的祖國》中的7個單元故事,《我和我的家鄉》這次減少到了5個單元故事,整體感覺更融合更統一,雖然是來自五組導演的、天南海北的五個故事,但整體電影的大主題是圍繞鄉情的,整體看下來很舒適,有笑有淚,的確是國慶檔最推薦的一部電影。
  • 《回鄉之路》引熱議,鄧超和俞白眉找到彼此正確的打開方式
    在5個小故事中,《回鄉之路》單元給人的印象尤為深刻。尤其是喬樹林浮誇的做派,漏洞百出的謊言令整個人物充滿了喜感,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被他吸引住了眼球。,故事情節開始慢慢轉向:喬樹林和閆飛燕的家鄉陝西毛烏素沙漠,曾經寸草不生,黃沙漫天。
  • 《我和我的家鄉》之深度之最:《回鄉之路》揭喬樹林們創業者群像
    鄧超和閆妮主演的《回鄉之路》篇章,引發觀眾笑淚之餘,還附帶出極強的現實主義意味。故事講述了一群從沙漠中走出的人,回鄉參加四十周年校慶的故事。,為了自己的蘋果銷售,一路「跪舔」學生中最成功的帶貨明星,也就是閆妮飾演的閆飛燕。
  • 《我和我的家鄉》是遊子的寫照,鄧超是《回鄉之路》裡的小美好
    影片通過五個笑中帶淚又發人深省的故事,將濃濃的赤子情、思鄉心切的遊子心,濃縮匯集在題材迥異又風格不同的五部短片之中,讓觀眾在領略祖國山河之美和地大物博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家鄉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遊子的思鄉之情以及遊子為家鄉人民謀福利的拳拳之心。
  • 《我和我的家鄉》:鄧超的回鄉之路土味兒中見真情懷
    那個《回鄉之路》單元,電影通過講述青年人留守家鄉、重返家鄉的故事,傳遞炙熱的濃鬱鄉情,回鄉之路哪怕道阻且長,回鄉之情永遠溫暖心房。喬樹林這個人物,大金鍊子、小墨鏡、走哪都滿嘴跑火車,乍一看就是十足的大忽悠,當各種追債的和老同學們的諷刺挖苦一襯託,你會認定他就是個冒牌老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一直默默的留守家鄉,一心踐行著退沙還林為子孫後天留下一片綠水青山的初心,他付出的太多,承受的也太多,電影中所有的幽默和心緒都集中到了那篇小學生的作文上,那一刻知道真相的所有人都極為震驚,直至淚崩。
  • 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破7億,鄧超裝大款被孫儷拆穿,網友:笑中帶淚
    其中,由鄧超和俞白眉執導的《回鄉之路》給人留下了較深的印象。王子文、吳京、孫儷、王源等人主演,講述了閆飛燕(閆妮飾)與喬樹林(鄧超飾)回鄉參加校慶時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終於把喬樹林趕了回去。喬樹林前期的形象為後半部分的轉折做了鋪墊,許多觀眾為建設家鄉的喬樹林留下了熱淚,評論說:這真是笑中帶淚的一個單元。
  • 《我的我的家鄉》:走在《回鄉之路》上的鄧超超越了自己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這個單元是由鄧超以及俞白眉聯合執導的,鄧超、閆妮、苗阜、王子文主演,其中還包括了孫儷、吳京、嶽紅、王源、賈玲、嶽雲鵬等眾多演員進行了精彩的客串。鄧超以及俞白眉兩位導演共同指導的《回鄉之路》,在短短的幾十分鐘的電影中用了讓人印象深刻的在角色設定上的反轉效果,鄧超飾演的當地土生土長的土味十足的賣蘋果的老闆喬樹林,從電影一出場就給人一種十分油膩,十分俗氣的形象,作為一個售賣「沙地蘋果」的經銷商,他為了可以幫助家鄉為了改變沙漠狀態,讓其成為更多的林地以及良田,在沙漠上種起了蘋果,在經過一次次失敗後,他們種植的沙地蘋果終於研發成功,而在這其中喬樹林以因此負債纍纍為蘋果尋找新的銷售出路
  • 鄧超的《回鄉之路》令人感動
    在《回鄉之路》向治沙人員致敬,這也是最獨特的感覺。即使他扮演一個土氣十足的老鄉,仍然可以非常精確,至於喬樹林在道具使用中的作用,小墨鏡確實為鄧超增添了很多特點。同樣,在刷卡時,連公交卡都拿出來的喜劇張力,也讓這樣一個篇章更為搞笑幽默。
  • 《回鄉之路》:鄧超用小人物傳遞大情懷,向默默付出的治沙人致敬
    《回鄉之路》:鄧超用小人物傳遞大情懷,向默默付出的治沙人致敬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於國慶檔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家鄉》由五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組成,之所以說是感人至深,因為都是集中表現中國脫貧攻堅建設新農村的當下生活。其中鄧超導演並主演的篇章《回鄉之路》取材於陝西榆林人在毛烏素治沙的真實故事,整個短片在輕鬆幽默中讓人熱淚盈眶,實在是好笑又好哭。
  • 《我和我的家鄉》這次的驚喜,是鄧超和喬樹林給的
    》是《我和我的家鄉》中第四單元。說實話,經歷了三個單元的觀影,到此時已經有點疲了,但鄧超一出場,還是讓全場為之一震。喬樹林外在土味,骨子裡卻是實幹派,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鄧超已經把喬樹林的本質,點滴塑造進了眼神、微表情等細節裡。
  • 《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被治沙人鄧超「土」哭了
    這就是《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單元裡的最令人難忘的鏡頭,鄧超用很有層次感的表現,將治沙人的形象最為淋漓盡致的呈現,這種不經意間將人感動的表演,是真的吃透了人物,又將這樣一個人物最情真意切的表達了出來,實屬不易。
  • 《回鄉之路》,又是被鄧超的「囧」和「二」感動的一天
    他的塑料英文「weare伐木累」成了網絡流行語,老婆過生日竟然送個「屁」做禮物,把明星做到比普通老百姓還要生活化,在國內的演藝圈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個。而鄧超也把這份煙火氣,帶進了他扮演的角色裡。比如剛剛上映的國慶檔大片《我和我的家鄉》中,鄧超導演並主演的《回鄉之路》單元,他扮演的「喬樹林」就是生活中鄧超的翻版!
  • 鄧超:「土味」喬樹林讓《回鄉之路》充滿溫情
    此次國慶中秋「雙節」疊加,讓許多曾被疫情困在他鄉的人們踏上了回鄉之路,也有了更多的期待。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有個故事叫《回鄉之路》,鄧超在影片中飾演喬樹林,一出場就給人留下了不靠譜的第一印象,不管是穿著打扮,還是言語舉止,都很難把他與實幹家相掛鈎,甚至還會感覺到他的落魄和無釐頭,但是到最後我們卻被他感動得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