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綿延至今,其中不少王朝由興盛到衰亡,隨著歷史的變遷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我們常常說到唐宋元明清,然而元朝和明朝並不是完全相連的,他們其中還有一個朝代,雖然時間短暫,但是也為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就是由湖北人明玉珍創立的大夏國。
明玉珍出生於1329年,家境貧寒,但是他為人講義氣,為民著想,因此在人民的心裡很有威望,隨著起義不斷,明玉珍也趁機找了一些人守在青山,希望有能力自保,後來帶領眾人歸順徐壽輝,在一次戰役中,他不幸受傷,導致一隻眼睛失明,從此便成了被人口中的「明瞎子」,也因為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他的軍隊攻下了不少地方,其中四川重慶一帶就在他的管轄之下,後來陳友諒叛變,將徐壽輝殺害,並自立為帝,明玉珍看不下去,當下與他絕交,並且自己也都稱王,他稱自己為隴蜀王,並把國都定在重慶,便建立起了大夏國。
明玉珍建立大夏國之後,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而外面的朱元璋和陳友諒則打得不可開交,他絲毫沒有參戰的意思,他很清楚,自己並不是那兩人的對手,所以便帶領百姓安心生活,讓百姓們在大夏國中過著安安穩穩的生活,還將自己的兒子立為大夏國的太子。
好景不長,當明玉珍38歲的時候,他就離開了人世,臨死之前留下遺囑,祝福兒子不要去跟別人打仗,守好川渝一帶,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然而他的孩子明升年齡尚小,在繼位之時才10歲,這樣的皇帝一眾大臣是不服氣的,所以明升的皇帝之位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做,不但要應付朝堂內的大臣不服,還要兼顧朝堂外,防止別人突然進攻。
然而怕什麼來什麼,大夏國還是被朱元璋找上了門,朱元璋派使臣前來想讓明升歸順與他,明升不答應,於是朱元璋便出兵,最終寡不敵眾,大夏國失敗,被明朝吞併,而大夏國的一些明氏後代有一部分去了高麗,到了高麗在高麗王的幫助下便在當地生存下來,從此後世的人便在這裡長久紮根下來。
到目前為止,明氏後人已經形成了一個家族,他們有時還會回國祭祖,而且雖然世世代代都身居國外,卻仍舊在使用漢語,並且堅持使用漢字,並沒有因為祖先到了國外就被同化,而是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即使經過時間的變遷,他們還是將祖國的文字和語言傳承下來,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