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和明朝之間還有一王朝,後人存在至今,知道的人沒多少

2020-12-21 朕告訴你

中國的歷史綿延至今,其中不少王朝由興盛到衰亡,隨著歷史的變遷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我們常常說到唐宋元明清,然而元朝和明朝並不是完全相連的,他們其中還有一個朝代,雖然時間短暫,但是也為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就是由湖北人明玉珍創立的大夏國。

明玉珍出生於1329年,家境貧寒,但是他為人講義氣,為民著想,因此在人民的心裡很有威望,隨著起義不斷,明玉珍也趁機找了一些人守在青山,希望有能力自保,後來帶領眾人歸順徐壽輝,在一次戰役中,他不幸受傷,導致一隻眼睛失明,從此便成了被人口中的「明瞎子」,也因為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他的軍隊攻下了不少地方,其中四川重慶一帶就在他的管轄之下,後來陳友諒叛變,將徐壽輝殺害,並自立為帝,明玉珍看不下去,當下與他絕交,並且自己也都稱王,他稱自己為隴蜀王,並把國都定在重慶,便建立起了大夏國。

明玉珍建立大夏國之後,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而外面的朱元璋和陳友諒則打得不可開交,他絲毫沒有參戰的意思,他很清楚,自己並不是那兩人的對手,所以便帶領百姓安心生活,讓百姓們在大夏國中過著安安穩穩的生活,還將自己的兒子立為大夏國的太子。

好景不長,當明玉珍38歲的時候,他就離開了人世,臨死之前留下遺囑,祝福兒子不要去跟別人打仗,守好川渝一帶,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然而他的孩子明升年齡尚小,在繼位之時才10歲,這樣的皇帝一眾大臣是不服氣的,所以明升的皇帝之位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做,不但要應付朝堂內的大臣不服,還要兼顧朝堂外,防止別人突然進攻。

然而怕什麼來什麼,大夏國還是被朱元璋找上了門,朱元璋派使臣前來想讓明升歸順與他,明升不答應,於是朱元璋便出兵,最終寡不敵眾,大夏國失敗,被明朝吞併,而大夏國的一些明氏後代有一部分去了高麗,到了高麗在高麗王的幫助下便在當地生存下來,從此後世的人便在這裡長久紮根下來。

到目前為止,明氏後人已經形成了一個家族,他們有時還會回國祭祖,而且雖然世世代代都身居國外,卻仍舊在使用漢語,並且堅持使用漢字,並沒有因為祖先到了國外就被同化,而是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即使經過時間的變遷,他們還是將祖國的文字和語言傳承下來,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

相關焦點

  • 元朝和明朝之間,其實還有一個朝代,後人現居海外,堅持用普通話
    由於約定俗成,由於慣性思維,許多人不知道,元朝和明朝之間,其實還有一個王朝:大夏(國號叫大夏)。大夏建國時,其國土面積比朱元璋的西吳還要大(朱元璋北伐成功前建立的國號是西吳,不是明),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大夏王朝才是元朝之後的一統王朝,而我們之所以認可明朝,是後來人眼光回顧歷史的結果。 大夏王朝建立的歷史背景 元朝末年混亂的局面,是滋生大夏國建立的沃土。元朝覆滅的根本原因,是宮廷內部不間斷的鬥爭導致的國力衰微。
  • 元朝和明朝之間,其實還有一朝代,史學家:不想承認罷了!
    如果更加細分的話,遼朝之後,是西夏,而西夏之後是金國,等到金國之後才是元、明、清,但歷史書上卻往往把這些朝代給忽略了,甚至在元朝和明朝之間,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朝代,被稱為大夏國,不過這個大夏也沒有被歷史所承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元朝和明朝之間,還有一個強大的王朝,其後代成今天韓國的望族
    比如下面這個問題,曹操、劉備和孫權,誰不是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很多人都暈了,這三個人物分別是魏蜀吳的君主,肯定都是三國時期的人呀。當時答案是曹操不是三國時期歷史人物,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改元黃初,標誌著東漢正式滅亡。因此曹操被劃分為東漢歷史人物,因為他去世後,歷史才進入三國時期。
  • 元朝被滅了,那成吉思汗的後人建立的另外的國家,現在還存在嗎?
    因此,起初的蒙古汗位,是在窩闊臺一系的子孫中傳承,到了蒙哥汗時代,汗位經過推舉,轉而落到了託雷一系的子孫中。蒙哥汗死後,忽必烈依靠武力奪取了蒙古汗位,並從蒙古的大汗轉化成元朝皇帝。忽必烈的「篡位」行為也引起別的汗國的反感,因此忽必烈上臺以後,除了伊利汗國以外,其餘汗國均不承認忽必烈的汗位。忽必烈去世後,伊利汗國也不在認同忽必烈的繼承者是全蒙古的汗——自此,蒙古汗國徹底解體。
  • 為什麼中國導演幾乎都不碰元朝和明朝的歷史劇呢?看完明白!
    第三個要真算元朝的話要從忽必烈開始,元朝在中國史上存在感比較弱,元朝統治中國時期值得稱道的建樹並不多,皇帝更迭太快,元朝諸位皇帝在位時間都很短,故事還沒展開就已經結束了,編劇們挺難編的。《大明王朝1566》的口碑就很好,只是評價高收視率卻不高,還有《穿越時空的愛戀》和《大腳馬皇后》都是喜劇題材但比較接近史實,也算不錯的電視劇,除此之外還有《朱元璋》、《鄭和下西洋》、《萬曆首輔張居正》、《鄭成功》等等,這些可以看到不是中國導演不碰明朝的電視劇,是現在的導演不愛碰明朝的電視劇。
  • 宋元最後一戰,十萬人跳海殉國,還有南宋後人跑到海外當皇帝
    」這一幕讓人想到了三百年後,明朝最後的皇帝朱由檢在煤山上的老樹上隕落,都是炎黃子孫族締造的帝國,最後竟然都用同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這不能不讓人惋惜。南宋遺民有沒有尋找過趙氏後人?曾經世界排名第一富裕的大宋帝國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元朝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開始了它的歷史篇章。
  • 元朝滅亡後,幾百萬蒙古女子下場怎樣?朱元璋手段殘忍
    元朝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這個短命的王朝僅僅存在了不到100年的時間就滅亡了。縱觀整個元朝,他們的皇帝大部分時間都在徵戰四方,元朝把我國的領土面積達到了最大。蒙古起兵驍勇善戰,可惜的是元朝末年的江山依然大亂。
  • 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明朝?歷史愛好者:大明得國正有氣節!
    ,我國曾經歷過「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這九大王朝。而明朝卻是由原本出身於社會最底層的朱元璋率軍在戰場上面對面擊敗對手,光明正大奪來的天下,手段極為正派。建國形式最正而明朝擊敗的對手是元朝,稍微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元朝是由蒙古人統治的。
  • 元朝滅亡後,明朝境內還有許多蒙古人,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元朝滅亡之後,朱元璋雖然沒有對蒙古人進行殺戮,但是他的做法卻殺人不見血,讓人細思極恐。元朝自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在其存在的不到一百年時間裡,將國家領土面積擴大到1372萬平方公裡,這幾乎是我國歷史上領土面積的巔峰了。然而控制著如此大面積的國土和人口,蒙古人作為統治者,其人數卻不多,據估計大約也就百萬人上下。
  • 為何清宮劇爛大街,元朝的電視劇卻少有人拍?其實是沒人敢拍
    當然,不可否認也有一大批口碑不怎麼好的清宮劇,它們共同讓觀眾產生了「視覺疲勞」。畢竟這些電視劇中隨處可見的辮子,的確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在清宮劇泛濫的同時,很多人也不禁有這樣一個疑惑:同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為何極少出現以元朝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
  • 如果當年元朝打下了日本,朱元璋會收復日本嗎?
    有為諸般上頭,諸處裡人都來我行拜,見了俺,與了賞賜名分,教他依舊本地面裡快活去了。似這般呵,已自十年了也。止有西番罕東畢裡巴一撒他每這火人,為什麼不將差發來,又不與俺馬匹牛羊?今便差人將俺的言語去,開與西番每知道,若將合納的差發認了,送將來時,便不徵他。若不差人將差發來呵,俺著人馬往那裡行也者,教西番每知道。
  • 同為少數民族政權,為何清朝題材的電視劇很多,而元朝卻很少?
    康熙皇帝繼位後,國內局勢穩定,清朝從上至下基本完成了漢化,朝廷完全採用中原王朝的制度來治理國家,清朝的統治與以前的明朝等中原王朝並無本質區別。例如清朝的政治體制完全繼承了明朝,設立了中央六部和內閣,並在各地設立了府縣等行政機構。清代的科舉制完全繼承了明朝的科舉制,八股文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的末期。
  • 不同流派「福」文字,出自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和...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在世界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至今有的國家還稱我們為唐人。國家的繁榮和富強,促使了文化的高度發展。唐詩在藝術上的成就,蜚聲中外,至今魅力不減。在書法上,使楷書達到成熟的階段。歐陽詢、柳公權和顏真卿的楷書各自開宗立派,他們在書法藝術上所達到高峰,使後人無法逾越。
  • 中國為什麼不拍元朝歷史劇?知道真相後才明白,是無人敢拍
    中國為什麼不拍元朝歷史劇?知道真相後才明白,是無人敢拍眾所周知,如今隨著國產影視劇的發展,電視劇的類型也在逐漸的增多,一直以來宮廷劇就佔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像早在之前十分火熱的宮廷劇有《康熙王朝》、《武則天秘史》、《甄嬛傳》等等,還有今年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等等。
  • 為何清宮劇層出不窮,元朝宮廷劇卻沒人拍?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元朝的疆土還是比較遼闊的,因為元朝人喜歡徵戰沙場,所以對於國家領土的擴充非常有利。但是作為中國歷史朝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元朝其實是學習歷史的人必須要了解的內容之一。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影視劇劇組不願意去拍元朝為背景的宮廷劇,反而是更願意將注意力放在清宮劇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僅打敗元朝?沒怎麼簡單,主要做了五件事
    朱元璋於1368年正月,正式建立了明朝,年號洪武,建都於南京,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史稱明太祖。元末農民大起義,歷時十七年之久,遍及全國絕大部分地區,最後朱元璋趕走元朝皇帝,翦除群雄,建立了明王朝,這在歷史上具有巨大的意義和作用。
  • 夢回元朝:我一個落第秀才,眼中不一樣的大元王朝
    而我在學習之餘也沒忘記自己還有個小小讀書人的身份,因此在閒暇之時也讀讀書,順便寫寫詞,當然我的詞難登大雅之堂,就是自己圖一樂,不過我聽說最近興起一種寫詞的方式,但是那不是寫詞,那是寫曲,就是之前戲劇的那些曲子,雖然我家稍稍富庶一些,我也很少能聽大段的戲曲,畢竟那些得去城裡聽,我這還是一個小小的縣城,還差的有點遠。
  •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為什麼明朝帝陵卻叫十三陵?
    大明王朝,中國封建王朝裡最後一個由漢民族統治的朝代,也是歷代大一統王朝裡開國皇帝出身最卑微的王朝。(註: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出身奴隸,是唯一一位奴隸出生的皇帝,但後趙國區域小、存在時間短,對歷史的影響也較小,這裡不做討論。)
  • 明朝不如漢唐強盛繁榮,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原因有6點
    明朝不如漢唐強盛繁榮,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原因有6點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古代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朝代,這這其中有著強盛的漢朝,有著繁榮的唐朝,有著文化高度發達的宋朝,這些朝代往往都有很多的人喜愛,但是還有一個朝代也是圈粉無數,那就是明朝,嚴格來說,明朝不如漢唐的強盛繁榮,可是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呢?原因有6點。
  • 我國首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國家,為何現在元朝這麼沒有存在感
    但是在這幾個朝代中,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幾乎都沒有元朝的身影出現過。最早是唐朝的影視劇熱播,之後是明清,現在是宋朝,唯獨元朝不被大家了解。而且說起元朝,大家除了知道這是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創建的,其它的也知道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