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和明朝之間,其實還有一朝代,史學家:不想承認罷了!

2020-12-22 騰訊網

眾所周知,我國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但各朝各代的劃分,對於我們來說始終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難題。比如:唐宋元明清,但從某種角度來講,遼朝應該排在南北宋之後。如果更加細分的話,遼朝之後,是西夏,而西夏之後是金國,等到金國之後才是元、明、清,但歷史書上卻往往把這些朝代給忽略了,甚至在元朝和明朝之間,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朝代,被稱為大夏國,不過這個大夏也沒有被歷史所承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說說大夏國的建立。據歷史記載,在元朝末年局勢混亂,很多政權紛紛揭竿而起,其中尤以吐鐵慕爾和阿拉吉巴為首的皇位爭鬥戰給整個國家都帶來了影響最為嚴重。在經歷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戰役之後,整個國家分崩瓦解,面臨滅亡。而這時,一個叫做明玉珍的人,由於接受不了這樣的局面,開始集結一些農民和苦難者組成起義軍,於1353的時候宣布起兵,並很快攻佔了湖北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區,並在重慶建都,史稱大夏國。當時大夏國的領土面積就已經比朱元璋早年建立的西吳還要大了,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大夏王朝才是元朝之後的一統王朝,而我們之所以認可明朝,卻忽略了大夏國,主要就是以後來人眼光回顧歷史的結果。

明玉珍當時的初心是建立以漢人為首的政權,所以在掌權之後很乾脆的和元朝斷絕了往來,而選擇和當時佔據西吳的朱元璋達成合作意向,朱元璋和明玉珍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商定了要北伐元朝。後來歷史證明兩軍合作勢如破竹,一下子就將本就燈枯油盡的元朝政權給打敗了。可惜的是,在北伐的過程中,明玉珍意外患病離世了,而他的兒子當時年僅十歲,無法管理國家大事。而皇后又性格溫婉,所以大夏的很多臣子便開始圖謀不軌,很快將大夏處於了風雨飄搖之中。無奈,天下終歸只能有一個皇帝。因此,朱元璋最後在滅掉元朝之後,很快又把槍頭指向了夏國,最終一舉拿下後也是成功建立了明朝。

據悉,當時朱元璋掃清一切障礙成功建立大明朝後,就只剩下重慶的大夏國沒有被消滅。朱元璋顧念之前和明玉珍的聯盟之情,所以並沒有選擇直接下手,而是先以書信勸降,不過卻被大夏皇帝果斷拒絕了,朱元璋最後拋棄情面才選擇了以武力的方式討伐。雖然大夏舉國抵抗,但無奈當時朱元璋派出的湯和、廖永忠、傅友等人太過神勇,在洪武四年的時候就被明軍攻破,大夏國宣告滅亡,大夏皇帝也被迫投降,之後朱元璋還網開一面饒了他並封為了「歸義候」,在此之後,大夏皇帝也帶兵從重慶遷徙到了高麗。正因為如此,我們現在還能看到很多朝鮮和韓國的大夏後裔,他們甚至每年都會相聚在一起祭祀祖先,有的還會回到重慶進行祭祖。

小編其實想說的是,雖然明玉珍建立的大夏王朝很少被人所知道,但是他當年所創下的功業是不可磨滅的事實。至於他的事跡大多已被歷史書中刪去,不過,明玉珍從普通農民一路走到開國皇帝,也算完成了屬於他的歷史任務和使命,所以,他不需要讓任何人知道和崇奉自己,只要自己覺得沒有白白度過一生,就足夠了。說回大夏,雖然現在許多歷史學家都不願意承認它的王朝帝國,但大夏朝卻又是的的確確真實存在的。之所以不願承認大夏,主要是因為它跟明朝這樣的大朝代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並且統治的時間也很短,根本沒有完成所謂的「大一統」,因此大夏國也並不能稱之為一個朝代了。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元朝和明朝之間,其實還有一個朝代,後人現居海外,堅持用普通話
    由於約定俗成,由於慣性思維,許多人不知道,元朝和明朝之間,其實還有一個王朝:大夏(國號叫大夏)。從也孫鐵木耳去世(1328)到元朝滅亡(1368)的40年間,元朝大內的鬥爭從未間斷。先是成吉思汗的直系血脈,蒙元黃金家族,和蒙元外族之間的鬥爭。鬥爭之初方式比較隱蔽,程度和波及範圍不大,通常在各自封地內進行。他們傾軋當時落後地區的百姓,隱蔽地兼併土地,擴大自己擁有的佃農和自耕農數量和比重,從而達到稅收斂財的目的。
  • 元朝和明朝之間,還有一個強大的王朝,其後代成今天韓國的望族
    比如下面這個問題,曹操、劉備和孫權,誰不是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很多人都暈了,這三個人物分別是魏蜀吳的君主,肯定都是三國時期的人呀。當時答案是曹操不是三國時期歷史人物,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改元黃初,標誌著東漢正式滅亡。因此曹操被劃分為東漢歷史人物,因為他去世後,歷史才進入三國時期。
  • 元朝和明朝之間還有一王朝,後人存在至今,知道的人沒多少
    中國的歷史綿延至今,其中不少王朝由興盛到衰亡,隨著歷史的變遷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我們常常說到唐宋元明清,然而元朝和明朝並不是完全相連的,他們其中還有一個朝代,雖然時間短暫,但是也為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就是由湖北人明玉珍創立的大夏國。
  • 為什麼中國導演幾乎都不碰元朝和明朝的歷史劇呢?看完明白!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要是說故事那肯定很多,但是中國導演對清朝的歷史改編劇卻特別熱衷,康雍乾盛世的題材,後宮佳麗的宮鬥,不管是正劇還是戲說,無疑是被拍成電視劇最高產的朝代,而元朝和明朝的電視劇現在的中國導演幾乎不碰,有史料原因,有成本原因,還有受眾的問題。
  • 明朝朱棣奪權登基後遷都,為何史學家還是稱其為明朝,而不是北明
    還有後來宋朝由于靖康之亂而遷都,於是史學家為了區分而稱北宋和南宋。明朝時朱棣是奪了他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而後又遷都北京,這也是由於權力交接出了問題。那為何史學家還是稱其為明朝,而不是北明呢?一般來說,一個朝代的國號是不會有前綴的,有前綴的一般都是後世史學家為了區分歷史上國號相同的朝代才加的。比如齊,春秋戰國時期有個齊,南北朝時期也有齊,所以在後者前面加前綴,稱為「北齊」,這樣便可以區分開來了。還有一種情況,便是一個朝代滅亡了,但不久之後又有這個朝代的宗親重新建立了政權,這樣一來,我會有一些東西會發生改變,比如國都。為了區分,人們就會加前綴。
  • 元朝滅亡後,明朝境內還有許多蒙古人,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然而朱元璋雖然消滅了元朝的貴族和軍隊,但是當時在明朝的疆界範圍內,還存在著大量的蒙古人,這些人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東北,還有一些分散在全國各地,對於怎麼處理這些蒙古人,明朝內部展開了激烈地討論。蒙古人長期奴役漢人,漢人對他們充滿了仇恨。
  • 明朝是歷史上最好的朝代還是最差的朝代?
    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朝代,愛它的人把它捧到天上,稱他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從不和親、從不賠款、從不割地、從不納貢」,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朱元璋參加了元末的紅巾軍起義,從而在之後幾十年的時間裡推翻了元朝在中國南方的統治,並擊敗了其餘幾路以陳友諒、張士誠為代表的的割據勢力。朱元璋先後進行了8次對元朝殘餘勢力的北伐,最終在捕魚兒海之戰中俘虜了元順帝,結束了元朝政權在中國北方的統治。這是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北伐戰爭的勝利。
  • 中國歷史朝代排名榜,蒙古國只能排第四,明朝第二
    (漢朝軍隊,網絡配圖)  下面就將我對中國古代各朝代國防的理解排一個序。先要說明的是,我這個排序是從秦朝開始的,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說,秦朝之前的夏商周三代,都還不算一個很完整的國家,最多是一些酋邦,一個國家差不多就是一座城市。酋邦和酋那之間互相攻打,那是經常的事情。另外,像三國、五代、南北朝這樣的亂世,我們也放在排行榜裡。  為什麼漢朝排在第五位呢?。
  • 為何清宮劇爛大街,元朝的電視劇卻少有人拍?其實是沒人敢拍
    這些古裝劇可以是架空歷史的朝代,也可以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朝代,如果按照朝代來進行劃分,清宮劇無疑是前幾年爛大街的題材。至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的統治一共維持了97年。如果以最嚴苛的時間標準來算,從公元1279年徹底滅亡南宋流亡政權到滅亡,元朝也維持了89年。
  • 蒙古帝國、大蒙古國與元朝三者之間有何聯繫?它們分別是誰建立的
    圖片:蒙古資料截圖一、蒙古帝國、大蒙古國與元朝許多人到現在也搞不清楚,蒙古帝國、大蒙古國以及元朝三者的概念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先來說說蒙古帝國,其實它並不是一個朝代,而是由西方歷史學家下的一個定義,蒙古帝國是大蒙古國解體之前的政權,它包括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國。
  • 為什麼有些朝代永遠也上不了電視
    大部分人高中畢業以後,就把中國歷史朝代歌還給了歷史老師。還有多少人記得:「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中國人著實有個癖好,愛看古裝劇。坐在電視機前的你,看著電視裡的萬裡江山,仿佛渾身插滿flag的將軍,心情澎湃不已。甚至於後宮各種人情世故、爾虞我詐,你都了如指掌、爛熟於心。
  • 明朝不如漢唐強盛繁榮,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原因有6點
    原因有6點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古代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朝代,這這其中有著強盛的漢朝,有著繁榮的唐朝,有著文化高度發達的宋朝,這些朝代往往都有很多的人喜愛,但是還有一個朝代也是圈粉無數,那就是明朝,嚴格來說,明朝不如漢唐的強盛繁榮,可是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呢?原因有6點。
  • 明末清初史學家評論明朝滅亡,除崇禎皇帝之外,還有四點重要原因
    一個朝代滅亡,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全盤皆輸的產物,明朝自然也不例外。在歷史的長河中,除了上古時期的夏商周之外,一個王朝的壽命最多也就二百多年,而明朝對歷史進程有著深刻的影響。明朝疆域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以大歷史觀的角度推斷,總結出明朝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數位化管理。
  • 元朝是中國正統朝代?同樣是蒙古帝國,為何四大汗國不算?
    客觀來講,元朝無可置疑是中國正統朝代之一。但是,與元朝並列的四大汗國不是,不屬於中國古代朝代範圍。以前常聽人說,你看我們蒙古帝國時期,四大汗國疆域多大多牛逼啊。這其實是很膚淺的看法。因為當他看到有人質疑元朝是不是正統王朝之時,就知道,不用說四大汗國,元朝尚被人們懷疑呢。
  • 為何幾乎沒有人拍元朝的影視劇?導演:不是不想拍,是不敢拍
    甚至於倘若深究的話,我們會發現,就連元朝這一整個朝代都仿佛消失在了中國電影史上。  像這樣以元朝時間為故事背景的影視劇,倘若有心去找到也並非絕無僅有,雖然大部分對這一時代背景很少涉及,卻也算是描寫到了這個朝代。
  • 用金錢來描述唐宋元明清的特點,元朝霸氣,宋朝憋屈,明朝有骨氣
    我國歷史上年頭比較長的朝代有五個,分別為唐宋元明清,關於這些朝代的故事說個幾天幾夜也說不了百分之一,那麼咱們金錢來描述這個朝代,看看能覆蓋住嗎,小編把自己的五句話先寫上,大家感興趣的話,說說其他角度反應朝代的五句話。
  •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朝代嗎?
    1、明朝皇帝殘暴。說明太祖殺功臣,三大案殺人如麻。對比下,漢高祖劉邦就不說了,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也不見得光榮多少。而且,說一千道一萬,殺的是權貴,殺的是貪官汙吏,剛經曆元朝末年百廢待興的王朝,百姓需要的是新的腐敗權貴官僚還是一個清明的吏治呢?明史又是清朝士大夫階層編撰的,你品,細品。
  • 朱元璋北伐元朝時說驅逐胡虜,為什麼登基後又開始奉元正統?
    朱元璋稱帝後不久,對元朝的口風突然出現了變化,從胡虜改為前朝,隨即命宋濂主持修撰《元史》,自唐以後,後代給前朝修史成為定製,也是王朝表示繼承性和宣揚正統性的一種特殊方式。、回回、諸番君長盡平定之,太祖之孫以仁德著稱,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蠻、海外番國歸於一統,百年之間,其恩德孰不思慕,號令孰不畏懼,是時四方無虞,民康物阜」。
  • 為何幾乎沒有人拍元朝的影視劇?不是導演不想拍,而是「不敢拍」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中國歷史上疆域面積最大的朝代,有著忽必烈這樣開國明君的一個朝代,元朝與我國其它朝代相比顯然並不乏看點。但是我們卻不難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以古代背景拍攝的影視劇之中,以元朝為背景的劇目卻是相當的稀少。說起清宮劇,眾人可謂是朗朗上口,從《孝莊太后》到《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等可謂是不勝枚舉。
  • 為何幾乎沒有人拍元朝的影視劇?導演:不是不想拍,而是不敢拍
    這曾經讓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諸多王朝之中只有元朝的電視劇那麼少呢?其實這背後大有講究。 一、被忽略的元朝 其實以歷史劇而論,我國真的拍了很多的作品,而且出了很多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