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軍校尉級軍官軍銜圖案沒有常見的槓和星?

2020-12-22 騰訊網

李三萬

摘要: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美國,軍官軍銜圖案卻和大多數國家的不大一樣,特別是校尉級軍官軍銜圖案沒有其他國家所最常見的槓和星,這又是為什麼?

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美國,軍官軍銜圖案卻和大多數國家的不大一樣,特別是校尉級軍官軍銜圖案沒有其他國家所最常見的槓和星,這又是為什麼?

軍銜這東西,只有「國家標準」,而沒有「全球標準」。世界各國的軍銜在國家層面是統一制式,基本不會出現某省或某州各搞一套的情況。但世界各國之間的軍銜差別是相當大的,主要分為美式、蘇式、英式,還有其他一些小眾制式。

美式軍銜,美國和許多仿效美國的國家和地區採用的軍銜制式,各國家或地區之間雖然略有差異,但都是以美國的軍銜為藍本,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各自國家地區的特點進行改進變化,以適應本國、本地區的國情或區情。

美式軍銜最大的特色,那就是以圖案和顏色區分軍銜等級。如將官為銀色星徽,再以將星的數量來區分等級。美國的校官軍銜非常特殊,上校是一隻銀色白頭鷹、中校是銀色橡樹葉、少校是銅色橡樹葉。由此我們也能看得出,美國人不像東方人那樣崇尚金色。尉官同樣道理,少尉是一條銅色槓、中尉是一條銀色槓,上尉則是兩條銀色槓。總而言之,美國的軍銜並沒有一種固定模式,屬於典型的「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可這樣,亞洲一些親美的國家和地區不幹了,這不符合我們東方人的審美呀!於是,韓國軍銜在美國軍銜的基礎上進行了變通,不再像美國那樣又是顏色、又是圖案的區分。只是圖案和顏色有所區別。

蘇式軍銜源自於前蘇聯,但總根子可以追溯到沙俄時期。沙俄時期,俄國人便開始用星和槓來區別軍銜等級。前蘇聯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正」,最終還是回到了沙俄軍銜的起點,以星和槓來區分軍銜等級。一條槓是尉官,再在槓上用星星數量卻分級別,一槓一星是少尉、一槓二星是中尉、一槓三星是上尉、一槓四星是大尉(前蘇聯設置有大尉軍銜)。校官也是同樣道理,不過槓數成了兩槓,以一星至四星代表少校至大校軍銜。將官無槓,為金底加星徽,一星是少將、二星是中將、三星是上將、四星是大將。在將官之上,前蘇聯還設置了軍兵種主帥、軍兵種元帥、蘇聯元帥、蘇聯大元帥等軍銜,這裡就不鋪開說了。

當年華約陣營的國家大多採用了蘇式軍銜的樣式,我國和朝鮮、越南等國也都使用了蘇式軍銜的基本樣式,以星和槓來區分軍銜等級。只不過各國之間略有差別,但總體是類似的。如朝鮮設有大元帥、元帥和次帥軍銜,而我國現在的最高軍銜只是上將,而且將官軍銜還增加了橄欖枝圖案,並取消了大尉軍銜。但總體上各國之間的軍銜還是比較接近的,沒有脫離蘇式軍銜這個「藍本」,不同國家的人一眼大致就能分得出其他國家的軍銜等級。

英式軍銜是英國和許多原英國殖民地國家或地區所使用的軍銜制式,以皇冠搭配四角星徽或權杖交叉馬刀之類區分軍銜等級。如一顆四角星是少尉、一顆皇冠是少校、一顆皇冠加一顆四角星是中校等等。過去我國香港特區的警察警銜也採用了英式軍銜的制式。此外,中東地區不少國家的軍銜也採用了英式軍銜制式。

除了美式、蘇式和英式軍銜制式之外,還有一些比較小眾的軍銜制式,這裡就不鋪開說了。總而言之,只有蘇式軍銜才使用星和槓的搭配來區分尉官和校官的軍銜等級,美式軍銜、英式軍銜等等都沒有採用星和槓來區分軍銜等級。

所以說並沒有哪項規定,校尉級軍官的軍銜圖案就一定要用星和槓,只要能表達、傳遞出軍銜圖案所要表達、傳遞的信息,用什麼圖案都可以。再說了,美軍尉官軍銜圖案可不也是槓子嗎?怎麼說沒有槓呢?美軍上尉肩章是兩道槓,中尉、少尉都是一道槓,只是用銀色和銅色來加以區分,銀色是中尉,銅色是少尉。

至於校官軍銜圖案,就更富於美國特色,上校是美國國鳥白頭鷹,中校、少校分別是銀色橡樹葉和銅色橡樹葉。

美軍軍銜圖案上的銅色,顏色很像金子,所以很多人就認為美國軍銜圖案中金賤銀貴,其實這裡面沒什麼值得一說的故事,就是美國工業化完成的早,軍用品很早就使用機械製品,製作軍銜標誌的金屬當時需要選擇機器易加工,廢品率低而且延展性較好的金屬,也就是通常說的比較軟的金屬,黃色的就用銅,白色的當時無論用銀還是鋁,價格都比銅貴,所以就用在相對數量較少的上校、中校,上尉、中尉圖案上,相對便宜一些的銅則用於更普遍一點的少校和少尉圖案上,這只是美國人從價值上比較務實性選擇而已,沒有什麼特別意義,因此嚴格的說美軍肩章上的分色就是銀色和銅色,而不是銀色和金色,這一點哪怕現在有人把少校、少尉肩章的標誌採用鍍金,甚至純金打造的,但它所代表的也只能是銅色而已。只不過一般我們談論用不著這麼講究,也習慣於把所有黃色的金屬類材料都稱為金色,不講究就不講究吧,只要記住美軍軍銜圖案裡並沒什麼金賤銀貴的事就行了。

至於美軍校官軍銜圖案使用的橡樹葉,是因為橡樹在歐洲和北美都是常見的大喬木植物,對白人來說是很有紀念和象徵意義的一種樹。在一些歷史悠久的歐洲貴族家族的紋章圖案中,但凡出現植物,多半就是橡樹。

歐洲各國軍隊的勳章圖案裡也幾乎都有橡樹葉。美國是個白人為主的殖民地國家,習慣上保持了這種源自歐洲的傳統慣性也很好理解,否則美國真正有象徵意義的樹木,應該是有「世界爺」之稱的紅杉樹,就是那種可以挖個樹洞,讓汽車公路穿過去的大樹。至於美軍校官和尉官軍銜圖案,當中就是留白的光板,大概也就是這種務實風格的另一個選擇。

美國軍隊軍銜標誌最初的設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才出現,那時的美國主流思潮就是崇尚務實簡潔,討厭說教,討厭給繁文縟節,討厭添加各種人為的額外附屬,所以設計軍銜這種現在看來高大神聖的工作,當時大概就是一個普通的任務,交到某個後勤部門校官手裡,然後也就這麼隨便簡單的給設計了出來,交給上級後就完成任務了,沒什麼特別的。在光榮的孤立為主流思潮的美國,軍隊建設不是什麼熱門話題,沒多少人關心的,在後來美國軍隊建功立業,成為藍星第一後,很多東西才被人為的補上了一些神話,這就沒什麼好多說了。

雖然現在大多數的國家軍隊的軍銜標誌都是星和槓的組合排列來表示不同的軍銜等級,但是也沒有全世界統一的規定。所以各個國家的軍隊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美軍的軍銜標誌就有其獨特的特點,美軍的將官軍銜從低到高分別為:準將、少將、中將、上將、五星上將五個等級,其中五星上將僅在二戰期間授予了一批戰功卓著又有很高職務的美軍高級軍官,和平時期沒有這個軍銜的。將官軍銜的標誌從低到高依次是一到五顆銀色星徽排列。和大多數國家將官軍銜採用金星不同,美國卻是採用銀星。其中一顆銀星為準將,二顆為少將,三顆為中將,四顆為上將,五星上將顧名思義,當然是5顆星了。

上校軍銜,是美國的國鳥白頭鷹,用國鳥白頭鷹作為上校軍銜的標誌,可見美軍對上校軍銜的重視程度;校和少校的,分別是銀色和銅色橡樹葉,上尉是兩根並排豎立的銀色條狀標誌,中尉是一根豎立的銀色條狀標誌,少尉軍銜則是一根豎立的銅色條狀標誌。

這就是美軍軍官的軍銜標誌表示法,確實是很簡單。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我軍軍銜標誌上的星和槓
    我軍歷史歷史上,先後共實施了兩次軍銜,1955年9月27日,以全軍首次大授銜最為著名,授予了1000餘名解放軍高級軍官為少將以上軍銜,已經載入了我軍發展的史冊,成了人民軍隊不斷成長壯大的象徵。其中,朱德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粟裕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軍銜,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已經成為我軍歷史上的絕唱,成為軍人心中永衡的豐碑,必將萬古流芳。此後,1988年7月1日,我軍恢復了1965年6月1日取消的軍銜等級制度,軍隊中就不再設置元帥和大將軍銜,一級上將為我軍最高軍銜,但此軍銜始終未授予任何一位我軍高級將領。
  • 教你如何看懂解放軍職級和一道槓幾個星軍銜
    校官:  大校:兩槓四星;  上校:兩槓三星;  中校:兩槓二星;  少校:兩槓一星;  尉官:  上尉:一槓三星;>  中尉:一槓二星;  少尉:一槓一星;    軍種的區別:  海軍、空軍軍官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
  • 中國的軍銜和軍官資歷(配肩章圖)
  • 軍銜體系裡士官有「下士」,為何軍官卻稱為少將?歷史文化的傳承
    現代軍銜制度公認起源於歐洲,雖然逐漸基本成型了「將、校、尉」三級軍官的結構(元帥那是衍生出來的),但其實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具體稱謂是不盡相同的,這裡有翻譯的問題,也有語言特點的問題。比如二戰日軍就把校官特別稱為「佐官」,而又把所有少尉以上軍官統稱為「將校」,你有什麼辦法?
  • 中國的軍銜和軍官資歷,給孩子長點知識吧!(圖片較多,建意WiFi下瀏覽)
  • 地方大學培養空軍軍官,後備軍官訓練團學員有軍銜,從少尉到上校
    空軍後備軍官訓練團每年為美國空軍輸送新軍官約2000名,約佔空軍每年新軍官補充總數的35%。有趣的是,後備軍官訓練團在校期間也設有軍銜和勳章、勳表、飾緒,這可不是後備軍官們在過家家,而是一種有效的管理和培訓手段,相當於咱們軍校的模擬旅、營、連、排、班磨練學員的管理才能,都是一個道理。
  • 八一建軍節,中國的軍銜和軍官資歷,太珍貴,長見識了!
    軍官軍銜從小到大是:     一槓一星是少尉 一槓二星是中尉 一槓三星是上尉兩槓一星是少校 兩槓二星是中校 兩槓三星是上校 兩槓四星是大校  專業技術軍官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軍銜: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中將至少校;  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大校至上尉;  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中校至少尉。
  • 二戰時德軍軍銜最難分辨,特別是上校和準將的軍銜怎麼區別?
    先說國防軍,最初國防軍陸海空三軍的將級軍銜共有四級:大將(也稱為一級上將)、上將(還細分為兵種上將,例如陸軍上將就分為步兵、騎兵、炮兵、裝甲兵、裝甲擲彈兵、山地步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八種)、中將和少將,並沒有準將。但後來海軍卻特立獨行,單獨搞了準將軍銜。
  • 二戰德國空軍的軍銜辨識
    士兵:德國空軍的士兵軍銜分為4級,由低到高分別為列兵、二等兵、一等兵和上等兵。在軍銜標誌上,所有士兵均佩戴領章和肩章,二等兵以上還配有V 形臂章,列兵沒有臂章。士兵領章底色及肩章的邊緣採用不同的兵種色,通過領章上縱向排列的小型飛翼標誌的數量和V 形臂章上銀線的數量來區分級別高低。
  • 飛行員全有軍銜,為何飛行員都是軍官,沒有士兵
    飛行員全有軍銜,為何飛行員都是軍官,沒有士兵一開始無人機操作人員只能從現役飛行員中挑選,因為無人機的佔位,攻擊都需要有戰術經驗,不是像打電子遊戲那麼簡單。陸軍航空兵是輔助地面部隊進攻型的陸航部隊,最初基本以直升機為主後來隨戰爭的多樣性變化了加入了直升攻擊機、偵察機、運輸機,而像更現代的美軍還有殲擊機、戰略支援機;而為更好區分,俄羅斯直接把空軍改成了空天軍,以便戰爭發起時的部隊行動職責劃分。
  • 詳解:中國解放軍軍銜制度
    但奇怪的是,沒有實行軍銜制的紅軍和解放軍,反倒戰鬥力最強,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其它各支軍隊,均建立在落後、腐敗、低效的政治體制下,軍銜制發揮不出先進的作用。建國以後,解放軍進入了正規化建設的階段,軍銜制被提上了日程。1955年,解放軍仿效蘇軍施行了軍銜制,從列兵到元帥,共設6等19級,軍銜標誌與蘇軍基本一致,就是俗稱的以「幾槓幾星」來區分軍銜。
  • 【讀他】最全的中國軍銜和資歷圖解
    軍官軍銜從小到大是:一槓一星是少尉 一槓二星是中尉 一槓三星是上尉
  • 河南兩軍官晉升少將軍銜
    我省兩軍官晉升少將軍銜7月8日,濟南軍區舉行將官軍銜晉升儀式,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政委杜恆巖為4名軍官頒發了晉升將官軍銜命令狀。漲姿勢:啥情況下方可被授予少將軍銜?少將是將級軍官中較低的一級軍銜稱號。一些國家以少將為最低的一個級別,一些國家則以準將為最低級別。少將一般為軍長和副軍長的編制軍銜。少將軍銜根據不同兵種分為:陸軍少將、海軍少將、空軍少將、武警少將。
  • 軍官職業化,從少尉軍銜起步?
    近日,有剛軍校本科畢業分配的學員反映,自己到部隊之後,被確定為專業技術少尉、14級。該消息一出,讓人忍不住就想起,軍銜制後,本科畢業生將授予少尉軍銜的傳言,難不成,營以下的軍銜制改革,已經開始了嗎?而且,軍校畢業授予少尉軍銜的傳言,也不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因為近幾年,畢業授予少尉軍銜的大專學科和專業都已經改為了士官的培訓內容,軍官的培訓層次從之前的大專起步,全都升級到了本科以上。
  • 55式軍銜組圖鑑賞:體系完備製作考究、精美絕倫的巔峰之作
    以下是一套55式軍銜收藏品的實物照片,無論從做工還是用材都極盡奢華細膩,個人覺得55式軍銜是區分兵種、銜級最為完備實用的一套體系。而且設計美觀,用「美倫美奐」已經不足以對它的精緻做出形容了…… 廢話少說,直接上圖,歡迎有此愛好的友友們不妨一起鑑賞,共同品評。
  • 美國陸軍士兵和士官軍銜與晉升制度
    相比之下,美軍的士兵和士官軍銜和晉升制度就複雜多了。這是由不同的建軍思想決定的。 士兵就不能下命令了,即使對軍銜更低的士兵。相比之下,軍官是受到委任而指揮部隊的,部隊不是他的,只是委託給他的。兵頭與軍官的關係好比工廠裡的工頭和幹部,更注重日常運作,但不管長遠規劃、方向性決策和人事。 在美軍中,最低一檔的士兵稱為Private,中文就是列兵,簡寫為E-1。據說private一詞來自16世紀,指自願或者與貴族、國王籤約入伍的士兵。
  • 伊朗的軍銜:國防部長只授準將,遇刺的旅長卻是少將軍銜
    被美軍在巴格達機場附近,定點清除的蘇萊曼尼,儘管只是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旅長,但其軍銜是少將,此時,當然伊朗國防部長的阿米爾·哈塔米,肩上掛的軍銜也只不過是準將而已,一位軍隊旅長的軍銜竟然比國防部長還高,在外界眼中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這確實是事實。
  • 德軍二戰時的軍銜劃分:黨衛軍沒有軍銜,上校軍銜的人最常見
    由於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系統,因此在德軍內部國防軍是屬於軍隊編制,士兵都擁有軍銜,而黨衛軍其實是沒有軍銜的,這個概念以提出,也讓很多人感到十分疑惑,要知道黨衛軍人數最多的時候有將近
  • 純屬好奇:美軍海外駐軍司令的最高軍銜是什麼
    【話說軍世】據統計,美國目前的海外駐軍超過20萬人,世界各地都有美軍駐地,我們比較熟悉的包括駐韓美軍、駐日美軍等,統帥數萬人的部隊,那麼美軍這些駐海外部隊的司令,是什麼樣級別的軍銜呢,帶著這樣的好奇,我們一起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