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中國解放軍軍銜制度

2021-02-13 戎威資訊

精神抖擻,英姿颯爽!

網上很多地方流傳:師長看到一級士官需要敬禮,真的假的?

不少軍迷都有收集軍裝的愛好,穿上威武的軍裝,確實能讓人一下子看上去精神了很多,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有了一絲精英的感覺。

龍騎兵重演香港回歸儀式,

軍裝一穿,還真像那麼回事

 

軍服的一大功能,就是顯示軍銜,軍銜的標誌,通常都被綴訂在衣領和肩部這樣顯眼位置。

在我們的印象中,戴著燦燦金星的將軍,一定人數最少。但是在解放軍中卻並非如此,人數最少的軍銜,不是將軍,而是一種屬於士兵的軍銜!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得來先了解一下軍銜這種制度。

軍銜,是指軍人被授予的等級稱號。軍銜將軍人的榮譽稱號、待遇等級和職務等信息融為一體,兼有調整指揮關係和利益關係的兩種功能。軍銜分為永久軍銜和臨時軍銜,通常所稱的軍銜是指前者。

 

▲秦軍通過不同的冠、髻、結來區分等級

無論是古代還是近現代,軍隊都要按級指揮,所以給軍人設立等級就非常必要了,比如秦朝的二十級爵,就類似於現在的軍銜。但嚴格地講,在15世紀之前,世界各國的軍隊只有官銜而無軍銜。

▲軍銜制度在清末被引入中國

軍銜制的先進之處,在於把出身低微的士兵也納入了等級體系。現代軍銜制起源於西歐國家,思想家伏爾泰指出,正是由於建立了軍銜制度,法軍才能所向披靡,「軍人的銜級開始成為一種權利,優於家庭出身,受人重視的是戰功,而不是祖宗門第」——軍銜制,相當於軍事領域的「科舉制」,無論出身,只要「成績」好,就有上升空間。

▲1946年前的國民黨軍軍銜標誌

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各支軍隊,清末新軍、北洋軍、各軍閥部隊、國民黨軍,均使用軍銜制。但奇怪的是,沒有實行軍銜制的紅軍和解放軍,反倒戰鬥力最強,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其它各支軍隊,均建立在落後、腐敗、低效的政治體制下,軍銜制發揮不出先進的作用。

建國以後,解放軍進入了正規化建設的階段,軍銜制被提上了日程。1955年,解放軍仿效蘇軍施行了軍銜制,從列兵到元帥,共設6等19級,軍銜標誌與蘇軍基本一致,就是俗稱的以「幾槓幾星」來區分軍銜。

▲55式軍銜的元帥和將官肩章,最左側為大元帥軍銜

▲55式軍銜設有準尉、大尉和大校,因為軍隊規模大,需要多設置等級

 

十年後的1965年,由於軍銜制被視為「教條主義」和「資產階級治軍方式」,以及與蘇聯交惡等原因,軍銜制被取消,全體解放軍穿上了強調平等、幹部戰士全一樣的65式軍服。

1988年,經過對越作戰洗禮的解放軍根據戰爭經驗和部隊建設的大趨勢,恢復了軍銜制,共設6等17級,解放軍官兵穿上了令人耳目一新的87式軍服。經過30年間的幾次調整,形成了現行6等19級的軍銜制。

▲作為過渡的85式軍服,從外觀上區分了幹部和戰士

在55式和88式軍銜中,均設有大校。這個軍銜在世界各國中很少見,除中國外,僅有越南、朝鮮、阿根廷、智利、瑞典等國有,相當於英美的準將,但又很明確地屬於校官,國外一般稱為「高級上校」或「資深上校」(Senior colonel),設置大校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出現將官過多的情況。

07式軍服的顯著變化是增加了級別資歷章,級別資歷章不同於西方的勳表,也不表示軍銜,而是顯示行政或技術級別和服役年數,這是中國文化傳統中重視官階和資歷的一種體現。

解放軍恢復軍銜制以來,除了1994年取消了一級上將以外,軍官軍銜變動不大,列兵和上等兵的設置也沒有變化。相比之下,士官軍銜調整最多(1993、1999、2009),這反映了解放軍在士官隊伍建設方面的不斷探索。

▲一圖看盡88式軍官軍銜,從學員到上將

 

▲88式軍銜中士官只設上士、中士、下士三級

士官是介於軍官和兵之間的一個等級,英語中稱之為「Non-commissioned officer」。「指揮靠軍官、訓練與管理靠士官」是世界許多國家軍隊的通行做法。世界軍事史上,士官制度最早出現於15世紀末的法軍,由於行之有效,被各國軍隊廣泛採用。

▲英國炮兵士官,軍銜上帶「拐」,

似乎是各國士官的通行標誌了

1978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了《關於兵役制問題的決定》——「為了加速我軍革命化、現代化建設,決定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規定可以根據部隊需要,本人自願將一部分義務兵改為志願兵,以保留技術骨幹」,這是解放軍士官制度的雛形。

 

▲87式軍服的「專業軍士」肩章

1984的《兵役法》規定,超期服現役滿5年的義務兵,可改為志願兵——在沒有實行軍銜制的時期,「志願兵」就是士官的代稱。此規定出臺後,解放軍中76種幹部職務由志願兵擔任。


▲87式軍服的「軍士長」肩章

在1988年之後的30年裡,解放軍的士官軍銜幾經更改,總的趨勢是士官軍銜越來越多,來源也從單一的義務兵,變為義務兵和公民直招(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

 

▲1994年設置了一到四級專業軍士和軍士長

因為現代化武器裝備對使用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限於服役時間,義務兵未必能熟練掌握裝備,職業化的士官便成了士兵的主力和骨幹,作用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也就需要設置較多等級。現行的士官軍銜共設7級,下士、中士、上士,以及四到一級軍士長。


▲現行士官軍銜:細拐表示「1」,粗拐表示「2」

從左至右:下士、中士、上士

▲要戴上最右邊的「4道拐」,可不容易!

從左至右: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

從某種意義上講,未來戰爭很大程度上是「士官的戰爭」。當然,中國的士官有自己的特色,美軍士官可以升到權力很大的總軍士長,而中國的士官主要集中在技術崗位。

▲美軍設有總軍士長的職務

他們在五角大樓有著自己的辦公室

目前,在基層單位的兵員中,士官已經佔到了50%以上,在某些高技術部隊,這個比例甚至能達到80%。在士官這個龐大的群體中,最高的一級軍士長雖然不像美軍的總軍士長那樣威風,卻是一個從列兵到將軍都要尊重三分的榮銜。


▲這神態和氣質,要不看領章,還以為是將軍

一級軍士長,是解放軍士兵的巔峰,是兵中之王。他們有著過人的絕技和不凡的功力,技藝精湛,是部隊各個領域的牛人和大拿,「骨灰」級的人物,人數比將軍還要少!

▲這位一級軍士長,從84式到07式軍裝穿了個遍

要當上一級軍士長,如果從義務兵開始,要晉升7次,比從中尉到少將還多一級。而且,要成為部隊離不了的技術能手,擁有獨門絕技,要下的苦功夫也不是常人所能達到的。

▲海軍艦艇部隊的老士官,更是不可或缺的寶貝疙瘩

目前,解放軍的現役將軍總數約在1500人左右,但一級軍士長的人數,無論如何也沒有這麼多,真的是比將軍還要稀少。他們享受的待遇也很高,相當於正師或副師職,對於默默奉獻了幾十年的老兵來說,這樣的待遇並不過分。

▲「兵王」列陣,火箭軍的51名一級軍士長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一級軍士長遇到了剛畢業的少尉、中尉,到底該誰先給誰敬禮呢?

▲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一級軍士長王昌來

旁邊的軍官是他兒子……

依條令,士官不管多老,說到底還是士兵,應該先向軍官(無論多小)敬禮。但中國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國家,解放軍也是一支有人情味,溫暖人心的軍隊,在現實中,並沒有人會這樣要求那些榮譽累累的老兵,相反,還會對他們敬重有加。

這些老士官,不僅是部隊離不了的技術高手,不少人還曾經是很多校官乃至將軍的「老班長」,曾經一手帶出了很多後來當上了團長、師長的軍官,是無數新兵新人的軍營領路人。面對他們,無論地位多高,權力多大,都會由衷地向這些「兵王」抬起右手,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關於中國的軍銜等級,你了解了多少?

來源:內容綜合於央視網、中國軍視網

軍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軍人的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分,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軍銜在15世紀一16世紀產生於西歐一些國家,所以習慣上稱為西歐式軍銜。它是在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等級制的過程中,隨常備軍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軍事制度。到了17-18世紀,軍銜制為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軍隊所採用。

新中國正式實行軍銜制是在1955年9月27日,國家主席毛澤東主持了元帥軍銜和勳章授予典禮。

1965年5月22日,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取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度的決定》,6月1日開始實施。1986年下半年,隨著軍隊建設的需要,中央軍委常務會決定實行新的軍銜制。

1988年7月1日,規定軍官軍銜設3等11級: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1994年5月12日,修改後的現役軍官軍銜設3等10級,即取消原條例中的一級上將軍銜,明確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不授予軍銜」,「副主席的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為上將」。

上將為最高軍銜,圖案為金色枝葉加三顆金星。

我軍將官設:上將、中將、少將三級。

校官設: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級。

尉官設:上尉、中尉、少尉三級。

1998年12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義務兵服役時間為2年,並且不再超期服役。根據兵役法,自1999年後,軍士軍銜等級和專業軍士、軍士長的稱謂自行取消。士官軍銜重新設定為6級,稱謂由低到高為,初級士官:一級士官、二級士官;中級士官:三級士官、四級士官;高級士官:五級士官、六級士官。

2009年7月13日,中央軍委頒發《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全軍和武警部隊全面施行新的士官制度。士官軍銜從原先一級至六級士官的6個銜級調整為7個銜級。分為初級士官、中級士官、高級士官三個等級,稱謂由低至高為,初級士官:下士、中士;中級士官:上士、四級軍士長;高級士官: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

 

2010年7月,修訂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將中國軍隊的士官分期服現役制度更改為分級服現役制度。同時,士官軍銜制度也有更改,士官軍銜由6個銜級調整為7個銜級,分別是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四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服現役第一年的義務兵授予列兵軍銜,服現役第二年的列兵晉升為上等兵。

海軍、空軍、武警軍官警官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武警」。專業技術軍官,在軍銜前冠以「專業技術」。還另設有文職幹部與學員軍銜。

文職幹部軍銜符號為寶相花(六角花),三級以上加松枝葉,四級以下加飄帶。


07式軍銜介紹及我國軍銜等級制度發展變遷史

作者:小袁班長、來源:阿振兵心 

相信很多同志都接觸過的各種眼花繚亂的軍銜標誌,對於自己曾經佩戴過的那些自然是很熟悉了,但是沒佩戴過的,仍然會有些不懂的。

今天小袁班長就跟大家共同學習一下我國軍銜等級制度的發展變遷史!

建國前軍銜制發展

20世紀初,清朝新軍最新引入軍銜制。

此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幾個時期實行的軍銜制,基本上都是在清末軍銜制度上的發展和沿革。


第一代解放軍軍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5年2月8日,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由國家主席毛澤東批准公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簡稱《軍官服役條例》),標誌著經過5年時間醞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橫空出世。

此次軍銜制度,共設六等十九級。

1955年9月23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定:授予朱德等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由國家主席毛澤東發布了命令。

此次授銜,全軍共有60餘萬名幹部獲得了準尉以上軍銜。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5名。

我軍實行55式軍銜制以後,受時代的局限,不少人對軍銜制度產生偏見,認為是教條主義,是資產階級的東西,不符合我軍實際;加上受「左」的思想影響,以及軍銜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導致取消軍銜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九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取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度的決定》。1965年6月1日,實行了十年的我軍首次軍銜制宣告結束。

取消軍銜後,陸、海、空軍,公安部隊一律佩帶新的全紅五角星帽徽和全紅領章。官兵一律戴解放帽。海軍軍服的樣式改與陸、空軍相同,其顏色為深灰色。

第二代解放軍軍銜

1980年3月,鄧小平提出軍隊「軍銜還是要搞起來的!

經過長達8年的準備,1988年7月1日,時隔2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再次結束了沒有軍銜制的歷史。

87式軍銜(圖片自網絡,質量感人)。

93式軍銜。

99式軍銜,這一款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款了,士官肩上開始「扛槍」。

《士兵突擊》中佩戴的就是99式軍銜。


最新07式軍銜

進入21世紀以來,受經費保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制約,解放軍裝備的軍服仍然存在制式不統一的問題。

2007年8月1日,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07式軍服正式配發全軍。這也是建軍以來軍服改革最全面、最系統、最順利的一次,標誌著我軍軍服建設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07式軍銜正式登上舞臺。

各軍種之間的軍銜樣式有何區別呢?

包括武警軍銜樣式在內,沒啥區別,就是底色的不同!

陸軍松枝綠、海軍深藏青、空軍深藍灰、武警深橄欖綠(軍官)和紅色(戰士)。

其中軍銜標誌的佩戴根據服裝的不同,又區分硬肩章、軟肩章、套式肩章和領章。

有個特殊的存在必須提一下,那就是海軍袖章。

介紹海軍袖章之前,小袁班長覺得很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海軍的常服,因為相比陸、空軍常服來說較複雜,海軍常服與肩袖章關係如下:

海軍作訓服除了顏色不一樣,其他與陸、空一致,所以呢,海軍袖章會出現在海軍軍官藏青色春秋常服和冬常服上面,袖章樣式如下:

具體尺寸介紹如下:

這裡還要專門提一下武警作訓服領章。這也是經常有同志弄不懂的一個知識點。

07年07式迷彩服配發時,武警警銜是設置在領章位置,當時戰士警銜領章跟軍官一樣也是綠色的。

跟陸軍領章很像,武警軍銜底色偏暖,識別線等標識顏色為明黃色,而陸軍為淺金色。

(記得小袁班長第一次在買錯領章的戰友作訓服上看到武警領章的時候,還納悶這個顏色怎麼這麼怪,以為假的,後來聽班長解釋才知道)。

一年之後,配發的迷彩服警銜由領章改回肩章。恢復原來的統一領章。

2015年,武警迷彩服再次做出調整,領章恢復警銜識別功能。同時戰士領章由綠色調整為紅色,與常服肩章顏色一致,幹部領章依舊是綠色。

至此全軍作訓服統一,各軍兵種常服多樣化並存。來源:軍武位次面 

        【戎威智庫】秉承「立足業務創新、面向軍民融合、提供服務增值、踐行富國強軍」的宗旨,面向政府、軍隊、軍工企事業單位、院校、社會團體、優勢民營企業、中介服務機構打造的優質服務平臺。服務內容包括:軍民融合產業規劃及運營、專業論壇、軍品貿易、軍工認證、裝備需求專項對接、軍工市場開拓、國防專利申報、專項培訓、線上微信群、專業展會、軍工投融資、安全保密等。設有:專家庫,產品庫,項目庫,投融庫等資源平臺。

      誠邀各界朋友加入。

     加入方式:

     請掃描下面二維碼,或添加微信:SZ-GJB081,將有專業人員與您聯繫。

相關焦點

  • 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的軍銜等級怎樣?比解放軍軍銜少一等
    清政府實行一系列的變革,效仿西方發達國家的軍隊體制,開啟了中國自己的軍銜制度。 在此之後,清政府效仿西方的三等九級制軍銜,又陸續頒布了一些章程文件,將軍銜制度進一步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國封建特色的軍銜制度。1911年歲末,陸軍部頒布了《奏陸軍軍隊學堂服色章記圖說》,從而確立了中國最早的、比較完整的六等十八級軍銜制度。
  •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銜級制度簡史
    新修訂的國防法,調整、增加了若干章、條,其中新增的第三章第二十六條第二款: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依照法律規定實行銜級制度。原國防法(2009年)相關條款為第三章第二十四條: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對現役軍人和預備役人員實行銜級制度。相比之下,新國防法第二十六條明確了實行銜級制度的主體,即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 我軍建軍九十年軍銜制度沿革
    本文圖均為 微信公眾號:中國軍網圖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部隊編制、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服裝、標誌基本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同。並且,按照國民革命軍的軍銜等級,給各級幹部都授了軍銜。  開國中將陳先瑞曾回憶1937年12月毛主席在抗大對他說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名義上歸蔣介石統一指揮,實際上還是黨中央領導和指揮,這一條是不能變的。
  • 1955年大授銜,解放軍軍銜同外國軍銜等級對比,有什麼不同?
    1951年2月15日,中央軍委下發了關於解放軍評銜的指示文件,明確表示要根據「德、才、資」來評定軍銜,做到客觀公平公正。經過幾年的努力,1955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軍銜制度正式實施,十位開國元帥、十位開國大將、55位開國上將、175位開國中將以及798位開國少將誕生了。
  • 軍媒回顧我軍九十年軍銜制度沿革:必將強化軍銜的基本功能
    本文圖均為 微信公眾號:中國軍網 圖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部隊編制、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服裝、標誌基本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同。並且,按照國民革命軍的軍銜等級,給各級幹部都授了軍銜。
  • 解放軍這4位軍事專家,全是大校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解放軍是人民的守護神,是國家的鋼鐵長城,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首當其衝的也是他們。成為一個中國「兵」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成為一個中國「校官」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揭秘解放軍10大軍旅美女歌手真正軍銜 ​(新版哦)
    大部分軍旅歌手都是文職幹部,沒有軍銜只不過技術三級以上的服飾、待遇和將軍差不多。個別擔任行政領導職務的歌手、演員可能會授予軍銜。例如:韓紅,空政文工團副團長,副師級;閻維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正軍級;譚晶,總政歌舞團演員,副師級文職軍官文職三級。
  • 美國陸軍士兵和士官軍銜與晉升制度
    解放軍的士官制度可謂一波三折,現在實行的是2009年開始的新制度,士兵分為列兵、上等兵,士官分為下士、中士、上士和四級、三級、二級、一級軍士長。中士、下士合稱初級士官,服役不超過6年;上士、四級軍士長合稱中級士官,服役不超過8年;三級、二級、一級軍士長合稱高級士官,服役可超過14年。
  • 中國一級軍士長:軍銜不高,卻享受將軍待遇,將軍都是他們帶出來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中國一級軍士長"這個名詞?中國的一級軍士長軍銜雖然不高,但是卻享受著將軍級別的待遇。這是中國解放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人數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十分稀少。值得一提的是,能擔當得起中國一級軍士長的稱號的人在兩百萬的解放軍裡也只有遠遠不會超過二十人。"
  • 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成立後,現任陸軍司令員都有誰?什麼軍銜?
    2017年8月,韓衛國被正式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司令員,並晉升為上將軍銜。副司令員、劉發慶、中將軍銜劉發慶出生於1964年,河南偃師人。他自1982年參軍入伍後,便長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空降兵部隊服役,並先後擔任了空降兵第15軍參謀長、空降兵第15軍軍長等職務。
  • 1985年後解放軍空軍政委都有誰?都什麼軍銜?誰任職最長
    1985年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委員都有誰呢?他們都什麼軍銜呢?誰任職的時間又最長呢?下面小編一一為各位讀者介紹。抗日戰爭時期,朱光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教導大隊學員,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1分校2校第11隊政治指導員,冀魯豫軍區陸軍中學校部政治指導員等職務。解放戰爭時期,朱光任冀魯豫軍區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軍人儲蓄科科長兼裕華總號經理,軍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第二野戰軍第5兵團第17軍政治部幹部科科長等職務。
  • 我軍軍銜標誌上的星和槓
    我軍歷史歷史上,先後共實施了兩次軍銜,1955年9月27日,以全軍首次大授銜最為著名,授予了1000餘名解放軍高級軍官為少將以上軍銜,已經載入了我軍發展的史冊,成了人民軍隊不斷成長壯大的象徵。其中,朱德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粟裕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軍銜,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已經成為我軍歷史上的絕唱,成為軍人心中永衡的豐碑,必將萬古流芳。此後,1988年7月1日,我軍恢復了1965年6月1日取消的軍銜等級制度,軍隊中就不再設置元帥和大將軍銜,一級上將為我軍最高軍銜,但此軍銜始終未授予任何一位我軍高級將領。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解放軍20集團軍軍長的都是誰,什麼軍銜
    1985年,我國軍委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一舉消除我軍日益「臃腫」的問題,這便是轟動全國的「百萬大裁軍」。此次裁軍除了精簡各軍兵種的人員外,也將原有的十一大軍區裁撤整編為七大軍區,且較大幅度地調整了各兵種的編成比例。凡是保留下來的陸軍,軍級建制全部改編為「合成集團軍」。
  • 教你如何看懂解放軍職級和一道槓幾個星軍銜
    :56:31 來源: 講軍事 舉報   在現實世界、新聞、電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英姿颯爽的解放軍
  • 中國警察隊伍的警銜,樣式和等級,為何與軍銜完全不同?
    導讀:中國警察隊伍的警銜,樣式和等級,為何與軍銜完全不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警察隊伍的警銜,樣式和等級,為何與軍銜完全不同?
  • 河南兩軍官晉升少將軍銜
    昨日,濟南軍區舉行將官軍銜晉升儀式,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政委杜恆巖為4名軍官頒發了晉升將官軍銜命令狀。此次由大校軍銜晉升少將軍銜的有駐豫部隊五十四集團軍副軍長夏俊友、河南省軍區參謀長胡少平。我省兩軍官晉升少將軍銜7月8日,濟南軍區舉行將官軍銜晉升儀式,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政委杜恆巖為4名軍官頒發了晉升將官軍銜命令狀。
  • 電影《集結號》中,鄧超飾演的趙二鬥團長,為啥是中校軍銜?
    在一般的軍銜制度中,正團級幹部一般都是上校軍銜,但在電影《集結號》裡,已經是團長的趙二鬥卻是兩槓兩星的中校軍銜(一般為副團職),這是為啥?中校軍銜的趙二鬥1955年9月,解放軍進行了第一次正式授銜,很多軍官獲得了自己的正式軍銜
  • 一個師長擁有中將軍銜,舊時代的中國軍隊,為何軍銜混亂?
    一個軍長,軍銜能夠是上將,師長則是中將,就連一個旅長也是少將軍銜。在我國現在的標準,一個集團軍軍長,基本上為少將。至於師或者旅的一把手,基本上都是大校。那麼,為何軍銜的區別會這麼大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故事。首先,我們需要從清朝末期的新軍制度開始聊。在庚子戰爭之後,清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朝開始建立新軍。其中,分為了北洋新軍和南洋新軍。
  • 二野十大虎將 有兩位軍銜是大將!
    二野是我國解放戰爭時期的主力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的簡稱,中國四大野戰軍都有著赫赫威名,而其中善於打仗的十位將軍,也被人稱之為「十大虎將」。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中的十大虎將,相信大家應該都認識。
  • 分別是什麼軍銜?
    中國成飛設計並生產的殲-20,讓中國成功步入裝備第五代戰機的超強行列。新中國空軍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期間經歷的考驗百折千回,但一代代空軍將士百折不撓,12位空軍司令員以身作則,譜寫出一曲曲盪氣迴腸的英雄壯歌。從1949年11月11日中國空軍正式成立,到如今屹立於世界空軍強國之列,短短幾十年間,中國空軍走出12位空軍司令員。那麼這12位空軍司令員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