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電影《玻璃城堡》嗎?推薦!

2021-01-08 石頭戲說新娛樂

由一位美國著名記者的同名傳記改編。講述了家庭和童年的電影。影片開頭,在一個豪華的餐廳裡女主小美陪未婚夫一起見一個大客戶。小美是一個專欄作家。向客戶展示了她良好的教樣、富有的家庭。幫男友順利拿到了這個大項目,但小美心裡很清楚。在餐廳說到關於自己的家庭都是謊言。在打車回去的路上,小美遇到了自己的父母。媽媽在撿垃圾,爸爸是一個酗酒,舉止粗魯的流浪漢。小美陷入回憶。想起自己的童年以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點滴往事。小美的父親常年酗酒,失業,母親整天作畫。卻一幅也賣不出去,家裡經常負債纍纍。

小美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一家人顛沛流離,日子經常過的飢一頓飽一頓。小美很小的時候就得自食其力。一次,小美肚子餓了,但媽媽沉迷畫畫。不想抽出時間做飯,年幼的小美只好自己動手做飯。結果不慎衣服被火點著,燒傷了自己。一家人來醫院看小美,因付不起醫藥費,父親想出來一個絕妙的點子。讓小兒子假裝犯病吸引醫院工作人員的注意。父親趁機抱起小美逃了出來。幸運地省去了醫藥費。但這次意外卻在小美肚子上留下了永遠的傷疤。出院當天,一家人再次搬家。帶著傷口還沒痊癒的小美,一家人又過上了四處漂泊的流浪生活。

年幼的小美都不記得這是他們第幾次搬家了。風餐露宿,流離失所,這就是小美記憶中的童年。父愛教小美遊泳的方法也是簡單粗魯。一次又一次的直接把小美扔進水中。父親曾一直承諾孩子們為他們建一座夢幻的玻璃城堡。這個想法讓孩子們非常憧憬,但到了新的住處後。父母很快又生了一個妹妹,生活更加窘迫起來。小美曾懇求母親要他離開父親,但母親拒絕了。可能是苦難的童年讓人成長的很快。小美終於意識到父母根本指望不上。自己的生活要靠自己努力爭取。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小美漸漸走上了記者之路。長大的小美看著原本要建造玻璃城堡的地方。依舊沒有開工,現在已經成了垃圾場。小美最終離開了父母,來到紐約。並如願成為紐約雜誌的記者。但就算這樣也沒有擺脫父母帶給她的影響。當小美決定和男友結婚的時候,遭到了父母的反對。

一次,小美帶男友回家見父母的時候,最後結束時父親打了男友鼻子一拳。在訂婚儀式上,沒有收到通知的父母也不請自來。甚至母親提出要跟小美借100萬,這時小美才知道,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繼承了外婆一塊價值100萬美元的土地。即使落魄到飯都吃不上,父母也一直不肯賣掉。用這筆錢來好好照顧自己的孩子們。這件事也造成了小美和父母最大的爭吵。最後關係徹底決裂,不知道過了多久,母親曾來找過小美讓她去看一眼父親。因為自從訂婚儀式的那天晚上,父親再也沒說一個字。完全沉默了,並且已經病入膏肓,時間不多了。但小美拒絕了。

在一次宴會上,未婚夫再次編造她的身世。說小美的父親是一個工程師。小美這是才發現自己和未婚夫根本不是一路人。小美想起自己重病纏身的父親,想起自己在大學時因交不起學費被要求退學,是父親送來了一筆錢,還有和父親的很多往事。最後,小美在父親臨終前趕到,和父母和解了,在父母去世後,一家人再次相聚,帶著無限的思念。談起了和父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我們都是生活的幸運者,有人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被父母控制的影響,或者無法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因為自我認識不足,自我成長不夠,但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還是生活在一個充滿幸福的家庭中的。

相關焦點

  • 《玻璃城堡》玻璃城堡建立了嗎?
    父親在最後的時候說:「我們永遠沒能蓋起那座玻璃城堡(但是我們一起籌劃的時光很美好)」 這部電影可能就是我們大部分人嚮往的那種生活,我們嚮往的那種到處流浪的生活,但是我們很多人都不敢邁出這一步。流浪的生活好嗎?安居樂業的生活不好嗎?我們大概誰都沒有辦法去評判,我沒有用我的一生去經歷過,所以我不知道要怎麼去評判,而我只能夠用我的一生過其中一種生活。
  • 《玻璃城堡》電影簡介
    由奧斯卡影后布麗-拉爾森主演的《玻璃城堡》該片將和恐怖片《安娜貝爾2》和動畫片《搶劫堅果店2》同日登場,票房競爭相當激烈。五年前,該片籌備之初本計劃邀請「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出演,但最終項目擱淺,勞倫斯也未能籤下片約。
  • 2019年電影推薦——在毫無拘束的家庭長大《玻璃城堡》
    電影《玻璃城堡》改編自美國記者珍妮特·沃爾斯的同名回憶錄,這是一個關於父母,關於成長的真實的故事,通過女主循序漸進的回憶,描述出一段痛苦、無奈、掙扎、逃離和最終諒解的成長故事。有一天,女主父親信誓旦旦地告訴小珍妮特這樣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糟糕生活就要結束,我們會在小鎮上建造一座獨一無二的只屬於我們的玻璃城堡。小珍妮特非常崇拜她那嗜酒好賭的父親。女主還有兩個妹妹和一個最小的弟弟。母親(娜奧米·沃茨飾演)是一個自由的街頭畫家,雖然在老家擁有價值百萬美金的土地,卻堅持跟著父親四處流浪。
  • 家庭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玻璃城堡》
    父親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酒鬼反社會生活的失敗者,因為沒有錢所以讓孩子選一顆星星做聖誕禮物,因為要逗孩子開心認真的做建造玻璃城堡的計劃。對於這樣的家庭的複雜感情呈現得並不好,反而讓人感覺這樣的父母,有什麼「複雜」情感?愛恨不是很清楚麼?雖說有點可惜有些原因指向不明,囫圇講完,但電影情感的走向與爆發力讓人沉醉。家庭太複雜,感情也太複雜,誰能講清,但一家人就是一家人。
  • 玻璃城堡
    周日,讀美國作家珍妮特·沃爾斯的自傳體小說《玻璃城堡》。她有著一個擁有價值百萬的土地,卻堅持流浪街頭的畫家母親;一個魅力超凡、才華橫溢卻酗酒嗜賭的天才父親。父母的空想主義和特立獨行的生活態度給全家帶來了災禍,但也帶來了救贖。他們從小跟著父母四處流浪,他們的家就是一輛破爛的汽車,他們隨時隨地搬家,或結廬在星空下,或偶居於廢棄的小屋裡。
  • 從電影《玻璃城堡》來看原生家庭的影響
    這部電影是由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說得是一個擁有價值百萬美金的土地卻堅持流浪街頭的畫家母親,一個才華橫溢卻酗酒嗜賭的天才父親,四個聰明堅強的孩子,構成了沃爾斯的一家。父母的空想主義和獨立獨行的生活態度既給全家帶來了災禍,也帶來了救贖。
  • 《玻璃城堡》玻璃城堡是我「想」給你的
    電影採用插敘 直切式處理 鏡頭直接由說話者切回回憶 從兒時、少年時、到成人之後三個時期展示女兒和父親的關係 電影開始不久就能看出父親一直在計劃要建造玻璃城堡 但是一直停在畫草圖和挖坑的進度 這就像是父親其實是想給孩子們正常的關心和愛 但是父親酗酒一直沒有能力送孩子們去上學 想用自己的方式 冒險家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其實不難說他們這種方式可以在保證孩子的基礎教育的基本上在給予這樣的教育是可以的
  • ...卻意外的好看|珍妮特·沃爾斯|奇遇人生|玻璃城堡|布麗·拉爾森...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個家庭的奇遇人生,準確的說是奇葩人生—《玻璃城堡》然而這是一座永遠也不可能建成的城堡,但這確是一個比虛構小說還要離奇曲折的真實的故事。電影根據美國著名記者珍妮特·沃爾斯的回憶錄《玻璃城堡》改編。
  • 《玻璃城堡》雷克斯,流浪的空想天才
    17年上映的《玻璃城堡》是一部講述原生家庭的劇情電影,但我想講一講影片中主角的父親,那位特立獨行的空想型天才,雷克斯。01雷克斯一家生活過得一團糟。作為父親的雷克斯混跡於酒館,而妻子終日畫畫,對四個孩子疏於照顧。因此年幼的女兒珍妮特.沃爾斯不得不嘗試照顧自己,甚至照顧父母,某日做飯發生意外,不幸被燒傷而住進醫院。
  • 電影《玻璃城堡》改編哪部小說 伍迪-哈裡森上演父女情
    ­  《玻璃城堡》根據女作家珍妮特-沃斯的同名回憶錄改編,呈現的是一個女性的心靈成長史,拉爾森的演技發揮空間很大。導演德斯汀-丹尼爾-克萊頓曾與拉爾森成功合作過《少年收容所》,再度攜手備受關注。原著小說發表於2005年,故事從作者艱難的童年時光開始講起,講述了她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家庭成員雖然各有各的問題,但他們都充滿活力。
  • 拉爾森談《玻璃城堡》:我們都是生活的倖存者
    共8張 1905電影網訊 2005年,作家珍妮特·沃斯出版了她的回憶錄《玻璃城堡》,在書中描述了她與自己家庭之間的相愛相殺的關係。
  • 《玻璃城堡》:當我們在talking父親的時候,我們在trying什麼?
    《玻璃城堡》是一部德斯汀·克裡頓執導,布麗·拉爾森,伍迪·哈裡森主演的家庭電影。電影著重描寫了一位傳統美國式的父親對於子女的成長教育故事。女主角珍妮特的父親是一位退伍老兵,他喜歡帶著全家開著車在美國四處流浪,常年居無定所,珍妮特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媽媽是一個畫家。
  • 《玻璃城堡》:我的父親,拖累了我最好的青春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電影《玻璃城堡》,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該電影中的大部分故事情節都是美國著名記者珍妮特沃爾斯本人的親身經歷,珍妮特沃爾斯更是把自己的親身經歷,投入到自己首部處女座《玻璃城堡》的創作之中。2015年,《玻璃城堡》入選為美國亞馬遜「一生必讀的100部傳記和回憶錄」。在這部暢銷的回憶錄中,沃爾斯依照時間順序,記錄下自己困苦而發人深省的童年生活。
  • 《玻璃城堡》:堅守內心的那份美好!
    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會幻想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堡,而電影《玻璃城堡》則是父親給孩子們的承諾,雖然沒有實現,卻構成了主人公童年的部分回憶。這部影片以父母對孩子的掌控為內核,以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為主題,讓觀眾也深有感悟。
  • 世界最大的玻璃城堡碎了,是「熊孩子」撞的!
    2020年5月30日下午,因兩位小觀眾翻越展區圍欄,並在追逐玩鬧的過程中撞到展櫃,城堡隨即發生塔尖倒塌、破碎的情況,而其餘部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位、破損。根據介紹,這座玻璃城堡是由阿里巴兄弟(Arribas Brothers)歷時三個月特地打造,並永久捐贈與上海玻璃博物館收藏。城堡內含至少3萬個部件嵌套拼接,頂部裝飾全部採用24K黃金,整體重量超過60公斤,最高處達110釐米。
  • 打造夢幻玻璃城堡滴下的汗水
    今天,我們要用心欣賞那些由廉價玻璃搖身變成萬眾矚目的藝術品,及製造它們時所滴下的汗水。60多歲的米格爾阿里巴斯(Miguel Arribas)是一個玻璃工藝師。當他收到上海玻璃博物館五周年的邀請涵時,他決定用儘自己畢生所學,用玻璃製造一座迪士尼夢幼城堡。這座夢幻玻璃城堡的製造,歷時三個月,共用了500個小時,由米格爾一人純手工打造。
  • 電影《玻璃城堡》你能原諒自私的父母嗎? 8月11日北美上映
    影片根據珍妮特·沃爾斯暢銷回憶錄改編,由德斯汀·克裡頓導演,布麗·拉爾森、伍迪·哈裡森、娜奧米·沃茨等人主演。他一直告訴孩子們,「我們與別人不同,我們滿腔熱血」「你生來改變世界,不能隨波逐流」。橘子君看完電影的預告就一直在想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的父母……他們不負責任、過於理想主義,保護不了子女。他們為孩子構造了一個完美的夢境,為孩子們灌輸了看似無比正確的觀念,卻滿足不了孩子正常的生活、心理需求。他們給不了孩子父母的愛,給不了孩子豐衣足食的生活,卻以另一種方式逼迫孩子們自我成長。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關於烙印的故事。
  • 《玻璃城堡》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一部很美國🇺🇸的電影。猜到了開頭,卻只猜到一半結尾。本以為最終父親會建成那個玻璃城堡是為驚喜,沒想到璀璨的理想敗給了糟爛的現實。電影告訴我們,仰望星空的同時,還要腳踏實地,再美的星星也無法抵抗飢餓和寒冷。父親無法戒掉的酒癮和賭癮,和童年心理創傷有關。他把自己當作妻子和孩子的天,暴風雨也只得向他一人襲來。生活的無力感無人訴說,無人能解。
  • 《玻璃城堡》:他給了小孩美好的想像,卻沒能給他們好的生活!
    《玻璃城堡》父親的酗酒來自於其母親童年施暴所造成的陰影,母親的懦弱來自於其原生家庭中其父母對自己繪畫事業的嘲笑;整個故事可以令人聚精會神兩個小時,讓人感受很多,想到很多。要麼說是故事軟化了內心,也可以理解為強大了心靈。並不需要我們去做更多的評判,因為這本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生,其中它必定包含著好與壞、對與錯。只需沉浸於此,去理解並體會過中情緒,會讓整個故事變得更美妙。
  • 影評《玻璃城堡》:生活不會只有一個結局
    二女兒珍妮特長大後成為紐約著名八卦專欄記者,在父親去世後將親身經歷寫成一部非虛構小說《玻璃城堡》,小說改編成同名電影,去年在美國上映。我在愛奇藝上看到《玻璃城堡》,那種打翻心情五味瓶的感覺一時難以言表,時而沮喪怯懦到不敢直視鏡頭,時而又憤怒到想衝著這對父母揮拳頭。長久以來,我們習慣了好萊塢式的溫情脈脈,可以毫不費力地給出結論,然而看《玻璃城堡》竟然完全無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