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揚的片尾曲結束,畫面全黑。我坐在沙發上,沒有動,也不想說話。感覺心口壓了一塊巨大的石頭,無法呼吸。
並不完美、甚至有汙點的兩個男女,在一段限定時間的旅途中相遇。語言的隔閡,背景的差異,讓兩個人似近實遠。但與此同時,這層微妙的距離感,又讓兩人莫名地信任對方。她沉默寡言鬱鬱寡歡,他春風得意神採飛揚,看似性格截然相反,但本質上驚人的相似:沒有方向,沒有希望,沒有愛,更沒有一盞等候的燈。一對可憐的天涯淪落人,而已。
電影拍攝於西雅圖,蕭索的深秋景色給本已悲情壓抑的電影平添了幾分哀傷。平淡無奇的故事情節,卻處處透著傷感,傷感到仿佛有一股寒氣從心裡蔓延到五臟六腑,冰凍了四肢百骸。她在母親棺木前的竊竊私語,好似一對母女日常的對話。沒有眼淚,沒有哭喊,那種詭異的平靜讓人害怕,更讓人難過。她買了新衣,化了漂亮的淡妝,散開了一頭美麗的長髮,卻在接到監視電話後瞬間縮回到那個萎靡的舊軀殼中。她曾經被愛情、愛人背叛並付出慘痛代價,卻決絕地抬起頭問他,Do you want me? 度過鐵窗後的七年,她是那麼渴望愛撫和親吻,可當他的愛撫和親吻降臨時,她又害怕地再次縮回到自己的殼裡。我看到一個被命運碾壓卻仍在苦苦掙扎的女人,她似乎張開嘴想要奮力吶喊,但最後那吶喊總是歸於無聲。這樣的女人,讓人心碎又心疼。
《晚秋》是一部女性視角的電影。玄彬飾演的男主角「勳」,從出現到陪伴再到消失,他的主要作用在於對由湯唯飾演的女主角「安娜」的救贖。勳並不了解安娜的過去,卻能夠讓安娜短暫地露出笑容。鴨子船上和遊樂場裡的開心熱鬧,農夫市場裡的雞同鴨講,中餐廳裡他無意識地為她創造了大哭發洩的契機,返程大巴上兩人再次正式自我介紹,並露出會心一笑。冷色基調的影片終於有了少許暖意。然而如同大巴一頭扎進迷霧,故事的發展也急轉直下。勳被恩客玉子的丈夫陷害,自知絕無轉圜餘地的他在最後一刻,給了不知情的安娜一個漫長熱烈的吻,和一句 I will see you here when you get out. 這一句他知道不可能兌現的承諾,卻是安娜暗黑世界裡的一縷微光,給她活下去的希望和溫暖。
反過來,安娜對勳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勳前往西雅圖,是為了與「客戶「見面,歡好之後他數著恩客留下的酬勞,毫無負罪感。而之後當玉子出現時,他拒絕了她的邀約,轉而飛奔回安娜所在的汽車旅館。這一悄然的變化,半數因為他潛意識裡對玉子身後危險的警覺,半數則是因為他對安娜生出的一絲情愫。
影片的結尾,安娜出獄後來到當初約定的咖啡館,等待著勳。最後那句Hi, it’s been a long time顯然是安娜的喃喃自語。勳去了哪裡?是否還活著?安娜是否會繼續等待?她能否等到勳的出現?開放式的結局給了觀眾思考和想像的空間,也讓電影的餘味在觀眾心中久久迴旋。
---分割線----
我對劇情的判斷是:勳沒有殺害玉子,兇手是玉子的丈夫。他殺害了妻子,並嫁禍於妻子買春並為之動情的牛郎勳。我不認為玉子的丈夫會殺死勳,因為他需要的是比死亡更可怕的復仇——讓勳成為替罪羊,擔起殺人兇手的罪名。因此勳不能被殺。而在玉子丈夫的監視下,勳不可能沒有逃跑的機會,警車到來就是為了帶走勳。
----分割線---
安娜走出監獄,勳被投入監獄。兩人就像兩條直線,在命運的空間裡短暫交匯,又漸行漸遠。但無論如何,安娜心中總是有著那縷微光,指引她走出秋天,走過寒冬,走向生命的春天。這便是我對電影結局的解讀,一個溫暖的解讀。
一點題外話
對勳的演繹,再次證明了玄彬的演技。鑑於之前的《協商》觀後感裡已經寫過對他演技的評價,這裡就不再贅述了。他的每一個角色都讓我耳目一新,驚喜連連。《晚秋》中除了演技之外,他給我的驚喜還在於他的英文對白。片中他的臺詞九成是英文,對母語不是英語的他而言,算是個挑戰。所幸臺詞量並不大。他的發音在亞洲演員裡算不錯的,難得的是重音斷句都很恰當,英文語流和語感很好,估計以前英文有一定基礎。
沐浴戲給了女性觀眾很大的福利,配圖裡可見。接近尾聲時的吻戲,是整部電影的高潮。長達兩分鐘的吻戲,除了前面30秒鐘的中景,後面90秒裡都是一鏡到底的大特寫,並且是「真正的「吻戲。超強的視覺和聽覺刺激之下,我反倒是覺得特別哀傷。那是一個多麼絕望的吻。他在無聲地告別,她在滿心地憧憬,觀眾在無力地旁觀。
這一場晚秋的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