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潮劇團演員--周麗璇《潮劇唱腔專輯》

2021-02-13 飄戀潮劇網

周麗璇:1964年出生,現為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汕頭市戲劇家協會會員。汕頭市文化藝術學校潮劇表演唱念老師;潮陽團團長陳裡的夫人,夫妻倆共同投身潮劇事業,為潮劇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1979年考入汕頭戲曲學校,應工閨門旦,兼青衣、武旦,師承唱念專家王志龍、朱紹琛、林蘊育等人。1984年畢業並分配到潮陽潮劇團工作,能刻苦學戲,得到領導和同行好評,一直在劇團擔綱主角。共飾演了《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中的穆桂英、《王魁休妻》中的焦桂英、《三擊掌》中的王寶釧、《金山戰鼓》中的梁紅玉、《庵堂認母》中的智貞、《掃窗會》中的王金真、《三月三》中的店娘、《王金龍》中的蘇三、《益春藏書》中的五娘、《相女奇冤》中的李雪嬌、《血濺青虹劍》(上下集)中的裳姑、《將門俠女》(上下集)中的吳瑋君、《包公鍘侄》中的洪嬌蘭、《龍鳳璧》(上下集)中的小姐、《長樂宮》中的曹惠娘、《羅通掃北》(上下集)中的屠爐公主、《梅花簪》(上下集)中的杜冰梅、《公主與和尚》中的高陽公主、《獄卒平冤》中的王玉珍、《雙青天》中的夫人、《秦瓊倒銅旗》(上下集)中的秦瓊夫人、《巾扇緣》中的白玉娘、《女欽差》(上下集)中的女欽差、《江姐上山》中的江雪琴、《屠爐招親》中的屠爐公主等角色。

她在傳統名劇《王金龍》中塑造了蘇三這個角色,參加汕頭市迎春文藝調演,榮獲「優秀演員獎」。文化部教授、廣東省劇協的領導及專家給予高度評價,國家文化部振興崑曲委員會委員、教授傅雪漪在觀看周麗璇演出後賦詩:「木棉如火列歌觴,別有清音壓眾芳。一曲蘇三能醉客,瀟瀟春雨潤潮陽」。

199110月潮陽潮劇團應泰華報人公益基金會、泰國潮陽同鄉會邀請,赴泰京曼谷演出。18場演出,場場爆滿。周麗璇飾演了《王金龍》、《公主與和尚》、《益春藏書》、《羅通掃北》、《包公鍘侄》、《雙青天》等六部劇目中的蘇三、高陽公主、黃五娘、屠爐公主、洪嬌蘭、沈夫人等女主角,贏得曼谷潮汕鄉親讚賞。當時泰國大型媒體《中華日報》、《新中原報》、《星暹日報》都作了專題報導,並獲主辦單位頒發的最佳演員獎。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周麗璇隨劇團參加慶祝活動演出,並為「潮陽同鄉會」等社團作了多場專場演出。

80年代周麗璇主演的劇目《血染青虹劍》、《相女奇冤》、《獄卒平冤》、《巾扇緣》、《王金龍》、《公主與和尚》等錄製成錄音帶和錄像帶,發行於東南亞,受到廣大戲曲愛好者的歡迎。2000年後還參加錄製了《群英會》、《國際票友》、《同一首曲•我教我唱》等潮劇OK唱段,2009年又錄製出版了《周麗璇潮劇唱腔專輯》。

媒體曾多次對她的表演藝術給予報導:

    1992年扮演蘇三的劇照被刊登於《中國戲劇》第9期。

    1993年獲藝術中級職稱資格;同年任潮陽市第一、第二屆政協委員;

    1994年及2001年分別在潮陽戲訓班兼任專業教師;

    1994年被收錄於《中國戲劇名人錄》(英文版),

    1998年被收錄於汕頭市藝術研究室編輯的《潮劇研究(潮劇人物傳略專輯)》;

    2001年方展榮《潮醜藝潭》之《一曲蘇三能醉客——記潮劇旦角新秀周麗璇》;

    20059月由潮陽劇團調入汕頭文化藝術學校任專業唱唸教師;

    2009715日《汕頭日報》的《文武兼工,聲情並茂》和20091011日的《一曲蘇三能醉客》和20091026日的《麗質天生,樸實無華》,《汕頭特區晚報》2009719日的《聽「風拍松聲儂心焦」贈周麗璇老師》,《杏園詩詞》2009年第2期的《詠蘇三贈三姐周麗璇》,《汕頭特區晚報》;

    2010210日的《唱到融情處,蕭然六月寒》,

    2011年,其撰寫的論文《在規範中自由》獲得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和汕頭特區晚報聯合舉辦的「潮劇評彈」徵文比賽三等獎,論文《淺談唱念課與聲訓課、樂理課教學的有機結合》獲廣東省第四屆職教論文大賽優秀獎;

   2013年香港《四海潮聲報》第10期刊登《潮劇結緣,琴瑟結鳴》;還榮獲汕頭市直屬機關「新長徵突擊手」光榮稱號。

     80年代她主演的劇目《血染青虹劍》、《相女奇冤》、《獄卒平冤》、《巾扇緣》、《王金龍》、《公主與和尚》等錄製成錄音帶和錄像帶,發行國內和東南亞,受到廣大戲曲愛好者的歡迎。2000年後還參加錄製了《群英會》、《國際票友》、《同一首曲•我教我唱》等潮劇OK唱段,2009年又錄製出版了《周麗璇潮劇唱腔專輯》。

   辛勤的園丁、結出了勞動的碩果,她培養的學生現已走上各自劇團的臺柱位置,如潮陽潮劇團的鄭礎華、林麗麗等均曾多次在汕頭市、省戲劇、曲藝比賽中獲得金、銀、銅獎。

相關焦點

  • 【潮劇唱腔欣賞】【視頻 】潮劇《十八相送》選段 {人逢喜事心花開} 林燕雲、張怡凰演唱【附帶曲譜】
    長按以上二維碼添加小編或微信號:csdjxzht001潮劇【潮劇名家】【視頻】黃靜華與「蘇三」 (撰寫:郭丹虹)【潮劇名家】【視頻】文武兼工 聲情並茂——記潮劇旦行演員 汕頭戲曲學校唱念組導師周麗璇【潮劇知識知多少】【視頻】潮劇皮影步▶堅持,堅持就會有收穫——記廣東省百花潮劇院文武小生沈東勇90後的潮劇優秀青衣新秀——記廣東省揭陽市潮劇團黃卓君【潮劇唱腔欣賞
  • 香港潮劇演員--陳美雲
    廣東普寧洪陽人,原普寧梅正潮劇團演員,留下的錄音資料有《牢獄會》、《包公三勘蝴蝶夢》、《無佞府》等。大陸因受「文革」影響,所以陳美雲在潮劇的保護和傳承上比大陸的演員更勝一籌,為潮劇的傳播做出很大貢獻。現在很多潮劇愛好者中,喜歡香港潮劇的很少,大多只記得許雲波這個名字,不過,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香港潮劇卻是佔了很大部分,當時街頭巷尾不多的錄音機裡,播的大都是香港潮劇,因為70年代末至80年代國內潮劇卡式帶出版不多,而香港磁帶大量流入,佔據市場,其製作技術比較精良,音質效果也比較好,而參加錄音的香港演員大都聲音不錯(雖然多數演員演技一般、但當時國內受「
  • 氍毹生輝,潮劇金花·吳麗君
    引言
  • 潮劇丑角著名演員--郭石梅
    建國後郭石梅扮演的主要角色有傳統戲《蘇六娘》的渡伯和族長、《陳三五娘》的林大和黃九郎、《荔鏡記》(續集)的林大和黃九郎、《辭郎洲》的張義、《王老虎搶親》的祝枝山、《藍關雪》的張千、《四進士》的士傑等,現代潮劇《倆兄弟》的王有才、《奸商馬文明》的馬文明、《楓溪惡霸吳成族》的吳成族、《社長的女兒》的社長、《江姐》的徐鵬飛等(1976年在汕頭地區青年實驗劇團傳承給方展榮
  • 東山潮劇「旦星」馬麗端的華麗人生
    「我60多年前就看她主演的潮劇《花木蘭》,沒想到她今天的唱腔、舞姿還是那麼清亮迷人,看了真過癮!」「我是從錄音機、電視收聽收看她的潮劇長大的,今天終於看到她的芳容!」一大群老戲迷們意猶未盡地談論著。 榮幸成為東山縣潮劇團招收的首批演員 從藝63年的馬麗端緣何深受觀眾的喜歡?
  • 潮汕文化的瑰寶——潮劇
    五朵金花 (2張) 一直實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兒童藝人擔任,這些藝人長大後,聲音改變,即被淘汰,這一體制嚴重阻礙潮劇藝術的發展。專家學者對大量的傳統劇目進行了甄別篩選,絕大多數有提煉價值的劇目經過加工,成為潮劇的經典和保留劇目。這批劇目劇本緊湊,立意高,唱詞文雅,文學價值很高;音樂既保留了傳統,也融入了新素材;動作設計與人物塑造緊密相連,並保留了潮劇細膩典雅的特色和獨有的表演程式。此外,也增加編寫了一批優秀的新編歷史劇,如《辭郎洲》、《袁崇煥》等。
  • 潮劇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作家老舍在1962年聽過一曲潮劇後贈詩廣東潮劇院,著名戲曲理論巨擘張庚也寫下「願得此生潮汕老,好將良夜伴歌臺」。 戲曲是「曲本位」的戲劇藝術,音樂唱腔是判斷地方戲曲劇種的重要標誌。脫離潮州話及其所展示的潮汕風物,作為舞臺表演藝術,潮劇依然能夠給予人以藝術享受,這是五湖四海的名家都給予潮劇讚美的一個重要原因。
  • 全本《潮劇唱片大觀》音頻(四)
    >、潮陽一團77年《紅燈照》 53、潮陽一團77年《紅燈照》 63、潮陽一團77年《紅燈照》 74、潮陽一團>4、潮陽一團78年《十五貫》E4、潮陽一團78年《十五貫》F4、潮陽一團78年《十五貫》G4、潮陽一團78年《十五貫》H
  • 香港升藝潮劇團1976 年電影版《辭郎洲》
    洪春標整理2021年1月4日香港升藝潮劇團
  • 玉笛橫吹樂相伴 嬋娟歡唱曲悠揚 ——記揭陽市潮劇團演員陳玉嬋
    1985年在汕頭市馨藝潮劇團從事潮劇表演事業,1995年調至揭陽市潮劇團,至今已有30多年,現為國家「三級演員」,揭陽市藝術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委庫入庫專家。於2000年8月被評為國家「初級演員」,2005年10月又被評為國家「中級演員」。
  • 潮劇名角姚璇秋 | 柔情似水、烈骨如霜
    一時,潮州上熱搜,連帶潮菜、潮劇、潮繡、潮州木雕,以及牌坊街、廣濟橋、廣濟樓也成為炙手可熱的關鍵詞。許多人驀然發現,原來廣東還有這麼一座低調的千年古城。講到潮劇,習總書記還提起40多年前看的電影潮劇以及名角姚璇秋。潮劇是廣東僅次於粵劇的大劇種,流傳於粵東、閩南及東南亞一帶。其唱腔清婉,「既可演於明燭華堂之上,也可活躍於竹棚草舍之間」。
  • 陳喬:鍾情潮劇終不悔
    紅塵滾滾,瞬息間多少番潮起潮落,外面的世界越來越精彩,回首潮劇園地,卻仍然有這樣一班年輕人,固守著自已的理想,痴情於潮劇,依戀著舞臺,為之傾注了多少青春和熱情
  • 【一流樂隊】潮劇純伴奏《掃窗會之舉目雲山》司鼓:周松發、領奏:黃壯茂、演奏:廣東潮劇院一團樂隊
    這折戲保存了潮劇比較古老的唱腔曲牌,做工嚴謹細緻,是潮劇青衣行當中唱做難度較大的重頭戲。《掃窗會》是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姚璇秋的成名戲。        書生高文舉於窮途潦倒中得到王員外的資助,又將女兒王金真許之為妻。高上京赴試中了狀元,被奸相溫閣強迫入贅。王金真千裡尋夫至京,落入溫氏圈套。後得溫府老僕相幫,深夜到高文舉書房掃窗,夫妻遂得相會。
  • 86歲潮劇名旦姚璇秋再唱《掃窗會》,寄語年輕人:功不唐捐
    她告訴記者,從2003年起,自己就「以戲帶人」,從身段、唱腔等各方面,毫無保留地傳授《掃窗會》,開展潮劇傳承工作。 之所以選擇《掃窗會》作為傳承曲目,姚璇秋認為,其為潮劇標誌性劇目之一,較完整地保留了潮劇傳統曲牌、唱腔音樂和表演藝術。
  • 潮劇史簡介暨生.旦.淨.醜的知名演員(40年代至現在)
    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童伶制,並在各方面銳意改革,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演員,使潮劇這一古老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50到60年代的黃金年代,各地專業與業餘的潮劇團發展到近200個,出現廣受好評的第一代「五朵金花」。並先後2次進京演出,受到各方好評如潮。
  • 潮劇首次登上央視新年戲曲晚會
    《柴房喜報》創作靈感來自潮劇經典劇目《柴房會》,新編劇目集中展示了潮劇的藝術特點,尤其將潮劇醜行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技術動作展現得淋漓盡致。汕頭市潮劇團團長 謝繼順因為《柴房會》在潮劇醜行裡面表演的特點是明顯突出的竹梯的應用 其他劇目還沒有潮劇丑角的裘頭醜的表演特點 草猴醜等表演特點都全部都糅合在這4分半鐘裡廣東潮劇院一團演員 謝躍鵬潮醜在我們潮劇裡是比較有特色的
  • 潮陽鐵桶陣!外地人看不懂的背後的故事...
    潮陽鐵桶陣一張外地人看不懂潮陽人看懂的圖!潮陽的祖先是晉朝後,為逃避北方戰亂,從中原逐步移民過來的,由於地處偏僻,少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因此,很多習俗也就世代相傳下來,拜神就成為潮陽一年中每個家庭最為隆重、最為重要不可缺少的一大件事。拜神前要大搞衛生,對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要洗刷乾淨,男的要理髮剃鬍須、外出者儘可能要趕回來。
  • 我們編輯部的三個福建人去廣東看了一場詔安潮劇團的演出
    得到了「好吃,吃得跟潮汕很像」「家家戶戶都泡茶,還愛去別人家裡泡茶」「看潮劇啊,感覺一年到頭都被家長帶去看潮劇」這樣的回答,更多的卻是「說不清楚」。帶著這些簡單的印象,我們追隨著詔安縣潮劇團的腳步,去廣東普寧演了一場潮劇,又開著車在詔安縣城轉悠了一天,原來這座位於閩粵交界的小縣城並沒有神秘面紗,它樣貌平凡,氣質清淡。詔安人在日復一日的放鬆與努力中,似乎格外自得其樂。
  • 到「戲棚腳」說潮劇
    所謂潮劇,簡言之就是用潮汕話演唱的一個傳統劇種。也叫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州白字(頂頭白字)、潮曲,主要流行於廣東省潮汕地區(汕頭,潮州,普寧,揭陽,潮陽等地),在國內外主要流布在廣東東部、福建南部、臺灣、香港、上海,以及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講潮州話的華僑、華裔聚居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