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el Hanscom談全球突變帶來的反思:如何為地球和人類未來更英明...

2021-01-09 澎湃新聞
Laurel Hanscom談全球突變帶來的反思:如何為地球和人類未來更英明地決策?

2020-05-18 0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近日全球足跡網絡相關負責人與中國綠髮會國際部小夥伴們分享了一則消息: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全球突變帶給我們的反思,以及如何為地球和人類未來做出更明智的決策。現將此文翻譯分享如下。

按/小艾 翻譯/夏明美 編/Apple

全球足跡網絡執行長的信:全球突變帶來的反思

親愛的全球足跡網絡的朋友們:

當我在加利福尼亞的家中進行著第五天的居家隔離時,我找不到一個可以完全表達出我此時此刻心情的詞語。我的郵箱裡充斥著來自其他執行長的郵件,它們向我解釋著在當前危機時期其他非營利組織,基金會和公司正在做什麼:有些是鼓舞人心的,有些是對我有幫助的,還有一些則令我大開眼界。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未來幾周、幾個月內將發生的事情的不確定性。

老實說:我很擔心。是的,對於我自己,我的伴侶和我們8個月大的孩子。但是對於他的爺爺奶奶和我們生活中的其他老年人,在醫院工作的鄰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同事而言,情況更是如此。我為我們在義大利,日本和瑞士的團隊成員感到擔憂;我們在加拿大的合作者;以及我們在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我為我們的朋友和家人擔心,隨著經濟緊縮,他們不知該如何維持生計。我為社區中和那些遠方的流浪者們感到擔憂。

但是,我也同時被我所感受到的那種社會責任感而打動著。為了弱勢群體,健康的年輕人們盡其所能保持著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在西班牙,人們站在窗臺上給醫護人員們鼓掌。職業運動員捐贈了大量的資金給體育館工作人員,以確保他們在取消比賽的情況下仍能獲得報酬。人們幫助那些害怕去商店的年老的鄰居們購買生活用品。新冠狀病毒陽性患者報名參加疫苗測試的志願者。義大利的街坊鄰裡在各自的陽臺上唱歌。

我敬畏所有護士、醫生和醫護人員的英勇,他們日復一日地戰鬥在前線,面對危險卻不退縮,挽救了無數生命。

在未來的幾周,我們將盡全力提供一些希望可以有所幫助的信息和服務。請密切注意在線教育工具和課程,特殊分析以及其他相關內容。

我們常說,將最終實現可持續性,無論是通過災難還是通過設計。隨著街道被清空,飛機著陸,空氣汙染降低以及全球碳足跡的減少。

這不是我們的想法。

目的性是我們在全球足跡網絡中的核心價值之一。我們構想了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人可以依靠地球的力量蓬勃發展。我們致力於幫助人們為地球和我們的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

當前的足跡收縮反映了我們蓬勃發展的能力突然受到侵蝕。這與我們努力追求實現的改變相去甚遠。

盡你所能,夥計們。互相善待。我們將一起度過這個難關。

謹以可持續發展和團結精神問候,勞雷爾·漢斯康(Laurel Hanscom)

CEO。

 

全球足跡網絡

原文連結:

https://www.footprintnetwork.org/2020/03/20/letter-from-the-ceo-reflecting-on-the-sudden-shift-in-our-global-reality/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想像「未來」,是為反思人類與地球的關係
    在這個世界「地球日」之際,我們審視世界電影銀幕上關於地球與人類生存主題的暢想與反思,不是為了「感受震驚效果」,而是為了思考現實的發展與環保問題。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增強人們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人們參與環保活動中,保護和改善我們所棲息的地球的整體環境。
  • 人類世下:反思過去,審視現在,規劃未來
    人類已經成為塑造地球面貌的主導力量。再一次,「人類世(Anthropocene)」這一概念進入大眾的視野。不管承認與否,一個由人類自己創造的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已經來到。人類世讓人類愈發認識到,必須以一種新的歷史思維去反思人類的過去、審視人類的現在,合理地規劃人類的未來。
  • 機器人總動員:高度發達的科技背後,是地球的哭泣和人類的悲哀
    故事講述了地球上的清掃型機器人瓦力偶遇並愛上了機器人伊娃後,追隨她進入太空歷險的一系列故事。影片的全球票房累計超過5.3億美元,曾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 01地球生態遭到破壞,人類將何去何從? 地球可以說是最美麗、璀璨的星球。可我們有沒有想過,地球的璀璨還能持續多長時間呢?一百年、一千年,還是一萬年呢?
  • 閱讀的力量|吳冠軍:病毒籠罩之下,人類如何反思自我?
    最近十幾年,學界各個學科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把過去的七萬年稱作「人類紀」,認為在過去七萬年間,人類成為影響這個星球面貌變化最大的因素。人類將對地球產生怎樣的變化?在科技愈發迅猛發達的當今,突然遭逢難以抑制的病毒,人類如何反思自己,如何更好地約束自我?在分享會中,吳冠軍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探討。
  • 淺談奧特曼作品《我的故鄉是地球》背後的隱喻以及反思
    前言:《奧特曼》系列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不少歡樂,很多小夥伴小時候看奧特曼系列的時候總是側重於看這些英雄是如何用神奇的能力打敗怪獸的,而推動怪獸登場的劇情則看得一知半解,對於其中編劇與導演埋藏的內涵更是完全想不到,而現在我們以更加成熟的眼光去回顧這些作品,就會發現有些劇情就好像在一片沙地裡裡面熠熠生輝的珍珠,迸發出了別樣的光芒。
  • 全球變暖騙局?地球將更宜居,但人類忽略了一個即將發生的事實!
    特別是俄羅斯和加拿大北部以及我國東北地區的民眾,都要準備慶祝了,未來即將擺脫天寒地凍,即將迎來溫暖如春的世界!全球變暖,北方會變的溫暖如春嗎?我們先給出答案,全球變暖,北方未來確實會變成溫暖如春,但我們人類可能等不到那會!至於為什麼會這樣,下文簡單討論下!
  • 美國一隻黑猩猩基因突變,手指已和人一樣,持續進化能成人類嗎?
    引言在地球的諸多物種中,只有人類進化為智慧最高的生物,而黑猩猩是目前所有物種中與人類關係最為親近的一種動物。02遠古時期,原本是人類和黑猩猩共同祖先的那一支古猿便生活在這片區域內。但正是由於東非大裂谷的形成,不但在地球上留下了一道疤痕,更是促成了人類與黑猩猩各自不同的演化。
  • 2018全球撕逼大戰Yanny & Laurel,是我耳瞎了還是眼聾了?
    所以這個梗出來後全球網友都被折磨瘋了,啥都幹不了了,腦子裡無限循環Yanny 和Laurel。。。「我未來的孩子:媽媽,為什麼我們的國家分裂了? 「Laurel和Yanny就是啟示錄中那幾個帶來瘟疫、戰爭、饑荒和死亡的騎士啊。」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劉永謀教授的《技-藝反思的「法國潮」》鳥瞰了當代法國技術哲學的興起與現狀,提請國內學界關注技術哲學的法國思潮;段偉文研究員的《數位技術突變與一般器官學藥方》闡述了斯蒂格勒對數位技術突變導致的新一輪無產階級化和系統愚化的剖析與應對之策;閆宏秀教授的《技術與時間中的記憶線》藉助斯蒂格勒在《技術與時間》中關於記憶的研究,探尋數位技術背景下的人類記憶、數據記憶與人類未來之路。
  • Laurel還是Yanny?你聽到的和羅雲熙一樣嗎?
    聽完之後,有的人堅信自己聽到的是laurel。有的人堅信自己聽到的是yanny。有的人則表示兩個應該都存在。而羅雲熙表示聽完之後,肯定是laurel。大家可以去哥哥的微博聽一聽,看看你聽到的和哥哥的一樣嗎?先偷偷告訴你,那個音真的是laurel。不過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呢?其實,這個音在錄製的過程中就不是很清晰的。
  • 因為人類的存在,未來將在地球上逐漸消失的6個地方
    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全球氣候變暖可能給地球帶來的危害。並且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就是人類,但人類對這個世界所造成的破壞還不僅於此。但大多數人可能沒有真正的意識到,人類所犯下的諸多錯誤都能夠帶來多大的危害。例如,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的其它行為,地球上有哪些事物將會消失。
  • 人類未來的結局如何?科學家: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
    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人類未來的結局到底如何?科學家們預測,人類未來的結局只有兩種,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走向宇宙,開啟「星際移民」。地球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主要跟地球環境變化因素有關係。不管是冰河時期或者全球氣候變暖,都會對人類的生存條件造成巨大的影響。雖然小範圍的氣候變化不會直接造成人類的滅亡,但是氣候變化導致的農作物減產,就會引發人類的糧食危機。如果這種情況持續發生,全球至少數億人會因為飢餓導致死亡。除了地球本身的環境變化,宇宙中也存在著很多威脅地球安全的因素,其中就包括了隕石和小行星。
  • 57000年前灰狼重現地球,人類更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依然無法逆轉全球變暖的事實,所以地球的溫度越來越高。同時也指出,在這個發現幼狼的區域,冰河時期主要也會吃野牛或麝牛,但是對於如何死亡的,這頭幼灰狼經歷了什麼,科學家們也將進一步地研究。灰狼重現地球,意味著什麼?
  • 30多年後,車諾比的動物突變成什麼樣了? | 科學圖片
    車諾比無人區裡的白鼬更重要的是,一些生活在核輻射區域的生物產生了適應於輻射的突變,這讓它們比一般生物更能忍受核輻射。車諾比無人區裡的野豬這是因為,太空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但其中最大的一類危險就是宇宙射線。
  • 未來,人類會被猩猩統治嗎?
    ,略顯突兀的背後,固然有著劇本方面的不足和孱弱,但優點就是開門見山地呈現出導演想要表達的藝術效果——原本自詡為地球主宰、萬物之靈的人類,一轉眼卻淪為話都不會說的奴隸、獵物,與豬羊狗牲畜無異,甚至連馬都不如,人類存在的意義,居然只是被猿族進行生物研究和當成玩具,悲哀又荒謬絕倫。
  • 念「Yanny」還是「Laurel」?為什麼聽到讀音不一樣原因解釋
    一段YouTube視頻試圖解釋人們是如何聽到不同的單詞。  視頻地址:https:///tv/v/GgToctXLy?fid=1034:7627f3717c2f02bbb6dda6cd970d5408  為什麼有人聽到「yanny」,有人聽到「laurel」呢?
  • 世界電影銀幕上的「地球日」主題表達
    想像「未來」,是為反思人類與地球的關係 ——世界電影銀幕上的「地球日」主題表達任明編者按:「電影是與當代人所面臨的較劇烈的生命危險相對應的藝術形式。去感受震驚效果,這種需要,是人對他所面臨的危險的一種適應。」這一本雅明在1935年對電影所做出的預言,在電影此後的發展——尤其是科幻電影此後的發展,不斷被證實。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傑昆•菲尼克斯製作的最新人畜共患疾病紀錄片,揭露了人類錯誤對待動物和地球的真相!
    素易購精選全球純素好物只為讓您高雅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容易
  • 未來,人類吃什麼
    目前,全球仍有超過8.2億人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其中1.13億人甚至經常吃不飽飯。更嚴重的情況是,「不會吃」和「不夠吃」正同時發生。著名雜誌《柳葉刀》在今年初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人類世的食品》,指出目前全球有近10億人因為缺乏食物而營養不良,同時,又有20億人因為食物過剩而體重超標,僅此一項每年就導致400萬人過早死亡。
  • 人類在地球上能存在多久?2.5億年後超級大陸形成人類或將消失
    科學家研究發現恐龍的滅絕罪魁禍首是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再大,也不能立刻將地球上的所有恐龍都殺死。比撞擊更可怕的是因撞擊而惡化的地球環境。地球環境突然發生惡化並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才是最致命的。恐龍不能適應突變的環境等待他們的命運只能是滅絕。我們發現和以往地球上發生的動物大滅絕一樣,在65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的時期,還是有相當多的動物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