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講究師承,郭德綱口口稱侯寶林為師爺,但有兩點證明其說謊

2020-08-27 永遠的邀請666

師徒如父子是很多老人都知道的一句話,因為過去各行各業都講究師承門派,一個人沒有師承關係很難在行業立足。

現在相聲只有依然講究師承,不同的師門有不同的表演風格,甚至有不同的表演段子。

郭德綱拜師侯耀文後終於根紅苗正有了師承關係,正所謂大樹下面好乘涼,現在鹹魚翻身成了娛樂圈大鱷。


侯寶林是侯耀文的父親,所以郭德綱張口閉口稱侯寶林師爺,還趁到美國表演的機會拜訪侯寶林的徒弟吳兆南。

師徒如父子,徒孫和師爺至少也應有三分像,但就表演風格和做人而言,郭德綱和侯寶林一南一北看不出一點兒師承關係。

處理與徒弟矛盾時的方法迥異

馬季是侯寶林一手培養出來的徒弟,可以說沒有侯寶林馬季到死都是個普通工人,但知道現在都風傳文革期間馬季打過侯寶林嘴巴子。


文革那個特殊的年代父子都可以反目成仇,夫妻都可以劃清界限,更何況徒弟為自保打師傅這類事了。

事後有人問及此事是真是假,侯寶林說:「別問這個了,舊社會徒弟打師傅的事有的是。」

聽話聽音,老爺子雖然嘴上沒承認也沒否認,但已把答案告訴了大家:舊社會徒弟打師傅,那是欺師滅祖絕沒有活路,新社會則未必。


馬季被採訪問及時則說:「我覺得沒有這些,就沒有生活。沒有這些誤會,沒有挨罵,沒有謠言,就前進不得。」

人被誣陷時多是疾言厲色地否認反駁,因為沒有人願意把屎盆子往自己腦袋上扣。馬季顧左右而言他的解釋,多少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

世上沒有空穴來風。

人都有情緒問題,徒弟打師傅最心痛的師傅,一是後悔自己當初看走了眼,二是後悔自己這麼多年的心血養了一條白眼狼。

一般人不要說被打,就是被平白無故罵一句都會火冒三丈,還擊是在情理之中的事,絕不可能就此忍氣吞聲。

但大師就是大師,沒有如凡夫俗子般有仇必報,而是模糊處理。

倘若侯寶林實話實說,憑其社會影響力必然會引起超級地震。馬季萬背負罵名不說,家醜外揚也將自己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兩家的仇恨將是永遠的。

既然不可能一笑泯恩仇回到過去,那就隨他去吧!這是侯寶林對叛徒的態度。

郭德綱對待自己所說的叛徒實施了最嚴厲的懲罰:清理門戶並奪回藝名,完全是將其置之死地而後快心理。


家醜不外揚是人的心態,郭德綱卻是光屁股追賊臉大不嫌寒磣,通過微薄廣而告之,由此引發師徒隔空互發6000字大微薄揭短互罵。

這一對師徒師傅沒有師傅樣,徒弟沒有土地樣,用老百姓的話說是一對混蛋,哪有一點侯寶林的風範?

表演風格的迥異

笑是人類的特性之一,相聲是用最簡單的語言達到讓人捧腹大笑的一種藝術。相聲的作用就是讓人笑,用郭德綱的話說:相聲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搞笑是搞笑,水平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人用知識、智慧和幽默,有的人則用三俗。

有資料介紹,解放前的相聲是徹頭徹尾的三俗,倫理哏是小兒科,下三路是標配,以至於當時的家長們堅決不許孩子聽相聲,學校也禁止學生聽相聲。

那時的相聲已和黃賭毒劃等號,沒有人不擔心孩子因聽相聲而學壞。

但即便在那樣的大環境下,侯寶林說相聲也絕不使用很多同行都用的髒口和葷口,因此在業內得到了『衛生相聲』的文明稱號。

文明並不意味不搞笑,而是讓人越回味越發自內心地笑。

侯寶林的作品中既有《賣包子》、《空城計》等傳統作品,也有《夜行記》、《跳舞迷》等貼近現實的段子。

不管哪類作品,侯寶林駕馭起來都有自己獨到的風格。平民百姓聽了哈哈大笑,知識分子泯然一笑,但表演中絕沒有屎、尿、屁等字眼出現。

毛主席是知識分子中的知識分子,其文化素養、文學修養在從古至今的偉人中都佔鰲頭,所以毛主席對藝術的審美眼光不是一般的高。


毛主席是侯寶林的鐵桿粉絲,從1949年沒進北京前在香山的時候就開始聽,一直到1976年去世前的生病期間還在聽。

如果一個人的表演能夠能夠得到主席的喜歡,可見其藝術是達到了相當高的造詣。

侯寶林說他給主席一共說了150多段相聲,主席是聽他相聲最多的人,而且主席聽他說相聲從來不點,都是他說什麼就聽什麼。

只有一個人的藝術達到一定境界才會讓毛主席人如此痴迷!

關公戰秦瓊》是很多人都聽過的一段相聲,但主席聽完一遍接著讓侯寶林再演一遍,這在相聲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毛主席說侯寶林是個語言研究大師,侯寶林無愧於主席的評價。他潛心研究相聲表演和理論,讓原本同黃賭毒一樣被消滅的相聲獲得了新生。

郭德綱的相聲裡卻沒有一點和侯寶林師承的影子,除了屎、尿、屁就是找諧音,如『歡迎於老師來日』(日本)、『歡迎於老師來上』(上海)


這類葷段子在民間隨處都有,辛苦勞作的人幹活或小憩時講的都是講這類段子的高手,其可笑程度不比郭德綱差。

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小編我編的這段:郭德綱和于謙在臺上表演時說于謙是條剛烈的漢子,于謙下臺後趕緊回屋換了條內褲,因為是真的肛裂了。

又如:郭德綱說于謙有了第四大愛好:jiepi.于謙客氣地說:我比較注意衛生,但沒那麼誇張。郭德綱搖頭晃腦說:不是愛乾淨那個潔癖,你是有屁憋著不放的節屁。

搞笑的方式很多,郭德綱的方式最簡單最容易,耍點小聰明即可,侯寶林的搞笑需要文化、文學、語言的修煉、生活的觀察和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


郭德綱拜侯耀文為師屬於帶藝拜師,類似於蔣介石當年拜黃金榮為師。名義上上是拜師,但實際是拜碼頭尋求保護傘。

雖然侯耀文師被郭德綱拜師三年就去世了,但如果沒有這層關係郭德綱還在在漫長的的路上蹉跎。

笑是人的生理特徵之一,高雅和低俗表演都能讓人發笑,正如垃圾食品和無公害食物都能讓人填飽肚子一樣,區別是哪個更對身心更健康。

侯寶林在相聲界有自己的IP,商業價值無限,這也正是郭德綱拼命往上靠的原因。但再美麗的謊言也掩蓋不了他們是兩條河流的現實:一清流和一濁流。

2019年德雲社因演出質量問題連續有問題曝光,人民日報微薄已經點名批評郭德綱。


為了侯寶林的一世英名,郭德綱還是快點和老先生斷絕徒孫關係吧!


相關焦點

  • 侯寶林弟子姬天語師爺吳兆南去逝 郭德綱赴美期間曾三次拜訪
    侯寶林弟子姬天語師爺吳兆南去逝 郭德綱赴美期間曾三次拜訪時間:2018-10-14 23:22   來源:今日頭條 娛文娛視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侯寶林弟子姬天語師爺吳兆南去逝 郭德綱赴美期間曾三次拜訪 10月14日19:56分,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相聲大師侯寶林弟子、相聲女演員姬天語師爺
  • 尚筱菊和師爺郭德綱合影,背景成笑點,p圖也是師承師父嶽雲鵬?
    不過身為徒孫的話,能去師爺家吃飯應該都會覺得很榮耀。3號,郭德綱的徒弟,以及徒弟的徒弟有不少在網上曬和郭德綱的合影,以及集體合影。嶽雲鵬的倆徒弟尚筱菊和劉筱亭尤其激動,劉筱亭還說十年前去師爺家吃飯一直哆嗦,十年後的2020去師爺家吃飯不哆嗦了。粉絲們卻很不給面子,「10年了,你的帕金森治好了啊!」
  • 相聲演員謝金與侯寶林是否同輩份?
    相聲界一直以來都是按照公認的「德、壽、寶、文、明」的順序進行論資排輩的,侯寶林在相聲界屬於「寶」字輩的前輩,謝金則是「文」字輩的後輩,謝金核侯寶林之間還差著一輩兒呢。相聲界「寶」字輩的相聲演員: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從小是學習京劇的,由於特別喜歡,12歲的時候開始改學相聲表演,並拜朱闊泉先生為師。在相聲界按照「德、壽、寶、文、明」的順序進行論資排輩的話,侯寶林是屬於第五代「寶」字輩的相聲演員。
  • 侯耀華真的不能開除郭德綱嗎?相聲門裡其實有類似案例
    而在相聲門裡,很多實際操作根本就不講究所謂的規矩,更多的時候就是一個行業內共識。說白了,無論這個操作看起來多麼不合理,只要行業內達成一致認可,那這事情就成了。舉個例子,相聲門裡的擺知儀式,其實並不是固定師徒名分的唯一儀式。
  • 楊少華越老越紅,卻引來更多質疑,相聲說了一輩子卻沒有個師承嗎
    本來羨慕忌妒恨就是相聲圈子的優良傳統,當大家無法化解心中這口惡氣的時候,就只能拿你的師承說事了。雖然楊少華和郭榮起之間的師徒關係不是很深,雙方也沒有擺過知,但郭榮起一直承認有這麼個徒弟。楊少華說自己是郭榮起的徒弟,老郭也一直沒有反對過。
  • 郭德綱蒙師和前任師爺,合作半個世紀,失聰也不耽誤說相聲
    郭德綱給常寶霆表演了一段《天王廟》,這是他跟著收音機學的,常寶霆聽了很高興,他告訴郭德綱一句足以受用終身的話:想學好相聲就記住三點,天賦、興趣和刻苦。,從郭德綱以前發表的各種文章和書籍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對這位師爺感情極深,經常到師爺面前聆聽教導,白全福去世時郭德綱以徒孫禮守靈。
  • 相聲界依然在世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什麼輩分?郭德綱是什麼輩分?
    相聲界是十分講究輩分的,以前郭德綱三次闖蕩北京城,就是因為沒有拜師屬於海清,沒有師門在相聲這個行業就不好混,這不但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如此,看看張攀劉銓淼吧,沒有師門之前即使相聲大賽拿了一等獎,照樣沒有機會登臺演出,在天津都混不下去了,拜師郭德綱後終於有了演出的機會。
  • 臺灣相聲名家吳兆南去世,師從侯寶林,曾登臺助陣郭德綱北美巡演
    臺灣相聲名家吳兆南去世,師從侯寶林,曾登臺助陣郭德綱北美巡演今天,據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官方微博消息,臺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吳兆南先生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在洛杉磯去世,享年93歲。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官方微博發文稱:我們敬愛的師父吳兆南先生,已於洛杉磯時間西元2018年10月14日凌晨1時30分,因多重器官衰竭辭世,享壽九十三歲。諸多事宜正處理中,治喪容後稟告。 吳兆南,1924年出生於北京,臺灣相聲名家,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
  • 相聲界依然在世,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什麼輩分?郭德綱什麼輩分?
    相聲界是十分講究輩分的,以前郭德綱三次闖蕩北京城,就是因為沒有拜師屬於海清,沒有師門在相聲這個行業就不好混,這不但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如此,看看張攀劉銓淼吧,沒有師門之前即使相聲大賽拿了一等獎,照樣沒有機會登臺演出,在天津都混不下去了,拜師郭德綱後終於有了演出的機會。
  • 品常寶華收侯耀華為徒妙處,看相聲三大家族紐帶為何是常家
    而且,常家相聲也不光是人多,其相聲水平一直保持著高水準。常連安本身就屬於被低估的相聲名家,其柳活兒不亞於侯寶林,單口相聲不輸劉寶瑞。而回來之後的馬三立迅速憑藉新段子如《買猴》走紅,侯寶林更是通過相聲改進小組奠定了自己未來幾十年在相聲界的至高地位。 1951年常寶華拜師馬三立,成為馬家相聲弟子。1985年,常寶豐也拜師馬三立,成為自己四哥的師弟。2017年,常寶豐又收馬三立孫子馬小川為徒,臉上沒有買賣的馬小川成了自己爺爺的徒孫。
  • 都是說相聲,為什麼侯寶林能稱作相聲大師,郭德綱卻只能是演員
    相聲得改變有兩個名字不得不提,一個是侯寶林,將相聲帶入高雅的舞臺演出,一掃舊日的低俗氣,並被後世賦予了相聲大師的稱號;郭德綱是相聲再次回春的靈魂人物,之後,商演成為了相聲牟利的主要途徑,也成為判斷演員成功與否的標準。商演是判斷演員成功與否的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更不是根本標準。
  • 相聲女神姬天語不僅有師爺吳兆南,還有個商演成功的師伯郭德綱
    不僅在臺灣省混的風生水起,在全國也是出人頭地,在臺灣相聲界有個好師爺吳兆南,在北京還有位相聲商演成功的巨頭郭德綱,這可是她的親師叔啊。師出名門,關係眾多,友人扶植姬天語這個來自臺灣省的女孩,有「相聲界林志玲」的美稱。
  • 拆解姜昆 郭德綱究竟誰是「主流」其實侯寶林早有解釋
    文章標題吸引人,先提出問題,再借侯寶林之口回答問題。讓讀者有看下去的欲望。文章結構是遞進式的,先描述了姜昆先生對相聲界的貢獻,再介紹了郭德綱拜師的經歷。在相聲界沒有師承就不能入「主流」。文章結尾用侯寶林大師的話金句結尾 ,相聲其實就是紮根在社會最底層群眾當中最粗鄙的藝術 ,哪有主流與非主流只分,只要觀眾喜歡那就是好相聲。文章可借鑑的地方是開頭和結尾。開頭吸引人,結尾借用大師之口實際上也是作者的觀點金句結尾。
  • 相聲界又出奇葩事,苗阜師兄開除王聲師承,滑天下之大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紛爭,而相聲界本來就屬於跑江湖的行當,紛爭自然少不了。只是,有的紛爭出於藝術,比如關于吉他相聲的爭議,有的藝術出於利益,比如關於捋葉子和捋活的爭議,而有的紛爭則純屬於胡鬧,白白讓同行和外界看笑話。
  • 在節目叫板郭德綱,說「公式相聲」的交大博士夫妻,現狀如何了?
    幾年前,曾經有過一檔專屬於相聲的節目,德雲女孩必追的《相聲有新人》,在我們在這個節目上看到了很多精彩的表演,甚至也了解到了很多平常不常見的相聲演員,可愛的竇晨光,還有十分好笑的師爺謝金,都讓人捧腹不已。
  • 侯耀文雖已去世,但他徒弟眾多,均為各地相聲行業實力派演員
    1、賈侖,逗哏,侯寶林徒弟賈冀光的兒子,也就是說他們父子和侯寶林父子均為師徒關係,可見關係之深。他和賈侖情況類似,他父親也是侯寶林的徒弟。郭冬臨雖然說過相聲,但他是沒有相聲師承的,曾經有一陣風傳他要拜師郭德綱,這不扯呢,郭冬臨不僅比郭德綱大,關鍵他父親和侯耀文同輩,哥哥和郭德綱同輩。
  • 郭德綱和曹雲金到底誰不要臉?
    曾經有個笑話,說有位國家領導人去天橋劇場後臺看望一位年近九旬的老相聲藝人,領導走後,老藝人問身邊人,剛才來看我這人,是誰的徒弟呀?雖是笑話,可見相聲藝人對師承的重視,互相不認識的相聲藝人,通過「你師傅是誰」這種師承脈絡問題,就可以迅速排出輩分,我是你師叔,或者,我是你師侄,五湖四海的藝人,瞬間就成了親人。
  • 有人說郭德綱不被主流相聲接納,到底誰是主流相聲?
    在一些網絡的文章中,我們總是看到有一些作者說郭德綱所帶領的德雲社不被主流相聲所接納,被排除在外。包括近期有一篇文章還指出郭德綱參加央視節目的錄製,海報上沒有郭德綱,因為他的相聲不被主流相聲所接納。那麼什麼是主流相聲?
  • 李宏燁和「公式相聲」始終不被接受,是說得不好還是沒有師承?
    縱觀近代的相聲發展,相聲行業的師承從某一方面來說它阻礙了一定的相聲發展,不過師承能傳承上百年不泯滅也有它存在的道理,相聲能傳承到現在也是得益於師承。有人就問了,剛剛在說李宏燁,咋又扯到師承呢?我們都知道,「公式相聲」的李宏燁在相聲行業始終站不住腳,是因為李宏燁等人的實力不足,還是說他沒有找到一個可依靠的「大樹乘涼」,找到一個完整且好的師承呢?
  • 相聲界目前唯一的泰鬥不是姜昆,不是郭德綱,不是馬志明
    ,所以提到相聲泰鬥首先想到的是郭德綱。所謂泰鬥,是指在相聲領域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對象進行了開創性的改變,為相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以上三人都各有所長,對相聲的發展來說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還沒到泰鬥的地步,至少與藝術大師(這個大師是在大師批發以前的大師,含金量高,現在的大師遍地走,相聲演員開會,砸傷十個人,就有九個人是大師)侯寶林相比,他們都還有不小的差距,侯寶林先生改良了相聲,真正實現了雅俗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