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萬外籍人士在蘇州生活,瞧!蘇州老外是這樣學中文的

2020-12-23 媒體大搜索

今年11月,蘇州再次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這已是蘇州第九年入選該榜單。目前,約有3.6萬外籍人士在蘇生活,這些老外除了工作之外,很多人也和我們學英語一樣,在努力地學習中文。對老外來說,學習中文會遇到哪些問題?是否會遇到我們學習英文時同樣遇到的問題?本期新蕾觀察,讓我們聽一聽「老外」們學中文的故事。

申力坤的二十載中文學習路

申力坤(本名Fraser)是一名英國人,也是一名「洋女婿」。這個英國陽光小夥和漢語言的最初結緣,要追溯到1995年。當時三歲的申力坤隨著父母工作調動,從英國搬去了香港。突然遷居到一個充滿漢字和粵語的新地方,陌生的語言環境激起了他對漢語言的興趣。不過,由於香港英語普及的程度較高,所以那時候他還沒有開始系統學習中文,只學會了零星的日常用語。

1997年,申力坤所在的學校開了中文課,五歲的申力坤第一次正式學習漢語。在課上,他學了諸如數字、動物和水果名稱之類的簡單中文詞彙。不過,一個學期之後,申力坤的學校把漢語課改成了法語課。因為學生大多是英國人,校方認為對於遲早要回英國的學生們來說,法語更實用一些。在香港斷斷續續住了大約八年,申力坤的漢語水平並沒有太大提升,不過這段經歷在申力坤心裡也埋下了一顆學習中文的種子。

2010年,18歲的申力坤高中畢業。如同許多英國人的選擇一樣,他沒急著立刻去上大學,而是選擇了「間隔年」——英國人習慣用這種方式,花大約一年的時間做長期旅行,體驗不同的社會和文化。申力坤在漫無目的的旅遊和學習之間做了權衡,最後選擇在北京語言大學報了一個學期的漢語強化課程。每周規規矩矩上五天課,每天七小時,課後還有作業。這個課程對申力坤來說很難,尤其是第一周之後,老師就要求他們不許再用英語,哪怕課後,都必須堅持使用漢語。申力坤被這個高強度的課程不斷「磋磨」,但辛苦的學習也帶來了回報,申力坤學到了很多關於漢語的知識,進步很大。

北京的中文課程結束之後,申力坤回英國念了四年大學。甫一畢業,他就回到了中國,在嘉興找了一個英語教師的教職。同時他又在朋友的推薦下,在當地的一個輔導班報了一個漢語私教課,以一周兩次的頻率又學了一年漢語。這個時候申力坤的漢語已經完全足夠日常交流使用了,隨後他和太太搬來了蘇州。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語言上的問題,申力坤就讓太太給他一些指導。

學中文的心得存了「一本經」

也許是因為從小就開始接觸到中文,申力坤並沒有覺得學漢語很難。相反,他覺得從某些角度來看,漢語反而比法語之類的語言更容易,比如,漢語的語法結構比起羅曼語族的語言就簡單不少。漢語難就難在說和寫,申力坤在漢語的四個音調上下了大功夫。現在他可以正確地模仿中國人的語音語調,小心翼翼地說話,也可以正確地說對字音,但是稍一鬆懈,還是會出錯。不過,他發現只要有上下文,日常對話中即使念錯了,也不太會造成理解上的障礙。

申力坤很喜歡漢字。在沒有學中文的時候,漢字在他的眼中就像是外星語,一個個方塊字令他感到無從下手,完全不明白如何解讀。直到學了漢字的結構之後,他才發現,漢字其實很容易破譯,很多偏旁部首就是幫助理解字義的指示牌。而漢字的造字邏輯也讓他感到非常有趣,比如說「好」這個字,他理解為一個母親背著自己的孩子。

雖然漢字讓他心生喜愛,但申力坤覺得寫漢字卻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他覺得只有在北京學習的那段時間他寫得最好,因為那時候他每天都要寫字,練習得很充分。他建議學漢語的外國人一定要反反覆覆地抄寫練習,雖然練習做起來非常無聊,但是想寫得好,練字是不可缺少的。在申力坤看來,中國人練習寫字有時並不拘泥於形式,這讓他感到很新鮮。申力坤記得當時在北京,有一次逛公園的時候,他看到幾個老年人拿著一根木棍,棍子的頂端綁著毛筆頭一般的海綿,就像一支巨大的毛筆。幾個老人用這種工具蘸著水在地上寫書法,看起來很好玩。申力坤走上前去觀賞,不一會兒,這幾個「民間書法家」就注意到了他,也遞給他一支「筆」,熱情地招呼他一起來寫。他們以為申力坤不太會寫漢字,結果出乎意料地,這個外國小夥兒煞有介事地寫了兩個端端正正的漢字——「英國」,並告訴他們這是他來的地方。這讓這幾個「民間書法家」十分意外,紛紛露出開心的笑容,用力拍著申力坤的肩膀誇讚了他。申力坤和他們交流互動了一個小時,其間老人們或是寫字來考他讀音,或是出字讓他來寫,並且給了他很多指導,教他如何寫得更好看。每每想起這段經歷,申力坤都會覺得自己很幸運。

在蘇州老外學漢語途徑有很多

很多外國友人接觸到了中國文化之後,便對漢語開始著迷。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外國友人來到蘇州工作和生活之後,出於實際需要,紛紛開始學習漢語,而他們學習漢語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

來自加拿大蒙特婁的多米尼克來到蘇州後,一直在學習中文。他還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叫王小多。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成年人,他覺得學漢字太難了,但是當他了解了漢字的構成之後,又覺得漢字非常有意思。來自阿根廷的緹娜已經學了三年的漢語,在她眼中,漢字像有魔力一樣,深深地吸引著她。在她眼中,漢字甚至就像一種藝術。雖然漢字難學,但是學會了偏旁部首和結構之後,就覺得容易了很多。

為了方便外國人學習漢語,在蘇州,有很多機構提供面向外國人的漢語課程。而在西交利物浦大學、蘇州大學,以及蘇州市漢語推廣中心等大學和官方機構,也都設有漢語課。這些課程為老外了解和學習漢語提供了平臺。當然,老外們也會在課外找機會來學漢語,比如來自印度的提奈什在漢語課程之外,還會選擇看中文電影和聽中文歌,在健身房和辦公室裡也常常在朋友的幫助之下練習口語。

大學是外國留學生系統學習中文的主要場所。西交利物浦大學2008年開設了主要面向留學生的漢語課程,平均每年有超過400名留學生參與學習。2018年和2019年兩年,學習漢語的外國學生人數達到800人。即便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也有400人堅持學習漢語。對於生活和工作在蘇州本地的外國人,西交利物浦大學還提供兩種漢語課程:平時班和暑期班。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前兩年平時班的學生人數在50-70人,暑期班每年約有150人參加。受疫情影響,今年只有24人報名了平時班,但仍有8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積極報名參與了線上漢語暑期課程。

經營著一家語言服務公司的徐先生也是一名漢語的推廣者。他告訴記者,他的公司一般向外企提供面向外籍員工的漢語培訓課程,每年能招收30到50名外國學生。

和中國人學英語一樣,老外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針對老外的學習特點,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喻駕老師向記者分享了一些漢語學習經驗,比如重點是打下牢固的漢語學習基礎,而在這些基礎中,語音、語法、漢字認讀和書寫十分重要。根據西交利物浦大學一項通過手寫漢字的方式和通過多媒體互動的方式學習漢語詞彙的對比實驗研究,手寫漢字在漢字認讀、詞彙學習上的效果,要遠大於通過多媒體瀏覽和打字。也就是說,即使只有漢字認讀的需求,手寫也是一種效率較高的學習、練習方式。

蘇州市漢推中心位於姑蘇區醋庫巷教育博物館內。2017年開始,漢推中心對外提供多種多樣的漢語學習和中國文化體驗服務,為老外們了解蘇州教育歷史及中國文化打開了一扇窗。目前,一套由蘇州市硬筆書法協會編寫、蘇州市漢推中心監製的漢字書寫教材已經正式出版。據漢推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原本是一本面向小學生的硬筆字教程,但也非常適合外國人學習中文。漢推中心接下來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擇期開展面向外國人的漢字書寫學習活動。《姑蘇晚報》2020年12月21日 A07版  本報記者 蔡清

編輯:李俊鋒

相關焦點

  • 聖誕老人驚現蘇州,芬蘭「老蘇州」的江南水鄉生活
    「艾哲羅」,伊朗裔芬蘭人,前諾基亞蘇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在中國生活22年,喜愛蘇州評彈,在蘇州開「芬蘭之家」餐廳,組建「快樂之家俱樂部」。1998年艾哲羅被諾基亞總部派往中國蘇州,出任蘇州公司的副總經理。這個一開始對陌生國度充滿抗拒,特地寫報告要求「只呆一年」的老外,直到2003年退休都捨不得離開蘇州。
  • 蘇州:世人嚮往的一生之城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政府幫我們解決難題,生活在蘇州很幸福。」毛留娣說。  今年受疫情影響,蘇州加大了對困難群體的扶持力度。3月至6月,每月物價補貼標準提高1倍發放,截至目前累計對18.29萬人次困難對象發放補貼4041.69萬元。對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就業,收入下降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城鄉居民,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 蘇州愛情新地標!一生只送一人的roseonly來蘇州了.你敢送嗎!
    愛吃、愛玩、會生活,願分享,蘇城吃喝玩樂事都略懂皮毛。大家身邊的蘇州通,願將更深度、更實用、更生活、更快捷的蘇州資訊帶給大家。召喚深度君蜀黍請加微信號:chihuolady注意:本平臺只有苦逼小編從不存在什麼掌門人,大家當心。
  • 蘇州「居委會大媽」飆英文16分鐘勸說外籍小夥集中隔離
    從 3 月 22 日開始,姚瑾便通過微信、電話等,用英語與摩爾多瓦來太小夥 Peter(化名)溝通,最終說服他放棄居家隔離,到集中隔離點隔離。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徐靜 記者 何潔)「論『居委大媽』工作的專業性,給摩爾多瓦共和國小夥做思想工作。歷經兩日,多方協作,終於工作做通!我們姚美女的英語絕對棒!」
  • 蘇州大學-蘇州民國建築(東吳大學)
    1982年6月,改稱蘇州大學。東吳大學舊址佔地約6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2.1萬平方米。校門朝向北方,不知道為何意,門額上書「東吳大學」。校門前一對石獅子,為舊物。校門背面刻有校訓,東吳大學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該校訓為第一任華人校長楊永清,在原英文校訓的意譯「法古今之完人」上,增添而來。原來字跡為,1923年1月孫中山先生書寫,現在的已不是當年的原字。
  • 法國姑娘倒追蘇州小夥 網友:相信真愛(圖)
    「去年3月份,我到蘇州實習,在單位第一眼見他,就被電到了,好帥!當時就偷拍了一張照片。」Emilie說起「追夫之路」,很興奮,一口中文說得特別溜。 「她是復旦留學生,精通七國語言,絕對的學霸。」小謝在旁邊補充道,一臉驕傲。 「真的特別帥,從那之後,我經常借著工作之便,偷跑過去看他,想跟他說話。」Emilie轉頭看著老公,還是一臉愛慕的表情。不過,當時小謝可沒有理她。
  • 蘇州交響樂團:你好蘇州!這是我們的首次媒體亮相.
    (網絡示意圖)自蘇州交響樂團3月20日發布招聘信息以來,已收到來自中國大陸、臺灣地區,美國、法國、義大利等世界各地報名郵件,經過篩選,共有242名樂手進入最終面試環節。(網絡示意圖)在樂手構成上,樂團充分考慮了外籍人員的比例。弦樂和管樂方面,樂團各聲部首席將考慮錄用一定數量的海歸和外籍樂手。
  • 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蘇州首家外國專家書屋掛牌成立
    揚子晚報網8月13日訊(記者 顧劍鈞)8月11日下午,蘇州市首家外國專家書屋在蘇州國際科技人才園正式掛牌成立。科技部國外人才研究中心《國際人才交流》雜誌、《專家工作通訊》雜誌總編輯徐慶群,江蘇省外國專家局局長楊小平,蘇州市科技局副局長顧萬勇,蘇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蘇州科技城黨工委書記陳明共同為書屋揭牌。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陶冠紅等為外國專家贈送書籍。
  • 中國「老外」最多的城市,有人說是上海!廣州和香港就笑了
    因此在國內的一些城市經常可以見到「老外」的身影!他們喜歡背包遊,喜歡流連於酒吧,喜歡在沙灘曬太陽!那麼我國有哪些城市是最多外國人士的呢?
  • 一個在中國蘇州工作生活22年的芬蘭人對中國的深情告白
    1945年出生在伊朗,1968年在土耳其取得了電氣工程學士學位,後來去了芬蘭,獲得了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的電信學博士學位。我於1974年加入諾基亞公司並在諾基亞任職副總經理30年。1998年來到諾基亞(蘇州)工作,從此結下了與蘇州的不解之緣。2004年我在諾基亞退休後,繼續在蘇州大學義務任職客座教授12年,同時也是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多年的資深顧問,也被蘇州人民親切稱之為蘇州的形象大使。
  • 1000萬引導基金600萬賽事補貼,蘇州有哪些體育產業機會|專訪
    而根據統計局2017年度蘇州市體育及相關產業統計報告,蘇州2017年體育及相關產業總規模為803.05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 1.45%,在全國位居前列。蘇州內湖帆船賽蘇州體育局副局長陶勇傑對懶熊體育介紹:這樣的局面得益於蘇州一直以來對體育的重視。
  • 邊修車邊自學英語12年 蘇州61歲大叔成「勵志網紅」
    一邊修車一邊自學英語 最近,一位61歲的蘇州修自行車大叔突然躥紅,成為勵志「典型」。在擺攤修自行車的12年間,別人打牌抽菸喝酒聊天,他堅持苦練單詞,自學英語,最終從一個毫無英語基礎的修車大叔,成為「街頭」為老外導遊的「英語達人」。 昨天,在蘇州市十全街安裡橋的小巷子裡,記者找到了這位修車大叔。
  • 3D列印建築亮相蘇州
    3D列印建築集中亮相蘇州 有6層居民樓1100平別墅 新華網山東頻道 2015-01-22 05:02 3D列印建築集中 亮相蘇州 有6層居民樓1100平別墅---新華社照片,蘇州(江蘇),2015年1月18日 蘇州:數幢 3D列印建築集中亮相 1月18日,兩名行人從3D列印製成的別墅..
  • 何以蘇州
    蘇州幹部「不等不靠,卻一直要」,「不是在談項目,就是在跑項目的路上」,總把「辦法總比困難多」掛在嘴邊,堅信「穿上雨衣就是晴天,打開電燈就是白天」  ◇蘇州匠心不僅陳列在博物館、融入人們日常生活,更成為精益求精的城市追求,支撐起擁有3家世界500強、16萬餘家企業、覆蓋35個工業大類的「世界工廠」  ◇在蘇州,「親商安商富商」不是甜言蜜語式「口頭告白」,而是幾十年如一日「真心行動
  • 這就是蘇州藍,這樣的蘇州美爆了!
    這兩天,蘇州藍又回來了。蘇州影視城旁邊的壽桃湖--Amy Gu面對美爆了的蘇州藍,必須傳個好友圈紀念這一刻!也希望這蘇州藍留在蘇州的時間再長一點。來源:深度蘇州(微信號:sdsz0512)注 小編微信:zui-sz123 電話18361997547其他內容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關注【最蘇州】回復「優惠」二字獲得:KFC麥當勞2月最新優惠券
  • 和蘇州相比,中國其他地方的生活,都是湊合
    用個網際網路思維的比喻,蘇州這個地方的人,都像是優秀的產品經理,品控做得好,不管造城、造園、為官、為學、經商還是手工,各種要求高到有些偏執,絕不含糊,所以,蘇式生活,才成為中國人理想生活的樣板。蘇州城最早的產品經理,是春秋時期的伍子胥。
  • 蘇州的夜,1萬潮人一起微醉是什麼感覺?!
    讓活動如期舉辦,是更多雞尾酒粉絲強烈的呼聲。主辦方:結合訴求公司餐飲品牌策劃的優勢,定位高端美食節的【飯人村】應運而生;目標是通過諸多美食品牌的主題整合呈現,打造國內首個以「吃」為核心的生活方式體驗展,實現城中潮人、藝術圈和文青的社交中樞。
  • 蘇州沃爾得英語在蘇州開啟新模式
    蘇州沃爾得國際英語中心的負責人說不管是線上培訓行業還是線下培訓行業都瘋狂搶佔市場,以便在未來的廝殺當中取得更多的優勢。就拿蘇州成人英語培訓市場來說,在14年之前整個蘇州市場上成人英語培訓機構也就10家不到的,而最近三年已經增長到三四十家成人英語培訓機構。而最近的線上英語培訓機構更是層出不窮。
  • 蘇州為什麼這麼拼?
    蘇州很拼3月5日,驚蟄,蘇州召開全市作風大會。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表示,選在驚蟄日開會,因為「春雷一聲萬物醒」,蘇州也到了全面復甦、抓緊行動的時候了。比如,蘇州最早出臺十條意見全力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杭州最早包高鐵接復工乘客;比如,杭州最快推出雲招聘,雲搶人,而蘇州的線上招商引資從未停止,實行屏對屏籤約,1-2月份,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達27.89億美元,同比增長143.5%,創出2008年以來實際利用外資的新高。這樣的成績真不容易啊。
  • 正高級教師,江蘇-蘇州~相城+6!
    全省共認定242名正高級教師其中,蘇州38位蟬聯全省第一相城6位居全市前列快來看看有你認識的老師嗎?曹衛新,江蘇省黃埭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江蘇省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教科研先進個人,蘇州市名教師,蘇州市中學政治學科帶頭人,陽澄湖教育人才,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校外兼職導師,蘇州科技大學教育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系兼職教授,蘇州市初中畢業與升學考試命(審)題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