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未成年人在虎牙直播打賞70餘萬!客服稱退34萬餘

2021-02-24 南方都市報

近日,廣東東莞的吳女士收到了3條連續轉帳9000元的銀行通知簡訊,回家一問才知道,12歲的兒子和他的三個堂兄弟一個月內給在虎牙直播上的遊戲主播陸續打賞了704950元,「四個7到13歲的小孩一起在辦公室裡上網課,根本沒有想到能花出去這麼多錢。」

5月初提交未成年人打賞退費的申請之後,虎牙直播的客訴專員多次聯繫吳女士和其他三家家長,其稱核查帳戶後打賞數額與吳女士提供的明細一致,但由於提供的證明材料不足,沒有視頻、文字、圖片可以證明完全是四個未成年人消費的。在收到更進一步的證明材料前,只能為其特殊申請關懷金額341843.85元。6月5日,南都記者就此事聯繫虎牙電話客服,他建議可以在舉證中提供更多可證明未成年人打賞的文字、圖片和視頻證據,客服專員會核實處理,「但是具體退款金額仍要以提供的證據為準。」受疫情影響,7歲的明明(化名)只能在家學習。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母親陳女士和幾個妯娌專門在自家工廠空出了一間辦公室,讓4個未成年的孩子每天在一起上網課。「每天9點開始上網課,早上還需要打卡籤到,所以給四個孩子一人一個手機。」陳女士告訴南都記者,她知道孩子以前也會用手機玩遊戲,但一般都是單機遊戲,並沒有花費什麼錢,所以這次很放心地把自己的手機給了孩子。4月24日,陳女士和吳女士才發現消費異常,當天9時6分到11分,短短5分鐘內就收到3條9000元的銀行轉帳通知。回頭細問明明才知道,1月28日至4月24日,四個堂兄弟陸續向虎牙直播充值了70餘萬元。「如果不是看到這幾條忘記刪掉的簡訊,可能還會損失更多的錢。」陳女士細細詢問明明,才知道是12歲的堂兄將他自己的指紋錄入了母親的手機中,以便於在後續打賞中瞞過母親自行付款,「另外3個孩子打賞用的錢。也都是從我姐的微信裡轉給其它三個『熊孩子』的。」這時的陳女士更想起一個月前發現4個孩子多了2個新手機,當時孩子稱是撿來的。此次詢問後才知道,手機是因為四人在虎牙直播上打賞金額豐厚而獲得的獎品,「幾個人時刻盯著簡訊,物流到了就把簡訊刪掉,直接去物流點拿,我們大人根本沒注意到。」5月初至今,陳女士和吳女士已多次聯繫虎牙方面處理此事。5月6日,對方要求她先提供四個孩子的未成年人姓名、年齡、監護人姓名、聯繫電話、充值消費時間、經過描述等。5月7日,專門對接此事的虎牙直播客訴專員表示核對後的帳單是704950元,與陳女士提供的數額一致。5月20日,該客訴專員回復稱,「根據您提供的材料,特殊申請到的關懷金額為341843.85元。」兩方的爭議在於如何證明打賞金額確為未成年消費。陳女士表示目前只能提供證明打賞金額時間與學校上網課的時間段吻合,但是沒有監控視頻證明打賞是由孩子獨立操作的,「怎麼能想到在辦公室裝監控呢?我們總以為幾個人在裡面認認真真學習。」6月5日,南都記者就此事諮詢虎牙電話客服,其建議陳女士一家可以在舉證中提供更多有關未成年消費的證據材料,「視頻、圖片、文字等任何可以證明是未成年人操作的打賞信息,客服專員都會為您核實。」6月8日,南都記者下載並打開虎牙直播APP後,立刻彈窗提醒青少年模式。如果選擇青少年模式,可以限制使用時間,每日2時至次日6時無法使用,使用功能會被限制,無法進行充值打賞、購買兌換。安卓版本「虎牙直播」提醒充值金額不可超過2億金豆,即20萬元人民幣。在沒有開啟青少年模式的情況下,安卓版本的虎牙直播APP提醒一次最高充值金額為2億金豆,即20萬元人民幣。iOS版本的虎牙直播App最多一次可充值362.6個虎牙幣,價值人民幣518元。* 南方都市報(nddaily)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點個「在看」 ↓↓

相關焦點

  • 「直播新禁」:未成年人禁止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打賞事件頻發2020年以來,未成年人在遊戲平臺和網絡直播平臺的較大金額消費案件頻發。尤其在疫情網課期間,未成年過度虛擬消費案件爆發式增長,儘管最高法出臺相關指導意見,但家長在退款維權時,普遍會遭遇「找客服難」「客服推諉」「退費流程人為設置障礙」「舉證難」「時間長」「退款難」等一系列難題。
  • 虎牙直播被點名 官方回應:廣告已下線
    對於6月8日今日虎牙直播等直播平臺被央視官方點名一事,虎牙直播回應稱報導中提及的未成年人消費投訴,平臺已核實情況並完成退款。今天早前,央視報導虎牙等直播平臺在今年年初免費上網課渠道,首先彈出的卻是各種網遊的興趣選項,學習欄目被放在最後,要進行網絡學習,先要瀏覽大量遊戲、交友信息;所謂的免費網課頁面中,也有大量精心包裝的遊戲廣告。
  • 虎牙?毒牙!借免費網課 竟向學生推廣遊戲!直播平臺最新回應
    在陳女士的追問後才得知,這三萬多元的消費被孩子購買了虎牙直播平臺上的遊戲裝備和打賞。陳女士的孩子今年讀七年級,這段時間以來她把自己的手機給孩子上網課,沒想到孩子就藉機在直播平臺上消費。  陳女士說,儘管虎牙平臺的客服人員表示可以進行核實是否為未成年人消費,但最終想要拿回退費,還需要她答應一個條件。
  • 未成年人打賞事件後續 被抖音覬覦的「血汗錢」追回了嗎?
    近日,又一則未成年兒童在抖音主播誘導下重金打賞、家長追討無門的投訴,出現在黑貓投訴平臺。該家長稱,因疫情期間無法開學,十歲孩子每天用手機上網課,趁著大人不在場時,誤入抖音主播直播間,在主播誘導下偷充抖幣,為該主播狂刷了價值16710元人民幣禮物。
  • 未成年的他,竟打賞了65萬給主播!作業太少?
    主播們的屏幕對面,越來越多地出現未成年人的身影。在緊跟直播時代的同時,未成年人巨額充值、打賞的新聞也屢見報端,「00後女孩打賞主播65萬」「9歲男孩刷父親銀行卡16000元為網絡主播打賞」「海南12歲小學生打賞主播花掉環衛工母親4萬辛苦錢」……同類案例頻發,直播平臺是如何處理此類事件的?
  • 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以追回打賞?
    「熊孩子偷刷大遊艇」、「11歲男孩花光父親20萬手術費」、「9歲女孩打賞主播5萬」等未成年人大額充值網路遊戲和巨額打賞主播的事件頻頻曝出,這不僅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還讓一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此次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央視點名虎牙等直播平臺:網課內容到處充斥遊戲廣告
    五月初,江蘇南通的陳女士在消費時發現自己的帳戶餘額不足,查詢後才發現近期自己的支付寶交易記錄中有數十筆都是轉帳給一個名為「虎牙直播」 的帳戶。  陳女士:支付寶裡面(交易記錄)顯示,「虎牙」就這個抬頭公司,然後我就專門算了這筆錢,好像是3萬多。  在陳女士的追問後才得知,這三萬多元的消費被孩子購買了虎牙直播平臺上的遊戲裝備和打賞。
  • 未成年人打賞主播近160萬元,還能退嗎?
    今天回顧的是未成年人打賞主播案,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理事、天津市律師協會會長、天津華盛理律師事務所主任才華以及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進行了精彩點評。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妥善審理了一起未成年人通過網絡直播平臺進行高額打賞,從而引發的合同糾紛案件。兩年前,劉先生16歲的兒子在觀看該平臺的直播時,累計給主播打賞了近160萬元。
  • 福州一五年級小女孩打賞主播近9萬元,未成年人充值該退嗎?
    近期,福州一五年級的女學生在觀看直播時,用奶奶的銀行卡竟直接向主播打賞了近9萬元的「巨款」……福州的高阿姨爆料稱,她前幾天去銀行取款時,發現自己卡裡面9萬元的存款竟然只剩下了兩毛錢。這可把高阿姨給嚇了一大跳,連忙叫銀行職員打出了明細單,一查才知道這些錢原來統統充值了某直播平臺上的虛擬貨幣。但是平常高阿姨基本上沒有看直播的習慣,所以也就不存在往平臺上面充值一說啊。那麼這筆錢到底是誰充值的呢?
  • 虎牙鬥魚等直播平臺被央視點名:網課內容到處充斥遊戲廣告
    在陳女士的追問後才得知,這3萬多元的消費被孩子購買了「虎牙直播」平臺上的遊戲裝備和打賞。陳女士的孩子今年讀七年級,這段時間以來她把自己的手機給孩子上網課,沒想到孩子就藉機在直播平臺上消費。   陳女士說,儘管虎牙平臺的客服人員表示可以進行核實是否為未成年人消費,但最終想要拿回退費,還需要她答應一個條件。
  • 網絡直播新規公布:直播打賞將實名制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 法治日報: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是務實選擇
    近年來,「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15歲熊孩子拿父母血汗錢刷給主播20萬」等新聞不時出現,不少未成年人身陷打賞泥潭不能自拔。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每10個觀看直播的用戶中,就有1個是未成年人。在此語境下,國家主管部門出臺封禁未成年人網絡打賞的最嚴監管制度,體現了依法規範直播打賞的理性,這對治理未成年人網絡打賞亂象,可謂正當其時。
  •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亂象該治了!(雲中漫筆)
    「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護士的10歲兒子打賞主播10萬元」「孫女玩手機遊戲花光奶奶救命錢」……一些未成年人因遊戲充值和為主播打賞花費家長「巨款」的新聞屢見不鮮。錢該不該退?退多少?近日,最高法給出明確意見,為治理未成年人打賞亂象加設法律屏障。
  • ...平臺亂象為何屢禁不止 專家學者呼籲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網絡環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焦敏龍)國家網信辦近期會同相關部門全面巡查國內31家網絡直播平臺的內容生態,依法約談處置虎牙直播等10家存在傳播低俗內容等問題的網絡直播平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日前測試發現,包括被約談平臺在內的許多手機直播App,仍存在註冊登錄無法有效識別用戶年齡、存在軟色情內容等有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亂象。
  • ...有未成年人一月打賞7000元,77%網民認為直播平臺存低俗內容
    直播亂象,不僅僅停留於網絡營銷。疫情期間,虎牙推出「一起學」欄目,其網課視頻下方含有大量遊戲廣告,可直接跳轉遊戲頁面。鬥魚在教育板塊中,同樣存在醒目的遊戲廣告。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31家主要網絡直播平臺普遍存在內容生態不良現象,其中包括色情低俗內容、網絡賭博等亂象。同時,一些平臺留言互動、彈幕和用戶帳號註冊疏於管理,違法違規信息層出不窮。有的直播平臺利用疫情期間網民上網時長增加的時機,通過低俗表演等方式吸引用戶高額打賞,甚至誘導未成年人充值打賞。
  • 中紀委:給直播亂象敲警鐘,有未成年人一月打賞7000元,77%網民認為...
    直播亂象,不僅僅停留於網絡營銷。疫情期間,虎牙推出「一起學」欄目,其網課視頻下方含有大量遊戲廣告,可直接跳轉遊戲頁面。鬥魚在教育板塊中,同樣存在醒目的遊戲廣告。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31家主要網絡直播平臺普遍存在內容生態不良現象,其中包括色情低俗內容、網絡賭博等亂象。同時,一些平臺留言互動、彈幕和用戶帳號註冊疏於管理,違法違規信息層出不窮。有的直播平臺利用疫情期間網民上網時長增加的時機,通過低俗表演等方式吸引用戶高額打賞,甚至誘導未成年人充值打賞。
  • 廣電總局發布通知監管直播行業,關注頭部主播、禁止未成年人打賞
    在被中消協點名後,李雪琴發布聲明本人及工作團隊未參與任何直播運營,對直播數據統計過程毫不知情;汪涵的籤約方表示刷單是假的,目前平臺正介入調查;而李佳琦則稱當時未能換貨是因為貨已售完,給想換貨的買家進行了退款,以後會繼續改進售後服務。
  • 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間打賞
    來源標題: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未成年人不能在直播間打賞 未成年人在直播間刷父母錢打賞的新聞頻見報端,如今,監管出手了。
  • 美拍一主播唱歌直播3小時打賞158萬人民幣
    2月16日,美拍主又有一主播創下打賞記錄, 短短三小時的直播,憑藉著高顏值、動聽的歌聲並配合自己動感十足的打鼓節奏,獲數位土豪打賞,主播最終收穫打賞158萬元,不少人都進入直播圍觀這場可謂壯觀「土豪打賞」直播。
  • 虎牙與鬥魚合併,以後遊戲直播都姓馬,直播能突破「打賞」門檻嗎?
    對遊戲直播從業者來說,除了打賞、工會獎金和保底收入外,還有沒有其它收入方式,恐怕是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兩家合併早有端倪 虎牙和鬥魚合併並不是突然為之,2018年5月,虎牙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遊戲直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