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蟲微視界】甲蟲周刊第二期(8~14篇)(高清大圖多圖預警)

2022-01-07 rlyl的自然世界

【甲蟲微視界】是一檔甲蟲微距攝影特輯,拍攝的主要對象是兜蟲、鍬形蟲、花金龜等鞘翅目昆蟲,除此之外也對每期拍攝的對象做了簡單的科普介紹,旨在向大眾展現甲蟲之美以及相關的小知識,也為大家分享拍攝參數,標本製作等相關信息。

拌木屑、做產房、做蛹室、換果凍、壓土換土……這些瑣事都成了各位蟲友的日常任務。

回過頭來想想,除了在意是否羽化成功?體長是否合格?顏色是否好看外,好像很少有時間來仔細觀察這些我們細心照料的蟲主子們呢!

現在,來和牧野蟲社不務正業的設計師楊小億一起進入【甲蟲微視界】吧!

👉【甲蟲微視界】甲蟲周刊第一期(1~7篇)


 第八篇:卡拉茲長角花金龜 

(點擊文章圖片可欣賞高清美圖)

 物種簡介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 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 有翅亞綱

目:鞘翅目 / 多食亞目

科:金龜總科 / 花金龜亞科

屬:Mecynorhina

種:kraatzi

二名法:Mecynorhina kraatzi kraatzi ( Moser, 1905 )

中文名:卡拉茲長角花金龜

產   地:非洲 · 喀麥隆

   本物種共有兩個亞種:Mecynorhina kraatzi kraatzi、Mecynorhina kraatzi marlenae;

   ①長角花金龜屬除卡拉茲長角花金龜外還有9個種:哈瑞斯長角花金龜(Mecynorhina harrisi)、薩維吉長角花金龜(Mecynorhina savagei)、姆肯基亞角花金龜(Mecynorhina mukengiana)、歐貝魯長角花金龜(Mecynorhina oberthuri)、帕瑟裡尼長角花金龜(Mecynorhina psserinii)、多音長角花金龜(Mecynorhina polyphemus)、塔佛尼爾斯長角花金龜(Mecynorhina taverniersi)、土瓜達長角花金龜(Mecynorhina torquata)、烏幹達長角花金龜(Mecynorhina ugandaensis)。

※(①信息來源:《The Book Of Beetles》,其中部分種類中文名改為了飼育者常用名)

 微視界 

▲俯視圖

▲腹面圖

 

▲側視圖

▲正視圖

▲後視圖

▲英俊的側臉

▲頭部特寫

▲修長筆直的頭角

▲腹面特寫

▲非常具有非洲風味的背鞘花紋

  拍攝信息  


拍  攝  者:楊小億

照片後期:楊小億

飼育者:坂本匡史(Sakamoto Masashi)

標本提供:楊    煥

審查校對:楊    煥

文案編輯:楊小億

專輯策劃:楊小億

※ 此篇為【甲蟲微視界】專輯第八期,感謝蟲友楊煥同學提供標本,卡拉茲長角花金龜與薩維吉長角花金龜比較相似,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胸背板的花紋。

▼薩維吉長角花金龜

▲ 圖片來源:https://blogimg.goo.ne.jp


 第九黃金鹿角鍬形蟲 

 物種簡介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 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 有翅亞綱

目:鞘翅目 / 多食亞目

科:金龜總科 / 鍬形蟲科

屬:Rhaetulus

種:crenatus rubrifemoratus

二名法:①Rhaetulus crenatus rubrifemoratus(Nagai,2000)

中文名:黃金鹿角鍬形蟲(② 鹿角鍬華南亞種)

產   地:③中國 · 華南地區(福建、湖南、江西、貴州、廣西、廣東、海南)

※ ①、②、③信息來源《中華鍬甲II》[ 黃灝、陳常卿  著 ]

   ①本物種雄蟲腿節紅色而鞘翅多為黑色,但在產自廣東,海南的標本中偶爾能見到鞘翅上帶少量紅斑的個體。而廣西大瑤山的種群則在鞘翅顏色及大顎形狀上形成了從這個亞種到越南亞種的過渡狀態。(本次專輯的標本產自廣西大瑤山)

※ ①信息來源《中華鍬甲II》[ 黃灝、陳常卿  著 ]

 微視界 

▲俯視圖

▲腹面圖

▲側視圖

▲正視圖

▲後視圖

▲英俊的側臉

▲滴溜圓閃閃亮的大眼睛

▲頭部特寫

▲帥氣的大顎特寫

▲腹面特寫

▲亮黃色的腿節

▲口器特寫

▲質感十足的背鞘

 拍攝信息 


拍  攝  者:楊小億

照片後期:楊小億

飼育者:牧野蟲社

標本製作:楊小億

審查校對:楊   煥

文案編輯:楊小億

專輯策劃:楊小億

※ 此篇為【甲蟲微視界】專輯第九期,黃金鹿角鍬形蟲是一種非常美麗的物種,與其類似的比較著名的品種還有雲頂鹿角鍬形蟲,相比黃金鹿角鍬形蟲來說其體型也更大,產自馬來西亞雲頂高原以及東南半島其他區域。

▲ 圖片來源:www.coleoptera-atlas.com

  第十:帝王鬼豔鍬形蟲  

 物種簡介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 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 有翅亞綱

目:鞘翅目 / 多食亞目

科:金龜總科 / 鍬形蟲科

屬:Odontolabis

種:※Odontolabis imperialis imperialis或komorii 

二名法:※Odontolabis imperialis imperialis或komorii

※ 本標本亞種存疑,本人無法確定是指名亞種還是komorii亞種

中文名:帝王鬼豔鍬形蟲(紅腿鬼豔鍬形蟲)

產   地:菲律賓巴拉望島、婆羅洲

   本物種分為兩個亞種,分別是產自婆羅洲的指名亞種Odontolabis imperialis imperialis,以及產自菲律賓巴拉望島的亞種Odontolabis imperialis komorii;

   另有一種產自印度南部的名為「霸王鬼豔鍬形蟲」Odontolabis burmeisteri,名稱相似卻完全不是同一物種。

 微視界 

▲俯視圖

▲腹面圖

 

▲側視圖

▲正視圖

▲後視圖

▲英俊的側臉

▲被頭殼分隔開的大眼睛

▲頭部特寫

▲大顎特寫

▲腹面特寫

▲暗紅色的腿節

▲漆黑閃亮的背鞘

 拍攝信息 

拍  攝  者:楊小億

照片後期:楊小億

標本製作:楊小億

審查校對:楊   煥

文案編輯:楊小億

專輯策劃:楊小億

※ 此篇為【甲蟲微視界】專輯第十期,特意選擇了「帝王鬼豔」這個擁有霸氣名稱的甲蟲來做此次特輯,在此感謝大家的支持,為了讓更多的人們了解到甲蟲的魅力,歡迎大家多多轉發!楊小億在此代表牧野蟲社的小夥伴和甲蟲們拜謝大家!

  第十一:高加索南洋大兜蟲  

 物種簡介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 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 有翅亞綱

目:鞘翅目 / 多食亞目

科:金龜總科 / 兜蟲亞科

屬:Chalcosoma

種:※caucasus

二名法:※Chalcosoma  caucasus(Hope,1837)

※ C.caucasus近年來被正名為C.chiron,因為早在1789年已經有科學家以C.chiron發表這隻蟲,不過由於C.caucasus已經用了兩百年,所以很多人還是習慣使用C.caucasus。(信息來源《沉醉兜鍬》)

中文名:高加索南洋大兜蟲

產   地:東南亞

   ①本物種拉丁文學名在希臘語中「chalco」是「青銅」的意思,「soma」是「身體」的意思,組合起來「Chalcosoma」就是「青銅色身體」的意思;

   ②Chalcosoma屬分為四種,分別為高加索南洋大兜蟲「C.caucasus 」、婆羅洲南洋大兜蟲「C.moellenkampi 」、阿特拉斯南洋大兜蟲「C.Atlas 」、安格尼斯南洋大兜「C.engganensis」。

※ ①、②信息來源:《沉醉兜鍬》

 微視界 

▲俯視圖

▲腹面圖

 

▲側視圖

▲正視圖

▲後視圖

▲英俊的側臉

▲滴溜圓閃閃亮的大眼睛

▲頭部特寫

▲腹面特寫

▲青銅色的鞘翅

▲口器特寫

 拍攝信息 

拍  攝  者:楊小億

照片後期:楊小億

標本製作:楊小億

資料整理:小   魚

文案編輯:楊小億

專輯策劃:楊小億

※ 此篇為【甲蟲微視界】專輯第十一期,本期所使用的標本產自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野生個體,體長99mm。過於南洋大兜蟲不同種的簡易區分發請參看下圖:

  第十二印尼金鍬形蟲  

 物種簡介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 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 有翅亞綱

目:鞘翅目 / 多食亞目

科:金龜總科 / 鍬形蟲亞科

屬:Lamprima

種:adolphinae

二名法:Lamprima adolphinae (Gestro,1875)

中文名:印尼金鍬形蟲(巴布亞金鍬形蟲)

產   地:印度尼西亞 · 紐幾內亞島 及 巴布亞紐幾內亞

   本物種體色變化較多,常見的有古銅色、金綠色、藍色等,通過廣大飼育者的培育目前也有比較稀有的紫紅色體色的公蟲;

   ①產自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島納比雷(Nabire)的個體多為黑銅色,可以說是看起來最「髒」的印尼金鍬形蟲。

※ ①信息來源:《蟲志:豔麗甲蟲特集》

 微視界 

▲俯視圖

▲腹面圖

▲側視圖

▲正視圖

▲後視圖

▲彎曲的大顎、英俊的側臉

▲滴溜圓閃閃亮的大眼睛,古銅色的甲殼

▲頭部特寫

▲腹面特寫

▲不同光線下絢麗多變的鞘翅

▲大顎特寫

▲母蟲俯視圖

▲公母蟲體型對比

 拍攝信息 

拍  攝  者:楊小億

照片後期:楊小億

飼  育  者:楊小億

標本製作:楊小億

文案編輯:楊小億

專輯策劃:楊小億

※ 此篇為【甲蟲微視界】專輯第十二期,印尼金鍬形蟲在野外喜歡聚集在田野間隨處可見的菊科植物——昭和草上。雄性個體有一種可以切斷昭和草莖的工具,那就是大顎及生長在前肢上的扇形附屬物,首先用大顎把莖夾住,接著在利用前肢上的扇形附生物將莖切斷,從而可以吮吸從缺口處流出的汁液。

雄性前肢扇形附生物特寫▼

▲昭和草

※「令人驚訝得是,被切成薄片的昭和草莖,平均厚度僅為0.37cm,而且每一片的厚度都非常接近,緊密程度令人嘆為觀止!」——信息來源:摘抄改編自《蟲志:豔麗甲蟲特集》


  第十三烏幹達花金龜 

 物種簡介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 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 有翅亞綱

目:鞘翅目 / 多食亞目

科:金龜總科 / 花金龜亞科

屬:Mecynorhina

種:torquata ugandensis

二名法:Mecynorhina  torquata ugandensis (Moser,1907)

中文名:烏幹達花金龜

產   地:非洲 · 剛果、喀麥隆、烏幹達等國家

   ①本物種前胸背板及鞘翅上的白色斑紋由大量緊密排列的微細絨毛組成,水溼後因絨毛倒伏漫反射減弱而變得灰暗;無白色斑紋被覆的部分呈現內部色素色,水溼後更易顯色而變得鮮豔。

※ ①摘抄整理自公眾號:蟲匠  原創文章《烏幹達花金龜的花紋與色系》


 微視界 

▲俯視圖

▲腹面圖

▲側視圖

▲正視圖

▲後視圖

▲英俊的側臉

▲滴溜圓閃閃亮的大眼睛

▲頭部特寫

▲腹面特寫

▲天鵝絨般細密絨毛的甲殼

▲頭角特寫

▲布滿鋸齒的前肢

 拍攝信息 


拍  攝  者:楊小億

照片後期:楊小億

飼  育  者:牧野蟲社

標本製作:楊小億

文案編輯:楊小億

審核校對:方   瀟

專輯策劃:楊小億

※ 此篇為【甲蟲微視界】專輯第十三期,關於烏幹達花金龜的飼育經驗及相關研究,在此向大家推薦公眾號:蟲匠(ID:Dr-ChongJiang),其中的文章大多是作者方瀟在長期的烏幹達花金龜飼育過程中總結的經驗和個人研究,非常具有指導和啟發意義!

  第十四日本深山鍬形蟲  

 物種簡介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 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 有翅亞綱

目:鞘翅目 / 多食亞目

科:金龜總科 / 鍬形蟲亞科

屬:Lucanus

種:maculifemoratus maculiffemoratus

二名法:Lucanus maculifemoratus maculiffemoratus 

中文名:日本深山鍬形蟲

產   地:日本

   本物種頭部、前胸背板及鞘翅上的金色絨毛會被硬物刮擦或爭鬥中逐漸脫落;

   本物種與斑股深山鍬形蟲外部形態比較相似,中國常見的斑股深山鍬形蟲為Lucanus dybowski dybowski(斑股深山鍬形蟲指名亞種)、臺灣省出產的Lucanus dybowski  taiwanus(高砂深山鍬形蟲)以及四川出產的Lucanus dybowski lhasaensis(班股深山鍬形蟲四川亞種),而來自日本的Lucanus maculifemoratus與中國的maculifemoratus在生殖器上有相當大的差異。

 微視界 

▲俯視圖

▲腹面圖

▲側視圖

▲正視圖

▲後視圖

▲英俊的側臉

▲細密的金色戎毛圍繞著閃閃亮的大眼睛

▲頭部特寫

▲腹面特寫

▲全身布滿了細密的金色絨毛

▲大顎特寫

 拍攝信息 


拍  攝  者:楊小億

照片後期:楊小億

採  集  者:楊   煥

標本製作:楊小億

文案編輯:楊小億

審核校對:楊   煥

專輯策劃:楊小億

※ 此篇為【甲蟲微視界】專輯第十四期,本標本由蟲友楊煥採集於日本北海道札幌,因為是野生蟲,故該標本身體上有戰損痕跡,絨毛也有所脫落。

鍬形蟲的分類博大精深,本人在編輯本期的時候單就該物種的名稱和分布情況就修改了4-5次,翻閱了各類資料,也啃了一些英文文獻,詢問了一些蟲友,才最終戰戰兢兢將其稱之為「日本深山鍬形蟲」如有爭議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本文已授權《rlyl的自然世界》獨家發布,其他任何媒體平臺未經本人書面授權,不可擅自轉載發布,謝謝您的合作與理解。

歡迎【牧野蟲社】的楊小億同學為我們帶來一場甲蟲的視覺盛宴!敬請關注由【rlyl的自然世界】&【牧野蟲社】推出的【甲蟲微視界】欄目! 

From:牧野蟲社(ID:muyebeetles)

Author:楊小億

Editor:rlyl

📖延伸閱讀

【甲蟲微視界】新年新氣象的甲蟲周刊第一期(1~7篇)(高清大圖多圖預警)

震驚!聽說有人喜歡大力小盔甲?

相關焦點

  • 丨甲蟲微視界丨Vol.11 —— 南洋大兜蟲
    收錄於話題 #甲蟲微視界  物種簡介  界:動物界門:節肢動物門 / 六足亞門綱:昆蟲綱 / 有翅亞綱目:鞘翅目 / 多食亞目科:金龜總科 / 兜蟲亞科
  • 《小森生活》甲蟲在哪裡 甲蟲位置分享
    ,甲蟲對戰是蠻有意思的,不過玩家需要抓到甲蟲才可以玩哦,那麼甲蟲怎麼抓,很多小夥伴不知道遊戲中甲... 小森生活是一款畫風清新的經營模擬遊戲,遊戲玩法輕鬆,很受玩家的喜歡,小森生活中有著甲蟲對戰的休閒娛樂玩法,甲蟲對戰是蠻有意思的,不過玩家需要抓到甲蟲才可以玩哦,那麼甲蟲怎麼抓,很多小夥伴不知道遊戲中甲蟲在哪裡,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小森生活甲蟲位置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甲蟲飼育筆記|我和甲蟲的故事~
    第一次繁殖甲蟲就特別成功,英雄母親生了100多顆卵,而且全部順利孵化。而此時,我基本上已經忘了自己還是個學生的身份。開始每天爬文,爬論壇,幾乎看遍了所有的日本甲蟲網站,雖然看不懂詳細內容,但是看看甲蟲圖片和價格,心裡就有數了。正是那段時間如痴如醉的自學摸索,也奠定了我未來從事這個行業的基礎。
  • 甲蟲 是外星人?!
    正當警方困惑的時候,附近的一位小朋友捉到了一種3隻角的「甲蟲」其實,這是早期日本經典特攝劇傑克奧特曼中的一個片段片子中這隻有著三隻角的甲蟲正是來自宇宙的外星人!傑克奧特曼中曾經出現過的宇宙甲蟲,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隻宇宙甲蟲有著鍬形蟲與獨角仙的綜合特徵。片中出現的甲蟲正是我們所熟知的「大鍬形蟲」,以及「獨角仙」。
  • 和牧野一起養甲蟲
    一個是針對飼育者個人來講,把一條米粒大的幼蟲飼育成帥氣威武的大甲蟲,非常有成就感。而且飼育甲蟲隨便一輪都要6~12個月,有的長達三年,非常鍛鍊人的毅力。第二點是,在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下,能夠早點研究甲蟲的人工繁育技術,從而防止某些種群過度減少甚至滅絕,也是我們能做的一點微小的貢獻。甲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 《泰拉瑞亞》甲蟲鎧甲怎麼做 甲蟲鎧甲製作攻略
    導 讀泰拉瑞亞甲蟲鎧甲做法為玩家使用秘銀砧或山銅砧製作,所需材料為甲蟲外殼和海龜鎧甲,是僅次於耀斑盔甲的近戰盔甲。
  • 簡單的寵物——————甲蟲
    甲蟲都這麼多優點了,你還不心動麼!!!愛好者飼養的主要品種為獨角仙(獨角仙亞科)、鹿角蟲(鍬甲科) 和花金龜子(花金龜科)。 平常情況下,觸角都會一直在動,因為甲蟲無時無刻都在留意身邊的情況。如果腳是有缺損,將大大影響行動力,要多加注意。2.身上是否有傷痕最好不要挑身體表面有傷痕的個體,因為一旦變為成蟲,細胞將不會再生,傷痕是不會復原的。有些時候會發現身體上有先天羽化造成的小凹陷,這些小瑕疵是不會影響繁殖的,但因為外觀欠佳,故價錢會比較便宜。
  • 甲蟲軍團|威猛的甲蟲勇士——獨角仙
    雄性獨角仙是天生的鬥士,無論對方有多強壯,它們必定如戰士般全力以赴、正面迎擊。通常情況下,它們使用的戰術都是壓低頭部,然後將頭角插進對手的身體下面,再用力抬起頭,將對方甩拋出去。。。那被甩拋出去的獨角仙會不會因此受傷呢?不要忘了,昆蟲具有外骨骼,它們的體表主要由殼多糖(幾丁質)構成,器官是被包覆在內的。
  • 他們給甲蟲戴上攝像機去看世界,這甲蟲視角也太刺激了!
    微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
  • 這種甲蟲為何堅不可摧?揭秘來了!
    鐵定甲蟲。一些動物也許可以把甲蟲整個吞下,但對其他的捕食方式而言,比如鳥的啄食或者蜥蜴的咬食,這種外骨骼的構造方式幾乎完全難以破解。 昆蟲學家Michael Caterino介紹,鐵定甲蟲因其超乎尋常的堅韌性而在昆蟲學家中「臭名昭著」。在製作昆蟲標本時,這種甲蟲的外殼也可以把細鐵釘弄彎。它們甚至不畏懼汽車,被汽車碾過後仍舊能夠存活下來。
  • 《魔獸懷舊服》甲蟲之鑼在哪 甲蟲之鑼位置分享
    導 讀在遊戲《魔獸世界》懷舊服中,甲蟲之鑼在地圖希利蘇斯左下角坐標位置(25.7,90.9)處,玩家和甲蟲之鑼互動即可接取任務敲響甲蟲之鑼,完成該任務後可以獲得「黑色其拉共鳴水晶
  • DC首部拉丁超級英雄的電影《藍甲蟲》確定導演人選
    據外媒報導,華納DC確定超級英雄電影《藍甲蟲》的導演為安赫爾·曼努埃爾·索託,來自波多黎各的他去年曾執導了HBO電影《魅力城市之王》。 藍甲蟲(Blue Beetle)是美國DC漫畫旗下多位超級英雄使用過的稱號,初次登場於《Mystery Men Comics》第1期(1939年8月)。共有三代,身上附有聖甲蟲卡基達(Scarab:Khaji Da),能在關鍵時刻獲得特殊的魔力。
  • 【科普向:不同人眼中的甲蟲】
    在日常生活中,熱衷於飼養甲蟲的我們難免會遇到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和外人問到一些啼笑皆非的問題,或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我們和我們所飼養的甲蟲。最近在與飼養植物的朋友交流時談到這方面的問題,這也進一步激發了我寫這篇文章的念頭,接下來我就這方面的問題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 甲蟲的食材來了
    ▋將甲蟲從一條米粒般大肉乎乎的幼蟲,養成帥氣的成蟲是每個甲蟲愛好者的基本追求。而飼育極限個體,刷新世界紀錄,培育屬於自己的血統,也是每一位甲蟲飼育者的夢想。▋而食材,可以說是甲蟲飼育的根基。在人工飼育條件下,一般使用甲蟲發酵木屑和菌瓶來繁育甲蟲。其本質都是通過微生物降解木頭裡甲蟲無法吸收的木質素部分,留下以纖維素為主的專用糧食。
  • 王后烏波莉與糞甲蟲
    國王熱切地要求:「請讓她說話。」菩薩發出指令,讓兩隻正在忙著滾動一團牛糞的甲蟲出現在國王面前。菩薩指著其中一隻,對國王說:「這是你剛去世的王后烏波莉。大王,她跟著她的糞甲蟲丈夫剛剛從這堆牛糞出來。看一看!」「什麼?!我的王后烏波莉是一隻糞甲蟲?我不相信!」國王在呼喊,國王仍然不能信服。
  • 甲蟲系列 ┃ 曾經愛過橡皮章
    甲蟲系列是我退坑前做的原創橡皮章作品,當時推開很多事情靜心地做這一個事情。從收集素材、繪製圖案、轉印、雕刻、整理文字、印片、裝框,總計花費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我用蹩腳的圓體給每隻甲蟲做了標註,包括他們的品種、產地、生活習性等。
  • 攝影師鏡頭下的「甲蟲騎士」,被做成了可以亂真的1:1模型
    ^^^戳上方藍字「就是玩具」,關注最有範兒的玩具號^^^一張充滿靈感的照片,在設計師眼中就有可能成為作品的原型上圖這張有趣的照片是印尼攝影師亨迪青蛙與甲蟲的掙扎持續了5分鐘亨迪說:「這是極為罕見的情景,青蛙一看到甲蟲,就立即騎到其背上。這讓青蛙看起來就像騎著公牛的牛仔,它的右腿甚至撇到空中。青蛙在甲蟲背上騎了大約5分鐘,甲蟲則開心地跑來跑去。」
  • 甲蟲花花腦洞很大的3篇短文《夜晚十點半》《364夜》《七十七夜》
    看了三篇腦洞很大的小短文,甲蟲花花的文真的是自帶科普效果《七十七夜》和《364夜》看之前大夥要了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啥?因為這兩個文女主都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愛上男主。1.《七十七夜》作者:甲蟲花花簡評:暗黑系小短文,被綁者愛上綁人者,男主的愛人在公交車上被人l j殺害,而全車四十多個人沒有一個人相救,男主為了報仇策劃調查綁架這四十多個人,一個個的"咔咔"解決,女主是最後一個存活的,被男主手下留情的人,也是因為意外被牽連的無辜者,兩個人在這個期間做多的交流就是zuo ai,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感,女主恐懼又依賴男主,男主也在施bao的過程中喜歡上了女主
  • 【課程招募】甲蟲養成記——鎧甲戰士獨角仙
    獨角仙卵,賣家供圖甲蟲,是鞘翅目昆蟲的俗稱,在侏羅紀(恐龍時代)之前便存在,只不過那時候的甲蟲體型巨大,動不動便和一輛汽車那麼大。它們是怎麼樣一路走來,變成比人類的巴掌、指頭還小呢?獨角仙1~2齡幼蟲,賣家供圖我們平時在野外較常見到的甲蟲種有天牛、瓢蟲、螢火蟲、屎殼郎、斑蝥、獨角仙、吉丁蟲、芫菁、金龜子、鍬形蟲、叩甲、龍蝨等。
  • 小甲蟲藝術教育
    獲得的各項獎狀:廣東省兒童戲劇協會發起單位暨東莞總考級中心東莞市社會藝術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舞蹈家協會東莞考級中心廣州市音樂文學協會理事單位央視金龜子城堡欄目贊助單位廣東省第九屆少兒藝術花會勇奪金獎銅獎廣東省第二屆舞蹈大賽榮獲雙銀獎2013年遠赴韓國參賽獲得「首爾杯」大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