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醫生救治
12月21日,本來是一家人高高興興過冬至的日子,但家住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的傅阿姨一家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早上發生的一幕讓她全家驚魂未定。
「早上7點過,我把早飯做好後,就說給我媽和我兩個姐姐送過去,結果敲了很久的門,裡面沒有聲音,把門撞開才發現她們三個人都喊不答應了……」傅阿姨表示,當她打開門時,發現三人已經沒有了意識,隨後她叫來老公馬先生,把已經昏迷的三人抬到了臥室外,並撥打了120。
據了解,傅阿姨的「婆子媽」王婆婆今年已92歲高齡。前幾天由於不小心導致骨折後,一直是王婆婆的兩個女兒在照顧她。由於近期天氣較冷,她們在家一直採用木炭進行取暖,20日晚上也不例外。
「我們都提醒過她們,不要把炭火放到臥室裡,要注意通風」,王婆婆的兒子和孫女都表示,他們也曾專門提醒過要注意取暖安全。但是,還是發生了意外。
王婆婆的孫女馬女士介紹,家裡還有取暖用的「小太陽」,可能是覺得晚上睡覺時「小太陽」太亮了,炭火又更暖和一些,所以她們還是更習慣用木炭來取暖。
由於新繁當地沒有救治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壓氧艙設備,21日早上8時33分,3名重度患者被120救護車轉送到了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接到她們的時候,患者已經出現昏迷、意識不清等症狀,所以我們的同事在路上第一時間為患者完成了查體、吸氧、心電監護等救治工作,並建立了靜脈通道,到醫院完成了相應檢查後,三名患者已經送到了康復醫學科高壓氧艙進行治療。」接診的急診科醫生羅紹軍表示。
中毒患者被送入高壓氧艙治療
中午11時30分,記者到醫院採訪時了解到,三名中毒者仍在醫院高壓氧艙接受治療。據現場醫生介紹,後續還將根據患者情況繼續進行高壓氧治療和其他治療。
下午15時30分,記者從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了解到,3名中毒者仍處於昏迷狀態,今天還將進行第二次高壓氧治療。
12月以來10人中招 醫生提醒謹防「冬季殺手」
據羅紹軍醫生介紹,就在本月初,他還接診了5個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他表示,近期天氣比較冷,由於取暖或者洗澡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案例明顯增多。急診科護士長黃春梅表示,經過統計,12月以來,她們先後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有10人。
「這次造成3人一氧化碳中毒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木炭燃燒不充分產生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瓊芬介紹,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高很多,所以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缺氧,輕者引起頭痛、無力、眩暈、呼吸困難等症狀,加重時可出現口唇呈櫻桃紅色,出現噁心、嘔吐、意識模糊等症狀,重者呈深昏迷,出現腦水腫、肺水腫、心肌損害和呼吸抑制等危重情況,可造成死亡。王瓊芬表示,目前搶救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中毒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採用高壓氧治療。
王瓊芬醫生提醒,冬季應當採取安全正確的方式取暖,應當儘量避免使用木炭、煤炭來取暖,確需使用的一定要注意通風換氣;燃氣熱水器安裝要規範,排煙管道必須確保通暢無倒灌。如果發現有人出現一氧化碳中毒,第一要務是把中毒者移至通風處,為其做好保暖措施,同時撥打120等待醫護人員施救。如果發現患者有嘔吐物,須及時清理並把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引起窒息。
何軍、彭寬萍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