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一座充滿詩意浪漫城市
你知道嗎
古蜀時代
崇州就給了成都浪漫的開始!
咱們的權威史學家、《華陽國志》作者,也是四川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人常璩「常老先生」明確給出了證明。
《華陽國志》中的「華陽」,其實就是指的包括崇州在內的蜀地。
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華陽黑水為梁州」,梁州就是「九州」劃分中的巴蜀地區,「華」就是當時已知的山嶽之中的華山,「陽」是山南水北,意思就是華山以南黑水以北就是梁州,華陽因此而得名。
李白在《蜀道難》之中曾寫到: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由於年代實在太過久遠
李白也找不到更多詳細的資料了
看來想要研究「蜀國」的歷史
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
不過
任何事都會留下蛛絲馬跡
上世紀90 年代,在岷江流域以西的成都平原進行考古時有了重大發現,在秦漢時期的古江原區域,相繼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六座城池。
這裡的「古江原」大體就是現在的崇州地區,經歷數千年歷史變遷,仍然有紫竹、雙河兩座遺址仍在崇州境內——這可是與神秘的三星堆同期的文明,也是成都最初的發源地。
作為第一位有明確文字記錄的古蜀帝王,在《華陽國志》的《蜀記》中出現了當時的蜀王杜宇,也就是李商隱詩中的「望帝春心託杜鵑」的望帝。
根據《華陽國志》記載,「後有王曰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時朱提有梁氏女利遊江源,宇悅之,納以為妃」。
內容大意:當時的蜀王杜宇,遇到了朱提的梁氏女子「利」到江源遊玩,被杜宇遇到,於是就納為了妃子。
據考證,其中「江源」
就是崇州的古地名「江原」,
兩人最初的相遇就是在此。
一段「霸道總裁愛上我」的
浪漫愛情上演了!
而緊接著這句話後面的內容是:「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
內容大意:娶了妻子以後,杜宇把都城搬了家,移到了「郫邑」。
而根據後世的記載,遷都之後的古蜀文明,在杜宇之後建立了「開明」文明,後來又遷都到現在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