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感受過生活的絕望?
其實,生活在正常狀態下的人們,誰也不會去想一些永遠都不著邊際的困境。
但生活總喜歡給我們製造一些問題,有的大有的小,但如果你真面臨絕境的時候,該怎麼辦?
也許沒有什麼能比《太平洋幽靈》這部電影更有說服力了。
這部2015年上映的電影,真實地還原了二戰時期三個士兵遭受的一場突然意外,以至於在之後的一個月時間裡,他們遭受到了身體和內心的雙重打擊。
雖然整部電影只有三個演員和一艘皮艇,卻在太平洋上整整漂流了34天。
情節非常類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是《太平洋幽靈》卻用最真實,最平凡的視角記錄下了三個士兵與自然爭鬥的過程。
也許你不相信奇蹟,但這真的是一場人類史上最漫長的奇蹟之一。
今天右石君就為大家介紹這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太平洋幽靈》。
01
電影的開始,一架美軍飛機在太平洋上飛速駛過,機上的三個士兵正準備返回航空母艦休息。
突然,後排的士兵報告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他們的飛機嚴重偏離了預定航線,更可怕的是油箱裡已經沒多少油了。
面對無法扭轉的錯誤,機長果斷地選擇了迫降海面自行救援。
隨著一聲劇烈的撞擊,飛機支離破碎的散在海面上,機上三個士兵帶好身邊有用的東西成功登上了救生皮艇。
誰也不會想到,上一秒還在幻想著晚餐和朋友的擁抱,下一秒他們就成了太平洋上的幽靈。
這是一艘只能容下三個人的皮艇,漂泊在不著邊際的太平洋上,僅有一把手槍、鉗子和一些零碎的工具。
三個士兵臨時組成飛行小隊,相互並不熟悉。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相互打氣,開著玩笑介紹自己。
其中一個隊員還開玩笑地說:「如果我們能成功獲救,我一定把我的妹妹介紹給你認識。」
此時一艘營救的船隻從遠處划過,然後緩慢地離開,任憑三人如何努力都沒有被發現。
此時機長的一句話瞬間打消了所有人的希望「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了」。
海上救援都是放射性的搜索,一旦錯過基本不會再次被發現了。
雖然他們不會被淹死,但是沒有食物和淡水,再加上頭頂烈日不斷地炙烤,死亡只是時間問題。
第一天,他們用鐵絲和繩子做了一個簡單的魚鉤準備在海中弄點食物,後來才發現這簡直就是荒唐的想法。
因為相比餓肚子更嚴重的是饑渴。無處躲藏的皮艇上,三個人的身體很快被太陽曬傷,嘴唇爆裂,饑渴難耐。
第三天,機長從口袋中找到了一根鉛筆,他激動地在船上畫出了一個簡易的地理圖,然後興奮的說「順著這個方向我們就可以好到陸地了」。
希望隨著時間慢慢消散,一切又歸於沉默。
第五天,已經瀕臨崩潰的三個人開始了最後的希望「祈禱」。太平洋上唯一的淡水資源只有下雨,他們只能賭一下運氣了。
沒想到奇蹟真的發生了,夜晚真的下起雨來,三個人獲得一線生機,但是他們卻沒有儲存水的工具。
此時,他們已經一星期沒吃東西了,其中一個隊員掏出匕首發狂似地在海水中揮舞,沒想到意外抓到了一條小型鯊魚。
真是一場奇蹟,一條魚成了他們活下去的希望。但是宰殺時流出來的血水卻吸引了大量的鯊魚聚集在皮艇周圍。
三個人成了太平洋的孤島,一動不動地等待著危險的解除。
靠著這條魚他們撐到了第15天,三個人再次面臨脫水和食物的困境。
然而希望再次出現,在他們昏睡的時候,一隻信天翁落腳到了皮艇上,隊員拿出手槍準確地擊殺了鳥。
就這樣慢慢地熬到了第20天,三個人開始情緒暴躁起來。
他們相互埋怨為何會出現如此重大的錯誤導致墜機,還指責機長畫的地圖一定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沒法確定自己的實際位置。
此時,機長終於說出了實情,原來他因為疲勞在飛行中昏睡了一下導致沒有聽清航線,最終把其他兩個隊員也害了。
而那張地圖只是為了能夠讓其他人有一個生的希望。
知道實情後的隊員選擇了原諒,他們用鞋底做成船槳拼命地向一個未知的方向划行,因為只有希望才是他們活下去的唯一機會。
第30天,奇蹟再次發生,一場大雨緩解了他們的饑渴,但也製造了巨型海浪。
三個人緊抓著皮艇險些葬身大海,等到風平浪靜後,三個人開始幻想死亡。
如果誰先死掉,就把對方的身體吃掉,雖然殘忍但是這可能是他們唯一的希望了。
隊長卻說:「如果上天讓我們選擇了這條路,那他一定是想看我們如何熬過去。」
無論如何,他們已經堅持了30天了,沒理由在最後一刻放棄自己。
靠著這點最後的希望,在第34天的時候,他們終於看到了陸地。
02
電影《太平洋幽靈》講述的故事發生在1942年2月20日,當時三個士兵在太平洋上漂流了34天,航行了將近1000英裡到達了普卡普卡島。
機長因為帶領其他兩個人成功脫困,最終受到了國家勳章獎勵。而另一個隊員真的娶了對方的妹妹。
其中飾演機長的加瑞特·迪拉胡特,曾出演《老無所依》中那個菜鳥警察,也曾在經典災難片《末日危途》客串角色。
而另一個隊員的扮演者湯姆·費爾頓看似很陌生,其實他正是《哈利波特》全系列中德拉科·馬爾福的扮演者。那個白淨面孔,一臉陰冷的小反派至今都印象深刻。
如果說這是一場人與自然的對決,倒不如說是人與自己的對決。
三個人在沒有食物和水的情況下熬過34天,希望與意志才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雖然是一場人為製造的困境,但是他們選擇了認錯與寬容,彼此鼓勵團結才創造了這個人類的奇蹟出現。
這部電影又名《與太陽對決》,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三個人面對的是何種艱難的困境。那種被活活曬死、渴死的感受,相信沒有人想體驗。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其實最能拍的不是視覺效果的炫酷,也不是緊張刺激的動作,而是製造出來的漫長感。
《太平洋幽靈》完美地運用了時間的遞進關係,用不變的人物角色,通過不斷剝離的衣服,不斷加重的皮膚曬傷來增加困境的急迫感。
同時又用皮艇這個不變的標誌物做人物對比,讓整體的漫長感格外厚重。
雖然影片沒有波瀾起伏的情感變化和環境變化,但是看過之後卻仿佛真的經歷了34天的漫長煎熬。
同類型影片中,算得上不錯的佳片。
我是右石君,為你分享那些值得收藏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