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香港社團組織感興趣的朋友對大名鼎鼎的14K應該如雷貫耳,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14K成員就達十幾萬人,在1990年代勢力遍布全球,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黑幫。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位便是14K教父級人物——鬍鬚勇。
鬍鬚勇三個字在江湖上是個名號,其本名叫潘志勇。
1948年,鬍鬚勇出生於廣東佛山的一個地主家庭,是名副其實的大少爺。1949年,其父親有懼於土地革命,便攜家人來到了香港。上小學時,鬍鬚勇是學霸級人物,備受矚目。為了讓他有更好的教育,上中學時其父親將他送入了英文學校,然而卻因為英文水平不理想而成績下滑,從名列前茅到名落孫山,年幼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不知不覺間,鬍鬚勇就把打架當成了家常便飯,還結識了社會上一些黑幫人物,在江湖大哥手下作馬仔去砍人搶地盤。其父親知道後,萬般傷心而又無可奈何,多次勸說其回頭。
17歲時,鬍鬚勇有了自己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便有了收手的念頭。其後一段時間,鬍鬚勇當過球童,做過工廠工人,過著最普通而又底層的生活,時常被生活壓迫而感慨萬千。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貪腐成風,黑社會勢力崛起,大環境一片汙濁,哪裡又有安居樂業的生活。七十年代功夫流行,李小龍更是憑藉功夫成為一代巨星。鬍鬚勇深受影響,學起了功夫,更決定重出江湖。
為了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鬍鬚勇先後練習過散打、詠春、泰拳等各類武術。為了讓自己有霸氣的形象,鬍鬚勇留起了鬍鬚,而「鬍鬚勇」這個名號就是因為留鬍鬚而來。
70年代,一群「大圈仔」到香港勒索打劫,香港第二大的九龍麻雀館深受其害。鬍鬚勇帶著幾個兄弟找到麻雀館老闆說「裝上電動門,給我買30把砍刀。」老闆答應,只要能鎮住場面,就給他每月7500港幣薪水,一天一圍臺飯、一條香菸。幾天後,鬍鬚勇帶著小弟與來鬧事的「大圈仔」在麻雀館激戰火拼,血流成河,大敗圈仔。經此一役,鬍鬚勇一戰成名。此後,鬍鬚勇靠著絕不妥協的狠勁,打退了各路來鬧事的,踢館的,出老千的···成了砵蘭街大哥。兩年後,歷經血雨腥風的他屹立不倒,爬上了食物鏈的頂端,對手也紛紛與他講和、結盟。不久,鬍鬚勇正式入會成了十四K「毅」字堆的話事人,是香港14K黑幫最有權勢的老大之一,旗下門生數以千計。在他的鼎盛年代,任何人要涉足這些區域謀生,均要獲得「勇哥」首肯。
1990年代,鬍鬚勇在深圳開桑拿店,那是最瘋狂的十年,去夜總會唱歌跳舞,帶著100多人走進夜總會,吃搖頭丸、唱歌跳舞,人群把他架到肩上,齊聲喊著「勇哥勇哥」。
鬍鬚勇在刀光劍影的江湖歲月打拼幾十年,在人生的最後階段遇到了最大的敵人——癌症。2006年,鬍鬚勇發現自己換上了結腸癌,此後憑藉頑強的意志對抗癌症並一度好轉。然而在2016年2月20日,一代大佬終告不治,在荃灣港安醫院與世長辭,享年68歲。
大哥雖去,但江湖一直有你的傳說···
歷史故事 人物傳奇 黑道風雲 民國往事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