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叫「星二代顏值」,閱讀 1.2 億,賺足了關注。
窺私慾是人的天性,正如那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明星生的孩子,大家都想看看長成了什麼樣子。
有的明星「從善如流」,時不時帶孩子出現,蹭一波熱度,也有的家長偏不這麼幹,比如徐崢跟陶虹。
2008 年,他倆的女兒徐小寶出生,與其他星二代不同,徐小寶幾乎沒在鏡頭前出現過。
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因為「追星」。徐崢參與導演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曝光拍攝花絮,
徐小寶在單元故事《最後一課》中客串了一個角色,站在偶像王俊凱身邊,文靜又 乖巧。
《我和我的家鄉》熱映,網友都沒閒著,馬不停蹄地趕來對徐小寶的顏值發表意見。
「跟孩子媽毫不相干的水平。」
「徐崢自己生的吧?眼睛鼻子嘴巴眉毛沒有一點像陶虹。」
一句話,徐小寶長得不好看。
平心而論,徐小寶不醜,只是不像國人評價陶虹,是一眼驚豔的「人間水蜜桃」罷了。
媽媽是大美女這件事非但沒有讓徐小寶快樂,反而給她帶來了不少苦惱。
好在陶虹是個很酷的媽媽,早在參加綜藝《女人 30+》時,就坦然回應了這一點。
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fjv5fpp/x0034p3t1l7.html
她說女兒曾經因為被同學說長得醜而傷心大哭,自己當時是這麼回答女兒的:
「你長得不醜,但是你長得也不漂亮,可是你獨一無二,誰都沒辦法複製你。」
1
不是只有陶虹的女兒被長相困住,數一數那些星二代遭遇的外貌羞辱,你會發現十根手指根本不夠用。
小 S 女兒許曦文,不會穿衣,又醜又土;賈乃亮女兒甜馨,眼神呆滯,皮膚黑;
ab 兒子小糯米,媽媽都嫌難看,所以從不帶出門;
小瀋陽女兒沈佳潤,單眼皮,塌鼻梁,完美複製她爸爸……
Grace 和爸爸曹格參加《爸爸 2》,被叫成最醜星二代,曹格以女兒的口吻回應:「為
什麼,有些大人講話那麼壞……我只是個 3 歲的小女孩。」
大人對這些孩子的長相評頭論足,恐怕只當成茶餘飯後的消遣。可他們的評價給父母和孩子造成的傷害,是真實存在的。
昔日女神金喜善就曾經直言,因為媒體鋪天蓋地的對女兒長相的中傷,她抑鬱到一度想要離開韓國。
最可怕的是,這些「講話那麼壞的大人」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明星站在燈光最璀璨的地方,面對不友善的目光,有機會公開發聲;而普通人經歷的外貌羞辱無處不在,才更加令人窒息。
「初中的時候搬桌子,漂亮的女生都有男生幫忙,剩下我們幾個醜的自己搬。」
「去購物商場,櫃姐對我冷臉,同行的小姐姐重複一遍我剛剛的要求,工作人員就會積
極回應。」
不能矮,不能胖,更不能長相平平。睫毛要長,鼻梁要挺,才讓人過目不忘。從漫畫臉到口罩腰,
對於美麗的定義看起來一直在變,實則根本沒變,不過是標準一再地被壓縮而已。就像《無價之
姐》的歌詞那樣,千人一面,萬人一腔。
好像只要不符合別人的期待,你就是不美的,醜陋的。人們以狹隘的刻板印象審視周圍的世界,這樣的審視也讓人們陷入深深的外貌焦慮之中。
惡性循環,正在我們身邊愈演愈烈。
2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朵花,因為差異的存在,世界才不無聊。最令人無奈的不過是本沒有美醜意識的孩子,卻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漸漸背負上成年人強加他們的外貌評價。
《1818 黃金眼》報導過這樣一個新聞,張女士給好朋友的孩子過生日,在場有六個母親和寶寶。聚餐時,張女士給孩子們拍照,分享到了朋友圈。不久之後,同樣在場的趙女士也分享了相同的照片,不同的是,她配上了一段文字。
對於這段文字的內容,換了誰都沒法接受。
對方寫著,「不是都說小孩可愛嗎?怎麼這幾個都不怎麼好看,如果讓我知道 3、4 歲
的小孩這麼醜,就早點掐死。」
張女士說,她覺得趙女士沒有資格評價別人。孩子在每個媽媽看來,都是可愛的。
為了核實張女士的說法,記者聯繫上這位「趙女士」。對方表示,「只是說她們的小孩不好看。我快生產了,要是自己的小孩生下來很醜,就會想掐死他。」
一位媽媽評論,懷孕時看小貓小狗都是可愛的,根本不相信有準媽媽會對腹中的孩子抱有真實的惡意。
「趙女士」所針對的,其實不是孩子——
太「在乎」未出生孩子的長相,其實是出於對「醜陋」的恐懼與憎惡。這種憎惡投射出
的真相,恰恰是對於「美麗」的病態追求。
即便生下漂亮的孩子,因為這份病態的追求,也不免對孩子的外貌甚至其他方面過分地
挑剔。難以想像,她的孩子今後會如何在外貌焦慮中成長,而外貌焦慮對孩子的自信心
幾乎擁有致命的打擊。孩子無止境地追尋「完美」,可「完美」的盡頭,只是缺乏自我
認同的虛無罷了。
進一步說,嚴重的外貌焦慮將演變成心理隱患。孩子過度關注自己的外形,放大和誇張體貌缺陷,沮喪、不安,甚至變得不合群,影響正常生活。
因為內心的中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毫不猶豫地選擇醫美。千篇一律的美麗皮囊,大多是這麼來的。
BBC 紀錄片《駐顏有術》
就這樣,最能代表「無限可能」的孩子也淪陷在了對於整齊劃一的「美麗」外貌的渴求中,忘記了美麗是多元的,也是富於創造力的。
3
美麗從來不需要靠別人定義,它來源於強大的自我認知,美麗沒有標準,因為真正的美
麗,就是自我認同和接納。
電影《奇蹟男孩》的主人公奧吉患有先天性面裂。一個 10 歲的男孩,經歷了 27 次整
容手術,然而在周圍人眼中,還是不怎麼「好看」。
他鼓起勇氣走進學校,卻被嘲笑和疏遠。
同學議論他,「如果我長得像他,我一定自殺」「別碰他,說不定有細菌」。
自卑而敏感的奧吉懷疑世界,更懷疑自己。他不敢面對眾人的目光,只有在太空人頭盔下,才敢走進人群。
可在家人的鼓勵和朋友的善意下,他開始一點點打開封閉的自己。奧吉嘗試在別人的目光中大口吃東西,勇敢地奔跑,表達自己。在別人接受他之前,他首先學習與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外表,並且努力展現外貌之外的魅力。
以貌取人是人類的天性,但容貌只是皮囊,掩藏不了一個人身上真正的美好。
看到一位媽媽感慨:沒做母親之前,我只喜歡那些漂亮聰明的寶寶,自己當了媽媽,才明白,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都有享受陽光的權利。
每個孩子都值得讚美,但不僅僅因為尖尖的下巴,長長的睫毛。生而為人的價值,遠不止於此。
就像畢淑敏所言,生命之所以寶貴,不在於它只有一次,而在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軌跡。
生命的美麗程度,在於你將如何影響你周圍的世界。
王菲和李亞鵬的女兒李嫣第一次做唇顎裂手術時只有三個月大。在等待李嫣手術時,李亞鵬做出了一個決定,如果手術成功,在李嫣長大的過程中,他們要幫助一萬名同樣情況的孩子做手術。
這個心願也確實影響了李嫣的成長,去年李嫣作為嫣然天使基金的志願者帶孩子一起看畫展,自己的畫作也悉數用於募捐善款,尚未完善的面頜修復沒有給她留下任何不自信。
告訴孩子,你的誕生,就是世界給你最好的禮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天生卑微,任何一種形狀和顏色都有存在的意義。
不必囿於對美麗皮相的追求,真正的美好來自堅定的內心和不可戰勝的靈魂,你越坦蕩和真誠,就越「理直氣壯」,所有的讚譽都是要靠行動換得的。
接受外貌的不完美,美麗就永遠掌握在我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