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被人遺忘的老婦人。
她們都已年近耄耋,生命燭光已漸漸微弱。
「慰安婦」,這個沉重的標籤伴隨了她們大半個世紀,也折磨了她們大半個世紀。普通老年人晚年時的安詳在她們身上已尋不到,她們那飽受摧殘的身心至今都難以被時光安撫。
老人們常喜歡回憶,但是對於這些老人,回憶會讓她們窒息!惡夢般的往事不斷地在生命中突然襲來,每每想起只會讓她們悲慟不已。
40萬,這是目前根據文獻和調查統計出來的亞洲慰安婦數量,實際數字可能還在此之上。南京大屠殺的「30萬」數字已經刻骨銘心,這個「40萬」,又有多少人知道?曾經的我是不知道的,從《歷史的深處》一書中,我大概了解了這段歷史,充滿了悲憤與屈辱,浸滿了血與淚。
1937年-1945年,在日軍侵華戰爭的八年間,中國大約曾有20萬,甚至更多的女性被日軍誘騙、強迫,淪為日軍發洩性慾、任意摧殘的「慰安婦」。她們在戰爭期間受盡各種難以想像、難以啟齒的虐待,大部分當時就被折磨至死。
少數倖存者即便僥倖逃生,也是落得傷痕累累,其中將近80%的人患有精神疾病,60%的人喪失生育功能,40%的人留下肢體殘疾...
作孽、無恥、罪惡的日本。
贖罪,除了贖罪,別無選擇。
可是他們依然高昂起塗滿鮮血的頭顱,高傲地,似乎什麼也沒發生……
他們以「個人沒有權利起訴國家」等理由,無情地駁回慰安婦們的索賠訴訟,他們將此稱作為「有心人惡意塗抹的恥辱」。
一個直不起腰的老人、一個守著老人的兒子,這些都是「有心人」?
破舊的老屋、簡陋的生活,又是什麼造成了這些?是日本!是當年的侵華戰爭!是那令人作嘔的侵略欲!這些才是罪惡的根源!
我知道這位老人,韋紹蘭。她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身份且生下帶有日本血緣後代的慰安婦,她曾勇敢站出來指證日本的罪惡,她曾多次向日本提交訴訟索賠申請。
她曾遭遇過世人難以想像的磨難,卻又讓世人看到了她難以想像的堅強。
1944年冬天的一個清晨,日本兵在對廣西省荔浦縣新坪鎮桂東村小古告屯進行掃蕩時,將年僅20歲的韋紹蘭抓進了當地的慰安所。然後,便是三個多月沒日沒夜的欺辱。
劫後餘生,卻也埋下了「罪惡的種子」。母親的天性,讓她頂住壓力,生下了一個連親生父親都不知道是誰的「日本崽」。
東窗事發,便是半個世紀無休止的歧視、侮辱和排斥。
被外族強迫、被家人誤解、又被自己人看不起。這樣的經歷,這樣的壓力,放在誰身上能承受?誰又能說能?我不能,甚至都不敢想像,被關在暗無天日的慰安所裡,然後每天「接待」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日本兵;我甚至都不敢想像,逃出生天,卻又要接受幾十年身邊人目光的「洗禮」,然後,只能在血與淚的控訴中慢慢變老。我只怕會瘋,像野狗一樣去撕咬那些造成這一切罪惡的根源。
我們敬佩著這位老人。沒有聲嘶力竭的哭號、沒有悲天憫人的幽怨、沒有犀利尖刻的控訴,她不僅承受了下來,她還說:「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出這條命來看。」
這是怎樣的一種樂觀?她也恨,她能不恨嗎?她只是堅強,冷靜又平淡的讓人心酸,讓人流淚。
只為這句話,只為這位老人,我們來到了廣西,只盼望能走進這位老人的生活。
《陽光下的陰影》帶你了解這個飽受摧殘卻仍然樂觀的老人的現狀。
2012年,全國倖存的慰安婦只有32位。
2013年,23位。
2014年,22位。
2015年9月3日,
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
舉國歡騰,
倖存的慰安婦
19位。
到今天
倖存的慰安婦僅剩,
18位
國家公祭日即將來臨,緬懷逝者,也請別忘了關懷這些蜷縮在陽光下的陰影中的人。
誇度影視集團
微電影、宣傳片、專題片、紀錄片、網絡直播
全國免費諮詢熱線:400-025-7518
手機:13002523806
郵箱:442320785@qq.com
網站:http://www.njkdc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