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這些「慰安婦」主題電影值得看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港臺這些「慰安婦」主題電影值得看
2017-08-24 11:23:19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7年08月24日 11:23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近日,一部名為《二十二》的紀錄片正在熱映,影片真實記錄了中國「慰安婦」倖存者目前的生存狀態,引起社會極大反響。除了《二十二》,在臺灣和香港地區也有一些以關注「慰安婦」為主題的電影和紀錄片,值得觀看。

  蘆葦之歌(2015年)

  紀錄片《蘆葦之歌》是2015年國際慰安婦紀念日在臺灣上映的,由臺灣婦援會出資,臺灣藝術大學助理教授吳秀菁歷時三年拍攝完成。

  片中共記錄6位阿嬤療傷過程,個個血淚斑斑。片中也記錄了婦援會為阿嬤圓夢過程。秀妹阿嬤化身空姐;滿妹阿嬤當起交通警察;蓮花阿嬤進錄音室錄唱片。身為「馬迷」的小桃阿嬤,為馬英九織圍巾,親手送給偶像。

  據臺媒報導,二戰期間受害的臺籍慰安婦有2000多人。《蘆葦之歌》開拍時,6位慰安婦主人公平均已87歲,而如今只有2人在世。「如果不知道過去,你不會有未來」,導演吳秀菁說希望通過這部「與時間賽跑」的影片提醒臺灣的年輕人勿忘歷史。

  吳秀菁認為,《蘆葦之歌》是一首饒恕的歌,「讓慰安婦議題不只是控訴,而是將更多重點放在和解,包括跟自己和解,跟傷害自己的人和解」。

  阿嬤的秘密(1998年)

  《阿嬤的秘密》訪問了13位當初受騙前往南洋從事慰安婦工作的阿嬤,她們敘述了那段慘無人道的生活,仿佛置身人間煉獄,至今仍心有餘悸。戰後她們回到自己家鄉,無奈多半已無法生育,其中受創最大的莫過於心靈的傷痕,「慰安」這個夢魘讓她們一生都難以平復,連自己最親近的家人,都令她們難以啟齒。

  該片於1998年完成,當時日本政府對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強逼華人做為日本軍方「性慰勞工具」的卑劣行為一概不予承認。導演楊家雲藉由影像真實呈現這群白髮蒼蒼的阿嬤們,如何在這樣的傷痛陰影下,度過50年的慘痛歷程。

  地獄究竟有幾層(1995年)

  《地獄究竟有幾層》是由呂小龍執導,廣西電影製片廠和香港佳藝製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戰爭片,於1995年上映。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陸軍名記者秋山和美在慰安所受盡非人折磨,歷經萬難,堅持寫下記錄慰安婦命運的文字《地獄究竟有幾層》的故事。

  《黎明之眼》(2014年)

  《黎明之眼》是2014年9月18日推出的一部以慰安婦為題材的電影。該片由呂小龍執導,鄭佩佩、原子鏸、曾江等主演。當年,電影發布定檔海報及預告片,視頻點擊量迅速突破2.2萬次。

  21世紀初,日本律師淺野尚受腦科醫生女友張敏委託,將年邁的劉和美即秋山和美接到南京,準備把她在慰安所的慘痛經歷公諸於世,向世人揭露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但劉和美腦部有殘留金屬彈片,只能採用催眠幹預來治療她的失憶。在催眠狀態中,劉和美漸漸回憶起自己作為日本隨軍記者,潛入慰安所寫下慰安婦的真實報導而被追殺,在逃難的過程中,與丈夫女兒走失並再次被送進慰安所的痛苦經歷。影片最後,經過催眠的劉和美的憶述,張敏發現劉和美有可能是自己的外婆,最終一家人得以團聚。

  該片有意省略了許多過於殘酷鏡頭,穿插大量紀錄片和資料畫面。有網友評價該片「只負責展現,並沒有代替歷史審判。」電影有意呈現了受害者是否要公開身份時的搖擺與掙扎。揭露傷疤還是保持沉默,這幾乎是每個親歷者都要面對的一道難題。

相關焦點

  • 《二十二》熱映 港臺這些「慰安婦」主題電影也值得看
    近日,一部名為《二十二》的紀錄片正在熱映,影片真實記錄了中國「慰安婦」倖存者目前的生存狀態,引起社會極大反響。除了《二十二》,在臺灣和香港地區也有一些以關注「慰安婦」為主題的電影和紀錄片,值得觀看。據臺媒報導,二戰期間受害的臺籍慰安婦有2000多人。《蘆葦之歌》開拍時,6位慰安婦主人公平均已87歲,而如今只有2人在世。「如果不知道過去,你不會有未來」,導演吳秀菁說希望通過這部「與時間賽跑」的影片提醒臺灣的年輕人勿忘歷史。吳秀菁認為,《蘆葦之歌》是一首饒恕的歌,「讓慰安婦議題不只是控訴,而是將更多重點放在和解,包括跟自己和解,跟傷害自己的人和解」。
  • 這部韓國慰安婦主題電影,讓女人哭花了妝
    bGnj9d48Ws今年八月份一部《二十二》以平靜又克制的視角講訴了當下中國最後一批慰安婦的生存現狀,這段歷史只需要陳述都足以讓人覺得震撼和深刻。而這個題材,其實韓國電影也多有涉獵,2015年一部《鬼鄉》更是沉痛地賺走了無數眼淚。
  • 這部講述慰安婦的電影,值得被歷史銘記!
    今天來看一下歷史上值得永遠被銘記的一個群體——慰安婦。當她們被拍成了電影,就成了人們心中的一道碑。這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中最醜陋、最骯髒、最黑暗的一頁,是世界婦女史上最為慘痛的記錄,數千年人類文明史上,找不到第二例。
  • 除了《二十二》,這些「慰安婦」電影你也應該知道
    因為在電影開拍之時(2014年),中國內地只剩22位「慰安婦」倖存者。 去年2月,韓國「慰安婦」題材電影《鬼鄉》上映。 除了《鬼鄉》,韓國還拍攝過多部「慰安婦」題材的電影。 其實,中國早年拍過不少「慰安婦」題材的電影,但關注度都不高。
  • 根據吉林「慰安婦」口述改編,韓國電影《最後的慰安婦》
    慰安婦是人類畸形且變態才被實施出來的制度,每當有人在我耳邊提到這個字眼,我就會從心底裡開始同情慰安婦,並開始痛恨戰爭,大家都知道中國經歷了八年抗戰才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 一部講述「慰安婦」的韓國禁忌電影,為什麼好電影沒人看呢?
    ~不累,不累那麼晚了現在出去玩耍也晚了,不如叫上朋友三四,喝上小酒靜靜的打開大鵬影院看會電影唄~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韓國一部低成本靠眾籌火的電影這也是許多人一直在等著的電影,是一部禁忌題材,名字叫《鬼鄉》。
  • 這部眾籌拍攝的慰安婦電影在韓國炸鍋了!!!
    甚至蛋蛋的基友們都跑去澳門看這個小賤人了。 當然,這部韓國電影肯定也是無緣內地的。 因為這是一部講述慰安婦的電影。名叫《鬼鄉》。 據導演趙廷來講述, 電影創作靈感來自韓國慰安婦受害者姜日出奶奶的畫作《被蹂躪的少女們》。
  • 這部電影講述了22位還健在的中國慰安婦的故事,歷史需要傳播
    《二十二》在京舉行首映活動,導演郭柯與電影明星資助人張歆藝、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副館長陳俊峰、「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張雙兵、《看電影》主編阿郎、《二十二》中韋紹蘭的孫女、3萬多眾籌者的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動。
  • 港臺電影導演張徹,電影佳作比比皆是,值得欣賞
    港臺電影導演張徹,電影佳作比比皆是,值得欣賞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小編的百家號,如果大家喜歡影視知識,那麼今天你就賺了,這裡只分享有趣的影視知識,希望大家可以喜歡。老實說,在港臺那樣的商業影圈內,導演若要每部影片都堅持藝術原則的話的,恐怕非有莫大的決心與勇氣不成。要準確而全面地評價從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後期這十多年間港臺武俠電影,不是一件易事,當然那也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數以千計的影片,實在難以看全。因而我們只能據其主流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略而言之。首先值得注意的,自然是技術、意識的進步與風格特色的多變。
  • 這部小成本大尺寸的慰安婦電影,竟擊敗了美國大片《死侍》
    很多觀眾在影片結束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認為:這是韓國人一定要看的一部電影。>影片根據真實日本軍慰安婦受害者——姜日出老人的證詞所拍。這些都是資助這部電影的人。源於該片籌不到任何電影製片方的投資。面對這樣的主題,已無需苛責它的藝術性。而且。相比其它這一類型的電影,都渲染絕望的基調。《鬼鄉》卻有些清新的色調。
  • 看完這部」慰安婦「電影,準備好的眼淚拼死也要忍住!
    Hey點擊上方噹噹關注~ 置頂小當,每晚九點~與你不見不散哦近來電影市場吵吵鬧鬧,有票房破紀錄的《戰狼2》,有《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院線和粉絲的恩怨情仇。然而,還有這樣一部看似不起眼的電影悄然上映。它叫《二十二》,是一部關於「慰安婦」的紀錄片。
  • 國內首部「慰安婦」電影,恐成絕唱!
    電影將鏡頭對準這些從抗日戰爭時期,遺存至今的中國「慰安婦」。但事實上,關於「慰安婦」題材的影視作品並非少數。比如懵懂的《雪路》、殘酷的《鬼鄉》以及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最後的慰安婦》。這些影片都在以戲劇的方式,呈現「慰安婦」群體的悲慘命運。
  • 「慰安婦」第一次成為中國電影的主角,卻不是我們想像的樣子
    電影在釜山放映,當毛銀梅老人用韓語唱《阿里郎》時,郭柯看到「一個40多歲的老爺們兒在那兒哭」。放映結束,沒有人表示「無聊」,韓國觀眾最關心的是「中國人如何看待、對待這些老人」,以及「這些老人現在怎麼樣了」。面對這些問題,郭柯覺得「國旗在自己的頭上打轉」,他給出了一些很正面的回答,但心裡卻覺得唏噓。
  • 這部講述慰安婦的電影終於能看了,有多少人哭著打五星
    於是全片充斥著大量瑣碎的生活細節,對老人們日常狀態的呈現近似於白描,但卻有不少觀眾看後給了五星。別的不說,作為首部在大陸公映的「慰安婦」題材影片,《二十二》至少做到了讓觀眾看到「慰安婦」受害者——這類常年被拋棄在時代與主流視野之外,又值得關注和尊重的群體的真實面貌。
  • 看電影:《奪冠》,《最後的慰安婦》,《遇見你之前》
    電影《奪冠》完整版來源:愛品紅樓夢
  • 《鬼鄉》一部「慰安婦」電影
    )《鬼鄉》,光看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是一部恐怖片,然而事實是,這是一部根據真人改編的慰安婦題材的電影,牽扯著中、日、韓曾經共同的歷史記憶。被拉進慰安所的也有中國女孩子,電影裡有一個場景描寫了一個日本軍人從死人的身上扒下來一件旗袍,強行讓慰安所裡一個中國女孩子穿上。
  • 韓國又出高分慰安婦電影《我能說》,讓縉哥哥看得又哭又笑
    這部片子看前半段真的以為是喜劇片啊,結果後半段哭到崩潰了。我覺得比那部不能說的片名的片子好太多了。給羅文姬奶奶鼓掌,英語演講(演講的臺詞寫得特好),聽證會後日語怒懟日本人。充滿傷痛的過去,積極地活下去。奶奶和李帝勳之間的互動也很可愛很喜歡。
  • 這部講述慰安婦的電影,在韓國影史上又添了濃重的一筆
    這部電影改編自1943年發生在被日軍擄走的朝鮮慰安婦少女身上的故事。導演為影片取名「鬼鄉」,意在撫慰亡靈,召喚這些受害少女魂歸故裡。 2002年,趙正萊導演在一次慰安婦受害老人的慰問公益活動中,看到了一幅慰安婦老人姜日出的畫作,名叫《浴火的少女們》。
  • 日軍慰安婦制度多慘無人道?慰安婦雙臂必須平伸,雙腿要成80度角
    (ID:yeshenxiansheng)大家應該注意到了,今天的主題和以往不同。沒錯,在八十四年前的今天,一場持續四十多天的人間浩劫,共計三十餘萬同胞慘遭殺戮,就在南京。今天是我國的第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此,十八攜深夜先生各位小編同志,在這裡深深為死去的苦難同胞緬懷!勿忘國恥!
  • 慰安婦電影《二十二》:面對傷痛不終日怨恨,活著才是最大命題
    我們來的太晚你們走的太快為倖存者悲呼為已逝者默哀8月14號,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國內首個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的電影將上映,名字叫做《二十二》。在老人們身上,相比那段珍貴的歷史,活著才是更大的主題。透過鏡頭看過去,老人們的面孔都太像了,找不出哪一位才是慰安婦倖存者。在海南拍攝時,攝製組遇到了日本姑娘米田麻衣。有一次米田麻衣拿著一位日本軍人的照片給老人看,她以為老人會生氣,可老人竟然笑了,「日本人也老了,鬍子都沒了啊。」這個日本姑娘哭著說,「她們心裡的傷口很大很深,可還是對人很好。不管是對中國人還是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