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講述了22位還健在的中國慰安婦的故事,歷史需要傳播

2021-02-09 捕娛

近日星君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即將於【世界「慰安婦」紀念日】——8月14日正式公映,我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二十二》在京舉行首映活動,導演郭柯與電影明星資助人張歆藝、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副館長陳俊峰、「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張雙兵、《看電影》主編阿郎、《二十二》中韋紹蘭的孫女、3萬多眾籌者的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動。觀影結束後,眾嘉賓與到場媒體以「她們的故事」為主題,分享交流了紀錄電影《二十二》拍攝及上映背後的故事。

《二十二》海報

 

星君覺得這部紀錄片在教會我們如何去傳承和傳播歷史,2016年,一部講述韓國「慰安婦」真實歷史的電影《鬼鄉》,雖未能在國內上映卻刷屏朋友圈,網絡播放量、下載量更是屢破高峰,引發國人普遍關注,成為大眾口中的熱門話題。

 

這部電影從2008年劇本創作完成到2016年電影上映,先後歷經8年時間。這部低成本、題材不被看好、沒有明星陣容的電影,在韓國上映後僅2月24日上映當天觀影人數即突破10萬,至電影下映時最終觀影人數高達359萬。而相比《鬼鄉》,有著中國版《鬼鄉》之稱的中國「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二十二》,創作過程同樣坎坷。

 《看電影》主編阿郎

從2012年的紀錄短片《三十二》到2014年籌備紀錄電影《二十二》到2017年《二十二》正式登陸全國主流院線,與廣大觀眾見面,五年艱辛的上映之路歷經波折。同樣的「慰安婦」題材,同樣面臨資金短缺、艱難拍攝的窘境,同樣通過眾籌獲得本國民眾的大力支持,讓中韓兩位導演的經歷具備極高的相似度。

 

聽聞紀錄電影《二十二》即將在中國上映,《鬼鄉》導演趙正萊親自出鏡,通過視頻VCR的形式對曾關注過《鬼鄉》的中國觀眾表示感謝,並給予《二十二》極高的評價,稱讚其為紀錄中韓兩國「慰安婦」的真實歷史作出了重要貢獻。

 

映後,《二十二》導演郭柯、明星資助人張歆藝、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副館長陳俊峰、「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張雙兵、《看電影》主編阿郎,與到場媒體及觀眾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五位嘉賓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了他們各自眼中這些「慰安婦」老人的故事。

 

紀錄電影《二十二》首映活動座談環節

提及長達5年的堅持,導演郭柯坦言記錄這段歷史意義重大,但不敢說這是他的責任感,更多的可能是一種緣分。《三十二》、《二十二》中記錄的這些「慰安婦」老人,年齡都已過90。拍攝《三十二》時,全國公開身份的倖存「慰安婦」老人僅剩32位,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老人們陸續離世。截至2017年7月,這些「慰安婦」老人如今更是僅剩9人。面對著老人們陸續離世,拍電影的他,是在和時間戰鬥。通過這部電影,他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思考戰爭給女性帶來的傷害,知道這些「慰安婦」老人們如今的生活現狀。談及影片的呈現方式,導演郭柯說道:「我選擇了一種很平靜的方式,讓大家深情的看她一眼,我覺得這就足夠了,這是我影片的想法。」

 

針對網絡上「販賣傷痛」、「二次傷害」的質疑,《二十二》明星資助人張歆藝坦言:「這段歷史大家都知道,以電影的形式記錄即將消逝的歷史非常難能可貴。當初之所以會支持郭柯,就是覺得他做的這件事是正確的,支持一個人去做正確的事情,我也不會錯。」而作為「慰安婦」歷史「官方」、「民間」研究的代表人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副館長陳俊峰、「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張雙兵也分別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對這部紀錄電影重要的史料價值給予肯定。

導演郭柯

陳俊峰稱:「如果有些網友認為《二十二》是在消費倖存者的感情。那麼我任職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否也是消費歷史,消費倖存者感情?歷史畢竟是需要傳承和傳播的,《二十二》的意義也在於此。」張雙兵則認為郭柯導演拍攝《二十二》,其實跟他幾十年來用文字記錄「慰安婦」的歷史本質上並無區別,只不過用的是更為現代化的電影手法;《看電影》主編阿郎也表示:「《二十二》記錄的這段歷史、這個傷口其實一直都存在,只不過有很多人對這個事情避而不談。那麼疼的一段歷史,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消失、被遺忘。如果沒有《二十二》,如果我們再不記錄的話,電影作為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一個表達方式、一種傳播的語言,它是失職的。」

 

電影明星資助人張歆藝&導演郭柯

據悉,紀錄電影《二十二》自定檔8月14日【世界「慰安婦」紀念日】以來,已經先後獲得演員張歆藝、濮存昕、張一山、高偉光、吳剛,導演管虎等演藝界名人,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紫光閣、CCTV13央視新聞頻道《新聞周刊》等官方平臺,毒舌電影、獨立魚電影、vista看天下、澎湃新聞、看電影周刊、中國青年報、中國慈善家等媒體,3萬多名曾參與電影眾籌的普通觀眾的支持,更有超過50家的國內影院主動聯繫,要求發起電影的點映活動。

電影明星資助人張歆藝

而在之前舉辦的紀錄電影《二十二》親友觀影會上,電影出品方、宣傳發行方的代表曾坦言,希望等電影上映之時能有1%的排片,目標是超過20萬人次觀影,因為在抗戰期間,中國大陸的「慰安婦」制度受害女性數量在20萬人以上。而電影後產品銷售收益及票房收益,都將全部捐獻給【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用於對「慰安婦」歷史研究及倖存者的資助,所有信息都會在電影的官方宣傳平臺公布。

星君很是希望有這樣的紀錄片,去告訴我們歷史需要去銘記,需要去傳承。

往期精彩回顧

賈樟柯   張天愛   靳東  王麗坤

賀開朗   孔連順   大鵬  薛之謙

劉昊然  吳亦凡   張震  張藝興

喜歡就轉發,想吐槽就評論,不想說就點讚

捕捉娛樂,給你快樂

商務合作QQ:2042875510

小編微信:373860976

來稿請發buyu@yishangmedia.com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二十二》:22位還健在的中國慰安婦的故事 穀雨推薦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與此同時,一個關於支持慰安婦紀錄片《二十二》公映(2017年8月14日)的眾籌項目也正在騰訊公益上展開。這部電影是由青年導演郭柯拍攝,講述了2014年尚在世的22個中國慰安婦的生活。本文轉載自騰訊娛樂。
  • 這部講述慰安婦的電影,值得被歷史銘記!
    來源:熱門電影資源ID:aifzhu歷史是長河,攜帶著那些或悲痛或偉大
  • 一部講述慰安婦的電影,《鬼鄉》無鬼,它只是女人的地獄!
    《鬼鄉》分兩條線索,用現實和回憶穿插的手法,講述了二戰時期兩名十四五歲的韓國少女英熙、正敏被日軍擄到中國牡丹江社會的愚昧和偏見成為另一種折磨於是,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現代,一個十六歲的少女,被入室搶劫的男人強姦,女孩得不到安慰,反被母親暴打。最後還被送走。
  • 國內首部慰安婦電影:從三十二到二十二,我們來的太晚,她們走的太快.
    同時也是中國倖存「慰安婦」受害者生活現狀紀錄電影——《二十二》上映的日子。這部低調的電影沒有過多宣傳,直到臨近上映,通過馮小剛、舒淇、何炅等明星自發在微博上的主動呼籲和傳播,才使得它被更多人知道。當時中國內地公開身份的「慰安婦」倖存者只有22人,這也是片名的來源。14年郭柯導演把所有的慰安婦走訪完畢,影片架構都搭建好,投資人就撤資了。投資人認為一下子拍22個主角成本太高,畢竟還沒有一部電影有22個主角。二十二,既是電影的片名,也是一個極為殘酷的數字——1937年至1945年,至少20萬中國女性被強徵為日軍的性奴隸。
  • 《二十二》|一部講述慰安婦故事的紀錄片 了解老人的過程,有我們直面歷史的態度
    8月14號,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國內首個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的電影上映,名字叫做《二十二》。
  • 這部講述慰安婦的電影,在韓國影史上又添了濃重的一筆
    連拍攝的錢都需要7萬人眾籌,更別提會有什麼宣傳。 但就是這樣一部電影,打敗了《死侍》和掀起買狐狸熱的《瘋狂動物城》。 這部電影改編自1943年發生在被日軍擄走的朝鮮慰安婦少女身上的故事。導演為影片取名「鬼鄉」,意在撫慰亡靈,召喚這些受害少女魂歸故裡。
  • 這部講慰安婦的電影讓所有觀眾都留到了片尾曲放完
    《二十二》的劇情簡介是這樣的:在日本侵華戰爭的八年間,至少20萬中國婦女被迫淪為日軍的性奴隸,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慰安婦」。在影片2014年開拍之時,中國內地僅剩22位「慰安婦」倖存者。當光陰慢慢划過,時間撫平傷口,這些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磨難的老人們,如今又身在何處,過著怎樣的生活,經歷著怎樣的悲喜憂樂?
  • 「讓更多人知道'慰安婦'的悲慘故事」
    他告訴記者,每每看到這裡,他都雙手合十,自言自語,「回來了」「又一位『慰安婦』少女回家了」。之所以堅持拍攝這部電影,他坦言就是為了講述和銘記歷史,不重蹈覆轍。這幅畫是「慰安婦」受害者姜日出的故事。2001年她在接受心理治療時基於自身真實遭遇畫下了《被焚燒的少女們》。趙正來說,通過這幅畫他第一次真切了解「慰安婦」問題是什麼。「這是如此殘忍的戰爭罪行」「了解得越深入,受到的衝擊越大」……自此,他便堅定了要拍攝電影,讓世人知曉這段歷史的決心。
  • 一句「慰安婦是妓女」令人心寒,歷史怎麼就成了「不可描述」的恥辱
    而對於海乃家的歷史價值,居民們還提到了另一點:上海現在有166個慰安所舊址,拆掉這一個無所謂。當地房屋徵收中心的主任也表示:如果每一個慰安所都保留下來,肯定會影響到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可海乃家的發現者,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卻不這麼認為——
  • 韓國這部慰安婦題材電影,直面歷史半個世紀的隱痛
    所謂慰安婦,是指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徵招的提供……服務的女性。據歷史學家研究,慰安婦的總數在40萬人以上。她們的故事裡,充滿了誘騙、洗腦、強迫和掠奪。鬼鄉》,講述的便是被日軍搶去做「慰安婦」的一群朝鮮女孩,電影直面那段被悲慘的血淚歷史。
  • 一個男人與二十二個「慰安婦」的故事
    電影《二十二》上線銀河電視了。所以今天,我必須要說一說它。《三十二》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以「慰安婦」為題材的紀錄片。之所以起名《三十二》是因為當時中國公開身份的「慰安婦」,只剩下了32位。中國公開身份的「慰安婦」只剩下了22人,這也是紀錄電影《二十二》名字的由來。
  • 華人電影,講述別樣中國故事
    作為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的配套活動,展覽通過展示不同年代好萊塢華人電影,系統回顧了華人電影逐步融入好萊塢的歷史,表達了對華人電影工作者的溫情與敬意。如今,華人電影的製作模式與故事內容更加豐富多樣。但對於華人電影工作者而言,不變的是不畏艱辛、不懈奮鬥的初心以及用電影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的堅定信念。
  • 讓歷史不再沉默!首部慰安婦題材電影《二十二》上映, 獲多方力挺!
    今天也是紀錄電影《二十二》公開上映的第二天。作為我國第一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從上映前就引發了極大的關注。22這個數字,是在 2014 年紀錄片開拍時,全國還在世的日軍慰安制度性暴力受害者的人數。影片記錄下22位老人平凡的生活,安靜的畫面後面是無法抹去的記憶,以及那一段必須被正視的苦難歷史。
  • 弘揚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
    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精準扶貧、民族團結、黨員楷模……為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眾多題材的國產電影在全國集中展映,向社會傳遞正確價值導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獲得了觀眾廣泛好評。  因工作原因多次與龔全珍交流過的江西省萍鄉市委組織部黨教科科長管清華說,《老阿姨》真實塑造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的光輝形象,這正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一種榜樣的精神和力量。  吳京執導並主演的《戰狼2》以中國海外撤僑真實事件為背景,主要講述一名中國前特種兵孤膽深入非洲戰亂地區營救同胞和當地難民的故事,創下中國電影票房新高。
  • 這部小成本大尺寸的慰安婦電影,竟擊敗了美國大片《死侍》
    甚至還登上了央視新聞。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並在韓國門戶網站NAVER的評分高達9.5分。講述了1943年日本侵佔朝鮮時期,14歲少女貞敏以及一群女孩們被日軍強行帶到中國牡丹江,成為慰安婦的悲慘故事 。
  • 除了《二十二》,這些「慰安婦」電影你也應該知道
    等到電影昨天正式全國公映時,「慰安婦」倖存者僅剩8人了。並且影片盈餘會全數捐給「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用於對「慰安婦」歷史研究及倖存者的資助。  《二十二》上映前,趙正萊還特意錄了段視頻,力挺這部紀錄片。
  • 「慰安婦」第一次成為中國電影的主角,卻不是我們想像的樣子
    1992年起,鄉村教師張雙兵曾走訪山西123名「慰安婦」老人,組織她們狀告日本政府,要求索賠。一些省份對受害老人進行系統調查,也有老人主動寫信給蘇智良。隨著越來越多「慰安婦」老人被發現,她們的信息和故事也隨著媒體的報導而傳播開來,但大眾對這個群體的認知卻始終停留在「過去時」。據蘇智良介紹,上海的第一家慰安所「大一沙龍」,被當時居民稱為「東洋堂子」。
  • 一個男人與二十二個「慰安婦」的故事
    小壹給大家找到一部電影,  記錄了中國慰安婦的現狀以及她們那段歲月一般電影上映日都會選擇周五,因為周末正好會迎來票房的高潮。而這部電影選擇在8月14日周一上映,因為這一天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它是《二十二》,中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片。
  • 不應該被遺忘的痛楚:每一個慰安婦,都是歷史的一道傷疤
    《二十二》這部影片不僅僅是愛國情懷,更是加重了一種對祖國的思念,而且而是二個慰安婦這也是很多人都不想面對的一個詞語,這也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詞語。這是中國首部贏得了公映許可的一部慰安婦紀錄片。以2014年中國內地倖存的22位「慰安婦」的遭遇作為大背景,以個別老人和長期關愛她們的個體人員的口述
  • 愛沐新片這部韓國「慰安婦」題材電影,讓中國導演羞愧不已
    《鬼鄉》是一部講述韓國慰安婦苦難經歷的歷史題材影片。甚至還登上了CCTV,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只因這部電影的的題材是——慰安婦。關於電影的名字,導演在採訪中這樣解釋:為了祭奠那些冤魂,我用了「鬼」字。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能夠讓她們回歸到自己的家鄉。也希望電影能夠成為以後佐證這段歷史的文化資料。據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