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刷微博的時候,看到楊冪因為一句話上了熱搜,並且博得了不少路人的好感。
在《親愛的請放鬆》這個節目裡,主持人問她,是不是不太擅長說一些『我真的很辛苦』,之類的話。
楊冪回答是這樣說的:「其實你下樓去看一看,每個人都很辛苦的。你覺得送外賣的人不辛苦嗎?剛才節目組幫我們焯排骨,不辛苦嗎?他們今天蹲在這裡不辛苦嗎?對稿子不辛苦嗎…
所以,你憑什麼要別人了解你的辛苦,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辛苦。」
我相信看到這句話的人,也許都會深受感觸吧。
似乎從踏入社會開始,每個人都有很多的角色需要去扮演,我們是員工,也會是領導;是朋友,也會是伴侶;是父母,也會是子女...
可光是在這些角色裡切換,有時候就已經讓我們疲憊不堪。
更何況等待我們的,還有生活裡的起起落落,以及一路上的磕磕絆絆。
就好像電視劇《好先生》裡,陸遠說過:成年人和孩子最大的區別,就是成年人需要自己收拾爛攤子。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收拾自己的爛攤子,可能還要處理別人的爛攤子。
在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裡,王漫妮為了在上海這座魔都生存下去,明明可以花100塊錢買一個飲水機,可她真正擁有的卻只是個飲水泵;
哪怕對翻倍的房租做了妥協,可她還是被迫提前退租。只好搬到更遠的地方,每天擠地鐵上班;
好不容易通過自己的努力贏來了大單,卻又遭到旁人的冷言冷語。
客戶的刁難,同事的陷害,再加上感情上又遇人不淑,類似的戲碼每天都在上演,其中的辛苦更是不言而喻。
而那種感覺就好像水滿了總是要溢出去一樣,她只能拼命往水裡扎,給自己增重,才能保證自己不被擠出這座城市。
電視劇裡的王漫妮,像極了在生活裡披荊斬棘的我們:多數時候沒有後路,沒有依靠,被打掉了牙只能往肚裡咽。
而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光是用力活著,就已經很艱難了。
所以很多人變得越來越不喜歡抱怨,因為我們都知道,抱怨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結果才能證明一切。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其實,各人的辛苦也是一樣的。
就好像王漫妮的女同事根本不理解,在她光鮮業績的背後,有多少隱忍和委屈。
而同事只會對漫妮惡語相向,覺得漫妮搶了自己銷售主管的位置;挖苦漫妮「業績怎麼得來的,你自己清楚,連保安都不放過」;甚至不惜手段,栽贓陷害她。
哪怕最後被揭穿了,女同事還是覺得自己更委屈,說別人不懂她的辛苦。
可是,別人憑什麼要了解你的辛苦?
身邊的每個人都為了生活拼盡全力,並不是只有她受盡委屈。
所以其實,我們在抱怨生活時候,也許有人正承受著加倍的痛苦。只不過,他們不輕易喊疼罷了。
畢竟我們都清楚,如果難過分享錯了人,有的時候就會變成笑話。
朋友剛剛跳槽到新公司的時候,每天趕項目到凌晨一點鐘才下班,回家之後繼續加班到更晚,第二天還要按時上班。
而讓她最難以承受的是,同事們都覺得她這樣高強度工作不算什麼,甚至勸她趁年輕多拼搏。
當她和上司提起工作的強度和難度時,上司也只會追著她要結果和數據。
開始的時候,她也不甘心地問過我:「小北,你說憑什麼他們的運氣總是那麼好,接到的項目都比我容易,卻可以得到領導的賞識。
為什麼我的辛苦大家都看不到?我真的好委屈。」
我記得自己當時是這樣說的:「親愛的,你冷靜想一想。你的上司,以及那些資歷比你深的同事,其實他們都是像你這樣熬過來的。
你憑什麼覺得自己努力就是辛苦,自己的忍耐就是委屈,而別人一路走過來就是運氣好呢?」
其實上帝很公平,它分發給每個人的好運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誰都不能不勞而獲的。
與其奢求別人理解自己的辛苦,不如將自己修煉得更強大,用實力說話。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付出了幾分努力就開始自我感動。甚至內心會忿忿不平,抱怨別人沒有同理心和共情力。
可是,也許你忘了,每個人對辛苦的定義,各有各的不同。
在凌晨三點的朋友圈裡,我看到過不同的悲傷和委屈。記得有朋友說:
有些辛苦是沒辦法說出來的,與其寄希望於別人理解,不如好好睡一覺。
是啊,為了生活,為了工作,我們究竟做出了多少努力,只有自己清楚。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感同身受這件事情。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世界上最好的保鮮,就是不斷的進步。你給自己的一個高度,世界總會還你一個尺度。
我相信,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只要挺過來了,人生就會豁然開朗。
所以我知道,你也一定很辛苦吧。但是不妨再堅持一下,再努力一把。
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太陽,無須憑藉誰的光。
不言辛苦的人生,終將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