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風同學」,輕鬆關注
巴黎,來過N次了
是歐洲最熟悉的城市,亦是我最喜歡的城市
每一次來,都那樣熟悉,又那樣陌生
巴黎於我,真的是大音稀聲
有很多小感慨,可總是難以言表
當然會有自己的私家巴黎地圖
讓我們在香頌的旋律中
一起走過巴黎
也許,你會從此愛上它
點擊音樂,走在巴黎的涼風裡。。。
3個巴黎最愛的地方
// 拉丁區 //
一向偏愛巴黎拉丁區
這裡並非拉丁人聚集的區域
名字來源於中世紀這裡以拉丁語做為教學語言
這是位於拉丁區中心的索邦大學
索邦大學圖書館
拉丁區的畫風就是這樣
彎曲狹窄的街道
遊人沒那麼多
透露著閒適、懶散,以及不羈
周末的拉丁區有露天集市
從Maubert-Mutualité地鐵站出來就是
各種美食很接地氣
可是巴黎人啊
逛個早市,也是這樣盛裝出場的
這家的奶酪
我真的被嚇倒了
來過幾十次歐洲
什麼奶酪沒見過啊
可是你看看下面他們家的奶酪
從形狀 到味道
都無比驚豔!
和朋友買了奶酪、法棍、鵝肝、蛋白霜。。。
隨意找了一家賣葡萄酒的小館子
坐下來看著窗外的人群
邊吃邊聊
對啊!
這才是我想要的巴黎
// 聖馬丁運河 //
鬧中取靜的聖馬丁運河(Le canal Saint-Martin)
也是我巴黎最愛之一
沒有塞納河那般人來人往
聖馬丁運河是巴黎人的世外桃源
聖馬丁運河一向很文藝
很多關於巴黎的電影都在這裡拍攝
《天使愛美麗》用石子打水漂就在這裡。
河邊的小酒館
隨意找一家
都很贊
桃紅酒很美
可是在運河畔
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
// 蒙馬特高地 //
很多同學來聖心教堂,都有一個「愛美麗情結」
影片中,愛美麗和男主角在聖心教堂下的盤旋路上飛奔的場景
縈繞於腦海久久不散。
而我更愛聖心教堂的所在地蒙馬特高地
這裡既可以很拉風地俯瞰整個巴黎
又可以穿越至鄉村的寧靜
這裡散發出的味道令我甚是歡喜
這裡沒有巴黎的平坦與大氣
它的曲折蜿蜒,它的高低錯落的房子
它的窄窄的街巷,讓我總有時空錯亂之感
覺得自己已經不在巴黎,而是在法國南部的某個小城
畫風也是很多變
忽而嬉皮
忽而文藝
但無論怎麼變
這裡的基調還是那兩個字:寧靜
如果恰逢周末
還可以逛逛高地的集市
同樣充滿古典的鄉村氣息
2座充滿設計感的水晶宮
// 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 //
如果你熱愛建築設計
可別以為巴黎特立獨行的建築只有蓬皮杜
塞納河左岸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Arab World Institute)
這座充滿未來感的建築
一定會讓你嘆為觀止
應用了伊斯蘭風情的清真寺雕刻窗(mashrabiya)
奇妙的是,這些窗戶是智能的
通過內部機械驅動光圈開闔
根據天氣陰晴調節進入室內的光線量
樓下的「水晶宮」
成了小盆友們嬉戲玩耍的絕佳背景
讓他們看起來很像刀鋒戰士
後面還跟著一個更小的小不點。。。
同樣也是聊天的好地方
進入大樓向下俯瞰
曲線的美感完全淋漓盡致地呈現在眼前
走廊的光影更是無比魔幻
Jean Nouvel的設計靈感源自於阿拉伯文化
是對精巧、神秘、蘊含宗教氛圍的文化讚美
樓頂的咖啡館,有無敵景觀呈現
往遠看,聖心大教堂與蓬皮杜藝術中心,
仿佛就近在咫尺
來過N回巴黎,還是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
晚霞中的巴黎聖母院
// 路易威登基金會 //
看一個城市好不好玩
就看有沒有一群瘋瘋顛顛的人
做著一些看似「無用」的事情
路易威登基金會(Fondation Louis Vuitton)
就是一個特別巴黎的典型案例
解構主義建築師Frank Gehry為路易威登設計的藝術中心
形似巨帆,內設畫廊、禮堂和演出場地
坐落在巴黎布洛涅森林公園的綠蔭之中
本來這個建築就已經夠離經判道了
然而,好玩的巴黎人覺得還不夠
這不,今年五月
LV邀請法國概念藝術家Daniel Buren在建築外部進行了一場裝置實驗
這個名為「光的觀察站」項目中
Daniel用3600片垂直於地面的玻璃濾色片
給「帆船」套上外殼,共有13種顏色
之前已經說過
路易威登基金會位於布洛涅森林公園
所以草地上經過幾隻孔雀幾隻梅花鹿
你也別太驚奇哈
丹麥藝術家Olafur Eliasson的作品《地平線內》(Inside the Horizon)
多個三稜柱並列排開,
鏡子、水面、燈光、鏡像重疊錯落
在這裡照鏡子或是玩自拍不要太有趣
看見咖啡館內的魚你必然會心一笑
Frank Gehry的解構生涯從魚開始
自然,這些魚也無處不在
LV低調到只在館內的咖啡館和書店的牆上掛了幾個箱子
當然你也可以說
建築外牆的棋盤格是LV最經典的圖案
地址:
8, Avenue du Mahatma Gandhi
Bois de Boulogne 75116 Paris
地鐵:一號線 Les Sablons 站
2家甜品店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甜品:
甜品
以及法國的甜品
如果你沒有吃過法國的甜品
一定不要急著否定
拉丁區最有名的甜品店
Aux merveilleux de fred
復古的水晶吊燈
和女孩的笑臉相輝映
甜點店的姑娘就是要胖啊
看著她們的笑容
心情能好一天
他們家只賣蛋白霜和麵包
五彩繽紛的蛋白霜
色彩完全不輸馬卡龍
這次來巴黎本來沒打算去老佛爺的
然而地鐵經過這一站時
口水突然就冒出來
於是賤賤地下車來ANGELINA打卡
ANGELINA是全世界熱愛甜點的人都會來朝聖的地方
這就是他們家的頭牌
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慄子蛋糕(mont-blanc)
濃鬱的慄子味道
香而不膩的把握妙到顛毫
柚子蛋糕(pomelo)也是我的最愛之一
一定會有同學說,國內的老佛爺也有ANGELINA
唉,人艱不拆,我就不多說什麼了
1座塔,一條河,一家香格裡拉
無論來過多少次巴黎
在塞納河邊漫步
永遠是我的規定動作
只因這條河太美
讀它千遍也不厭倦
第八次來巴黎
我當然需要一個新的角度
來靜靜感受這一條河,這一座塔
這一次
我選擇了巴黎香格裡拉酒店
酒店的建築背景顯赫,
曾是拿破崙的侄孫羅蘭王子的私人官邸
老房子始建於1896年,位居巴黎第16區
是距離艾菲爾鐵塔最近的奢華酒店
同時距離香榭麗舍大街也只有舉步之遙
香格裡拉酒店集團於2006年購得此建築後
投入四年時間才讓王子宮殿重現昔日輝煌
從酒店大堂沿著樓梯走上去
恍惚間走入一段塵封的歷史
大理石柱,天花與穹頂,雕刻與壁畫
都力求恢復成當年的模樣
毫無疑問,這是全球最美的香格裡拉
過往的歷史與榮耀
沉澱出一份沉穩與大氣,典雅與從容
而如果僅僅是歐式的氣氛與優雅
這樣的氛圍在歐洲也不難找
香格裡拉的妙處在於
將東方的點滴韻味融入其中
走廊中的中式屏風與花瓶
就將東方的古典與西方的裝飾無縫連結
這一刻你才會輕嘆:
喔,這裡不是王宮,這是香格裡拉
Grand Salon 是整個酒店最富麗堂皇的部分
右側的餐廳充滿陽剛之氣
壁爐上方的雕像,自然是拿破崙
拿破崙成為皇帝後,
把蜜蜂當做偉大法國王朝的象徵符號
因此在這座建築內,蜜蜂無處不在
這是壁爐上的蜜蜂
華美的Grand Salon
用來舉辦宴會或婚禮
真的是太有面兒了
上方燈池的裝飾同樣是金色的蜜蜂
這所老房子究竟有多少蜜蜂呢?
據說真有人數過,但是真心數不過來
圖片來自 @野獸派老闆娘
這個看起來很面熟的女孩子
站在玻璃球裡很爽的樣子
啊,原來是林心如同學
她和老幹部美到爆炸的婚前大片
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穿過bling bling的大堂
La Bauhinia餐廳優雅低調的青果色
讓人的心秒安靜下來
餐廳靈感來自於紫荊花,
象徵著香格裡拉大酒店源於亞洲
餐廳上方的玻璃穹頂由著名建築師Maurice Gras設計
這一獨具匠心的設計令人讚嘆
也讓餐廳沐浴在燦爛陽光中
壁紙上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更有一份東方人才能理解的情愫
也是太自信
不看菜單就點了白粥和雞絲炒麵
La Bauhinia餐廳同時供應法國和亞洲美食
可是在這樣的氛圍中
不來點中餐真是過意不去呢
茶自然是茉莉花
強烈推薦莓子塔
五種莓子層層迭迭在味蕾中綻開
那份滿足感可以充值一天的好心情
酒店的米其林二星級餐廳L'Abeille
名字源于波拿馬家族的帝王徽章蜜蜂,蘊含崇敬之意
餐廳窗外是鮮花盛開的酒店花園
那種靜謐的氣息,仿佛又穿越到南法的夏日
餐廳主廚(也是酒店的行政總廚)Christophe Moret
曾擔任三星級餐廳Alain Ducasse au Plaza Athénée總廚
與餐廳名字契合
無論是餐盤甚至是黃油的表面
小蜜蜂無處不在
Alain Ducasse曾評價Christophe Moret:
「一位擁有傑出技術和開放思維的大廚」
一頓飯吃下來我最強烈的感覺就是
大廚真的是腦洞大開
每道菜都有出其不意的小機關
最後的甜點
蜂巢的形狀依然緊扣蜜蜂主題
有始有終,完美!
吃過那麼多家香宮
每一家香宮都那麼香!
巴黎香的香宮有一個特別之處
它是米其林一星餐廳
餐廳門口的國畫荷花
來自於齊白石的及門弟子,郭大維先生
一進入餐廳
那擋不住的親切感就撲面而來
大中秋節的晚上一個人
還好有古箏高山流水漁舟唱晚
還好每道菜都那麼撫慰人心
還好最後上來一塊那麼好吃的白芸豆月餅
我才沒有在巴黎的月光裡哭出來
好啦,知道你常常問鼎微信運動冠軍
出酒店兩步遠就是塞納河
或是在酒店美哭的泳池或健身房運動一下
住在巴黎香保持榮譽真心不難
CHI SPA 的產品是來自於英國的有機護膚品牌歐嘉霓
The Organic Pharmacy(簡稱TOP)
TOP 標榜「有機」,也比「天然」更勝一籌
原料成分100%來自官方核准的有機養植,並嚴選各地最優良的品種
比如伊朗的玫瑰、印度的茶樹油、法國的薰衣草
保證產品的高品質,因此價位高得有點驚人
知道SPA技師是來自巴黎的小妹妹
第一反應其實是略有失望
過往的經驗告訴我,還是東南亞的技師更靠譜
然而。。。
鬼知道小女孩經歷了怎樣的磨練
手法特別嫻熟
感覺竟然出奇地好
酒店一共有101間客房
因為老房子的緣故
房型也是五花八門
但有一點各位小夥位都想get到
艾菲爾鐵塔景觀房!
歡迎點心是帶有蜂巢裝飾的馬卡龍
茉莉花茶具裹在喜慶的東北棉被風籃子裡
這東西方的交融,夠酸爽
本來啊,鐵塔真是看得夠夠了
可是當它成為你家後花園的場景
感覺就變得特別不一樣
難怪《欲望都市》的Carrie推窗看到鐵塔激動成那樣
要是住到我這間
一定會少買幾雙鞋子
從黎明,到黃昏,到夜晚
鐵塔永遠默默佇立在那裡
我竟然沒有看吐
反而越來越眷戀
離別的時候竟然滿是惆悵。。。
酒店最美的房型
一定是露臺套房
除了可以憑欄眺望鐵塔
更可以在拉風的私家露臺上
各種作各種拗造型各種自拍
此刻的你啊
就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圖片來自 @野獸派老闆娘
本來最後想放一張風叔的露臺照
然而林心如小姐太美了
當然,誰在這兒,都挺美的吧!
點擊「閱讀原文」
有!福!利!
微信號: fengtongxue6
圖文皆原創,分享路上的親身體驗
或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風同學,旅行生活家,人文旅行作家,足跡遍及近70個國家。風同學的視野,展示的是 lonely planet 和窮遊錦囊以外的世界,矢志不渝的以「享樂」為旅行路上的不二法門,探尋酒店、居
家、空間、美食美酒等領域的美學與趣味。
據說關注風同學的朋友都變得特別會玩!
微博:@風同學 合作請發電郵:fanyiren@foxmail.com